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学阶段加强诗词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对陶冶青少年高尚的情操,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情趣,鼓舞青少年奋发有为,有重要意义。教师应重视课前预习,创设诗词情境,品味佳句,并在诗词的学习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和审美教育。
【关键词】 古典诗词;历史背景;品味;积累;爱国主义教育和审美教育
中国古典诗词是一座丰富的宝库,它深刻的思想内涵,高超的艺术手法,深邃的意境,深广的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语言精练含蓄、生动形象,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中学阶段加强诗词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有助于学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感受汉言语文字的优美和伟大,培养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对陶冶青少年高尚的情操,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情趣,鼓舞青少年奋发有为,有重要意义。
初中古诗所选篇目,都是经过教育专家精心挑选过的 名篇。例如,有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春望》(杜甫)、《过零丁洋》(文天祥)等;有渗透 人生哲理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登飞来峰》(王安石)等;有表达农家风韵 的《西江月》(辛弃疾)、《游山西村》(陆游)等;有表现真挚爱情的:《无题》(李商隐)、 《关雎》、《蒹葭》(诗经);有表达深厚友情的:《过故人庄》《孟浩然)、《送元二使安 西》(王维)等……这些内容更适合初中生的阅读习惯,更符合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要求。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呢?
一、 重视预习,了解作者及相关的历史背景
新课标提到“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学习古诗词,了解作者是很有必要的。这是引导学生理解诗词的内容,体会作者创作时丰富情感的重要一环。它可以使学生对诗词及作者有一个初步感知,为理解诗词作铺垫。为此,我们在古诗词教学前,一定要重视并留出时间让学生预习,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相关的历史背景。在讲课前,可布置学生到学校图书馆或者上网查阅有关作家的资料,将这些有用的资料摘抄到笔记本上,为上课做好充分的准备。
例如:学习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可布置学生查阅唐代诗人刘禹锡及其他有关资料:(1)刘禹锡的生 平。(2)在中国地图上查找出四川、湖南、湖北三省所在的地理位置,以及了解这三省与陕 西省之间的大约距离。(3)了解“永贞革新”事件。查找的途径有:①《唐诗三百首》、《 中晚唐抒情诗选》。②上网中文搜索“刘禹锡”。这些资料的搜集,对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有一定的帮助。如阅读“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这一句,“巴山楚水”课本的 注释是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带。为什么这些地方在诗人眼中是“凄凉地”?作者去那 些地方为什么去了二十三年这么久?学生通过查找地图、资料,心中就先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遇到的疑难,他们能够互相交流所查的资料共同探究,解决问题。
再如:学习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就可让学生谈谈诗人李白豪迈奔放的浪漫风格;学习《汉江临眺》,引导学生了解苏轼对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评价。学生经过预习,也培养了自己独立探究的能力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展的自我空间。
二、创设情境,给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
叶圣陶先生在《小学生诗选•序》中写道,性情的涵养和想像力的培植,在教育上是重要的项目……涵养和培植必须有所凭借,而最好的凭借便是诗歌……让他们与古人的所思所感接触,涵养和培植的收效自当更多。那么,怎样让学生学习古诗词时插上想像的翅膀,进入诗歌的意境呢?其方法有:图画展现,音乐烘托,真情颂读,形象描述等。
多媒体的运用是近年来较常用的新的教学手段。它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符合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理,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所以 被广泛应用在新型的教学上。 例如,我在教学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就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先播放一首歌 曲《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音箱里传来了悦耳的歌曲。然后,投影幕上出现了—轮明月,歌词也同时显示出来了 。诗人手端酒杯仰望天空……学生一边听歌,一边欣赏画面,—边看歌词。听完邓丽君演唱 的这首歌曲后,学生随即跟着哼了起来。因为他们当中很多人听过这首歌(香港的王菲也唱过)。接着老师顺势引导:“你们爱听这首歌吗?”“爱听”,那么,你们知道歌曲的填写者 是谁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宋朝著名的文学家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 希望大家能认真学习!体会词人表达的丰富感情。结果这节课学生学习的气氛很浓厚,课后很多同学用“唱”的形式来背诵这首词。
三、品味佳句,积累语言
古诗词中有些名句突破了时间的囿限,仍然“存活”于今人的文章之中,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反复推敲,领悟诗人手法的巧妙。例如: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不写依依不舍的情怀,而代之以“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的积极向上的情绪。李白怀才不遇,仕途坎坷,却发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声音。更要理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这些名句将积淀于学生的精神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灵魂。
品味语言,是诗歌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赏析诗句,整体把握,既有利于学生对整首诗、词 的理解;也有助于让学生接受—种美的艺术熏陶。(意境美,情景美等)如“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上句“丝”字含意双关,表面上是说“蚕丝”的“ 丝”,实际上是指与它谐音的“相思”、“思念”的“思”;下一句又不同,可以说是—种 拟人化的联想。点燃的蜡烛,往下流溢蜡油,本来是常见的生活现象。可是,在痛苦感伤的人看来,往往联想到蜡烛也正在流泪。这是这对恋人的山盟海誓,互相宽慰,是爱情坚贞的象征,后人常用该句赞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四、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和审美教育
通过古诗词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还能够让学生学习古代杰出人物和劳动人民自强不息、不畏强权、维护国家独立尊严的光荣传统,激励学生从小就要树立热爱祖国、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坚强信念。
在古诗词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古诗词教学是语文美育的重要领域。教师要通过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情感,创设一个优美、清新的自然环境,让学生置身于其中,细心体会大自然带给人的美感,并让这些美感逐渐在学生心灵中沉淀下来。
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多少年来,由于它的琅琅上口,情景交融, 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健康成长!我们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学好古诗词,让更多的学生爱上古诗词!
参考文献
1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2 《宋词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3 《中晚唐抒情诗选》 南海出版公司
4 《唐诗三百首》中华书局
5 《小学生诗选•序》叶圣陶
【关键词】 古典诗词;历史背景;品味;积累;爱国主义教育和审美教育
中国古典诗词是一座丰富的宝库,它深刻的思想内涵,高超的艺术手法,深邃的意境,深广的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语言精练含蓄、生动形象,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中学阶段加强诗词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有助于学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感受汉言语文字的优美和伟大,培养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对陶冶青少年高尚的情操,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情趣,鼓舞青少年奋发有为,有重要意义。
初中古诗所选篇目,都是经过教育专家精心挑选过的 名篇。例如,有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春望》(杜甫)、《过零丁洋》(文天祥)等;有渗透 人生哲理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登飞来峰》(王安石)等;有表达农家风韵 的《西江月》(辛弃疾)、《游山西村》(陆游)等;有表现真挚爱情的:《无题》(李商隐)、 《关雎》、《蒹葭》(诗经);有表达深厚友情的:《过故人庄》《孟浩然)、《送元二使安 西》(王维)等……这些内容更适合初中生的阅读习惯,更符合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要求。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呢?
一、 重视预习,了解作者及相关的历史背景
新课标提到“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学习古诗词,了解作者是很有必要的。这是引导学生理解诗词的内容,体会作者创作时丰富情感的重要一环。它可以使学生对诗词及作者有一个初步感知,为理解诗词作铺垫。为此,我们在古诗词教学前,一定要重视并留出时间让学生预习,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相关的历史背景。在讲课前,可布置学生到学校图书馆或者上网查阅有关作家的资料,将这些有用的资料摘抄到笔记本上,为上课做好充分的准备。
例如:学习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可布置学生查阅唐代诗人刘禹锡及其他有关资料:(1)刘禹锡的生 平。(2)在中国地图上查找出四川、湖南、湖北三省所在的地理位置,以及了解这三省与陕 西省之间的大约距离。(3)了解“永贞革新”事件。查找的途径有:①《唐诗三百首》、《 中晚唐抒情诗选》。②上网中文搜索“刘禹锡”。这些资料的搜集,对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有一定的帮助。如阅读“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这一句,“巴山楚水”课本的 注释是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带。为什么这些地方在诗人眼中是“凄凉地”?作者去那 些地方为什么去了二十三年这么久?学生通过查找地图、资料,心中就先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遇到的疑难,他们能够互相交流所查的资料共同探究,解决问题。
再如:学习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就可让学生谈谈诗人李白豪迈奔放的浪漫风格;学习《汉江临眺》,引导学生了解苏轼对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评价。学生经过预习,也培养了自己独立探究的能力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发展的自我空间。
二、创设情境,给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
叶圣陶先生在《小学生诗选•序》中写道,性情的涵养和想像力的培植,在教育上是重要的项目……涵养和培植必须有所凭借,而最好的凭借便是诗歌……让他们与古人的所思所感接触,涵养和培植的收效自当更多。那么,怎样让学生学习古诗词时插上想像的翅膀,进入诗歌的意境呢?其方法有:图画展现,音乐烘托,真情颂读,形象描述等。
多媒体的运用是近年来较常用的新的教学手段。它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符合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理,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所以 被广泛应用在新型的教学上。 例如,我在教学苏轼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就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先播放一首歌 曲《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音箱里传来了悦耳的歌曲。然后,投影幕上出现了—轮明月,歌词也同时显示出来了 。诗人手端酒杯仰望天空……学生一边听歌,一边欣赏画面,—边看歌词。听完邓丽君演唱 的这首歌曲后,学生随即跟着哼了起来。因为他们当中很多人听过这首歌(香港的王菲也唱过)。接着老师顺势引导:“你们爱听这首歌吗?”“爱听”,那么,你们知道歌曲的填写者 是谁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宋朝著名的文学家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 希望大家能认真学习!体会词人表达的丰富感情。结果这节课学生学习的气氛很浓厚,课后很多同学用“唱”的形式来背诵这首词。
三、品味佳句,积累语言
古诗词中有些名句突破了时间的囿限,仍然“存活”于今人的文章之中,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教学时,我们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反复推敲,领悟诗人手法的巧妙。例如: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不写依依不舍的情怀,而代之以“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的积极向上的情绪。李白怀才不遇,仕途坎坷,却发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声音。更要理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这些名句将积淀于学生的精神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灵魂。
品味语言,是诗歌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赏析诗句,整体把握,既有利于学生对整首诗、词 的理解;也有助于让学生接受—种美的艺术熏陶。(意境美,情景美等)如“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上句“丝”字含意双关,表面上是说“蚕丝”的“ 丝”,实际上是指与它谐音的“相思”、“思念”的“思”;下一句又不同,可以说是—种 拟人化的联想。点燃的蜡烛,往下流溢蜡油,本来是常见的生活现象。可是,在痛苦感伤的人看来,往往联想到蜡烛也正在流泪。这是这对恋人的山盟海誓,互相宽慰,是爱情坚贞的象征,后人常用该句赞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四、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和审美教育
通过古诗词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还能够让学生学习古代杰出人物和劳动人民自强不息、不畏强权、维护国家独立尊严的光荣传统,激励学生从小就要树立热爱祖国、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坚强信念。
在古诗词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古诗词教学是语文美育的重要领域。教师要通过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情感,创设一个优美、清新的自然环境,让学生置身于其中,细心体会大自然带给人的美感,并让这些美感逐渐在学生心灵中沉淀下来。
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多少年来,由于它的琅琅上口,情景交融, 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健康成长!我们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学好古诗词,让更多的学生爱上古诗词!
参考文献
1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2 《宋词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3 《中晚唐抒情诗选》 南海出版公司
4 《唐诗三百首》中华书局
5 《小学生诗选•序》叶圣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