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肝转移切除术32例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n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肝转移灶切除在胃癌肝转移中的意义及不同的临床因素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2006-2012年32例胃癌合并肝转移患者行肝转移灶切除.16例患者同时进行胃癌根治术和肝转移灶切除术,其余16例先后完成胃癌根治术和肝转移灶切除术.通过临床及病理资料对患者的预后进行单因素及多元因素分析.结果 32例患者1、3及5年的生存率分别是84%,50%及37%,中位生存期为32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胃癌侵犯浆膜、血管瘤栓、淋巴结转移和手术中输血与不良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胃癌侵犯浆膜、血管瘤栓和肝转移灶直径>5 cm者预后不良.结论 胃癌合并肝转移患者肝转移灶直径<5 cm,原发胃癌未侵犯浆膜层及血管无瘤栓者肝转移灶切除后能取得较好的预后。

其他文献
锁骨下动脉起始段狭窄或闭塞可使患侧上肢处于缺血状态,同时可导致脑血流经Wills动脉环通过同侧椎动脉返流供血上肢,引起椎基动脉的供血不足,称为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应用腔内血管技术共治疗63例锁骨下动脉闭塞症患者,现报道如下。
期刊
外科的肝切除术不仅仅是最有效的肝癌治疗方法之一,同样也是治疗其他良恶性肝脏肿瘤的一线治疗方案[1],在过去的20年中,手术技术的改进(如不同的肝血流阻断方法,切肝器械的改进如超声刀、水刀等)把肝切除术过程中的出血量,肝脏组织损伤减少到了有史以来最低的程度,因此切除肝脏大小的适应证逐渐放宽[2-5],为达到根治目的,扩大切除范围,从而减少了剩余肝脏体积,再者联合放化疗,对剩余肝脏又是一次打击,以让都
期刊
由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主办的“第十七届全国普通外科学术会议”于2013年10月25-27日在江西省南昌市成功举办.此次大会参会代表800余人.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消化道肿瘤的外科治疗.香港大学外科学系范上达院士做了“胰管内乳头状黏液瘤——手术指征及外科治疗”的演讲.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其病理学类型涵盖自非浸润性肿瘤(腺瘤、交界性肿瘤及原位癌)至浸润癌的连续变化过程,外科处理需要慎重.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能
期刊
患者男,42岁,因“右上腹部钝性伤后疼痛1d.”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痛苦貌,腹平坦,右肋缘下可见一长约10 cm外伤痕迹,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5.5 g/dl,白细胞20.9×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6%,丙氨酸转氨酶88 IU/L,总胆红素64.8μmol/L.腹部B超:腹腔少量积液,肝胆胰脾未见明显异常.腹部增强CT:肝方叶门脉前方小片血肿
期刊
急性胆管炎为一类发生在胆道梗阻的基础上的急性炎症,主要由胆道结石、胆道蛔虫梗阻胆总管等多种因素引起,但患有该病的部分患者在临床当中仅通过CT、B超或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 pancreatography,ERCP)等手段未能发现有明显的异常现象,而我们将这类胆管炎称为“原因不明的胆管炎”[1].此类胆管炎不仅对临床诊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期刊
目的 评价尖吻蝮蛇血凝酶对甲状腺切除患者的止血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随机、盲法、对照研究设计,满足方案入选标准并获得知情同意的甲状腺疾病患者共60例,分为研究组(30例)于术前20 min静脉注射尖吻蝮蛇血凝酶2U,术后4h再次注射2U,对照组(30例)给予生理盐水;观察记录术中出血量和术后24 h创面引流量;同时观察凝血功能变化和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40.6±19.5)g与对
胆囊结石在儿童的发病率国外文献报到发病率为0.15%~0.22%,成年及老年更高一些[1],目前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为常规治疗方式.胆囊切除术往往需要切除仍有功能的胆囊,首先改变了正常的生理过程,其次胆囊切除手术可能产生出血、漏胆、胆道损伤等并发症[2],对于儿童和老年人
期刊
目的 探讨股总动脉(common femoral artery,CFA)内膜切除联合股浅动脉(superficial femoral artery,SFA)支架置入治疗下肢动脉多节段狭窄闭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6年3月至2010年5月对累及CFA和股深动脉(profunda femoris artery,PFA)及SFA起始处的股腘动脉多节段狭窄闭塞病变的86例患者(92条肢体)同期采用
中国血管论坛(CEC)2014将于2014年11月27日至30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我们诚挚邀请您参加此次学术盛会。
期刊
目的 探讨异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特征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1982-2010年间,北京协和医院共收治575例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其中66例为异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本文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手术、病理、术后处理及随访等.结果 异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发生率为11.5%(66/575),其中异位于纵隔的发生率为71.2%(47/66),而异位于前上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