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7月21日晚上19点30分,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上演了上海爱乐乐团2018-2019音乐季闭幕音乐会。音乐会由上海爱乐乐团音乐总监、中央芭蕾舞团音乐总监、浙江交响乐团音乐总监、著名指挥家张艺执棒,由青年钢琴家宋思衡担任钢琴独奏。音乐会的曲目均为前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经过音乐总监张艺先生的精心挑选,上演了一场别致的饕餮盛宴。丰富的曲目内容让听众通过上海爱乐乐团的精彩呈现,与肖斯塔科维奇实现穿越时空的“对话”。
音乐会的上半场,首先演奏了《牛虻》组曲Op.97a中的选段。《牛虻》组曲是根据爱尔兰女作家艾捷尔·丽莲·伏尼契创作的同名小说(1897)而创作的电影音乐(1955,前苏联)整编而成的,由前苏联作曲家冯·阿托缅整理,共12首。肖斯塔科维奇一生共写了几十部电影音乐,《牛虻》可以说是最受欢迎的一部。本场音乐会选演了其中风格不同的六首,包括组曲中的第一首《序曲》、第三首《人民的节日》、第五首《手摇风琴舞曲》、第六首《加洛普舞曲》、第八首《浪漫曲》以及第十二首《终曲》。在张艺的指挥下,上海爱乐乐团的音乐家们将音乐中励志的、欢庆的、可爱的、舞蹈性的、浪漫的以及战争性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
接下来,上演的是F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这部作品创作于1957年,是肖斯塔科维奇作为生日礼物为19岁的儿子、钢琴家马克西姆创作的,马克西姆在莫斯科音乐学院的毕业典礼上首演。与肖斯塔科维奇大多数音乐性格凝重的作品不同,这是一部风格轻松、欢快的作品,其中还蕴含了许多日常钢琴练习的音乐织体,是一部展现钢琴技术、体现父子情深的协奏曲。担任钢琴独奏的青年钢琴家宋思衡,他以娴熟的钢琴技巧与富有朝气的表演完成了这部作品。上海爱乐乐团表现出色,将音乐中干净、富有弹性的演奏特质表现得十分得当。一曲终了,赢得了观众情绪高涨的喝彩!宋思衡专门为大家加演了一首自己新创作的、还未取好名字的鋼琴作品。这首作品中富含细腻的和声、舒缓的织体、极富诗意的旋律,将大家带入了甜美、宁静的上海之夜。
下半场,是本场音乐会的重头戏——d小调第五交响曲。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肖斯塔科维奇遭到苏联当局“社会主义写实”教条线路的指责。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部作品。该作品完成于1937年,于同年11月列宁格勒的十月革命二十周年纪念演出上首演,作曲家本人称其为“一位苏联艺术家对于公正批评实际的、创造性的回答。”
第五交响曲是肖斯塔科维奇最具代表性的交响乐作品之一,展现了作曲家对于交响乐这种题材的突破与创造,作品中蕴含着巨大的能量与前瞻性的展望。由于这部作品音乐气势宏大、风格清晰而赋予抗争,被后人称为具有“贝多芬精神”的交响曲。在张艺总监的带领下,将肖斯塔科维奇的精神世界精准地展现给听众。在第一乐章中,弦乐组以“爆发式”的大分弓将卡农式的主题层次鲜明的展现出来。而中段中的“抗争场面”更是将肖斯塔科维奇娴熟的配器技巧展现无遗,金属般灿烂的铜管乐器演奏被安排在最具效果的部分,使音乐的力量不间断地向前推进。第二乐章为谐谑曲,这一题材在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乐中是极具个性的,这不仅体现在该题材所固有的幽默、诙谐,还表现出作曲家独有的幽默方式。在这个乐章中似乎能让人感受到马勒交响曲般的诙谐性,又含有更为严格、规范的、具有肖斯塔科维奇交响音乐语言特质的段落。比如,中间段落中小提琴与长笛的对话将肖斯塔科维奇别具一格的幽默性格表现到极致,现场的演绎强调了这一段落。第三乐章的音乐是整部交响曲中最优美的、最富诗意的乐章。在以弦乐组乐器多层次织体的背景下,仿佛将听众带回到了肖斯塔科维奇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寓意深刻的音乐主题、以及对待现实的残酷无情,将作曲家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内容与对于苏联当局的批判,在广板速度下的音乐中慢慢回答。这个乐章既是抒情歌曲、又是超越交响曲题材的音诗。第四乐章,明显的感觉到这是十月革命胜利时的欢庆场面。在这个乐章中,我们听到了肖斯塔科维奇的“胜利宣言”。复杂的音乐织体、强而有力且极富动力性的管弦乐配器将音乐附上了饱满、丰富的音响效果,使得这一乐章成为整部交响曲的亮点。张艺总监对于这一乐章的速度把控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使之能够始终保持住音乐的张力、前进的推力与最终的狂喜。
一曲终了,上海爱乐乐团赢得了观众雷动般的掌声。在多次谢幕后,张艺总监与上海爱乐乐团为2018-2019音乐季闭幕式献上了肖斯塔科维奇19岁创作的《鸳鸯茶》。作品体现出肖斯塔科维奇的年轻精神、对音乐的敏锐以及天才般的写作才能。这部作品的配器十分精致,在木琴、竖琴、钢琴的装饰下,音乐富有梦幻般的色彩。这首加演的曲目与观众产生了共鸣,因为它还是电影《虎口脱险》中的配乐。
与肖斯塔科维奇的“时空对话”在甜美的旋律中结束,大家似乎还沉浸在音乐会的精彩气氛之中,随后再次赢得了观众的热烈反响。一年来,无论是曲目选择、还是演奏水平方面,上海爱乐乐团在张艺总监的任期中有了十足的进步。这场音乐会中,上海爱乐乐团为听众展现出一年来的进步、以及成为世界一流乐团的决心!感谢上海爱乐乐团为听众带来了美好回忆,让我们继续期待上海爱乐乐团在今年8月底开始的2019-2020的新乐季。
王 梓 博士、天津音乐学院讲师
音乐会的上半场,首先演奏了《牛虻》组曲Op.97a中的选段。《牛虻》组曲是根据爱尔兰女作家艾捷尔·丽莲·伏尼契创作的同名小说(1897)而创作的电影音乐(1955,前苏联)整编而成的,由前苏联作曲家冯·阿托缅整理,共12首。肖斯塔科维奇一生共写了几十部电影音乐,《牛虻》可以说是最受欢迎的一部。本场音乐会选演了其中风格不同的六首,包括组曲中的第一首《序曲》、第三首《人民的节日》、第五首《手摇风琴舞曲》、第六首《加洛普舞曲》、第八首《浪漫曲》以及第十二首《终曲》。在张艺的指挥下,上海爱乐乐团的音乐家们将音乐中励志的、欢庆的、可爱的、舞蹈性的、浪漫的以及战争性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
接下来,上演的是F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这部作品创作于1957年,是肖斯塔科维奇作为生日礼物为19岁的儿子、钢琴家马克西姆创作的,马克西姆在莫斯科音乐学院的毕业典礼上首演。与肖斯塔科维奇大多数音乐性格凝重的作品不同,这是一部风格轻松、欢快的作品,其中还蕴含了许多日常钢琴练习的音乐织体,是一部展现钢琴技术、体现父子情深的协奏曲。担任钢琴独奏的青年钢琴家宋思衡,他以娴熟的钢琴技巧与富有朝气的表演完成了这部作品。上海爱乐乐团表现出色,将音乐中干净、富有弹性的演奏特质表现得十分得当。一曲终了,赢得了观众情绪高涨的喝彩!宋思衡专门为大家加演了一首自己新创作的、还未取好名字的鋼琴作品。这首作品中富含细腻的和声、舒缓的织体、极富诗意的旋律,将大家带入了甜美、宁静的上海之夜。
下半场,是本场音乐会的重头戏——d小调第五交响曲。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肖斯塔科维奇遭到苏联当局“社会主义写实”教条线路的指责。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部作品。该作品完成于1937年,于同年11月列宁格勒的十月革命二十周年纪念演出上首演,作曲家本人称其为“一位苏联艺术家对于公正批评实际的、创造性的回答。”
第五交响曲是肖斯塔科维奇最具代表性的交响乐作品之一,展现了作曲家对于交响乐这种题材的突破与创造,作品中蕴含着巨大的能量与前瞻性的展望。由于这部作品音乐气势宏大、风格清晰而赋予抗争,被后人称为具有“贝多芬精神”的交响曲。在张艺总监的带领下,将肖斯塔科维奇的精神世界精准地展现给听众。在第一乐章中,弦乐组以“爆发式”的大分弓将卡农式的主题层次鲜明的展现出来。而中段中的“抗争场面”更是将肖斯塔科维奇娴熟的配器技巧展现无遗,金属般灿烂的铜管乐器演奏被安排在最具效果的部分,使音乐的力量不间断地向前推进。第二乐章为谐谑曲,这一题材在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乐中是极具个性的,这不仅体现在该题材所固有的幽默、诙谐,还表现出作曲家独有的幽默方式。在这个乐章中似乎能让人感受到马勒交响曲般的诙谐性,又含有更为严格、规范的、具有肖斯塔科维奇交响音乐语言特质的段落。比如,中间段落中小提琴与长笛的对话将肖斯塔科维奇别具一格的幽默性格表现到极致,现场的演绎强调了这一段落。第三乐章的音乐是整部交响曲中最优美的、最富诗意的乐章。在以弦乐组乐器多层次织体的背景下,仿佛将听众带回到了肖斯塔科维奇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寓意深刻的音乐主题、以及对待现实的残酷无情,将作曲家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内容与对于苏联当局的批判,在广板速度下的音乐中慢慢回答。这个乐章既是抒情歌曲、又是超越交响曲题材的音诗。第四乐章,明显的感觉到这是十月革命胜利时的欢庆场面。在这个乐章中,我们听到了肖斯塔科维奇的“胜利宣言”。复杂的音乐织体、强而有力且极富动力性的管弦乐配器将音乐附上了饱满、丰富的音响效果,使得这一乐章成为整部交响曲的亮点。张艺总监对于这一乐章的速度把控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使之能够始终保持住音乐的张力、前进的推力与最终的狂喜。
一曲终了,上海爱乐乐团赢得了观众雷动般的掌声。在多次谢幕后,张艺总监与上海爱乐乐团为2018-2019音乐季闭幕式献上了肖斯塔科维奇19岁创作的《鸳鸯茶》。作品体现出肖斯塔科维奇的年轻精神、对音乐的敏锐以及天才般的写作才能。这部作品的配器十分精致,在木琴、竖琴、钢琴的装饰下,音乐富有梦幻般的色彩。这首加演的曲目与观众产生了共鸣,因为它还是电影《虎口脱险》中的配乐。
与肖斯塔科维奇的“时空对话”在甜美的旋律中结束,大家似乎还沉浸在音乐会的精彩气氛之中,随后再次赢得了观众的热烈反响。一年来,无论是曲目选择、还是演奏水平方面,上海爱乐乐团在张艺总监的任期中有了十足的进步。这场音乐会中,上海爱乐乐团为听众展现出一年来的进步、以及成为世界一流乐团的决心!感谢上海爱乐乐团为听众带来了美好回忆,让我们继续期待上海爱乐乐团在今年8月底开始的2019-2020的新乐季。
王 梓 博士、天津音乐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