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的佛学观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st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天龙八部》写作时借用佛典概念探讨生的哲学,抒发人生之感。读者难免误以为本书尽为佛家之言。但是这种解读似乎与金庸的用意相悖,毕竟结局只是众生归于平淡,并非“落了偏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对于金庸乃至读者而言,佛家之言赐人慧眼,却太过消极,人欲易于张扬,却是人性本然。故而找到佛性与人性的平衡点,不仅是生而为人的责任,也是获得生的大智慧的最终。
  关键词:佛家;人性;空;存
  佛家言世,万事空空,美女身藏脓血枯骨,功名利禄终归尘土,修佛求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故所谓抛下花花世界,求得一日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成就彼岸金身如来,方是为人之本业。然则,喜怒哀乐出于胸次是人之本性,佛家形而上的追求与人形而下的审美习惯存在本质上的相悖,但是,偏又是人性的不可控使两者的得以互为衬托。呈现在《天龙八部》里,便是一个无所谓善恶,只是一时为贪嗔痴蒙蔽了心性的侠客世界,彼处人人皆苦,但是一旦得救赎,纵使丁春秋也可以在少林觅一修心养性之所。
  虽《法华经·譬喻品》警世人,人有八苦,所谓“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胜阴”,沉沦其中仍不在少数。面对沉沦,苛责甚至绞杀根本不是解决之道,常怀悲悯情怀解众生大苦才是佛家之法。《天龙八部》书名取自佛经,金庸在《天龙八部·序》释名道,“天龙八部”均非人,是以天、龙为首的凶残神道怪物,如来讲经,他们便常常在旁听取。那么,书名本身便是一个巨大的隐喻:善恶并非绝对。但若如此便解释了金庸这部小说的全部内涵,那么这至多算是一部佛典演绎,不会给人长歌当哭的悲壮感。作者在佛家悲悯与人性本然之间找到的平衡点,无论善恶超度文中芸芸众生,是小说内涵得以扩大的所在。
  一、王图霸业血海深仇尽归尘土
  所谓“五胜阴苦”,又作“五阴胜苦”,色、受、想、行、识为五阴,亦是是人之常情,但过胜则为苦。《天龙八部》除却少林扫地僧,人人均受此苦,但又各有偏重。白世镜、段正淳以及他的情妇们主在色苦,沉溺于身体色相的淫惑之中,钟灵、玄苦、玄慈因心性敏感主受苦,丁春秋、游坦之、李秋水、天山童姥痴癫于目的而主想苦,萧远山、萧峰、慕容世家主在行苦。万事有缘均是把个别目标放得太大,失掉人生的平衡,承受不能承受之重,是为识苦。这样一个角度来说,少林扫地僧是一个对比的存在,若非慕容博、萧远山欲在藏经阁做生死决斗,他势必生不为人知,死不为人挂。这般默默无闻的人,却身怀超越萧峰的武艺、超越玄慈的佛法觉悟,本身便是对武林众生的一种讽刺。
  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人本能会争取各种社会符号,所谓“北乔峰、南慕容”,所谓“少林方丈”。符号会贴上去自会被剥落,当剥落了一切符号后还能为自己的存在找到价值吗?乔峰的出场,英雄男儿,功名遍身。杏子林丐帮叛变首先剥去他帮主功名,由大宋英雄沦落为契丹北狄。而后遇见阿朱,却又因对仇恨耿耿于怀一掌丧了她的性命,儿女情长之乐剥离。与生父重逢,但在少林老僧的化解之下父离子去,天伦之乐难继。最后的雁门关外一场,与义兄耶律洪基生死相隔。至萧峰死时,除却段誉虚竹,能为他的存在带来意义的都已经离他而去。他追求的英雄大义是在民族冲突的立场上的,他追求的伸张正义是在善恶明辨的基础上的,他想要的儿女情长是在没有仇恨纠葛的立场上的,他所追求的敬师尊亲是文化赋予他的价值准则。但是一旦这些大背景大时代超越了他的意料,试问天下之大,他何以容身?
  慕容一家面临的困境与萧峰的困境同出一辙,以伟大的社会符号求证自身存在的意义,谓之恢复家业。然而,历史的动作第一个人发出是为创举,第二个人再为是为闹剧,后代一种存在于前人的理想之中是无法做到超越的。且时空易转,再创当年辉煌自是痴人说梦。玄慈亦是,僧人四大皆空,再剥去他天下道德典范的社会符号之外,他的空虚感比之萧峰有过之而无不及。三个以天下为大背景的英雄沦落为天下的牺牲品,是社会的悲剧亦是人性的悲剧。意图在既空且大的符号后面找到个体存在的意义是为贪,因空大的功利对个人的意义太短暂,只有不断去寻求方能充实自己,但是这样一直着眼于更高更远的目的,却往往会忽视作为人生而来的七情六欲观念的认同。
  二、输赢成败又争由侠算
  闯荡江湖,是把社会符号层层贴在身上,修行佛法,则是把社会符号层层剥离,最终余下本真自我,本真自我的含义何在?佛家看世界总离不开“空”“苦”两个字。符号易易主,人也不过百年之期而已,如果一切真是空空如也,那么从生到死一气呵成便可,何苦用皮囊来徒增罪孽。如此简单悲观的否定所有存在,剥离一切给人造成巨大的空虚感。从这般意义层面上讲,佛家空言未免太过悲观。但是人若在追寻价值时,不知满足,甚至有时为达目的不择手段,那也是磨灭了人的感性所在,沦为实现目的的工具,这便是过度张扬了人欲。佛家与人欲的过度张扬走的是人的两个极端,人性成长,终究是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找一条如何不偏废人性,同时又不至于落入人性过度张扬的窠臼的道路。
  虚竹是萧峰意外得的义弟,却也不失为金庸为萧峰设计的另一种人生观的对照。自陈家洛到袁承志到郭靖的萧峰前半期的辉煌时光,一代大侠总是为国为民,但是百姓最渴求的是世道清和。大侠为人崇拜的救人水火的形象,乃是以牺牲千万百姓的理想为手段而实现的。进一步说,以英雄救世掩盖百姓取得幸福的更多可能性,那么,侠的存在本就是神话。大侠为国为民的同时,却也牺牲了最基本的人伦之乐,放弃了人的情感性本质。大侠追求一个空泛的社会化符号,百姓放弃自己作为个体的人存在于社会的价值,成为推崇侠的整体之一,个体与群体的差别太大预示的是社会结构的失衡。可是這种牺牲值得吗?自小拼搏赢得一身真功夫的萧峰死去,生不好武被强行灌输武艺的虚竹、段誉却在无意间以一身武艺叱咤武林。这算是继扫地僧之后对武林的第二个讽刺:边缘化的人,却成了武林的核心。
  从萧峰到段誉虚竹,佛家的“剥离”思想是撕裂英雄温情脉脉面纱的关键。所谓大侠,是一堆社会符号的堆叠,剥去萧峰“丐帮帮主”“大宋英雄”“南院大王”种种称号之后,萧峰甚至找不到一个能为他为自己而为的存在。但是剥掉虚竹“逍遥派掌门”“灵鹫宫主人”的称号,剥掉段誉“大理世子”的称号之外,两个人还有私心杂念。这些为完美英雄所鄙弃的自私之处却恰巧证明了两个人人性的一面。所谓大侠,或许凡人都不如。   三、向来痴 何必醒
  《金刚经》言“须知美女,身藏脓血,百年之后,化为白骨”,所谓“狐媚偏能惑主”,所谓“红颜祸水”,在传统观念里,女人从来是亡国灭种之关键。如果承传统观念而来,那么王语嫣的设定本该如此,尽管无意,但大燕复兴,是必为慕容复皇后。然而因慕容家的理想成空而遭弃,因缘巧合,段誉的痴恋修得善果。另一方面,西夏公主德貌双馨,却不惜大成本寻找当日冰窖中之人。这些女性重情重义之处,与男子比肩也不减色。
  虚竹段誉与萧峰性格的反差显而易见。萧峰是大豪杰,处理大事干净利索而又面面俱到。他的两个义弟与他相比则显得婆婆妈妈,段誉出口首先必是儒佛大德,能力不足却又喜欢事事往身上揽。虚竹面对大事时总是犹豫不决,存一好心做事却总使自己身陷两难之境。但是无论是手足情深还是儿女情长两人却都表现异常坚持。诚如传统的解读,段誉向来是堕入“痴苦”之内,在求而未得之前对王语嫣痴痴相向。然而同样是痴,鸠摩智与段誉业果却千差万别。鸠摩智痴武,为武学不择手段,不是自己该有的都据为己有。段誉痴人,但直至王语嫣答应之前对她不逾矩,却是用诚心尊重她,最终赢得美人归。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求之物必难得。为目的不择手段失去底线,那么触怒的又何止佛祖,鸠摩智堕入的又岂止痴苦,还有求不得诸般苦集于一身。其二,段誉求王语嫣,是渴望一种人性的关怀。但是鸠摩智求武,是寻一种虚无的满足感,所谓贪得无厌。看似无心为之,实则从心性开始,业果造就种下。
  与段誉一般,虚竹可以挨饿不破荤戒,但是一旦美女入懷终究还是难以把持。而结局自是意料之内,段誉与王语嫣斜阳午后携手同归,西夏公主与梦中郎终得相见,两个痴人皆大欢喜。
  求功名并不意味着抛弃人之常乐,人之常乐往往伴随的是感性情感的波动,这些情感是为人性本色。金庸在书中把功名、国民大业、嫉妒、贪恋等等化为云烟之后,武林重归平静,但是存余了可以与英雄气概比肩的儿女浓情。为追寻一些空大的大义,英雄萧峰付出的代价已经太大,而萧峰最终的泯灭本也就说明,能为自己存在的意义找一个属于自己的证明的重要性。借段誉与虚竹,金庸把这个证明写为: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天龙八部》金庸借由佛法慈悲化解诸般苦楚,却也并非教人从此堕入空门。其一,人生本来便是感性动物,磨灭七情六欲势必带来异化的人,那么人沦为目的的工具也是意料之内的结果。其二,说万物皆空也并非磨灭人本性追求实现更高自我的本能,只是追求时切切不可忘了人性之本,而为人保留人性所在,便是最基本的人伦之乐,血性男儿,不出于此。
其他文献
摘 要:笔者就十几年来在学校不同部门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经验,对当前学校档案管理提出建立健全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实行档案科学管理的同时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等解决办法。  关键词:档案;管理制度;人员素质;传统管理;电子档案  新形势下的档案管理,对档案管理的制度、档案管理人员的水平、档案管理的办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学校档案每年递增,档案规模日益扩大,内容日益丰富,信息载体日益
期刊
摘 要:60年代韩国的中国文学译介延续了50年代的传统,是在一个极为不利的条件下艰苦前行的。这一时期韩国在翻译中国文学作品时的选择标准就是坚决不能有共产主义色彩,因此译者们只好选取了中国古典小说、古典诗集、戏曲、武侠、文学史著述等与共产主义思想“绝缘”的领域,即使是现代文学也只能选取共产主义倾向相对薄弱的文学大家的作品,其中林语堂的作品无论小说还是散文都是被译介最多的。  关键词:60年代;韩国;
期刊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管理者,学校各项教育目标的实现,依赖于班主任高效的班级管理。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科学全面地评价班主任工作,是关系到能否提高班主任专职化管理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的重要问题。也是引领班主任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班主任工作评估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班级管理的开展和学校的教育质量的提高,是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拟从以
期刊
摘 要: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 因为班主任不仅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也是学校管理的中坚力量,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是学校领导者实施素质教育、完成教学计划的得力助手。而小学阶段又是孩子经历的第一个在校阶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对于班级的每一个学生意义重大。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亲近学生;班干部培养  《小学班主任工作暂
期刊
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首先突出在师生关系这一侧面上,这不仅是因为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师生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是我们教学的一个痼疾,它同时也是解决教学改革问题的突破口。如果师生关系这一问题不首先解决,什么学生的主体地位,什么教学过程的优化,什么有效的教学,什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通都成为一种奢谈。  我们知道,交往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教学是在同为主体的人之间的精神层面上进行的
期刊
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灵魂。”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而班主任是战斗在这一阵地最前沿的战士,是一班之魂。  管好一个班级,犹如搞好一个系统工程。从走上教学岗位的那一天起我就隐隐感觉到,要想真正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任重而道远。十几年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虽然有时走得并不轻松,但收获更多的是快乐和幸福。  一、润物无声,常怀“
期刊
摘 要:新课标的实质是对“人”的教育,让学生成为学习中的主人,能够自觉、独立地完成学习,从而弱化教师“教”的功能,这样教学观念的改变必然会引起教学活动中核心关系——师生关系的变革。  关键字:新课标;现代教育;新型师生关系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类社会迈向了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新课改所带来的是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的转变,教学观念
期刊
摘 要:常规教学工作是保障学校各项工作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机制,也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对于提高教学的管理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当今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社会,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求,学校还要开展教研活动、深化教学课题改革,增强老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质量。  关键字:常规教学管理;教研;教改  前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学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学校在抓好教育常规教学管理的同时,也
期刊
摘 要:育人是高等院校肩负的主要社会职能,教师队伍是关键。无论你是一线教师,还是行政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保障人员、教辅实验人员,在学生面前都是教师,都代表了全校教职工的形象,日常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折射出全校教职工的职业道德、职业理想、精神操守和育人能力。归到根本上,就代表了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水平。社会给予了高校教师很高的评价和较多的赞誉,高校教师队伍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与社会发展的期望和要求,
期刊
摘 要:一把琴寄托了生命的全部,不论是八百、一千还是一千二百根琴弦,那都是生命走过的记忆,断裂,彰显出生命最璀璨的意义。对瞎子而言,此生最大的愿望是重见光明,哪怕只看一眼,这就是文中那个谎言诱人的地方,也是让琴弦拉紧的力量。悲剧意味的流露在于谎言的循环,而这却也是最美好的生命意义,虽然一生为之奋斗的目的是虚假的,但却拥有了琴声不息,汗水不止的生命历程。意义在于过程,这就是小说最后给出的答案。  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