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戏

来源 :莫愁·小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ma37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时看过两种戏,是我永远不能忘怀的。一是看玩把戏,一是看淮戏。
  “十八團把戏”是家乡的特色。那年月的玩把戏,就是现在的玩杂技,没有固定的表演场所,走街串巷,寻处空地就撂场子表演。表演最多的地方是寺庙前的广场、老街茶馆旁的空地,凡是人多热闹的地方,就是杂技表演的最佳场所。特别是过年过节,玩把戏的场子更是被围得水泄不通。
  童年的时候,我最喜欢看街头杂技,一听见街上响起熟悉的敲锣声,便火急火燎地往街上跑,边跑边喊:“玩把戏的来啦!”后面还跟着一群急不可耐,抢着去看玩把戏的小伙伴们。这时空场上早已聚集了很多人,急促的锣声紧催着四面八方涌来的看客,或蹲或站,或坐在自带的小板凳上。有些孩子小,就坐在大人的肩膀上,把杂耍场团团围住。
  开场前,锣声震耳欲聋,一阵敲打后,杂技开始了。先是变戏法,接着是耍碗顶缸,舞刀弄枪,又来个吞刀咽球,口腔喷火……每当表演到高潮的时候,总会响起一阵锣声,表演骤然停止,只见一个裸露胸膛的大汉,双手抱拳,放开喉咙高喊:“走南闯北,来到贵宝地。住店要店钱,吃饭要饭钱。老少爷们,大家帮帮忙,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用那面刚刚敲打的铜锣倒扣着,张罗着开始收钱了。
  杂耍人知道小孩子没有钱,把铜锣直接伸到大人面前,大人们不情愿地把毛票扔进铜锣里。也有不愿给钱的,悄悄钻出人群。几个走江湖的杂耍人,早就埋藏在人群的后面,及时迎上去伸出双手乞讨,想走的人不好意思,只得扔一两个毛票。
  待钱收得差不多了,看热闹的人也走得差不多了,绝活要亮出来了。只见一个大汉比比画画,口里含着什么东西,腮帮子鼓鼓的,翻来覆去,来回转场。突然一团大火从他的口里喷出,一个大大的火球在他的头顶上方熊熊燃烧,人们无不拍手叫好,惊叹不已!
  让人触目惊心的绝活,还是口吞宝剑。杂耍人拿出一把明晃晃的宝剑,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依次让众人亲眼验看,以辨真假。然后张开嘴巴,把宝剑一寸一寸地向喉咙里插。全场鸦雀无声,人们屏息观看。每当这个时候,我会害怕地闭上眼睛,生怕锋利的剑刺伤他的喉咙和肠道。直到听见鼓掌声,才敢睁眼,那把宝剑已经全部插进杂耍人的嘴里,只有剑柄露在外面,从此打心眼里佩服这样的杂技高人。多少年后听人说起此事,才知道那把宝剑的剑柄有机关,宝剑是能伸缩的。
  街头玩杂技的岁月已经远去,但我却经常津津有味地回忆十八团玩杂技的热闹场面。那一阵阵锣声还敲响在我的记忆中。
  说起淮戏,童年的印象总是抹不掉。记得故里老街在塘河边上,还没有真正唱戏的戏院。站在河边的码头上,常看河里徐徐开来一艘大木船,船头插着一竿代表淮戏班子的小黄旗,船舱内有老人、妇女和小孩。船靠岸边,在老街的空旷地上,搭个棚子,用布一围,年轻力壮的男人们把衣箱、道具、乐器抬上来,这就算是个剧场了。
  多少年来,水乡小镇来来去去的戏班子络绎不绝,演出从不间断。四五岁时,大人们常牵着我去看戏。我见台上青衫出,红袍进,白鼻子,大花脸,“吱吱呀呀”地唱,“乒乒乓乓”地打,只觉得戏台上五彩缤纷非常热闹。
  印象最深的是,我经常溜进戏院内,悄悄地立在旁边的过道上,目不转睛地看着,台上的一招一式、一举一动都不放过。有时候站客太多,我人矮看不见,得踮起脚尖,伸长脖子,尽管脚痛头颈酸,照样乐此不疲。动情时,还会忘乎所以地学起旦角翘兰花指、小生抖动扇子的动作。
  由于常看戏,我和淮戏班子的小孩混熟了,到后台去看戏是常事。经常在后台,耳濡目染,便学上了不少术语。例如:帽子叫“盔头”,胡子叫“口面”,野鸡毛叫“翎子”,老爷穿的衣服叫“蟒”,小生穿的叫“雪子”,青衣穿的叫“帔”,武生后面背的四面旗子叫“靠”等等。
  也知道了什么叫“幕表戏”。那时候演的都是幕表戏,?演员上台时没有固定的台词,一边要考虑动作,一边又要现编唱词,还要合辙押韵。最令人叫绝的是,台上一个演员在唱,唱了一阵之后,该他下场了,然而下面该出场的演员还没化好妆,这时后台传来一声“马——后”(即慢一点儿),台上的演员心领神会,水袖一甩,回过身来,叫板、起腔,一唱又是一大段。直到后台准备就绪,传来一声“马——前”(即快一点儿),这才下场。
  这种幕表连台本戏始于20世纪20年代,剧目大多根据历史传说和民间故事改编,有些剧目在流行演出中固定下来,成为后来淮剧的保留剧目。
  李广荣:中国散文家协会、江苏省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    乔可可   15251889157@163.com
其他文献
我们在鼋头渚景区内游览,不经意间发现了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门前挂的匾额是“七十二峰山馆”,原来是王昆仑的故居,不禁喜出望外。我们知道,这是其父王心如于1927年所建的“太湖别墅”的主体建筑。王心如时任无锡厘金局局长,他在鼋头渚购得山地40亩,修筑了“太湖别墅”群落。沿着主体建筑西下,就可以看到用于接待宾客之用的万方楼。  这是一座掩映在苍翠中由叠石筑成的小白楼。那种安静的姿态和中西合璧的风格,总让
期刊
仙人掌先生有许多好朋友,但那是他身上还没长出尖尖硬刺的时候。  他喜欢看风景,喜欢躺在半山坡上,看白云慵懒地游荡,看着看着,不由得打起盹,鸟儿婉转的歌声闯入梦中。梦中,他和她幸福地拥抱。可是,仙人掌先生每次都从泪水中醒来。是的,这只是一个梦而已,他渴望一个拥抱,仅此而已。  仙人掌先生像彩虹小姐一样拥有过五彩斑斓的童年。小时候,豆芽弟弟拉着他,去大草坪上放风筝;每天清晨,蘑菇妹妹会找到他,一起收集
期刊
十二岁那年,我学会了撒谎。  不是孩子常撒的那种小谎,是因为恐惧而编造的真正的谎言。那些我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把我从熟悉的生活中生生拔起,重重扔进另一种生活。  1943年的秋天,我安静的生活开始迅速改变。不仅因为战争把整个世界拖进一场惨烈的争斗,还因为那个邪恶女孩的到来。  有时候,我困惑极了,感觉自己像根风车杆,被呼啦啦的噪声团团围住。尽管一刻不得安宁,但我心里还是清楚地明白,躲在谷仓里靠书和
期刊
“肉体几乎可以承受一切磨难,需要训练的是精神。”  在小学的时候,我从来没有认真长跑过,每次跑步累了,就走一会,再继续跑。  现在,我上了初中,体育课有了1000米长跑。那天寒风凛冽,吹在脸上像刀割。看着其他班的同学都要跑到终点,我很担心:“万一跑不下来怎么办?”刚想着,我们已经站到了起跑线上,随着一声哨响,我们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跑了一半,我开始呼吸困难,汗流浃背,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我心
期刊
1985年秋,我升入五年级,那时五年级就是毕业班。  妈妈身体一直不太好,估计与她偏食有关系。重男轻女的观念已植入她的灵魂深处,她轻视女孩的话语常常在我耳畔响起,场景常常在我眼前呈现。她说的最多的是:小学毕业,回家帮我弄弄饭。丫头子,识得眼面前的字就行了。  我从小不爱干农活。干农活累,上有太阳晒,下有泥土粘。弄脏脚上的鞋子,身上的衣服。有时候农田里还有各种小虫子,软软的,令人害怕。妈妈知道我的特
期刊
我不知道别人的童年是怎么样的,但是我的童年曾经有过一个短暂的“被欺凌”的时期。那时候,我刚刚开始上小学,因为父母工作调动,我跟着转学了。  新学校是单位的子弟学校,老师少,学生也不多,但就是这不多的几个孩子,居然也分派系,搞孤立。是的,我就是被孤立的那一个。  我带着对新环境的惶恐小心翼翼地想要融入那个小小的集体,但是因为笨拙、因为胆小、因为倔强,始终融不进去。  所以,推开教室门被竖在门后面的木
期刊
现在没多少人看电视了,眼神都流连在手机上。有位同事,磨了一天电视稿本,回到家后还是习惯性地打开电视机。老公出差,女儿在外婆家,她并不想看什么节目,只是要听听背景声音,感觉家里有点人气。——电视机还有这样的“剩余价值”,作为电视人,一点也不开心。  堂叔退休后常常开车回老家,三小时车程。虽然轻车熟路,但一个人的时候,一般都要打开手机导航,并不需要路线引导,只是听到车里不断有“人”说话,感觉注意力会更
期刊
“嗯,看那样子,熬不过三天,说倒便要倒下了......”  1960年7月初,一个上午,江苏无锡上坝村东头,两双眼睛瞄着数十米外正在晾晒衣服的一位年轻女子,两位老太在小河边树荫下说着悄悄话。  女子名叫朱珊凤,30岁,她男人去数十里外的水库挑土方了。男人不在家,刚生下第四个儿子的她,第二天便不得不下地做家务。  没有一丝风,太阳毒得很。连续多日没下雨,树叶都卷了。邻居的低声嘀咕,朱珊凤早已听到。她
期刊
近几年,校园欺凌事件频繁进入大众的视野,也引起了社会对这类事件的重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18年9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全球13-15岁的学生中,有一半人(约1.5亿)表示他们曾在校内外遭受过同伴暴力。而这种情况在国内也并不罕见。最高人民法院下属的中国司法大数据服务网显示,2017年,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审结校园暴力案件约800件,其中近一半涉及16-18岁的学生。 知乎上有个话题:“被校园霸凌过的
期刊
学者德波说,“放眼我们周围的世界,各种事物如果不出现在网络和社交平台上,似乎就是不存在的。”被媒体呈现出来的校园暴力只是冰山一角,并不是每一起校园暴力都会得到外界的关注。这些引起人们极大关注的校园暴力事件往往都使用了直接、明显的身体暴力或性暴力。但是,校园暴力除了这些可清晰识别的形式外,还有其他更为隐蔽的形式。  校园暴力包括身体暴力、性暴力、精神暴力和欺凌,实际的暴力行为中可能会出现多种形式,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