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小学数学课堂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cyatwa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合作探究是教学中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它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效。以下笔者将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这一单元教学案例为例,分析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法的缺失与使用之间的差别,以及自主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教学片段一】
  T:同学们,前面我们对三角形有了直观的了解和初步的认识,那么同学们知道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S:三条边一样长;两条边一样长;都不一样长……
  T:三条边一样长是我们即将要学习的等边三角形;两条边一样长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等腰三角形;这些都是特殊的三角形。三角形三条边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秘密呢?下面同学们跟着老师的思路来找一找三角形三条边之间还存在哪些关系呢?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三角形)
  T:请同学们看黑板。我量出的一条边的边长是多少厘米?请同学们大声告诉老师。
  S:15厘米。
  T:我测量出的另一条边的边长是多少呢?
  S:10厘米。
  T:那测量的第三条边长呢?
  S:6厘米。
  T:谁能发现这三条边之间还有哪些秘密呢?
  (学生沉默,不知道怎么回答)
  T:15+10和6之间,15+6和10之间,10+6和15之间都有什么关系呢?
  S:15+10>6,15+6>10,10+6>15。
  T:前两个数字相加代表的是其中的两边之和,因此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规律——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对不对?
  S:对。
  【课堂分析】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并能够解决简单的实际现象和问题。但是,通过作业的反馈情况,笔者发现,只有一部分学生掌握了三角形的这一特性,很多同学对这一特性的运用根本没有掌握,教学效果并不明显。鉴于此,笔者又反观教学设计,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发现了课堂教学所存在的严重症结。
  【教学片段二】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一张地形图)
  T:同学们,教室、食堂和图书馆这三个点如果连起来会呈现什么样的图形呢?
  S:三角形。
  T:答得很好。那么从教室到食堂,从食堂到图书馆,从教室到图书馆这三条线段是三角形的哪里呢?
  S:三角形的三条边。
  T: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对,那么这三条边之间还有哪些秘密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发现其中的奥秘好不好?
  S:好!
  T: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同学们自己利用桌面上的小棒来摆你喜欢的三角形,看看是不是随意抽取的小棒都可以围成三角形呢?
  S:有些可以围成三角形,有些不可以。
  T:对!假如可以围成三角形,那么这三条边长分别是多少?假如不可以,边长又是多少呢?同学们动手摆设,动手测量,我们比赛看哪个小组搜集的数据最多。
  T:现在我们根据你们搜集来的数据一起发现这些数字之间的奥秘吧。现在我们仍然是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刚才的数据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其中两条边之和和第三边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小组汇报交流结果)
  S:可以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两条边之和大于第三条边。不符合这些条件的都无法围成三角形。
  T:同学们都有一双发现知识的眼睛,一双勤劳的手和善于思考的脑子。同时,集体的力量是最大的,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与探究发现了我们今天的秘密,就是……
  S: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课堂分析】
  这节课笔者将课堂的重心放在了让学生动手实践发现三角形三条边长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际地形图的展示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对三角形的学习产生了兴趣。笔者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摆设三角形,自己动手测量三角形,小组讨论与合作中发现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后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开拓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作为一个探究者,通过自己的探求获得真知,与教师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答案所取得的效果是截然相反的。
  笔者在第一次授课的时候,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并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知识的最优化获得方式,一味的给学生施加知识的压力,最终只能造成学生对这个知识点机械的记忆,学生不仅没有对知识形成很好的把握,更不可能融会贯通的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笔者课下经过深刻的反思认识到了这一问题,不断地完善教学设计与备课,在第二次教学过程中有意让学生自己动手围三角形,动手测量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总结三条边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小组竞赛的方式。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只是作为引路人,学生通过小组之间探究与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学习数学的热情,获得了本节课的知识点,同时提升了自身数学素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洪:《对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模式的探索》,辽宁教育,2002年04期
  [2]孙培远,韩美芹,翟李红:《给孩子一个机会——栖霞实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探索》,山东教育,2002年25期
  (作者单位:江苏省仪征市马集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认为隔代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有很多不利因素,为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作为他们的语文老师,应该尽最大努力利用语文教学来帮助他们,让他们在爱的熏陶中健全人格。  【关键词】农村语文;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精神内涵    农村劳动力不断涌向城市,一个新的教育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已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长期的亲情缺失、监管乏力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发展等诸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
期刊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成效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许多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常常是“顾了这头掉那头”,对于班级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难以兼顾到整体,从而导致语文教学成效提高不快。新课程改革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充分兼顾学生整体发展,要“保证中间,兼顾两端”,这就对初中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在教学中兼顾到学生的不同层面,本
期刊
【摘要】新颁布的省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强调,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践行“面向全体,分层施教,共同提高”的教学理念,应大力推行分层教学。  【关键词】初中化学;分层教学    《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注重因材施教,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和学习选择机会。关注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个学生的优势潜能,
期刊
【摘要】我们在英语教学中常强调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的培养,其中听说是学习语言的基础。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技能,注重听力课程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结合牛津初中英语9B Unit 2 Integrated Skills Part A 部分的教学案例,通过观察同行们的教学过程和反思自身的教学,并采取行动研究的模式,对听力内容的教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优化教学;听力技能;牛津英语;Inte
期刊
文章是声情并茂的综合体。但在现今的课堂,朗朗书声少了,学生的动手、动脑多了。其实,朗读是语文课堂区别于其他学科课堂的一大标志,也是语文的基本能力之一。朗读,可以使课文的优美意境、缜密思路、象征意义、传神描绘、情调韵味等得到充分酣畅的体现,为学生所接受、所理解。作为教师,我们要重视朗读。  一、朗读,培养语感  语感是人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是语文能力的结构的核心。它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时具
期刊
【摘要】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是需要人性之光普照的成长者。缺失了富有人情味的抚爱,血肉之躯便会形同槁木,心如死灰,甚至会有“不知路在何方”的漠然。老师应当是人性的播撒者,是学生人生之路的引领者。要走进学生的心灵,教师的工作就应该富有浓浓的人情味。  【关键词】师生关系;心灵沟通    最近,拜读了郭道胜同志的新作《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其中关于新型师生关系与交往的一些论述颇有新意,也引起了我的
期刊
【摘要】数学课堂是一个变化万千、充满生机,师生互动、紧张、活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学内容的延伸与拓展,教学情境的复杂性,以及学生作为一个个体生命在身心素质发展水平、知识能力水平、道德情感上所表现出的差异性等,决定了课堂教学活动的特征体现出一个“变”字。  【关键词】随机应变;课堂艺术;数学教学    教学应变艺术是极富创造性的活动,它没有固定的方法可供套用,需要老师因时、因境、因人等灵活机智地
期刊
【摘要】构建主义认为,积极的学习情感,优良的解题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构建有效教学的三项要素。本文作者结合新课程标准,围绕教学目标要求,对如何协调好三者之间要素,实现有效教学活动,进行了初步的论述。  【关键词】学习情感;学习习惯;解题能力;有效教学  当前随着新课程标准在初中教育教学阶段的深入实施,有效教学的内涵要求又随之发生了变化和丰富。新实施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小学生使用数学草稿本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通过培养学生使用草稿本的良好习惯、体味使用草稿本的乐趣、加强方法指导等途径让小学生能有效使用草稿本,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小学;草稿本;现状;矫治策略;规范     缘 起  关注“小学生数学草稿本使用情况”这个微型课题始于一次家访。在与家长的交谈中,小利同学的父亲向我提出一个建议,希望我能关注学生的
期刊
体育教学中哪些学生是“后进生”?他们达标率低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如何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贯穿“为了一切学生”的思想?关注“后进生”,使他们“脱贫致富”,甩掉帽子。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它一般与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密切相关。本文试图用心理暗示法和成功体验法来提高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新课程改革要求开发以学校为特色的课程资源,满足学生的多样化要求。但是现在,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存在许多问题:受片面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