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片段导入】
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那是1887年3月3日,当时我才六岁零九个月。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那天下午,我默默地站在走廊上。从母亲的手势以及家人的来去匆忙中,我猜想一定有什么不寻常的事要发生。因此,我安静地走到门口,站在台阶上等待着。
下午的阳光穿透遮满阳台的金银花叶子,照射到我仰着的脸上。我的手指搓捻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绽开的花朵。我不知道未来将有什么奇迹发生,当时的我,经过数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倦不堪了。
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你的心怦怦直跳,唯恐意外发生。在接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恰恰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在了我的身上。
(节选自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
【技法讲解】
铺垫蓄势是一种写作手法,指在一个人物出场前或一个事件发生前,预先布置好局势,提前安排好情节,故意渲染气氛。铺垫蓄势是主要情节的基石,能增加情节的张力;还可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期待、盼望的急迫心理,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
如《再塑生命的人》就是一篇怀念、赞颂莎莉文老师的文章,前四段着重写“我”的感受,并未提及莎莉文老师。实际上,这是作者有意安排的情节,是为老师安妮·莎莉文的出场铺垫蓄势。
第一段,作者强调了1887年3月3日这一天对“我”的重要性,因为就是这一天改变了“我”的一生。第二段中的“母亲的手势”“家人的来去匆忙”等行为状态,都在暗示将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发生。第三段的景物描写,表面上交代了安妮·莎莉文老师到来时的季节,实际上暗示了“我”人生的转折即将到来。第四段的“在茫茫大雾中航行”比喻自己在黑暗中摸索的痛苦感受,再次衬托出安妮·莎莉文老师对“我”的重要意义。
具体写作时,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铺垫蓄势为塑造、记叙的重点人物或事件打下基础。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或者说,为了更好地表现主要人物或主要事件,作者会有意地在人物出场前作铺垫,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事件重点的表现。
二、铺垫蓄势的目的在于营造氛围。如鲁迅在《故乡》一文中这样写道:“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这段环境描写的目的就是为写萧条冷漠的故乡或故乡人来铺垫蓄势的。
三、铺垫蓄势和伏笔有一定的区别。铺垫蓄势不需要后文的照应,只为主要人物的出场和主要事件的叙述营造气氛,而伏笔有时是需要下文进行照应的;伏笔的语言要有隐含性,铺垫蓄势则不需要。
【我写我秀】
军训笔记
◎刘汝彧
本以为军训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可没想到,竟是那样的辛苦。
军训苦,苦在制度严格。每天五点半左右就必须起床,还要在十分钟之内洗漱完毕,一人违反,全队受“株连”。这不,刚到的第二天早上,我们小队的队长就迟到了。看到有人迟到,教官的脸顿时阴沉下来。
一开始,大家以为教官只是做个样子吓唬我们。但当我们看见教官嘴角露出的一丝冷笑时,就知道大事不好了。“第一排,向前走两步!再向前一步!全体队员趴下!”教官一声大吼。“不好!要做俯卧撑了!”教官瞪着我们:“我喊‘一’,你们就下去,喊‘时间’;我喊‘二’,你们就起来,喊‘观念’。”“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我们只有老老实实地“一二一二”地做了起来。吃过一次亏,大家都学了一次乖,不得不每天天还没亮,就一边揉着惺忪的睡眼,一边极不情愿地爬起来洗漱。虽然大家都想躺回去,但没有一个人敢这样做。
军训苦,苦在教官冷血。还没有开始军训前,我们都憧憬着能见到一位和蔼可亲的教官。可一到训练场地就傻眼了:说好的和颜悦色的教官呢?才到军训地点,他就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队列训练。不要以为队列训练是件很容易的事。就拿立正来说,两脚跟要靠拢并齐,两脚尖要向外分开约60度。这还不算,两腿要挺直,小腹要微收……反正要领一大堆,也不知道自己当初是怎么记住这些的。
对了,肯定是因为教官的缘故,他的眼简直比鹰眼还利,连你的手微微动弹一下,他都看得到。只要你做得不到位,你就有好果子吃了。
教官对我们管教严厉也就算了,老天居然也助纣为虐,隔三差五变着法子整我们。
刚到军训地点,迎接我们的就是一场倾盆大雨。本以为可以借机休息一下,可冷血教官哪能这么容易遂我们的愿呢。雨水打湿了衣服,淋湿了头发,冷风一吹,全身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雨天出操训练遭大罪,晴天队列训练也好不到哪儿去。在太阳把大地烤得滋滋地冒青烟时,我们还顶着火红的太阳,冒着“生命危险”训练。倘若教官陪我们一起训练也就算了,没想到他非但不“共苦”,还“独甘”——坐在树阴下喝冰水。那天,我们在烈日底下“共苦”,教官则在树阴下“独甘”。时间一久,身体底子比较薄的我就感觉不对了:手脚发麻,宛如有许多蚂蚁爬在我的手脚上;脑袋昏沉沉的,仿佛灌了铅似的;视我也朦朦胧胧的,看到的每一个物体都有重影……
此时此刻,我真想向魔鬼教官打报告,可话刚到嘴边又咽了下去——因为我还是害怕,怕他说我是想逃训,怕他借机给我“小鞋”穿。烈日当空,骄阳似火,那时间要多难熬有多难熬。终于,在虚幻中的我听到了结束的哨响。回到宿舍,我晕晕沉沉,瘫倒在床上,四肢无力,鼻子也堵得透不过气来。尽管嗓子要冒烟,可我却无力起来倒水喝——在家里,爸妈对我千般万般好,我何尝受过这样的罪呀!想到这儿,我忍不住哭了起來……
短短三天半的军训,就让我对军训有了一种新的认识。一开始,我很不理解,为什么会这么苦,为什么会这样严格?后来,我才知道,真正的军人,在战场上所面临的环境远远要比我所经历的更艰苦、更残酷——没有严格的制度和坚忍不拔的意志,不要说作战杀敌了,连在战场中生存下来都很困难。
学校之所以搞军训,就是为了培养我们的制度意识,磨练我们的意志,以应对将来可能遇到的一切困难。明白了这些道理,我开始变得坚强起来。
(江西赣州市厚德外国语学校七·3班)
教师点评
习作紧扣一个“苦”字,从“制度严格”和“教官冷血”这两个方面描述了自己刚进初中时军训的炼狱生活,展示了自己内心的“无限”委屈。在铺垫得足够高、待大家都对小作者抱以深切的“同情”后,小作者又来了个大“逆转”,讲述了学校进行军训的真正目的,富含曲折美。
(钟华奇)
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那是1887年3月3日,当时我才六岁零九个月。回想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
那天下午,我默默地站在走廊上。从母亲的手势以及家人的来去匆忙中,我猜想一定有什么不寻常的事要发生。因此,我安静地走到门口,站在台阶上等待着。
下午的阳光穿透遮满阳台的金银花叶子,照射到我仰着的脸上。我的手指搓捻着花叶,抚弄着那些为迎接南方春天而绽开的花朵。我不知道未来将有什么奇迹发生,当时的我,经过数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倦不堪了。
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驾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你的心怦怦直跳,唯恐意外发生。在接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恰恰在此时,爱的光明照在了我的身上。
(节选自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
【技法讲解】
铺垫蓄势是一种写作手法,指在一个人物出场前或一个事件发生前,预先布置好局势,提前安排好情节,故意渲染气氛。铺垫蓄势是主要情节的基石,能增加情节的张力;还可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期待、盼望的急迫心理,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
如《再塑生命的人》就是一篇怀念、赞颂莎莉文老师的文章,前四段着重写“我”的感受,并未提及莎莉文老师。实际上,这是作者有意安排的情节,是为老师安妮·莎莉文的出场铺垫蓄势。
第一段,作者强调了1887年3月3日这一天对“我”的重要性,因为就是这一天改变了“我”的一生。第二段中的“母亲的手势”“家人的来去匆忙”等行为状态,都在暗示将会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发生。第三段的景物描写,表面上交代了安妮·莎莉文老师到来时的季节,实际上暗示了“我”人生的转折即将到来。第四段的“在茫茫大雾中航行”比喻自己在黑暗中摸索的痛苦感受,再次衬托出安妮·莎莉文老师对“我”的重要意义。
具体写作时,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铺垫蓄势为塑造、记叙的重点人物或事件打下基础。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或者说,为了更好地表现主要人物或主要事件,作者会有意地在人物出场前作铺垫,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事件重点的表现。
二、铺垫蓄势的目的在于营造氛围。如鲁迅在《故乡》一文中这样写道:“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这段环境描写的目的就是为写萧条冷漠的故乡或故乡人来铺垫蓄势的。
三、铺垫蓄势和伏笔有一定的区别。铺垫蓄势不需要后文的照应,只为主要人物的出场和主要事件的叙述营造气氛,而伏笔有时是需要下文进行照应的;伏笔的语言要有隐含性,铺垫蓄势则不需要。
【我写我秀】
军训笔记
◎刘汝彧
本以为军训是一件非常轻松的事,可没想到,竟是那样的辛苦。
军训苦,苦在制度严格。每天五点半左右就必须起床,还要在十分钟之内洗漱完毕,一人违反,全队受“株连”。这不,刚到的第二天早上,我们小队的队长就迟到了。看到有人迟到,教官的脸顿时阴沉下来。
一开始,大家以为教官只是做个样子吓唬我们。但当我们看见教官嘴角露出的一丝冷笑时,就知道大事不好了。“第一排,向前走两步!再向前一步!全体队员趴下!”教官一声大吼。“不好!要做俯卧撑了!”教官瞪着我们:“我喊‘一’,你们就下去,喊‘时间’;我喊‘二’,你们就起来,喊‘观念’。”“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我们只有老老实实地“一二一二”地做了起来。吃过一次亏,大家都学了一次乖,不得不每天天还没亮,就一边揉着惺忪的睡眼,一边极不情愿地爬起来洗漱。虽然大家都想躺回去,但没有一个人敢这样做。
军训苦,苦在教官冷血。还没有开始军训前,我们都憧憬着能见到一位和蔼可亲的教官。可一到训练场地就傻眼了:说好的和颜悦色的教官呢?才到军训地点,他就给了我们一个下马威——队列训练。不要以为队列训练是件很容易的事。就拿立正来说,两脚跟要靠拢并齐,两脚尖要向外分开约60度。这还不算,两腿要挺直,小腹要微收……反正要领一大堆,也不知道自己当初是怎么记住这些的。
对了,肯定是因为教官的缘故,他的眼简直比鹰眼还利,连你的手微微动弹一下,他都看得到。只要你做得不到位,你就有好果子吃了。
教官对我们管教严厉也就算了,老天居然也助纣为虐,隔三差五变着法子整我们。
刚到军训地点,迎接我们的就是一场倾盆大雨。本以为可以借机休息一下,可冷血教官哪能这么容易遂我们的愿呢。雨水打湿了衣服,淋湿了头发,冷风一吹,全身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雨天出操训练遭大罪,晴天队列训练也好不到哪儿去。在太阳把大地烤得滋滋地冒青烟时,我们还顶着火红的太阳,冒着“生命危险”训练。倘若教官陪我们一起训练也就算了,没想到他非但不“共苦”,还“独甘”——坐在树阴下喝冰水。那天,我们在烈日底下“共苦”,教官则在树阴下“独甘”。时间一久,身体底子比较薄的我就感觉不对了:手脚发麻,宛如有许多蚂蚁爬在我的手脚上;脑袋昏沉沉的,仿佛灌了铅似的;视我也朦朦胧胧的,看到的每一个物体都有重影……
此时此刻,我真想向魔鬼教官打报告,可话刚到嘴边又咽了下去——因为我还是害怕,怕他说我是想逃训,怕他借机给我“小鞋”穿。烈日当空,骄阳似火,那时间要多难熬有多难熬。终于,在虚幻中的我听到了结束的哨响。回到宿舍,我晕晕沉沉,瘫倒在床上,四肢无力,鼻子也堵得透不过气来。尽管嗓子要冒烟,可我却无力起来倒水喝——在家里,爸妈对我千般万般好,我何尝受过这样的罪呀!想到这儿,我忍不住哭了起來……
短短三天半的军训,就让我对军训有了一种新的认识。一开始,我很不理解,为什么会这么苦,为什么会这样严格?后来,我才知道,真正的军人,在战场上所面临的环境远远要比我所经历的更艰苦、更残酷——没有严格的制度和坚忍不拔的意志,不要说作战杀敌了,连在战场中生存下来都很困难。
学校之所以搞军训,就是为了培养我们的制度意识,磨练我们的意志,以应对将来可能遇到的一切困难。明白了这些道理,我开始变得坚强起来。
(江西赣州市厚德外国语学校七·3班)
教师点评
习作紧扣一个“苦”字,从“制度严格”和“教官冷血”这两个方面描述了自己刚进初中时军训的炼狱生活,展示了自己内心的“无限”委屈。在铺垫得足够高、待大家都对小作者抱以深切的“同情”后,小作者又来了个大“逆转”,讲述了学校进行军训的真正目的,富含曲折美。
(钟华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