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事例:一天下午,课外活动时两个学生吵架后来告状,当时我正在批改作业,下午自习还要用,情急之下,我随口说:“你们自己解决吧,都六年级学生了,告什么状?”二十分钟后,我去上自习,心里还惦记着这件事,所以有意朝他俩望了望,看是不是还是刚才那气呼呼的样子,若那样,这节课可上不好。可结果并非我所料,他俩正津津有味地合看一本故事书呢,连我走进教室都没觉察。
反思:孩子有自己解决矛盾的能力,而老师却往往忽视了这一点,一味地大揽大包,从学习到活动,到日常言行,凡事总认为“非我不可”。尤其是小学老师,处理这样的小纠纷不知浪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岂知学生竟然会如此妥帖快速地“平息战火”,握手言和。不仅老师省心、省力、省时,还给了学生消解情感纠纷,解决相互之间矛盾的机会和培养他们能力的一个小平台。学生终究会长大,终究要走入大社会,从小我们得给他们这种机会、这种自主权。“冷处理”的结果往往会令我们更满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教育四大支柱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创造。而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在很长时间里非常刻板,非常强调外部的控制和束缚,缺少对孩子主动性、积极性、自主性的教育。其实,一个孩子就是一个独特的世界,他们的世界有些会暴露在家长和老师面前,有些却只属于他们自己。他们的成长不全是受外界教育的影响,他们内心世界的碰撞和冲突有时会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对于孩子的心灵世界,我们既要努力开垦,也要给他们留下一片自然保护区,哪怕这里面充满着原始和野蛮。我们长期以来实施的组织性教育从很大程度上剥夺了他们自主成长的能力。“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事物发展有它自己的规律,好学生不是管出来的,而是在良好的氛围中自己成长起来的。我想我们的任务是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设置环境,正确引导,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学会调动自身的力量,逐步改正原有的缺陷,这才是最重要的。同时,要对他们表示信任,让他们永远不认输,尽可能保护他们哪怕一丁点的积极态度,去做各种尝试,发现学生真正的兴趣和内心需求,释放心理压力,自己成长,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良好性格,为学生日后步入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
事例:课外活动开始了,同学们急急忙忙涌出教室,就在这时,我发现黑板擦掉在了讲台上,有些注意脚下的学生绕过了黑板擦,竟那么顺理成章;有些不注意脚下的学生甚至踩着黑板擦走了过去,也是那么顺理成章。我想过去捡起来,可是同学们“争先恐后”,我只好站在一旁等他们走完,我多么希望有人发现它,并把它捡起来呀。然而,大半学生都出去了,黑板擦仍然悲哀地躺在那里,我等着……忽然我眼前一亮,王丽同学弯下了腰,很快地捡起了黑板擦,轻轻放在了讲桌上,就两秒钟,也是那么顺理成章。一瞬间,我内心泛起了一丝欣慰。事后,我在班会上讲了这件小事,并让王丽同学说说为什么就只有她会这么做。没想到,王丽同学脱口而出:“没什么,习惯了。”是啊,黑板擦掉在地上,看见了,捡起来,这有什么特别?可是我明明看见有那么多学生看见了,为什么就只有王丽会这么做呢?她的回答让我想了很多。
反思: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始阶段,漫长的人生道路才刚从他们脚下开始,要使他们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人才,绝不能忽视习惯的养成教育。多年来,素质教育的理念可以说已经深入人心,但是,“素质”究竟该怎么理解呢?“素”其实就是“平日”、“素来”的意思,“质”就是“本质”、“本性”。所以“素质”应该是指平日一点一滴培养成的性格——人们每天按照一定的规矩行事,久而久之养成的习惯并成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变的本性。从这个含义上讲,素质教育就可以叫做素养教育了,因为它的焦点应该定位在“孩子们良好习惯的养成”方面,其中包括生活习惯、劳动习惯、礼貌习惯、学习习惯,甚至言谈举止习惯、待人接物习惯等。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生活在非常优越的条件下,享受着浓度太大的爱,家长给予的约束太少,于是学习、卫生、纪律、言行等各方面的自控能力明显不强,良好的习惯更无从谈起,要不,踩过黑板擦怎么会熟视无睹?这就给我们小学教师的教育工作提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小学生步入学校,除了知识的习得,还更应该有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培养、品德的修养。如果有所忽视,不仅会给教师的工作造成极大的障碍,而且也会使学生自身不能健康发展,将来难以适应时代特定的生存环境。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明白“习惯成自然”的道理。王丽捡板擦,难道不是吗?
事例:一天下午,课外活动时两个学生吵架后来告状,当时我正在批改作业,下午自习还要用,情急之下,我随口说:“你们自己解决吧,都六年级学生了,告什么状?”二十分钟后,我去上自习,心里还惦记着这件事,所以有意朝他俩望了望,看是不是还是刚才那气呼呼的样子,若那样,这节课可上不好。可结果并非我所料,他俩正津津有味地合看一本故事书呢,连我走进教室都没觉察。
反思:孩子有自己解决矛盾的能力,而老师却往往忽视了这一点,一味地大揽大包,从学习到活动,到日常言行,凡事总认为“非我不可”。尤其是小学老师,处理这样的小纠纷不知浪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岂知学生竟然会如此妥帖快速地“平息战火”,握手言和。不仅老师省心、省力、省时,还给了学生消解情感纠纷,解决相互之间矛盾的机会和培养他们能力的一个小平台。学生终究会长大,终究要走入大社会,从小我们得给他们这种机会、这种自主权。“冷处理”的结果往往会令我们更满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教育四大支柱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创造。而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在很长时间里非常刻板,非常强调外部的控制和束缚,缺少对孩子主动性、积极性、自主性的教育。其实,一个孩子就是一个独特的世界,他们的世界有些会暴露在家长和老师面前,有些却只属于他们自己。他们的成长不全是受外界教育的影响,他们内心世界的碰撞和冲突有时会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对于孩子的心灵世界,我们既要努力开垦,也要给他们留下一片自然保护区,哪怕这里面充满着原始和野蛮。我们长期以来实施的组织性教育从很大程度上剥夺了他们自主成长的能力。“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事物发展有它自己的规律,好学生不是管出来的,而是在良好的氛围中自己成长起来的。我想我们的任务是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设置环境,正确引导,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学会调动自身的力量,逐步改正原有的缺陷,这才是最重要的。同时,要对他们表示信任,让他们永远不认输,尽可能保护他们哪怕一丁点的积极态度,去做各种尝试,发现学生真正的兴趣和内心需求,释放心理压力,自己成长,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良好性格,为学生日后步入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
事例:课外活动开始了,同学们急急忙忙涌出教室,就在这时,我发现黑板擦掉在了讲台上,有些注意脚下的学生绕过了黑板擦,竟那么顺理成章;有些不注意脚下的学生甚至踩着黑板擦走了过去,也是那么顺理成章。我想过去捡起来,可是同学们“争先恐后”,我只好站在一旁等他们走完,我多么希望有人发现它,并把它捡起来呀。然而,大半学生都出去了,黑板擦仍然悲哀地躺在那里,我等着……忽然我眼前一亮,王丽同学弯下了腰,很快地捡起了黑板擦,轻轻放在了讲桌上,就两秒钟,也是那么顺理成章。一瞬间,我内心泛起了一丝欣慰。事后,我在班会上讲了这件小事,并让王丽同学说说为什么就只有她会这么做。没想到,王丽同学脱口而出:“没什么,习惯了。”是啊,黑板擦掉在地上,看见了,捡起来,这有什么特别?可是我明明看见有那么多学生看见了,为什么就只有王丽会这么做呢?她的回答让我想了很多。
反思: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始阶段,漫长的人生道路才刚从他们脚下开始,要使他们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人才,绝不能忽视习惯的养成教育。多年来,素质教育的理念可以说已经深入人心,但是,“素质”究竟该怎么理解呢?“素”其实就是“平日”、“素来”的意思,“质”就是“本质”、“本性”。所以“素质”应该是指平日一点一滴培养成的性格——人们每天按照一定的规矩行事,久而久之养成的习惯并成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改变的本性。从这个含义上讲,素质教育就可以叫做素养教育了,因为它的焦点应该定位在“孩子们良好习惯的养成”方面,其中包括生活习惯、劳动习惯、礼貌习惯、学习习惯,甚至言谈举止习惯、待人接物习惯等。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生活在非常优越的条件下,享受着浓度太大的爱,家长给予的约束太少,于是学习、卫生、纪律、言行等各方面的自控能力明显不强,良好的习惯更无从谈起,要不,踩过黑板擦怎么会熟视无睹?这就给我们小学教师的教育工作提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小学生步入学校,除了知识的习得,还更应该有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培养、品德的修养。如果有所忽视,不仅会给教师的工作造成极大的障碍,而且也会使学生自身不能健康发展,将来难以适应时代特定的生存环境。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明白“习惯成自然”的道理。王丽捡板擦,难道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