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的“文竹”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lin5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理念]
  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观察活动培养学生形成典型表象的技能。学生从写童话体作文转向写观察作文,以观察实物作为途径,积累鲜明的感性表象。通过观察训练,帮助学生从五光十色的感性表象中,“筛选”出典型的表象;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运用比喻、拟人、联想等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典型的表象。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查找有关“文竹”的资料;爱好画画的同学也可以画一画“文竹”;如果家里有“文竹”,愿意带来给同学们欣赏更好。
  
  [教学流程]
  一、初识“文竹”(初步观察)
  1.谈话导入:同学们,看今天老师和几位同学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将几盆“文竹”分散放到小组里)
  2.咱们就来说说你见到“文竹”的第一感觉吧(你也可以说说你眼里的文竹是什么样子的)。
  【设计意图:一盆不常见的植物,会使学生产生新鲜的感觉,激起他们观察的兴趣。同时引导他们从整体的角度来观察“文竹”。】
  
  二、认识“文竹”(激起观察兴趣)
  1.集体交流关于“文竹”的资料(“文竹”,顾名思义,就是“文雅的竹子”的意思。它是四季常绿的草本植物,很适合放在室内观赏)
  2.展示爱好美术的学生所画的“文竹”。
  3.说一说画中“文竹”与实物的异同(鼓励多角度观察)。
  【设计意图:“文竹”是不是庭院中的竹子的另一个品种?通过查找资料,既让学生从植物学的角度对“文竹”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又明白了“文竹”这一名称的来历,还锻炼了学生查找信息、筛选信息的能力。展示学生的画并与“文竹”实物相比较,激起学生观察的兴趣,为下一步深入观察、细致描写打下基础。】
  
  三、观察静态的“文竹”(深入观察)
  1.从远处观察,说说“文竹”的样子。
  师:同学们,你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看看“文竹”的颜色,说说“文竹”整体的样子,大家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说它像什么。(引导学生从整体的角度观察)
  2.走近细瞧,观察枝、叶的形状,颜色以及枝与枝、叶与叶、枝与叶之间的相互交错的样子,展开想象说一说。(引导学生做局部观察)
  3.用手触摸,说一说“文竹”的枝叶带给你的感觉。展开想象说更具体些。
  【设计意图:学生初步涉足观察作文,教师要教给学生基本的观察方法,如主次顺序法、方位顺序法、分析综合法等;同时教学生从纷繁的表象中,“筛选”出典型的表象,学会展开想象,运用比喻、拟人、联想的手法来表现景物的典型特征。】
  
  四、观察动态的“文竹”(立体观察)
  (老师将教室门打开,让风吹进来)
  师:门窗开启,秋风吹来,“文竹”动起来了,展开想象,说说它动起来的样子。(引导学生对“文竹”的回复整体观察)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意在引导学生从动态的角度进一步观察“文竹”,并自觉由局部的观察回复到整体的观察,这样,学生眼中、文中的“文竹”就活了起来。】
  
  五、说说人们为什么会喜欢“文竹”(升华主题)
  师:同学们,讲桌上的这盆“文竹”原本是老师办公桌上的,老师非常喜欢它,知道老师为什么喜欢它吗?猜一猜。有几位同学的家里也有“文竹”,说说家里人为什么喜欢它。
  【设计意图:此处意在让学生理解“文竹”作为观赏植物存在的价值——将美带给人间,成为人们消解疲劳的灵丹妙药。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
  
  六、自由写作、交流讲评
  师:同学们,当老师和几位同学把“文竹”捧进教室,你们就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刚才又饶有兴趣地对“文竹”进行了全面、细致地观察,老师看出你们是喜爱“文竹”的。下面就请你按照自己观察到的、联想到的,或着重描写它静静“独立”的样子,或着重描写它风中“舞蹈”的样子,或在描写的基础上抒发你对它的喜爱之情,写一篇文章。(提醒学生可以参考板书的提示)
  1.学生自由写作
  (教师巡回作个别指导)
  2.选择有代表性的几篇作文在课上交流讲评。
  
  七、总结
  师:同学们,拥有一双善于观察事物的眼睛,就会发现世界的美丽。只要你随时随地注意观察身边的人、物、景、事,并用心思考,你就会锻炼出自己拥有这样一双眼睛,然后再把自己观察到的、想到的,用心地写下来,就能写出好文章。久而久之,你就会拥有一支“神笔”!
其他文献
《秋天的怀念》(人教版第九册)是一篇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抒情散文,讲述了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地活下去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在《秋天的怀念》一课的教学中,于永正老师运用他那炉火纯青的读、品功夫,使学生对母爱的解读真可谓是入木三分。现在就让我们走近于老师,走进他的《秋天的怀念》。    一、语言有温度,披文入情,读中知母爱  师:谁来把课题读一读?
近年的全国各省市高考作文题更重视对考生理性思辨能力的考量,尤其是矛盾分析型题目,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面对题面中看似截然不同的观点,反映的矛盾错杂的社会现象,如果仅仅停留于以往的作文程式教学或者概念化的审题立意指导,不指导学生如何具体分析,不引导学生如何理性判断,学生写作水平很难提高。  矛盾分析型作文指导重在做好两方面事情:一是分析题意;二是分析矛盾。下面分而论之。  一、矛盾型作文
小学生作文是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语文技能以及思想、情感的综合运用,是对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检验,也是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综合体现。因此,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已成为学校、教师和家长关心的一个热点问题。  在贯彻《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之后,小学生作文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学生被动作文,逐步向主动作文转化;由模式化作文逐步向个性化作文转化;由作文的成人化向写童心童趣转化;由单
你为什么要读古诗?当笔者将这个问题抛给孩子们时,回答有惊人的雷同:大人们要求的,考试会考到的。我一阵心悸,我们引以为豪的古诗词在孩子们的眼中竟然成了一盘索然无味的鸡肋。给孩子一个阅读的理由,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因为动机认识的缺失,势必造成吸收的障碍。只有亲身体会到诗歌的含蓄美、意境关、章法美、凝练关,才能产生发自内心的原动力,拨开尘封的历史,切己体察,感同身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杜甫生
【习作内容】    仔细观察图画,注意图上都画了些什么。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想图上的小女孩在做什么,她为什么这样做,然后写一篇作文,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作文题目自定。写以前可以先列个提纲,同学之间相互说说,提出修改意见。写出的作文要做到符合图画的意思,内容要具体,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  如果你有更喜欢的图画,也可以写你从那张图画上看到的和想到的,把你喜欢的图画介绍给大家。    【设计
专家会诊“低效教学”    一些教师希望通过延长教学时间来提高教学效率,结果得不偿失。专家认为,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更多关注学生的发展,多问问自己今天的教学是否有效。  按以往惯例,课上好了,完成了预设的教学计划,就算完事了。如今,这个陈旧的观念谊改一改了,上课是一码事,是否有效又是另外一回事。最近,一场通过上课和点评、专家讲座和即兴发言的方式举行的“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专题研讨会”在上海市
一  《虬髯客传》系唐传奇名作,属于文言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与话本小说出于民间艺人不同,本文作者为文人。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探其源流,曰:“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然施之藻绘,扩其波澜,故所成就乃特异,其间虽亦或托讽喻以纾牢愁,谈祸福以寓惩劝,而大归则究在文采与意想,与昔之传鬼神明因果而无他意者,甚异其趣矣。”志怪所传皆为奇闻,意在将怪异作实事记载,非有意虚构。而唐传奇则是“作意幻设”,即“
受父叔的影响,加上小学和初中语文老师的引导,我自幼热爱语文。同时也由于家境贫寒,报考大学时,我选择了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留在中文系任教。在大量古今典籍、名著的熏陶下,我逐步认识到了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后又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多年,更认识到了母语教育事业的意义和责任。我提及这些,是想说明,当我后来因多种偶然因素走上国家教育行政管理职位,并兼任中家语委主任职务的时候,语文素养确实为我准备了必要的
曹伯韩先生的《国学常识》一书,最初由上海文光书店于1947年2月刊行。2002年,三联书店将其纳入“三联精选”书系,修订后再次出版发行。近年来更是被各家出版社不断再版重印,被读者口碑相传。曹先生是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一生致力于语言研究和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本书是其代表作,被誉为“与章太炎《国学概论》、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三足鼎立的文化经典”,曾是学术泰斗周有光先生最推崇的国学读本,也是民国以来
关于随笔,清朝陆以活在《冷庐杂识》说:“暇惟观书以悦志,偶有得即书之,兼及平昔所闻见,随笔漫录,不沿体例。”这段话说的是,随笔内容是观书、阅世之所得,随笔的文字是随着思路率性而作,随笔的文体是不受传统规矩约束的。钱理群先生也非常明确地提出:“随笔是从心底里涌出来的。它所要述说的,是刻骨铭心的个体生存体验,是只属于自己的‘个人的话语’。”正因为随笔在写作时间、写作地点、题材选择、篇幅长短等多方面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