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小小的饭盒,走东家,访西家,在偏远的小山村挨家挨户传递着。
在陕西省铜川耀州区北部文王山下的西古庄村里,一句问候,一碗热饭,一刻陪伴,互助互爱的雷锋精神,在这里驱走了饥寒孤独,小饭盒在这个百余户的村子里传递人间大爱,让一位风烛残年的独居瘫痪老人孙武感受到人间温暖。
天降不测
真情温暖孤寂的心田
“文王山,武王山,西古庄村在山下边,村里有个孙老汉;年龄不大六十三,本人有病不能动弹;他的生活不一般,顿顿吃饭要人端;东家送、西家端,群众操心保平安……”2013年春节,在西古庄村子里流传一段全村老少朗朗上口,村民自编的快板。快板中说的孙老汉叫孙武,住在西古庄村已经废弃的小学里,瘫痪在床已经近半年时间。
孙武老人是村上的五保户,常年患有风湿性关节炎,生活很困难,六十多岁的他至今未婚,孤寂一人生活了四十余年。去年8月,自幼因骨关节畸形行动不便的他,摔倒在地瘫痪卧床,日常生活成了大问题。本就不多言的老人绝望了,躺在床上,用他的话说:“没有啥活头了,啥感觉都没有……”可令老人没想到的是,大家没有忘记他。一直关心着老人生活的西古庄村村支部书记郝春侠发现孙武老人生活不能自理了,迅疾召集村委会商量,由村干部轮流照顾孙武,端水送饭,料理起居。
“一顿饭好办,一年的饭咋办?”时间一长,村干部们虽然有心,却不能全力管好。谁来照顾生病的老人,他今后的生活怎么办,在村民大会上,村干部提出了大家心中共同的忧虑。最后,全村村民都同意,由全村每户人家轮流给孙武端水送饭。
行走的饭盒
流淌着乡邻间的大爱
决定一经形成便得到大家的积极响应。那天,一个崭新的不锈钢保温饭盒就出现在孙武的病床前。从此,无论刮风下雨、寒冬酷暑,全村148家的饭菜通过这个小饭盒总能及时送到老孙的面前。西古庄村村委会主任张帆说:“刚开始,村上担心村民们送饭坚持不下来,曾计划给来送饭的村民每次补贴10元钱,但淳朴的乡亲说,谁还没有个病痛灾难,乡里乡亲的还图个啥报酬。从此,村里700多口人都成了孙武的亲人,轮流值班,谁有事外出,他们也先把孙武托付好才出门。
开始的时候,不锈钢饭盒只是在村里每户人手中流转,当大家看到老人生活困难,每天送饭的时候,又主动地帮他打扫屋子,洗衣服,端水送药。尽管孙武大小便都在屋里,但他的屋里被村民们收拾得干净整洁,一点也没有异味。孙武每次换洗衣服,多在村民送饭时,顺带拿回家洗了,等晾干后再送来。邻居罗长安和村民高红军就主要负责孙武的生活起居,每天为孙武生炉子,倒马桶……”
长期躺在床上,孙武感到很孤独。为了给他解闷,村民们一有时间就上门陪他唠家常。53岁的雷桂芳老人就是最积极的一个,雷桂芳还把自家的小屏幕电视送过来,架好天线给他看。雷桂芳说:“这是个恓惶人,没儿没女,大伙不光要让他吃到嘴里,还不能让他一个人太孤单,有个电视和他做做伴,心里能宽展些。”
自打村上去年10月定下这个不成文的村规后,爱心饭盒在家家户户的传递就再也没有断过,一碗饺子、一盒米饭、一个肉夹馍,尽显西古庄村里世世代代淳朴的民风,传承着村民祖祖辈辈的仗义与厚德。他们每天不管有多忙,家里不管住的有多远,只要轮到自己“值班”,都会在第一时间为老人送来热喷喷的饭菜。
“你急着干啥去?”“饭快熟了,我去接饭盒呀!”在西古庄村,迎饭盒、送饭盒已经成了一项光荣的使命,敬老扶弱的传统孝悌之道与助人为乐的爱心奉献也随着“爱心饭盒”的传递在村子里流淌。
人间真情
传送春天感人肺腑的故事
经过近半年的悉心照顾,瘫痪后只能躺着的老人已经能坐起来自己吃饭。“全村人都是好人,多亏了大家给我送饭,不送饭就没我了,别人是享了儿女的福,我享的是全村人的福啊。”老人逢人就激动地诉说着心中的感恩。
冬去春来,全村人照顾独居老人的故事不胫而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个传奇般的小山村。一天好过,一年365天都坚持就难了。可村民们说,其实也不难,自己少逛一会就给老人把饭送了。送过饭的村民表示,给老人送点饭不麻烦,“家里人也要吃饭,就是锅里多添一碗水的事。”村民淳朴的情怀感动着无数的人。
“老汉过得心宽敞,热泪盈眶表心上,感谢邻居管得好,每顿都能吃个饱,世上的人有感情,干部群众一股绳,团结一致向前行!”群众自编的快板越传越远,在山间奏响这个春天的最强音。
(责任编辑:苗遂奇)
在陕西省铜川耀州区北部文王山下的西古庄村里,一句问候,一碗热饭,一刻陪伴,互助互爱的雷锋精神,在这里驱走了饥寒孤独,小饭盒在这个百余户的村子里传递人间大爱,让一位风烛残年的独居瘫痪老人孙武感受到人间温暖。
天降不测
真情温暖孤寂的心田
“文王山,武王山,西古庄村在山下边,村里有个孙老汉;年龄不大六十三,本人有病不能动弹;他的生活不一般,顿顿吃饭要人端;东家送、西家端,群众操心保平安……”2013年春节,在西古庄村子里流传一段全村老少朗朗上口,村民自编的快板。快板中说的孙老汉叫孙武,住在西古庄村已经废弃的小学里,瘫痪在床已经近半年时间。
孙武老人是村上的五保户,常年患有风湿性关节炎,生活很困难,六十多岁的他至今未婚,孤寂一人生活了四十余年。去年8月,自幼因骨关节畸形行动不便的他,摔倒在地瘫痪卧床,日常生活成了大问题。本就不多言的老人绝望了,躺在床上,用他的话说:“没有啥活头了,啥感觉都没有……”可令老人没想到的是,大家没有忘记他。一直关心着老人生活的西古庄村村支部书记郝春侠发现孙武老人生活不能自理了,迅疾召集村委会商量,由村干部轮流照顾孙武,端水送饭,料理起居。
“一顿饭好办,一年的饭咋办?”时间一长,村干部们虽然有心,却不能全力管好。谁来照顾生病的老人,他今后的生活怎么办,在村民大会上,村干部提出了大家心中共同的忧虑。最后,全村村民都同意,由全村每户人家轮流给孙武端水送饭。
行走的饭盒
流淌着乡邻间的大爱
决定一经形成便得到大家的积极响应。那天,一个崭新的不锈钢保温饭盒就出现在孙武的病床前。从此,无论刮风下雨、寒冬酷暑,全村148家的饭菜通过这个小饭盒总能及时送到老孙的面前。西古庄村村委会主任张帆说:“刚开始,村上担心村民们送饭坚持不下来,曾计划给来送饭的村民每次补贴10元钱,但淳朴的乡亲说,谁还没有个病痛灾难,乡里乡亲的还图个啥报酬。从此,村里700多口人都成了孙武的亲人,轮流值班,谁有事外出,他们也先把孙武托付好才出门。
开始的时候,不锈钢饭盒只是在村里每户人手中流转,当大家看到老人生活困难,每天送饭的时候,又主动地帮他打扫屋子,洗衣服,端水送药。尽管孙武大小便都在屋里,但他的屋里被村民们收拾得干净整洁,一点也没有异味。孙武每次换洗衣服,多在村民送饭时,顺带拿回家洗了,等晾干后再送来。邻居罗长安和村民高红军就主要负责孙武的生活起居,每天为孙武生炉子,倒马桶……”
长期躺在床上,孙武感到很孤独。为了给他解闷,村民们一有时间就上门陪他唠家常。53岁的雷桂芳老人就是最积极的一个,雷桂芳还把自家的小屏幕电视送过来,架好天线给他看。雷桂芳说:“这是个恓惶人,没儿没女,大伙不光要让他吃到嘴里,还不能让他一个人太孤单,有个电视和他做做伴,心里能宽展些。”
自打村上去年10月定下这个不成文的村规后,爱心饭盒在家家户户的传递就再也没有断过,一碗饺子、一盒米饭、一个肉夹馍,尽显西古庄村里世世代代淳朴的民风,传承着村民祖祖辈辈的仗义与厚德。他们每天不管有多忙,家里不管住的有多远,只要轮到自己“值班”,都会在第一时间为老人送来热喷喷的饭菜。
“你急着干啥去?”“饭快熟了,我去接饭盒呀!”在西古庄村,迎饭盒、送饭盒已经成了一项光荣的使命,敬老扶弱的传统孝悌之道与助人为乐的爱心奉献也随着“爱心饭盒”的传递在村子里流淌。
人间真情
传送春天感人肺腑的故事
经过近半年的悉心照顾,瘫痪后只能躺着的老人已经能坐起来自己吃饭。“全村人都是好人,多亏了大家给我送饭,不送饭就没我了,别人是享了儿女的福,我享的是全村人的福啊。”老人逢人就激动地诉说着心中的感恩。
冬去春来,全村人照顾独居老人的故事不胫而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个传奇般的小山村。一天好过,一年365天都坚持就难了。可村民们说,其实也不难,自己少逛一会就给老人把饭送了。送过饭的村民表示,给老人送点饭不麻烦,“家里人也要吃饭,就是锅里多添一碗水的事。”村民淳朴的情怀感动着无数的人。
“老汉过得心宽敞,热泪盈眶表心上,感谢邻居管得好,每顿都能吃个饱,世上的人有感情,干部群众一股绳,团结一致向前行!”群众自编的快板越传越远,在山间奏响这个春天的最强音。
(责任编辑:苗遂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