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格马利温效应初探

来源 :现代教育实践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stle0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叫教师期望效应,该效应认为,学生的智力发展与老师对其关注程度成正比关系。期望就像一个指南针,指引着、激励着学生不断向前,最终成为一名身心发展健全的人。在本文中,笔者初步探讨了教师期望效应的内涵、原理、原则及途径,并通过为期十周的不同期望教学,初步验证了这一效应的意义,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教师行为建议,以期使之能够更好为教学服务。
  【关键词】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师期望;教学效果
  进入21世纪后,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教育界揭起一股课改之风。十几年过去了,这股改革之风并没有偃旗息鼓,而是愈吹愈烈,已成燎原之势。一时间为了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提高,智慧的火花不断迸发。笔者也欲乘着这股课改之风,为祖国教育事业的建设增砖添瓦。
  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是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互动的,而这种互动最直观的体现为师生关系。教学实践证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的。在本文中,笔者将借神话传说引出教师期望,初步探讨教师期望效应的内涵、原理、原则及途径,并通过为期十周的不同期望教学,初步验证这一效应的意义,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教师行为建议,以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一、皮格马利温效应的内涵
  古希腊传说中有一位酷爱雕刻的国王,他叫皮格马利翁。有一次皮格马利翁用象牙雕刻一座少女雕像,他是如此的全神贯注,如此的呕心沥血,他似乎在创造生命。皮格马利翁深切地期望象牙少女雕像变成真人。由于他的真挚期望深深地感动了爱神阿劳芙罗狄忒,于是爱神施法将雕像变成了真人“伽拉忒亚”。
  1968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将这一传说引入教育领域,将教师比作皮格马利翁,得出“学生的智力发展与老师对其关注程度成正比关系”,这就是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真挚的期望将雕像变成真人。因而,在教育界,皮格马利翁效应又叫教师期望效应。
  范丽恒教授认为:“教师期望是教师对学生未来可能发展的看法和态度。”因而,教师期望就是一种激发学生的心理潜力,从而提高其学习效果的积极暗示手段。就期望的内容而言,教师期望可分为学业性期望和社会性期望等;就期望的对象而言,教师期望可分为集体期望、小组期望和个别期望等;就期望的方式而言,教师期望可分为横向比较式期望和纵向比较式期望等。教师期望效应则是为促进学生积极发展,教师通过一些积极暗示手段对学生施以美好期望,并在学生的未来发展中得到验证的现象。教师期望效应可分为自我实现预言效应和维持性期望效应两类。一般来说,该效应产生效果的步骤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如下图1-1所示:
  教师期望效应揭示了师生关系中人际互动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反映了态度倾向与学生发展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教师的自我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该效应的大小取决于师生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一般来说,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越高,学生的智力、情感等的发展可能性就越大。
  二、教师施行期望的途径
  布罗菲和古德认为,教师期望需与行为相结合才能产生效应。这个行为包括行政管理行为和相互作用行为。行政管理行为是一种决策手段,包括分班、安排座位、决定考试等级等;相互作用行为即师生的日常互动,包括教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态度、语言和相互作用频率等。由此可知,教师施行期望的途径有管理性和互动性两类。其中,互动性渠道可分为课堂互动和课外互动。
  课堂是教师施行期望的主阵地。课堂上,教师快速给学生以期望,学生受期望影响,从而表现出种种态度倾向的学习动力。但是,课堂是一个快节奏环境,在课堂互动中,教师施行的期望可能会出现过于平均化或过于集中化两个极端,这都不利于效应的发生。这时,课外互动就有可能弥补这一不足。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当下课外互动的渠道除了传统的面谈之外,互联网、手机等逐渐成为新的既便捷又开放的互动途径,如网络交流平台QQ、飞信、微信等和手机电话、短信等,极大地拓宽了教师施行期望的渠道。
  三、教师施行期望的原则
  许多相关研究表明:教师在对待不同的学生时,区别程度越大,教师期望效应就越显著。因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有区别地施行期望是很必要的。但是,有关研究也表明:若区分程度过大的话,不仅不利于和谐班级的建设,而且学生发展的两极化现象也会更加严重。因而,在实际教学中,为了兼顾公平与效率,教师施行期望时应遵循集体期待为主、多种期待方式并行的原则。
  集体期待为主,是指教师施行期望时应以面向全体学生为主,应尽可能公平地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集体期待可以通过课堂互动和群体聊天等的方式实现。
  多种期待方式并行,是指教师施行期望时,除了以集体期待为主,可以适当地对个别学生或小部分学生进行有区别的期待,以利于激励效应的形成。但是,区别对待要适度,应以公平为前提。为了尽可能减少学生的抵触心理,区别对待以课外交流中实现为宜。
  四、教师期望实验
  现有A、B两个班级,在班级人数相同、学生以前的学习成绩和其它学习背景相差不大的条件下,对A班施以较高期待,对B班施行正常的教学。十周后一次学科测试的成绩如下表4-1所示。
  通过上述数据,我们再次验证了教师期望效应的真实存在,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明显的提升效应。
  五、教师施行期望的建议
  1、了解学生;
  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每个学生的智力水平、类型、结构等都不尽相同。因而,在施行期望之前,教师要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信息,这是形成正确期待的前提,也是教师因材施教的必要条件。就内容而言,学生的信息包括家庭背景、以往的学习成绩、智商、个性以及一些心理测试的结果等。按信息获得的渠道,学生的信息可分为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直接信息又称第一手信息,来源于师生间日常的交流接触;间接信息又称第二手信息,来源于档案材料、家访、其他老师或其他人的介绍等。在了解学生时,教师切忌道听途说。
  2、微笑;
  由罗森塔尔的中介因素模型可知,情感所产生的期望效应是最强的。教师对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有多种方式,其中微笑无疑最具感染力。微笑不仅是一种表情,也是一种感情,更是一种无形的力量。美国密西根大学心理教授詹姆士对人的微笑这样注解:“面带微笑的人,通常对处理事务、教导学生或销售行为都显得更有效率,也更能培育快乐的孩子。笑容比皱眉头所传达的讯息要多得多。”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微笑给以鼓励;当学生取得成绩时,教师微笑给以赞赏;当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时,教师微笑给以重视……微笑是一种微微的笑,需要教师从内心深处发出,它有别于出声式的大笑,更不是傻笑,具有巨大的鼓舞力。
  3、鼓励、肯定性评价;
  鼓励、肯定性评价是教师期望中对学生最正面的关注,对学生自我概念的升华和学习自信心的形成具有非常大的帮助。英国阿尔斯特大学名誉教授理查德·林恩的一系列智商测算得出:中国人的平均智商高达105。而且有智商测试表明,人类中95%的智商在70~130之内。所以,我们可以说,教室里的每个学生都有成为人才、天才的潜能。在施行期望时,教师可以大胆地对学生鼓励:“你行的”、“你们都可以做得很好”……也可以大胆地给学生以肯定性评价:“你真是个天才”、“你们都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学生”或私下说“你比其他人都强”等。
  4、适当的奖励和惩罚;
  奖善罚恶,奖勤罚惰,奖优罚劣,奖进罚退……适当的奖励和惩罚对组织和规范教学活动非常必要,也是教师对学生施行期望的重要手段。学生做了好事或学习勤奋、优秀、有进步……教师都要及时给予奖励。一句“做得好”,一件小礼物,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学生捣蛋、懒惰、不思进步……教师要及时给予适当的惩罚。惩罚有时也是给予关注的手段,有利激发学生的自强心。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训练其阅读技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具体地说,就是使学生学会在阅读中有目的地去预测、思考和获取信息,并对它们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从而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意义。而略读是从整体上把握阅读材料的大致意思,判断阅读材料的重点要点。  [关键词]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略读;方法 谈到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略读教学是一个无法绕开的话题。略读课文是教材中的重
期刊
[摘要]创新性教学策略应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问题的作用,重视求异思维,注重思维和能力的综合性,基于这些特征,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采用恰当的教学途径和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创新性教学的基本精神。笔者认为思想政治课创新性教学策略离不开下述几个环节。  [关键词]政治课;创新教育;能力培养在教育改革大潮中,创新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而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仍然是课堂教学。与传统教育不同的是,创
期刊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现在教育理论摒弃在教学中只注重结论不注重过程,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把得到结论的全部思维过程展现出来,并在这全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不但学到知识而且提高能力。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首先要求学生要有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
期刊
[摘要]“主体分层,探索创新”的教育理论,强调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发现、自主创新的能力。如何把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这一重要理论应用于小学作文教学,是值得广大教师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作文教学;主体分层;探索创新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积极尝试应用“主体分层,探索创新”的教育理论,指导作文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推荐给各位同仁,并与各位同仁商榷。  一、采取措施,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我们常说,
期刊
一个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通常是一个有主见的学生;一个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通常是一个思维活跃的学生;一个乐于提出问题的学生,就已迈出了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新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在总目标的问题解决中指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其他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中重视学生提出问题,积极探索如何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
期刊
【摘要】作者通过多年工作经验的回顾与总结,为读者展示了龙井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历程,并采用总-分-总的逻辑形式,按照认识的规律,结合大量翔实的事实,论述了“八个到位”与教育信息化成绩的内在联系,最后得出结论:思想认识到位、实施措施到位、教师培训到位、资源共享到位、管理制度到位、与学科整合到位、检查评估到位、工作反思到位是该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工作思路与做法,是该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宝贵经验。  
期刊
近年来,教育发展出现了一个重要趋势,从重点研究怎样教向研究学生如何学转变。这个转向非常重要却也很难,因为重教轻学已久成传统,学校变成了“教”校,教学变成了讲学,上课变成了听课。现在要纠正它,需要从理念到方法进行细致、全面的更新。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的学习了,我觉得老师自身需要不断的学习,需要不断的调整、改变自己。  一、 建立七项基本理念  老师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旧观念,不断建立一些新的理念:  
期刊
【摘要】导师打破了传统的师生之间的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建立在需要与选择的层面上。导师既是师,也是友,导师对学生不仅有学业上的指导,更有心理上的疏导和生活上的关心,通过这样一种关系,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导师;学生;亦师亦友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人给老师下的这一定义可谓言简意赅。《论语》中也不乏这方面的生动例子,孔子对弟子的教诲中就有很多“传道”“解惑”
期刊
[摘要]新课改有一个重要的理念-教与学的重心要转移到学生的发展上来。物理教学实践中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式学习。让“生活中的信息”成为学生探究式学习的主要路径,让“自主探究性实验”成为学生探究式学习、提高科学素养的关键路径。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路径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大运动量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
期刊
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活动课程。新的课程一改过去传统课程标准学术化、学理化的问题,提出 “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 《品德与社会》反映的是社会及生活的需要,教学就是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使学校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要很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