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之 美好和谐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lh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课堂教学;以文化之;
   课堂文化;重建
  〔中图分类号〕 G42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09(A)—0064—01
  
  关于“文化”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辞海对“文化”的解释是“文治和教化”;汉代刘向有“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之语,“文化”大致是与“武”相对的意思;还有人把“文”和“化”分开进行解释,说“文”是错综交杂的痕迹,是一种界线,“化”就是改变……我们笼统地加以概括就是,各种事物有章有法地聚在一起非常“美好和谐”的一种现象就是“文”,用这种“美好和谐”的理念行之于一切,就是“以文化之”,就是“文化”的要求。在此,笔者无意于对“文化”进行理论研究,但“以文化之,美好和谐”还是让人耳目一新,想到正在进行的新课改,突然有所感悟。
  目前,我们的教育只偏重于知识的教学,而把另外三个重要部分——发现探究知识的方法、掌握知识体系的方法和态度、科学精神弃之不顾,最终导致课堂文化的迷失,即师生在课堂活动中精神、思想、方法和行为上的迷失。由于对良好课堂文化的漠视,导致课堂人文精神的丧失;由于对课堂价值追求理解的错位,导致师生成功体验的集体缺失;由于对良好课堂文化在思想观念上的冷落,导致师生过度关注单纯的知识教学、知识学习,忽略了对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由于教与学行为习惯的扭曲,导致教师教法单一、学生学法僵化。
  笔者认为,课堂文化是师生自觉遵循的共同精神、思想、方法和行为。具体说,课堂文化中的“文”就是各民族的优秀传统、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政策、新课程标准、教材、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以及由此而衍生出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等所有的教学资源,“化”就是为实现“文”的内容而采取的所有的教学行为。
  1.由教师唱主角的课堂不是文化的课堂。过去的教育文化是一种控制性文化,教师文化是一种权威性文化,教学文化是一种重教不重学的灌输性文化,因此,课堂成了教师中心、教师权威的场所,完全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文化的课堂则是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自觉建构知识的课堂,是重建教师心智的课堂,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自我挑战,自觉转变角色,在开拓创新中不断发展。
  2.只要知识不讲能力的课堂不是文化的课堂。如果学生没有学会怎样学习,那么他的学习便带有致命的不足。“学会学习”、“自主学习”、“持久学习”是新课改对教学的要求。所以课堂教学不应将教材视为“金科玉律”,不应该停留在对教材本身所传达的文字信息的理解上,而要关注更为本质的东西,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3.没有互动交流的课堂不是文化的课堂。根据交际语言学习法的观点,语言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互动、多元和协商的。互动指教学活动中在师生、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状态;多元指教学活动中多情境、多内容、多维度、多形式的同时存在和相互作用;协商指师生之间形成的民主、安全、平等的语言学习氛围。课堂学习应多一些轻松,少一些焦虑。学习过程是共享知识和经验、体验美好的人际关系的过程,是美好和谐的过程。
  4.没有情感的课堂不是文化的课堂。教师只有在课堂上与学生真正进行了思想和情感的交流,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切入学生的经验系统,才是真正教学相长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构建自主探究的课堂文化,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不仅从原有的“权威—服从”关系转变为“价值引导—自主探究和发现”的关系,而且学生通过这种自主探究和发现知识的过程,获得了一种成功的体验和自我价值感的实现。
  5.不能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发展的课堂不是文化的课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从而使人类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一所学校、一个班级、一名教师、一项活动,要使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能够奏效,尤其要使教育创新能够落实,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尊重学生,使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课堂文化很抽象,但也很具体,它关系到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教师的每一个教学行为和学生的每一个学习行为。只要我们秉承“以文化之”的教学思想,就一定能培养出具有文化素养和人格尊严并能适应时代和社会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
   编辑:沈丽琼
其他文献
教师的发展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前提,没有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了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实质上就实现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学校要牢固树立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给每个学生以希望,让每一个体都发展。  ——王崇学    近年来民乐县教育事业异军突起,成为一个光彩夺目的“亮点”,尤其是以“凡有大学处,必有民乐一中学子”而著称的民乐一中,从2007年开始连续4年二本上线人数保
期刊
在31年的教育生涯中,从事学校管理工作27年,在校长岗位上已有24年。这就是卓尼一中校长王烈的基本履历。  学校管理工作如同一本经,念了20多年,王烈已念出了其中的真意,悟出了其中的真谛。因此,曾有人这样评价:他是一个实干家,是当校长的料。    在不变中求变化    王烈给人的感觉是随和,善于倾听,容易亲近。这种亲近感让他在工作上有了更多的“人缘”,这让他与教师相互信任,相互支持,让他成功完成了
期刊
[关键词]班主任;赏识;宽容;氛围  [中国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12(B)-0029-01  宽容是一种美德,寬容是对他人的尊重,赏识更是对别人能力的认可。宽容和赏识既是一种修养,又是一种艺术。作为一名班主任,要让每一朵花瓣都散发清香,就必须用宽容、赏识的态度来呵护学生,用宽容、赏识的博爱之心去唤醒学生那沉睡的心灵,去吹响他们前进的
期刊
[关键词]语文教学;热心肠;真性情;引文典故;文人情怀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12(B)-0059-01  高中语文新课改教材必修1首次收录了梁实秋先生的文章——《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许多教师在讲授新课时,通过品读人物,激发学生想象的情感,了解梁任公的人物性格特点以及作者的评论与感受;通过积累与整合。引导学生掌握记叙文的
期刊
[关键词]语文教学;评点式阅读;教学模式;评点方法;操作流程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12(B)-0062-01  评点式阅读教学是以评点为基本方式的阅读教学活动。它通过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生活之间的对话。使师生在愉快的合作中实现教学目标,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习得科学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能有效
期刊
[关键词]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教学改革;问题;思考;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12(B)-0056-01  高职院校强调加强实践教学,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语文课要更加全面地担负起人文学科和实用能力提高的重担,这也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考验。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语文从大纲的编写、教材的模式到讲授的方法,都还没有摆脱应试教
期刊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阅读能力;通读;精读;研读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8(A)-0044-01    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上要运用主体探究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探究,培养阅读教材的能力。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最主要的是让学生做到读有其法,读有所思,思有所悟,由知之不深到知之较深,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一、通
期刊
[关键词]杜甫;诗歌;爱国情结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8(A)-0058-01    历史学家范文澜说:“杜甫,在唐朝是诗人第一,在古代所有诗人中也是第一。”杜诗作为唐诗殿堂里的一朵奇葩,无论是沉郁顿挫之作,还是萧散自然之笔,都系念着国家的安危,同情着生民的疾苦,为历代士人所崇仰。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
期刊
[关键词]校本课程;学生阅读;实践;结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1)08(A)-0055-01    一、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1、找问题  为了有目的地了解学生的阅读状况,我们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我校300名学生进行了阅读态度、阅读习惯、阅读书目、阅读方法等方面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学生的阅读内容、阅读方法、阅读量都不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