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教育工作应该着重培养、训练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对此,授课教师应该努力优化自身的阅读授课方式,因材施教地开展语文阅读教育工作。本文就语文教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进行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阅读能力是语文学习能力中的一部分,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以及个人能力的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学生在各类阅读学习活动中会表现出各种问题,如掌握的阅读技巧较少、阅读的体验不佳、阅读没有计划等,这些问题会对教师开展阅读能力培养活动造成阻碍。因此,教师要拓展阅读教学的范围与形式,然后从阅读技巧的讲授与训练、阅读习惯的规劃与养成这些方面,引导学生阅读并理解文章。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阅读教学时间短
由于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及语文基础能力较弱,且其阅读量和阅读时间较少,所以学生的阅读能力无法提升。另外,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都会带领学生朗读一遍课文,其目的是先熟悉一遍课文,为了在之后讲解课文的时候更方便理解,而且对课文的朗读机会可能就一次或者两次,于是课堂时间大部分被老师讲解所占用,学生朗读课文的时间太少,所以朗读教学无法发挥其应用价值。
2.阅读教学形式少
由于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传统,且教师对于朗读教育的认知匮乏,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课文内容的时间多于朗读课文的时间,所以朗读教学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另外,教师在朗读教育上缺少正确的引导,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不能正确地朗读课文,从而导致学生在语言实际作用、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上出现各种问题,最终使阅读教学有效性大打折扣。
3.教学方式单一
由于朗读教学的方式有很多种,但在很多的语文课堂上朗读教学方式都过于简单,所以学生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机械式地阅读。另外,教师大部分都不会运用朗读教学的技巧,机械的阅读只会让学生对朗读产生厌恶感,无法使学生产生更大的兴趣,激发不了学生对朗读的积极性。再加上,教师未能对学生该时期的心理特点及年龄特点进行考虑,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性,也使得语文教育质量下降。
二、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
1.创造优质的语文阅读环境
语文教师借助现有资源,创造优质的语文阅读学习环境,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阅读能力得到锻炼。工作期间,教师应该熟悉语文阅读教材内容,同时,寻找和课程内容相关联的阅读文章和学习资料辅助授课。为有效锻炼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在授课期间应该组织学生写出读后感。小学生大量阅读优质文章,并写出自己的读后感,能够使其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得到有效锻炼。语文教师在组织学生阅读课文时,也应该仔细筛选阅读内容,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经实践发现,小学生自主阅读与课程相关的优秀作品,能够为其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并且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自主参与后续语文阅读学习活动。
2.丰富阅读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由于教师的教学手段单一且单调,学生在学习时往往容易产生厌倦感和疲劳感。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安排学生进行朗读,可以分段朗读,也可以根据课文中的角色安排学生扮演朗读,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真正融入文章中去。互相合作的朗读方式,不仅让学生对朗读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师还可以利用实物模型、乐器图画等实物来辅助教学,从视觉和听觉上为学生的学习增添多彩元素,从而丰富学生的学习感悟,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使学生能够积极地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努力地理解阅读中的情感变化,进而产生情感共鸣,提升课堂阅读学习的效果。
3.引导小学生找出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经实践发现,语文教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班级学生在阅读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但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还能使其阅读能力得到锻炼,使其语文阅读水平得到提升。为尽快实现上述教育目标,语文教师应该认真做好下述工作。首先,语文教师应该细致调查,分析班级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借此为出发点,向小学生推荐优秀作品。语文教师还应该主动向班级学生介绍具有教育意义的优秀作品。小学生自主阅读感兴趣的、有助于其未来发展的优秀文章,对其后续语文学习至关重要。其次,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将自己在阅读期间看见的优秀词句记录下来。这一行为能够帮助学生积累词句,使其对文章理解得更加透彻,并且能够为小学生后续写作练习打下基础,使其拥有更多的、优质的写作素材。
4.布置多元阅读任务,提高阅读实践能力
为学生布置多元的阅读任务,可以丰富课外阅读教学的价值,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实践力。所谓的阅读实践力,即是学生结合阅读活动完成各类实践的能力。要践行这一策略,教师就需要先依据学生的兴趣为他们设置不同的阅读任务,其次再结合当前阶段的综合能力教学目标,为学生设计各类实践任务。“输出”是体现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重要指标,教师需要为学生布置写读后感、模仿写作、写演讲稿、设计表演活动等任务,引导学生提升自己阅读的理解、内化、迁移应用等能力。
比如,阅读《红楼梦》的部分章节,然后挖掘小说中描述某个人物的细节;再如,阅读“孙悟空与牛魔王斗法”的片段,圈画出其中用得好、富有表现力的字词,然后整理成表格,并尽量运用这些字词造句;通过布置以及辅助学生完成这些多样化的任务,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迁移应用能力,还能让学生的综合能力、文学素养也得到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较多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有针对性的设计语文阅读教学。使小学生增强阅读的兴趣,并在阅读中找出适合自身的、更为高效的阅读方法。
参考文献
[1]吴青.设计卡片,提升语文阅读能力[J].小学生(下旬刊),2020(10).
[2]刘玉霞.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考试周刊,2021(29):25-26.
[3]方胜.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策略的分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12):170+172.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阅读能力是语文学习能力中的一部分,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以及个人能力的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学生在各类阅读学习活动中会表现出各种问题,如掌握的阅读技巧较少、阅读的体验不佳、阅读没有计划等,这些问题会对教师开展阅读能力培养活动造成阻碍。因此,教师要拓展阅读教学的范围与形式,然后从阅读技巧的讲授与训练、阅读习惯的规劃与养成这些方面,引导学生阅读并理解文章。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阅读教学时间短
由于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及语文基础能力较弱,且其阅读量和阅读时间较少,所以学生的阅读能力无法提升。另外,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都会带领学生朗读一遍课文,其目的是先熟悉一遍课文,为了在之后讲解课文的时候更方便理解,而且对课文的朗读机会可能就一次或者两次,于是课堂时间大部分被老师讲解所占用,学生朗读课文的时间太少,所以朗读教学无法发挥其应用价值。
2.阅读教学形式少
由于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传统,且教师对于朗读教育的认知匮乏,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学习课文内容的时间多于朗读课文的时间,所以朗读教学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另外,教师在朗读教育上缺少正确的引导,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不能正确地朗读课文,从而导致学生在语言实际作用、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上出现各种问题,最终使阅读教学有效性大打折扣。
3.教学方式单一
由于朗读教学的方式有很多种,但在很多的语文课堂上朗读教学方式都过于简单,所以学生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机械式地阅读。另外,教师大部分都不会运用朗读教学的技巧,机械的阅读只会让学生对朗读产生厌恶感,无法使学生产生更大的兴趣,激发不了学生对朗读的积极性。再加上,教师未能对学生该时期的心理特点及年龄特点进行考虑,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性,也使得语文教育质量下降。
二、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
1.创造优质的语文阅读环境
语文教师借助现有资源,创造优质的语文阅读学习环境,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阅读能力得到锻炼。工作期间,教师应该熟悉语文阅读教材内容,同时,寻找和课程内容相关联的阅读文章和学习资料辅助授课。为有效锻炼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在授课期间应该组织学生写出读后感。小学生大量阅读优质文章,并写出自己的读后感,能够使其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得到有效锻炼。语文教师在组织学生阅读课文时,也应该仔细筛选阅读内容,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经实践发现,小学生自主阅读与课程相关的优秀作品,能够为其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并且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自主参与后续语文阅读学习活动。
2.丰富阅读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由于教师的教学手段单一且单调,学生在学习时往往容易产生厌倦感和疲劳感。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安排学生进行朗读,可以分段朗读,也可以根据课文中的角色安排学生扮演朗读,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真正融入文章中去。互相合作的朗读方式,不仅让学生对朗读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师还可以利用实物模型、乐器图画等实物来辅助教学,从视觉和听觉上为学生的学习增添多彩元素,从而丰富学生的学习感悟,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使学生能够积极地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努力地理解阅读中的情感变化,进而产生情感共鸣,提升课堂阅读学习的效果。
3.引导小学生找出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经实践发现,语文教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班级学生在阅读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但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还能使其阅读能力得到锻炼,使其语文阅读水平得到提升。为尽快实现上述教育目标,语文教师应该认真做好下述工作。首先,语文教师应该细致调查,分析班级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借此为出发点,向小学生推荐优秀作品。语文教师还应该主动向班级学生介绍具有教育意义的优秀作品。小学生自主阅读感兴趣的、有助于其未来发展的优秀文章,对其后续语文学习至关重要。其次,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将自己在阅读期间看见的优秀词句记录下来。这一行为能够帮助学生积累词句,使其对文章理解得更加透彻,并且能够为小学生后续写作练习打下基础,使其拥有更多的、优质的写作素材。
4.布置多元阅读任务,提高阅读实践能力
为学生布置多元的阅读任务,可以丰富课外阅读教学的价值,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实践力。所谓的阅读实践力,即是学生结合阅读活动完成各类实践的能力。要践行这一策略,教师就需要先依据学生的兴趣为他们设置不同的阅读任务,其次再结合当前阶段的综合能力教学目标,为学生设计各类实践任务。“输出”是体现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重要指标,教师需要为学生布置写读后感、模仿写作、写演讲稿、设计表演活动等任务,引导学生提升自己阅读的理解、内化、迁移应用等能力。
比如,阅读《红楼梦》的部分章节,然后挖掘小说中描述某个人物的细节;再如,阅读“孙悟空与牛魔王斗法”的片段,圈画出其中用得好、富有表现力的字词,然后整理成表格,并尽量运用这些字词造句;通过布置以及辅助学生完成这些多样化的任务,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迁移应用能力,还能让学生的综合能力、文学素养也得到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较多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有针对性的设计语文阅读教学。使小学生增强阅读的兴趣,并在阅读中找出适合自身的、更为高效的阅读方法。
参考文献
[1]吴青.设计卡片,提升语文阅读能力[J].小学生(下旬刊),2020(10).
[2]刘玉霞.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考试周刊,2021(29):25-26.
[3]方胜.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策略的分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12):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