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RNA-221及白细胞介素-1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

来源 :中华病理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ger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检测microRNA-221(miR-221)及白细胞介素(IL)-1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探讨其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

方法

用real-time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4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20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miR-221及IL-17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

结果

(1)miR-22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并且与肿瘤TNM分期、包膜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个数、腺内播散和脉管侵犯无关,而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real-time 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IL-17 mRNA及IL-17蛋白的表达量也明显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P<0.05),而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IL-1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阳性表达,而在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为阴性,并且IL-17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及个数、腺内播散和脉管侵犯无关,而与肿瘤TNM分期、包膜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相关;(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microRNA-221与IL-17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524,P=0.001)。

结论

miR-221可能通过影响多种细胞因子和炎性细胞调控IL-17的表达,参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等过程,不仅可以作为判断甲状腺乳头状癌预后的新指标,而且可作为一种潜在的分子靶点,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局部整合素α5β1与纤连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收集尸检标本120例,分别取主动脉及冠状动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染色检测CD68、肌动蛋白、整合素α5β1与纤连蛋白在冠状动脉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依据弹力纤维染色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设计的Scion Image(60.1)软件的检测结果确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并分为A组(0~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分析Kaposi样血管内皮细胞瘤(KHE)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并探讨关键性转录因子Prox-1在KHE淋巴管内皮分化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9年10月至2016年6月间9例KHE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男3例,女6例。年龄2个月~8岁,平均年龄约3岁4个月。5例发生于皮肤(颈部2例、鼻根部1例、腹股沟1例、大腿根部1例),2例发生于肱骨,1例发生于腰3椎骨,1例发生于肠系膜。临床上多表现为单发
目的探讨头颈部显示胸腺样分化的癌(carcinoma showing thymus like elements, CASTLE)的细胞学特点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7例CASTLE患者存档资料,行细胞学、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LASB法)染色,采用突变扩增阻滞系统(ARMS)法检测BRAFV600E基因突变,并采用EBER原位杂交检测EB病毒感染情况,分析其细胞学特点及临床病理特征。结果7例患
目的观察Riedle甲状腺炎(RT)的病理组织形态及其IgG4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探讨RT与IgG4相关性疾病(IgG4-RD)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2年4月至2015年8月间病理诊断的5例R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免疫组织化学及病理形态学特征。结果5例患者,男性1例,女性4例,年龄52~78岁,平均59岁。5例患者都是出现甲状腺双叶多发结节,结节逐年增大,并且在出现周围组
期刊
目的探讨cyclin D1过表达对子宫颈鳞癌SiHa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其他信号分子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PCR法扩增cyclin D1基因全长,构建cyclin D1-pcDNA3.1质粒转染人乳头状瘤病毒16阳性的SiHa细胞,筛选cyclin D1稳定过表达细胞株。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转染细胞cyclin D1 mRNA和蛋白表达。采用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