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什么

来源 :阅读与鉴赏(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shui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饶建中的小说《惊慌·惊愕》,通过对一节语文课教学内容的详细记叙,强烈抨击了当前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严重弊端:死扣本本的教学理念、单向灌输的教学方法、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学模式。小说中的教师在浑浑噩噩地教,学生在糊里糊涂地学。老师以其昏昏,怎么能使学生昭昭?
  小说在揭示这个主题时,用笔非常集中,立意十分深刻,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在当前的中小学教育中,的确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在教学重点的确立上,从老师的老师到老师都是教给学生所谓的“关键句子”、“关键词语”,其实这是支离破碎的知识,而不是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创意和特色,教授系统而又全面的内容;在教学方式的运用上,老师一直陶醉在自己的填鸭式的灌输之中,而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表达的机会……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怎么会有自由的思想、独立的见解呢?教学是如此,考试也更是考一些钻牛角尖的题目,把学生引入死记硬背的死胡同。著名作家王蒙曾经多次做过中学语文标准化试卷,得分最高的一次是60分,其余几次都没有及格。据说一些考进重点大学的学生有不少是高分低能,这不是我们教育的悲哀吗?
  小说在构思上十分精巧。全文紧紧围绕“惊慌与惊愕”两个关键词语布局谋篇。开篇便写老师读完课文后,抓住关键词语“惊慌”,并将这个词语与“惊愕”进行比较,滔滔不绝地分析作者为什么用前者而不用后者,殊不知自己是把一个排版错误的词语当成正确的表达来讲解。这使我想起了苏联时期的一则轶闻:斯大林因为笔误写错了一个词,很多语言专家和教授纷纷发表文章说这个词用得怎么怎么好,最后还是斯大林自己出来纠错。紧接着,作者让一个叫耿强的同学指出课文后面的勘误——“原文‘惊慌’应为‘惊愕’”。小说中的小说有个学生发现老师有错误而不敢纠正,小说中的一个学生也发现老师有错误。这说明我们中小学的老师们误人子弟不是个例。这种巧合使作品所反映的主题更加深刻,更加具有普遍性。最后作者写大家看到“勘误”后,“老师显得十分惊慌!学生则显得十分惊愕!”笔力集中,不蔓不枝,而又意蕴丰富。
  这篇小说真正做到了“造句规范,用词准确”。比如文章的结尾写:“老师显得十分惊慌!学生则显得十分惊愕!”这里的“惊慌与惊愕”才真正用对了地方。正如小说中的那个粗心的老师分析的:“‘惊慌’着重在‘慌’,表示心中恐惧不安,因而言行失常,不知怎么办才好。”老师以错为对,并且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却能发现错误,并勇敢地说了出来,这时的老师当然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 “而‘惊愕’着重于‘愕’,表示失神、发呆,好像一瞬间停止了思想和行动似的。”学生们本来“像鸡啄米似的连连点头”,非常赞同老师的讲解。忽然,一个敢于吃螃蟹的学生却说老师讲错了,学生们还没有反应过来时,当然就会“失神、发呆”了。
  现在回到文章所提出的问题上,教师应该向学生教什么?笔者以为不是死板的甚至错误的知识,不是单向传输,不是教师讲得唾沫横飞、学生听得云里雾里的方法,也不是执著于细枝末节的解析,而是创新的能力、开放的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甚至像“惊慌与惊愕”之类的细微差别,学生一时弄不懂,也不必苛求,随着学生视野的开阔、知识的积累,自然就会分辨清楚了。古代的大诗人陶渊明,就是“好读书,不求甚解”,不是照样名垂青史吗?他就是因为具有创新的能力,才开了一代田园诗的先河。教师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努力向素质教育的方向转变,是否可以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始呢?
其他文献
1、互生互惠    在一个玻璃缸里铺一层干净的细沙,再丢几根水草进去,这件事既不花钱又有趣。然后倒几桶水,把整个玻璃缸移到有阳光的窗台上,几天之后,水渐渐清了,水草也开始生长;然后就可以放进几条小鱼了。或者,带个罐子、一张小网跑到附近的水塘里,用网子在水底下兜几兜,你马上就可以带回家一大堆有趣的生物。   一个鱼缸就是一个世界,因为它就像是一片天然的池塘和湖泊,就像是我们住的星球,里面的动植物是在
期刊
2005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作出了四大调整,这些调整在今年的高考全国卷Ⅰ(如河北试卷)中得到了比较全面而充分的体现。可以说,今年这份全国试题是一份改革颇有力度,具有积极探索精神,且又贴近生活,注重实际能力考查的试题。     一、对试题的认识    2005年高考全国卷I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客观题锐减,主观题猛增   第Ⅰ卷(客观题)由2004年的14个减少为10个,分
期刊
高考已实行全国命题和各省市自主命题相结合的两种命题形式,2005年作文的命题仍以话题作文为主体,同时又有题意式话题作文、命题式话题作文并存的格局。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的命题趋势。    话题作文一枝独秀    创新教育选择了话题作文,话题作文又为学生展示创新思维搭建了平台。六年来,话题作文一枝独秀,绽放在高考的百花园中。教育部考试中心对2005年作文命题作了明确规定:“作文题应该采用话题作文的命题
期刊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而优秀的文学作品不是靠说教,而是靠富有魅力的文学形象和高超的艺术技巧与人“谈话”的, 因此这种“谈话”也就更易走进人的心灵。高中阶段,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正需要优秀文学作品的濡养与熏陶。一张一弛是文武之道,沉重的考试压力,使每一个高中生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此时也正需要文学来松弛、抚慰。高考语文的改革,对阅读与写作的空前重视,也使阅读现
期刊
渤澥声中涨小堤,官家知后海鸥知。  蓬莱有路教人到,应亦年年税紫芝。
期刊
汉六年正月,封功臣。(张)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  上已封大功臣二十余人,其余日夜争功不决,未得行封。上在洛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往往相与坐沙中语。上曰:“此何语?”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上曰:“天下属安
期刊
冯至是我国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他的散文总是和诗歌一样,清新委婉,却又蕴含着理性的思考,让人咀嚼、回味。  《赛纳河畔的无名少女》讲的是发生在巴黎的一个故事。一位雕塑家想雕塑一位天使,放在礼拜堂的神的身边。他认为天使的衣服和双翅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天使的面庞,这个面庞不应出现其他表情,只能洋溢着“超凡的微笑”。正当雕刻家苦恼于难于追寻一个模特的时候,修道院的长期关闭的窗子打开了,现出了一个少女,带着宁
期刊
茅盾先生20年代末流亡日本期间,曾写过一批散文,其中发表于1929年2月10日《小说月报》第20卷的是一篇不足700字的随笔《卖豆腐的哨子》。  文章写“听得卖豆腐的哨子在窗外呜呜地吹”后引发的巨大而又“难言”的怅惘忧愁。那么,作者具体又因何而愁呢?文章表现得“难言”而隐晦。但我们可以随着作者对自己情感的四次“排除”,进一步明确其心理历程。  第一不是乡愁。“像我这样的outcast,没有了故乡,
期刊
《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燕策》,成功地刻画了荆轲形象。其刻画之成功,历来为人称道,甚至连太史公司马迁之《史记》在叙及荆轲事迹时也几乎只字未改,原文照录。《荆轲刺秦王》是如何刻画荆轲形象的呢?  通过写人物的语言、行动、音容笑貌来展示人物性格,是中国古代传记文学常用的手法。除此以外,《荆轲刺秦王》还注重了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刻画荆轲形象。    一、以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刻画人物形象    荆轲刺秦
期刊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本指在劳劳亭(旧址在今南京市南面,也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成为送别歌的代称。  [赏析]  此诗为唐朝诗人许浑在宣城送别友人后所作。   首句即切题。“劳歌一曲解行舟”,在涂染着离别色彩的谢亭,诗人为即将乘舟离去的游人吟唱送别。简单的叙事中已透露出无奈的离别意绪。  次句“红叶青山水急流”描写江上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