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应注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eysa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数学教学应注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发展学生空间观念要经历图形抽象、空间想象和直观推理的过程。为提高空间观念教学效率,教师要注重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探究能力的培养;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传授;突出探究性活动,使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空间观念 教学策略
  一、引言
  空间观念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重要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通过空间观念的学习,能够“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这一描述具有概括性,能反映空间观念的本质内涵。初中数学教学应注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要经历的过程
  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对于数学学习来说至关重要,实现这一目标的教学策略、途径及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观察与操作、抽象与概括、想象与推理等,都可以引导学生感知和体验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关系,帮助学生建立几何概念,形成空间观念。
  1.经历“图形抽象”的过程。
  学习几何需要经历一个“图形抽象”的过程,即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获取对研究对象的丰富感知,建构正确的空间形式和关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由物体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通过视觉、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协同作用,对具体实物、几何模型、几何图形等材料的观察,通过折、剪、拼、量、画等具体的操作活动,促进学生对研究对象的本质属性及性质之间关系进行充分感知,完成对具体对象的抽象过程,形成一定的空间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空间想象”的过程。
  想象是数学思维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数学认知活动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空间想象”是学生几何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是学生发展空间思维、建立空间观念的关键因素。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想象活动总是与观察、操作等活动融合在一起的。学生借助想象可以直接、有效地获取物体的位置,物体间距离,以及位置关系等表象,形成正确的概念表征。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经历借助图形表象展开空间想象的过程,让学生在想象、判断、推理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感悟和理解,进而发展空间想象能力。
  3.经历“直观推理”的过程。
  推理是数学学习的思维方式之一。在图形的变换与转化等过程中,学生的几何推理能力将得到培养与提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观察与操作、比较和分析、抽象和概括、归纳和类比、想象和交流等活动中,逐步认识图形的特征,揭示图形的性质,弄清不同图形之间的关系,并运用相关定理或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借此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推理能力。
  三、优化教学策略,提高空间观念教学效率
  1.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传授。
  空间观念的形成蕴涵丰富的数学思想,比如优化、图论、转化思想等。在教学中,教师要突出数学的内在联系,渗透近现代的数学思想,做到含而不露,入口浅而寓意深。但是,这样的教学技能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教师要具备解析几何,立体几何,以及图论、优化与组合等现代数学知识,才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空间几何观念,向学生渗透现代数学思想。
  2.注重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探究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空间观念应该建立在他们对图形丰富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需通过观察和实践形成。在教学中,教师尤其要注重学生思维从二维到三维的过渡,注意学生思维体操的训练。要让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就通过多种途径感知与认识图形,能观其外形、触其表面、读其名称、辨其特征、分拆重组,进行分类。在实验与操作中,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建立有关几何图形的表象。因此,空间观念的形成过程,事实上就是一个包含观察、想象、抽象、分析的探究过程,也是一个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不断丰富归纳和类比,使空间观念得到形成和巩固。
  3.突出探究性活动,使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
  新课程提倡学生“做数学”,其核心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获取数学知识,增强数学体验。关于几何图形的教学,只有让学生“做”,才能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理解,才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做数学”可以丰富学生的体验,使学生经历、感受、体验图形,最终获得情感体验,发展空间观念。如,学习“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相关内容,学生第一次体验空间立体图形向平面图形的转化,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出发,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搭建“做数学”的平台,引导学生操作与交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总结规律。让学生学会在简单的情况下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并学会画简单的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或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图形。这样的探究性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其空间能力。在“做数学”过程中,还可借助信息技术,展示变化过程,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常常利用《几何画板》引导学生从动态中去观察、探索和发现对象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与空间结构关系,如轴对称概念、多边形的内角之和、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圆和圆的位置关系、空间几何等。通过几何画板,学生可以很好地把握这些图形的性质及相互间的关系,提高识别基本图形及空间分析能力。
  四、结语
  空间与人类的生存和居住息息相关,“空间观念”被《数学课程标准》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纳入教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要从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情境的创设等方面不断进行探讨和尝试,积极探索有助于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1).
  [2]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4).
  [3]陈秀玲.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J].教育导刊,2004(02).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课程下,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让学生看到数学的用处,体会数学的价值”。作者结合十二年的初中数学经验,从以下方面谈谈感受:一是数与代数;二是空间与图形;三是统计与概率;四是课题学习;五是教学建议。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应用意识 教学建议 数学价值  数学是人民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
近来的互联网世界可谓是“Code Red”(红色代码)的天下,从7月18日午夜大规模爆发,到8月初第二代变种登陆我国,红色代码“战果辉煌”。美国加州的调查机构Computer Economics的统计
期刊
数学新课标教材倡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体现数学再发现的过程,教师给学生创造环境,鼓励学生“观察”、“操作”、“发现”,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合作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处于同等地位,是共同的“参与者”、“学习者”。结合多次的新课标培训和教学实践的摸索,下面我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进
观赏性红鲫鱼,在西安的观赏鱼市场人称红草鲤,其体色呈鲜艳的红色或红白色相间,尾部长而呈飘逸状,是目前我国广大观赏鱼爱好者和水产科研人员对传统的鲫鱼选育而成的一个观赏
摘 要: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问是一门值得研究的教学艺术,它不仅是学生思维的向导,更是传授知识和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现代课堂教学倡导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培养创新意识、合作精神,提高综合素质。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课堂教学中的“问”提出更高的要求,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数学教学 课堂提问 科学性 合理性 优越性  一、提问的科学性  课堂提问包括学生问与教师问
病例资料患者,男,14岁,因“腹痛、消瘦及低热3个月”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体温38.0℃;呈重度营养不良表现,严重消瘦,凹型腹;上腹部剑突下见微隆起,可触及一实质性包块,较
摘 要: 如何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实现从小学到中学平稳、和谐地过渡,是摆在中小学数学教师面前非常实际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影响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衔接的原因,提出了衔接教学的策略,保证初中数学教学顺利进行。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 衔接教学策略  一、影响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衔接的原因  (一)思想、内容的差异  初中数学知识以小学数学知识为基础,与小学数学相比,初中数学的知识更
初中生从学习代数转到学习几何,对学生来说是学习数学的一个转折,由于研究对象发生了变化,从研究客观世界的量与量的关系转到主要研究客观世界的空间形式;几何图形的性质是用
摘 要: 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教师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数学语言  在“以人为本”的今天,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最终目的”的教育理念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