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降低初高中物理的学习台阶,是一个需要多方合作、统筹安排的系统工程。从一定意义上说,两者相比,物理概念更为重要,而在物理概念的深化过程中有意渗透物理思想,将是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概念;初高中物理教学街接;新课程;物理思想
一、正确认识物理概念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像盖房子所需要的钢材、木料、水泥一样,物理概念是思考问题的基础,分析问题,选择定律、公式的过程,就是运用一系列概念在头脑中进行思考、判断、推理的过程。例如: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它体现了一个电阻上的电流I与电阻R本身的大小以及加在它两端的电压U的大小之间的关系。如果电流、电阻、电压等概念不清楚就无法真正掌握欧姆定律及其公式。因此,学好概念是至关重要的。
二、如何有效进行高中物理概念的教与学
1.联系日常生活现象,初步建立物理概念
物理概念是以大量的日常生活现象和物理事实为基础,经过人们头脑的加工而形成的。例如,新高一第一章力的概念这样建立就比较好,我们经常观察到这样一些生活现象:人推车,牛拉犁,人提水桶,书压桌面,磁铁吸引铁钉等等。我们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每种现象中至少都包括两个物体,而且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正在施加推、拉、提、压、吸等动作,这些动作可以称为“作用”。于是,我们就可初步形成“力”的概念,并且初步认识到“力就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2.注意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连接,进一步强化概念
高中教师应了解并认真分析学生在初中已有的知识。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顺利地利用旧知识来学习新知识。象人推车前进,这样一个物理过程,谁是受力物体,谁是施力物体?学生的结论是:人是施力物体,车是受力物体。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人给车施加了力的作用,车反过来对人也施加了力的作用,若以人为研究对象,人却成了受力物体,而车则成了施力物体。学生这种错误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与他们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是分不开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初中已形成的力的初步概念,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消除学生思维过程中存在的这些消极影响,更好地使学生掌握高中物理这一严密的逻辑体系,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丰富和扩展,对物理概念的理解进一步内化。
3.善于抓住物理概念的特性
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必须要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引入新概念——它是解决什么问题的;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它是说明什么的;它与以前的概念和我们生活经验的联系和区别—只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建立新概念。以“电动势”这一概念的教学为例,学生首先了解电源是在电路中产生一定电压的装置,然后更进一步了解电源的本质属性是把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变为电能的装置。正是为了反映电源的这种属性,才提出了“电动势”这一新概念,这一概念是用来反映电源的能量转换本领大小的,在数值上不等于接入电路时电源两端的电压。电动势概念的教学,不能到此完结,否则学生不可能真正地把握这一概念。在教学中,还得揭示电源中的能量转换机制,使学生能认识到电源的作用有点类似于水环流系统中的抽水机,而电动势的数值恰好就等于电源内部移送单位电荷所做的功,电动势越大,移送同样的电荷做的功越多,转变成的电能也就越多。再进一步揭示电动势与电源两端电压的区别,如此来逐步丰满电动势概念的教学,以期真正地把握电动势的意义,达到立体化的认识。
4.正确理解物理概念的物理意义
物理概念是由物理现象和事实中抽象出来的,是用来表征物质的属性和描述物质运动状态的。抓住现象的本质,使学生从具体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认识,从而形成物理概念,才能正确理解物理概念的物理意义。如:向心加速度的概念,历来是学生感到抽象难懂的概念。向心加速度只能改变线速度的方向,不能改变线速度的大小,是描述线速度方向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有不少学生对向心加速度能改变线速度的方向,但不能改变线速度的大小这种特性不能理解。其原因还是对向心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理解不透,此时应引导学生从向心加速度特点出发,认清向心加速度和线速度方向间的关系,即互相垂直,故向心加速度不能改变线速度的大小。
5.在灵活运用物理概念的实践中体会其内涵
物理概念最终是为解决物理问题打基础的,掌握的如何,只有通过运用概念来解决具体问题来检验,因此,概念教学中要不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概念来分析、解决有关的物理问题和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规律。在概念的运用中,又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形成自然记忆,并借此促进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及时暴露概念学习中的问题,有利于对概念的进一步理解。
三、在物理概念的深化过程中有意渗透物理思想,是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巴甫洛夫曾说过:“有了良好的思想方法,即使是没有多大才干的人也能做出许多成就。如果思想方法不好,即使有天才的人也将一事无成。”物理思想方法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学习物理概念的过程中,不断地向学生渗透物理思想,才能更好地掌握物理规律。
综上所述,我们对物理概念教学进行了系统、全面、具体的分析与研究,总结出了物理概念教学的一般规律。但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艺术,教无定法。另外,高中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心理以及物理这一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抽象能力、运用数学的解题能力都比初中有更高的要求,学生能否在尽量短的时间适应高中的学习,顺利地跨过这个学习台阶,是影响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1]朱挂雄.物理教学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
[2]徐志长.高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研究.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6期.
[3]唐一鸣.我的物理观.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
[4]赵忠芹.物理思想与物理教育.四川师范大学学报.vol.22No31999.
关键词:概念;初高中物理教学街接;新课程;物理思想
一、正确认识物理概念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像盖房子所需要的钢材、木料、水泥一样,物理概念是思考问题的基础,分析问题,选择定律、公式的过程,就是运用一系列概念在头脑中进行思考、判断、推理的过程。例如: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它体现了一个电阻上的电流I与电阻R本身的大小以及加在它两端的电压U的大小之间的关系。如果电流、电阻、电压等概念不清楚就无法真正掌握欧姆定律及其公式。因此,学好概念是至关重要的。
二、如何有效进行高中物理概念的教与学
1.联系日常生活现象,初步建立物理概念
物理概念是以大量的日常生活现象和物理事实为基础,经过人们头脑的加工而形成的。例如,新高一第一章力的概念这样建立就比较好,我们经常观察到这样一些生活现象:人推车,牛拉犁,人提水桶,书压桌面,磁铁吸引铁钉等等。我们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每种现象中至少都包括两个物体,而且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正在施加推、拉、提、压、吸等动作,这些动作可以称为“作用”。于是,我们就可初步形成“力”的概念,并且初步认识到“力就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2.注意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连接,进一步强化概念
高中教师应了解并认真分析学生在初中已有的知识。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顺利地利用旧知识来学习新知识。象人推车前进,这样一个物理过程,谁是受力物体,谁是施力物体?学生的结论是:人是施力物体,车是受力物体。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人给车施加了力的作用,车反过来对人也施加了力的作用,若以人为研究对象,人却成了受力物体,而车则成了施力物体。学生这种错误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与他们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是分不开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初中已形成的力的初步概念,进一步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消除学生思维过程中存在的这些消极影响,更好地使学生掌握高中物理这一严密的逻辑体系,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丰富和扩展,对物理概念的理解进一步内化。
3.善于抓住物理概念的特性
在物理概念教学中必须要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引入新概念——它是解决什么问题的;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它是说明什么的;它与以前的概念和我们生活经验的联系和区别—只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建立新概念。以“电动势”这一概念的教学为例,学生首先了解电源是在电路中产生一定电压的装置,然后更进一步了解电源的本质属性是把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变为电能的装置。正是为了反映电源的这种属性,才提出了“电动势”这一新概念,这一概念是用来反映电源的能量转换本领大小的,在数值上不等于接入电路时电源两端的电压。电动势概念的教学,不能到此完结,否则学生不可能真正地把握这一概念。在教学中,还得揭示电源中的能量转换机制,使学生能认识到电源的作用有点类似于水环流系统中的抽水机,而电动势的数值恰好就等于电源内部移送单位电荷所做的功,电动势越大,移送同样的电荷做的功越多,转变成的电能也就越多。再进一步揭示电动势与电源两端电压的区别,如此来逐步丰满电动势概念的教学,以期真正地把握电动势的意义,达到立体化的认识。
4.正确理解物理概念的物理意义
物理概念是由物理现象和事实中抽象出来的,是用来表征物质的属性和描述物质运动状态的。抓住现象的本质,使学生从具体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认识,从而形成物理概念,才能正确理解物理概念的物理意义。如:向心加速度的概念,历来是学生感到抽象难懂的概念。向心加速度只能改变线速度的方向,不能改变线速度的大小,是描述线速度方向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有不少学生对向心加速度能改变线速度的方向,但不能改变线速度的大小这种特性不能理解。其原因还是对向心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理解不透,此时应引导学生从向心加速度特点出发,认清向心加速度和线速度方向间的关系,即互相垂直,故向心加速度不能改变线速度的大小。
5.在灵活运用物理概念的实践中体会其内涵
物理概念最终是为解决物理问题打基础的,掌握的如何,只有通过运用概念来解决具体问题来检验,因此,概念教学中要不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概念来分析、解决有关的物理问题和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规律。在概念的运用中,又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形成自然记忆,并借此促进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及时暴露概念学习中的问题,有利于对概念的进一步理解。
三、在物理概念的深化过程中有意渗透物理思想,是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巴甫洛夫曾说过:“有了良好的思想方法,即使是没有多大才干的人也能做出许多成就。如果思想方法不好,即使有天才的人也将一事无成。”物理思想方法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学习物理概念的过程中,不断地向学生渗透物理思想,才能更好地掌握物理规律。
综上所述,我们对物理概念教学进行了系统、全面、具体的分析与研究,总结出了物理概念教学的一般规律。但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艺术,教无定法。另外,高中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心理以及物理这一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抽象能力、运用数学的解题能力都比初中有更高的要求,学生能否在尽量短的时间适应高中的学习,顺利地跨过这个学习台阶,是影响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1]朱挂雄.物理教学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
[2]徐志长.高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研究.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6期.
[3]唐一鸣.我的物理观.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
[4]赵忠芹.物理思想与物理教育.四川师范大学学报.vol.22No3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