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kaibo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8-016-01  根据初中政治课生活化、实践性、重体验的特点,我选用了年度关键热词“新冠肺炎”导入了2020年开学第一课的时政热点评析,从“疫情回顾——聚焦抗疫——硬核战疫”三个角度加以引导,之后学生连麦互动谈谈感想和反馈,没有预设中那种隔着屏幕却依旧能够感
【摘要】 英语书面表达能力是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进行培养,使其可以运用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进行写作完善,从而提升写作效果。本文主要浅析高中生进行英语书面表达能力提升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高中生 英语 书面表达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
【摘要】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化语言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日益凸显它的重要地位,英语教学模式的实效性备受关注。“小组共同合作学习”模式在各个国际中学优先开始普及,也逐渐成为当前英语课的非常受欢迎的教学模式。英语听力教学不同于其他教学,它是一门语言课程,需要用耳细听,张口去说,这时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就呈现出了优势。普通教学听力课堂中,都是听录音或者进行大声背诵朗读,这时学生就会感到枯燥,不愿意学习。这时
【摘要】随着新课改下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逐渐意识到了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建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要想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就需要结合教材内容设计教学环节,丰富教材内容,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让学生在主动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促进对知识的全面理解,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关键
【摘要】 小学课文阅读教学就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在阅读中引导学生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的兴趣,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质量。在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要注意激发学生阅读情感。   【关键词】 阅读 感情 理解 范读 朗诵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7-151-0
【摘要】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中学应用的主要辅助教学形式,在《乙酸》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动态模拟“醋”的来源,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功地引入课题;运用多媒体三维制作技术,通过声音、图形变换、图像,把无法用肉眼观察到的微观世界乙酸的分子结构变成活泼的宏观世界,运用原子示综法动态展示乙酸和乙醇发生的酯化反应机理可突破教学难点;运用模拟实验错误操作,可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强化实验教学效果;通过对乙酸和
【摘要】伴随着新课标在英语教学体系的不断深化,新的教育理念也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高中英语的课程目标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过渡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一大改变是时代进步的表现,也表明了对教育事业的关注。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应该仅是停留在卷面成绩,而应该更多的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本文将围绕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并且结合高中阅读的特点来展开说明。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英语 阅读教学  【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9-161-01  不爱父亲。  也许大多数中国人都和我一样,测一测大家对父亲节与母亲节记忆度,看一看社会对父亲节与母亲节的关注度与热度,可以略见一斑。父亲节平静、平淡的连有些商家都不愿提及,认为不值得借此炒作。零星的文章多也是借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赞美之词甚是
【摘要】 高中数学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高三后期,由于知识点的综合,学生学习起来是较为困难的。因此需要教师通过对一些解题方法进行讲解,提高学生的高考解题能力,使其更好地应对高考。而且在学生遇到难题时,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不要畏惧,根据自身所学的知识和理解,对题目进行分析,即使不能完全解答,部分做答也可以。本文從当前高三数学的复习现状以及合理复习高三数学提高学生的高考解题能力策略进行分析和介绍。
【摘要】在教育体系中职业高中属于一个关键的部分。随着社会的逐渐发展,我国需要各方面的人才,而且人才的综合素质也是考量的一个标准。因此,职业高中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还会设置美术赏析课,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文主要探究了职高美术赏析教学对学生基本职业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职高;美术赏析;基本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