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29个孩子找到家, 第30个孩子是自己的儿子

来源 :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ph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晴天霹雳:3岁的儿子不见了
  1988年10月13日一早,28岁的李静芝目送丈夫带着3岁的儿子嘉嘉出门去幼儿园,没想到跟儿子这一别就是30多年。
  10月17日,在外地出差的李静芝收到一封加急电报,让她火速回家。到家后她才知道,儿子丢了。原来17日当天,丈夫从幼儿园接嘉嘉回家,途经西安市金陵大酒店,嘉嘉喊口渴,丈夫就到酒店大堂找水,也就一转身的工夫,嘉嘉不见了。
  李静芝的心似乎被掏空了。之后几天,她失魂落魄地随丈夫在西安市的大街小巷尋找儿子,一无所获。夫妻俩扩大了寻找范围,邻近的安康、汉中等城市他们也几乎找遍。寻子途中,只要听到一点线索,两人便直奔过去。无数次的满怀希望变成失望,寻子路越走越远。
  一天,从派出所出来的李静芝遇见一对夫妇,他们两岁的儿子李磊同一年在西安丢失。她突然意识到丢失孩子的不止她一家,她一把抓住李磊妈妈的手说:“我们一起找吧!”就这样,她和李磊的父母商定,信息共享,搭伙寻子。
  人多力量大。渐渐地,搭伙寻子的家庭从2家增加到4家,又增加到7家,最多的时候多达50余家。
  他们共同成立了“陕西省寻找丢失爱子联合会”,由李静芝牵头,每个月最少聚两次,沟通信息,制订计划。
  1989年5月,联合会内的家庭印发了超过10万份寻人启事,分头散发全国各地。
  “我们每两家包一个省,按照邮政编码,把寻人启事发到各省乡一级计生、妇联、公安、教育和民政等部门,陆续收到反馈,梳理出200多条线索。”李静芝说,“随后我们火速组织家庭前往查证。”通过这种漫天撒网式的寻找,李静芝找到了5个丢失的孩子,但没有她的儿子。
  李静芝离儿子“最近”的一次,是在商洛。一天她收到线索,说嘉嘉在商洛,她立即赶了过去,却被告知孩子已被送往西安。她连夜往回赶,到西安时已是凌晨3点,却又被告知儿子被送往安康,她又急奔安康,结果孩子已被送往汉中,然后,线索在她到达汉中后戛然中断。
  儿子的丢失让丈夫毛振平极度自责,高难度的线索核实,反复的从满怀希望到失望,更让他情绪大幅波动。原本恩爱的夫妻逐渐疏远,原本充满欢声笑语的家变得让人窒息。
  儿子走失的第5年,李静芝离了婚。此后,她坚定地独自寻找儿子,起初预计5年内找到,后来计划10年,再后来计划20年、30年……
  执著打拐:帮29个孩子找到家
  1999年,李静芝带着年迈的母亲定居天津。她根据照片,用电脑预测、模拟嘉嘉成人后的模样,打印出来带在身上。她还积极争取上电视露脸的机会,利用网络发声,尝试用更多元、更先进的办法寻找儿子。
  因为面临生存压力,她只能一边上班一边寻子,有时恨不能把自己一分为二,一半上班挣钱、一半全心全意寻子。
  寻子途中,李静芝曾被人骗过、讹过不少钱,也见过不知多少个像她儿子一样被拐卖的儿童,接触了数千个痛不欲生的父母,这些都坚定了她寻子的决心。
  2006年,从山东到西安上大学的张鹏,是6岁那年被人从他家门口的网吧拐卖到山东的。邻居曾跟他说,他老家在陕西。李静芝与张鹏约定,一定帮他找到父母。之后,她多次带张鹏到丢失孩子的家里去认亲,但一直没有成功。张鹏很失落,她心里也很难受。
  一天,李静芝从一沓寻人启事中,发现有一张是陕西临潼的,丢失孩子的情况与张鹏很相似。她立刻给张鹏打电话,可张鹏的手机号码已是空号。她随即找朋友想办法核实,但很久都没有得到回应。李静芝没有放弃,2007年到一家电视台做节目时,一上台她就说:“我先找个人,他叫张鹏。”终于,在记者帮助下,她费尽周折找到了张鹏,然后带他回到临潼。很幸运,张鹏找回了儿时的记忆,DNA比对成功。看到张鹏与父母抱头痛哭的那一刻,李静芝又激动又欣慰,期待有一天她的嘉嘉也能这么突然出现在她面前。
  2007年11月的一天,李静芝去杭州的武林广场参加一个寻亲大会。她印象很深刻,滂沱大雨中,里里外外围了三四层的寻亲家长,大家都没打伞,各自举着一块牌子,讲述自己丢失孩子的经历。个个痛哭流涕,任雨水打湿衣服,脸上分不清是泪水还是雨水。李静芝从未见过如此震撼人心的场面,也止不住痛哭失声,她已经走了19年的寻子路,不知道自己还要走多久!
  她了解到活动举办方——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专为失踪儿童家长免费提供寻人帮助,她积极报名做了一名志愿者,经常跟丢失孩子的家长聚会,大家互通信息,相互加油打气。她还时常在网上与寻找亲人的孩子交流,鼓励他们做DNA比对。有的孩子生活在养父母身边,有顾虑,她就接他们到天津来做。孩子们来天津的食宿,她都尽力安排,还陪伴孩子东奔西走。她不怕麻烦,说:“看到孩子茫然、无助的眼神,我就仿佛看到了我的嘉嘉,心里特别疼。”
  在她的鼓励、帮助下,有15个孩子先后做了DNA数据保存,其中4个孩子很快通过DNA比对找到了亲人。寻子路上,李静芝亲历了多次这样的重逢场面,就如同自己的孩子回到了身边,欣慰之余很有成就感,也更加坚定和充满希望。
  因为帮人寻亲,执著打拐,李静芝甚至和不少失亲家长、寻亲孩子成了挚友。河南的朱红浦和李静芝的儿子同岁,幼年时被拐,寻亲多年无果。后来,她干脆和一个童年被拐的女孩王宝玲,一起投奔李静芝,之后三人亲如一家。
  李静芝也成了新闻人物,多次在央视及江苏、浙江、辽宁等省级电视台做访谈节目,被观众誉为“打拐妈妈”“英雄母亲”。姐姐劝她:“你别再上电视讲那些揪心事了,讲一场回来后就大病一场。”李静芝却说:“不,我愿意。多上一次电视,我就多一分找到孩子的可能。”截至2019年底,她一共找到29个被拐或走失的孩子,她总是期待着,下一个是自己的儿子。
  母子团聚:第30个孩子是自己的儿子
  爱出爱返,寻遍20多个省市,历经32年艰辛,李静芝于2020年5月10日收到西安市公安机关的电话:四川有个顾某某与她DNA比对成功。
  年近花甲的李静芝已经头发花白,收到喜讯后她立即去染了头发,要做回“嘉嘉妈妈”。她按捺不住喜悦,但又忐忑不安:儿子会和自己亲吗?会像自己爱他那样爱妈妈吗?自己没有参与他的成长,能和他处得来吗?太多太多的问题在她脑海里翻腾。5月17日那天晚上,即将跟儿子见面的她整夜没合眼。
  见面的那一刻李静芝发现,儿子就是她无数次想象中的模样:笑起来眯眯眼,发型随父亲,走路迈步的样子和她一模一样。她紧紧拽住儿子的手,这辈子再也不要分开。
  儿子归来后,李静芝幸福感爆棚,干啥都开心,逢人就说:“2020年是我的幸运年、奇迹年。”
  很多还在寻亲路上徘徊的家长担心地问她:“一起找了几十年,你找到了,还帮我们找吗?”李静芝笃定地说:“找,肯定继续找!”李静芝没闲着,依然是宝贝回家网的志愿者,仍旧定期和陕西寻亲会失亲家长碰面,坚定地走在寻亲打拐的路上。
  结束32年寻子噩梦,2021年,李静芝度过了人生最温暖舒心的一个春节。在微博上,她晒出很多她和儿子春节期间的生活照和视频。嘉嘉也计划尽快搬到母亲身边和她同住,把失去的欢乐时光都找回来。
  编辑/倪萌
其他文献
你是在工作的第几个年头,发觉自己找到了真正热爱的工作?  日本著名的茶道教授森下典子,是在她从事茶道的第24年才开始教茶、成为茶道老师,那时她已经44岁了,她说,“我真正的开始是现在。”这是电影《日日是好日》里的情节,和大多数普通人一样,临近大学毕业的典子对未来充满迷茫,她想找出版社的工作,却在表姐带动下懵懵懂懂地学了茶道。在年复一年的做茶中,她的人生也经历了一系列变化:失恋、搬出父母家独自生活、
期刊
1   前兩天,看到一位网友的故事。她的丈夫在外人看来,是个温暖和善的人,邻里之间,谁家有事他都会去帮衬,与朋友一起吃饭时总是忙前忙后地端茶递水,还会送不顺路的同事回家。可是在家里却截然不同。丈夫经常板着脸对她呼来喝去,不是要求给他倒水就是给他切水果;孩子小时候哭闹,丈夫嫌吵,就出去和朋友喝酒;家里水管坏了,物业拖着没上门修,丈夫催着妻子去交涉……   为了孩子,妻子一直默默忍受,直到有一次因为餐
期刊
林特特:北京作协签约作家,《读者》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二十五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罗辑思维·得到APP讲师。著有百万级畅销书《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以及《仅记住所有快乐》《如何成为社交高手》等多部作品。曾获第二届国家“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奖。  几年前,我回老家,遇见了亲戚张。  说起亲戚张,五十岁出头时,就对还是小姑娘的我,谈论命运的不公、机会的不等。现在,他六十多岁,仍常提起大院里的谁谁、
期刊
千羽之城:网络作家,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二十五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辽宁网络文学首届“金桅杆”奖获得者。《破冰行动》《执行利剑》《悍城》《以你为名的青春》影视同期书作者,原创刑侦推理作品《追凶者》改编成网剧。  长胖了之后,我越发害怕过伏天。  仿佛自带了桑拿系统,汗如雨下变成了一个非常客观的描述,在街上逛一圈,我就是水里捞出来的那个“最靓的崽”。  但相比于南方,东北的夏天已经
期刊
庞滟:原名庞艳。中国作协会员,沈阳市作协副主席。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小说月刊》专栏作家,鲁迅文学院第三十八届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曾获全国小小说十大新锐作家奖、全国小小说十佳作品奖、改革开放40年《微型小说选刊》最具影响力微型小说奖等奖项。有作品入选高考试题及各年度文选。已出版长篇儿童小说《星星的孩子和梦魔》《小喜鹊吉吉》,小说集《红火焰,白火焰》。  你有大嗓门、大眼睛又磨人精的姑妈吗?如果没
期刊
曹琳琳:辽宁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品牌民生新闻栏目《新北方》记者、主持人。“琳琳跑两会”已经连续播出12年,以琳琳为符号打造的人物板块《我在沈阳,琳琳有约》,已专访前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艺术家瞿广慈等500多位嘉宾。曾担任全国首家“零点书店”项目负责人。已出版亲子故事书《给太阳讲故事》《太阳大冒险》。  如何给孩子讲故事?  当我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也在心里问自己,这是个问题吗?难道“给孩子讲故事”
期刊
马德:《读者》签约作家,出版有畅销书《请原谅生活对你的所有刁难》《当我放过自己的时候》《在安静中盛享人生的清凉》《心向美好,慢慢修行》《允许自己虚度时光》等多部。多篇文章被选入中小学教材。  每年高考结束,志愿填报是个大事情。这些年,也亲历了一些故事,与大家分享。  有一年,志愿填报截止日中午,一位考生母亲打来电话,说她女儿不见了。我们以为是要帮她寻人,这位母亲接着说,她女儿的志愿还没报呢。原来,
期刊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三次描写了王熙凤的穿着,王熙凤三次穿的都是袄。第一次见林黛玉时的穿着是“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褙袄”,是一件紧身袄,热烈喜气;第二次见来贾府打秋风的刘姥姥时穿的是桃红撒花袄,是一种很富贵的棉袄;第三次见尤二姐时穿的是月白缎袄,是月白色的锦缎棉袄。显然,第一次出场穿的是王熙凤最有代表性的服饰。  《红楼梦》中多处写到了袄。史湘云穿的秋香色盘金五色绣龙窄褃小袖掩衿银鼠短袄,就是一
期刊
吃猪蹄,从古至今有不少寓意。在唐朝,有人赶考,亲友就会送猪蹄,寓意“金榜题名”。“猪”同“朱”,唐朝新中进士要请同科的书法家用朱书在西安慈恩寺大雁塔题名,“蹄”同金榜题名的“题”,通过谐音来表达美好的祝愿。现在有人在孩子高考那几天天天炖猪蹄,就像高考那几天考生家长穿大红色衣服一样,是增添喜气的。在一些地方,一旦有人受伤,也会卤一大锅猪蹄,以补身体。猪蹄又叫猪手,也叫猪脚,南方叫蹄髈。不同地方,猪蹄
期刊
有这样一个女子:她身高175cm,一头短发,颜值高到让女生尖叫。她可以靠颜值吃饭,却偏偏要靠实力,从事着一份“上天入地”的工作。她就是中国第一代女搜救机长宋寅。  提起她,还要从去年年末上映的一部电影《紧急救援》说起。  这部电影讲的是一队中国救捞人员直面天灾和人祸,一次次完成了惊险的海上救援的故事。在电影中,辛芷蕾饰演的女机长方宇凌,才貌兼备,英姿飒爽。而她所饰演的人物的原型,正是宋寅。  然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