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科学教育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涉及内容比较广,知识丰富。因此,大力发展小学科学教育对于推动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我国的小学科学教育水平参差不齐,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也在探索中。笔者对小学科学教育的不断思考,结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谈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与同行老师们共勉。
关键词:小学科学 课堂教学 策略
习总书记在今年的十九大提出了一项长期的愿景,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到2050年将中国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要重视科技的力量,大力发展科学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特别是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必定为未来的科学技术发展提供大量的人才储备。教育要面向现实生活,才能显示成效。那么,我们如何利用科学这个教材在科学课堂上合理地激发学生学习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新知的动力。所以在导入课题时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参与探究新知的热情。因此,挖掘学生的兴趣作为导题的引点十分有效。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良好的情境,恰当地引导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欲,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如引人入胜的讲故事形式、饶有趣味的竞猜形式、设有悬念的实验演示、新颖生动的导语、灵活巧妙的设问等都可以作为导入新课的情境创设方法。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尚有许多环节可用到情境的创设、兴趣的激发,只要我们处处留心都可以做得到的。如教学《照镜子》一课,教师让每个学生从家中带来一面大平面镜,首先开展一个“激光打靶”的科技小游戏,让学生想办法用镜子把窗外的阳光射中教室墙上的靶标,这一游戏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当学生们通过合作,顺利地将阳光射中教室墙上的靶標,同学们开心极了。接着教师追问学生:“为什么窗外的阳光会被你射中教室墙上的靶标”、“对于镜子,你还想知道它什么?”学生纷纷提出:“是镜子的反射作用”、“我想知道镜子反射光线有什么特点?”、“我想知道镜子中的物品和生活中的物品有什么关系?”等一系列探究性的问题,为下面的自主探究打下基础。教学中,教师寓问题于情境中,使学生从无疑到有疑,从有疑到解疑,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探究的主动性。
二、引导质疑,提出问题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而问题的提出不仅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内驱力,以解决问题的动力,推动学习的全过程,从而更能明确学习的目的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自己发现或提出的问题最感兴趣。让学生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去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前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优良的学习情境,营造自由、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善待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发问,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学生乐于问、敢于问、善于问,从而诱导学生投入到科学探究中去。众多教学实践表明,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积极性才会高。
三、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实验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动手动脑,根据已设计的实验方案,认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并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不断改进实验方案,优化实验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效果。笔者认为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探究环境,小学中年级科学课的实验探究活动要注意体现玩中学、学中玩;小学高年级科学课的探究实验教学要体现想中学、做中学。例如《探测暗盒里的电路》,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他们发现: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当暗盒的电路中连的是一节电池时,正向连接电池的正负极,电路检测器的灯泡会变得更亮;反向连接电池的正负极,灯泡不会亮。当暗盒的电路中连的是一根导线时,电路检测器的灯泡的亮光不变;交换两个连接点,灯泡亮度还是不变。当暗盒的电路中连的是一个小灯泡时,电路检测器的灯泡的亮光会变暗;交换两个连接点,灯泡亮度也一样变暗。所以判断A、B、C、D每两点间的线路都要正反测试两次。通过实验,学生对简单电路有了进一步了解。学生在自主探究实验过程中,教师应给与适当的指导。教师要帮助学生理清探究思路,寻找最佳方法。对于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甚至可以手把手地帮助他,让他顺利完成实验。这样的做法,并不违背自主性原则。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才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四、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互动交流小学科学课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间积极互动、能力提升、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自主探究实验活动后,教师要引导他们把动手做和动脑想的过程中的所有感想和感受都说出来。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汇报与交流、质疑与评价,反思自己的预设,得出结论,从而实现实验探究效益的最大化。
四、组织研讨,重视评价
教师不应把指导学生完成实验作为一堂课的终点。实验完成后,教师还应该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研讨,交流实验研究情况,最后才能形成结论。此外,在探究学习的教学过程中,评价的正确与否将影响着学生探究学习的成效,正确评价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会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如,学生在自行探究的过程中,会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见解,这正是学生创造性意识的体现,不管是否正确,教师都应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从而保护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评价还应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适当的、富有启发性的评价。
总之,小学科学课带给学生一个神秘多彩的世界,对大自然的疑问、对生活的改造、对生命的思考,都在小学科学学习中得以升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也是多变,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特点结合学生的情况来设计课堂,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重在引导,对学生由心而识的科学促进和由念而学的科学牵引,教师要引领学生大胆展示、快乐探索,激发出学生的思维活力,让新、奇、趣充满课堂。
关键词:小学科学 课堂教学 策略
习总书记在今年的十九大提出了一项长期的愿景,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到2050年将中国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要重视科技的力量,大力发展科学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特别是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必定为未来的科学技术发展提供大量的人才储备。教育要面向现实生活,才能显示成效。那么,我们如何利用科学这个教材在科学课堂上合理地激发学生学习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新知的动力。所以在导入课题时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可以直接影响学生参与探究新知的热情。因此,挖掘学生的兴趣作为导题的引点十分有效。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良好的情境,恰当地引导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欲,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如引人入胜的讲故事形式、饶有趣味的竞猜形式、设有悬念的实验演示、新颖生动的导语、灵活巧妙的设问等都可以作为导入新课的情境创设方法。当然在教学过程中,尚有许多环节可用到情境的创设、兴趣的激发,只要我们处处留心都可以做得到的。如教学《照镜子》一课,教师让每个学生从家中带来一面大平面镜,首先开展一个“激光打靶”的科技小游戏,让学生想办法用镜子把窗外的阳光射中教室墙上的靶标,这一游戏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当学生们通过合作,顺利地将阳光射中教室墙上的靶標,同学们开心极了。接着教师追问学生:“为什么窗外的阳光会被你射中教室墙上的靶标”、“对于镜子,你还想知道它什么?”学生纷纷提出:“是镜子的反射作用”、“我想知道镜子反射光线有什么特点?”、“我想知道镜子中的物品和生活中的物品有什么关系?”等一系列探究性的问题,为下面的自主探究打下基础。教学中,教师寓问题于情境中,使学生从无疑到有疑,从有疑到解疑,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探究的主动性。
二、引导质疑,提出问题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而问题的提出不仅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内驱力,以解决问题的动力,推动学习的全过程,从而更能明确学习的目的性。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自己发现或提出的问题最感兴趣。让学生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去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前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优良的学习情境,营造自由、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善待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发问,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使学生乐于问、敢于问、善于问,从而诱导学生投入到科学探究中去。众多教学实践表明,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积极性才会高。
三、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实验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动手动脑,根据已设计的实验方案,认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并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不断改进实验方案,优化实验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效果。笔者认为小学科学课实验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探究环境,小学中年级科学课的实验探究活动要注意体现玩中学、学中玩;小学高年级科学课的探究实验教学要体现想中学、做中学。例如《探测暗盒里的电路》,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他们发现: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当暗盒的电路中连的是一节电池时,正向连接电池的正负极,电路检测器的灯泡会变得更亮;反向连接电池的正负极,灯泡不会亮。当暗盒的电路中连的是一根导线时,电路检测器的灯泡的亮光不变;交换两个连接点,灯泡亮度还是不变。当暗盒的电路中连的是一个小灯泡时,电路检测器的灯泡的亮光会变暗;交换两个连接点,灯泡亮度也一样变暗。所以判断A、B、C、D每两点间的线路都要正反测试两次。通过实验,学生对简单电路有了进一步了解。学生在自主探究实验过程中,教师应给与适当的指导。教师要帮助学生理清探究思路,寻找最佳方法。对于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甚至可以手把手地帮助他,让他顺利完成实验。这样的做法,并不违背自主性原则。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才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四、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互动交流小学科学课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间积极互动、能力提升、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自主探究实验活动后,教师要引导他们把动手做和动脑想的过程中的所有感想和感受都说出来。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汇报与交流、质疑与评价,反思自己的预设,得出结论,从而实现实验探究效益的最大化。
四、组织研讨,重视评价
教师不应把指导学生完成实验作为一堂课的终点。实验完成后,教师还应该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研讨,交流实验研究情况,最后才能形成结论。此外,在探究学习的教学过程中,评价的正确与否将影响着学生探究学习的成效,正确评价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会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如,学生在自行探究的过程中,会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见解,这正是学生创造性意识的体现,不管是否正确,教师都应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从而保护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评价还应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适当的、富有启发性的评价。
总之,小学科学课带给学生一个神秘多彩的世界,对大自然的疑问、对生活的改造、对生命的思考,都在小学科学学习中得以升华。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也是多变,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特点结合学生的情况来设计课堂,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重在引导,对学生由心而识的科学促进和由念而学的科学牵引,教师要引领学生大胆展示、快乐探索,激发出学生的思维活力,让新、奇、趣充满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