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7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即将在8月27日正式拉开大幕。日前组委会也公布了本届竞赛单元的首批入围名单,其中中国内地导演王小帅和他的新片《闯入者》再次成为了华语影坛的代表。
对于王小帅个人而言,此次入围足以成就其影展之路的大满贯。成为独立导演整整20年来,王小帅基本保持着两年一部电影的创作节奏。即便在这期间的中点赶上了中国电影的市场化改革,他的作品也依然埋头于残酷青春的书写初衷,不肯融入商业电影的滚滚洪流。
直到《闯入者》的闯入。
随着颇具悬念和惊悚色彩的预告片面世,以及冯远征、秦海璐、吕中等明星阵容的曝光,王小帅此番几乎颠覆了观众对他的既有印象。不过,王小帅并不认为此次的新片是对自我的“颠覆”。“我的创作从来没有一个框框,青春、中年或是老年都只是我在某一个时间段想要表现的题材。不管是被评论称为‘三线’情怀也好,‘三部曲’也罢,我就是想结合中国的现实,展现历史的变迁在一代人身上留下的印记。”采访中,王小帅一边强调其创作思路的一贯性,同时也对新片的类型问题进行了解释,“《闯入者》应该还是‘王小帅式’的,只是这部影片在对个体的关注上又增加了家庭的厚度。”
“王小帅式”或许能在威尼斯电影节以及之后的欧洲市场上获得不错的反响,然而对于当前的国内市场来说,这一标签究竟能是多大的一块砝码?
谈及《闯入者》的投入成本,王小帅干脆地说他自己并不清楚,“这是制片人的问题,不需要我关心。”影片的制片人伊莎(Isabelle Glanchant)是法国电影联盟驻中国代表,负责组织法国电影展映活动并致力于法国电影在中国的商业发行。她之前曾与王小帅合作过《我11》,后者也是2011年中法电影合拍协议正式签署之后的首部两国合拍电影。
虽然与海外影人的合作制片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国内“只有赢得市场回报,才能获得创作自由”的行业惯性,不过王小帅当前也仍然需要面对国内的市场。如今的内地市场似乎已不再会单纯地青睐一部只具备内容深度或是只有商业广度的作品,任何个案的成功或失败也都远非巧合与偶然。一方面,从李玉的《观音山》到刁亦男的《白日焰火》,表面上这些电影成功为所谓的“影展片”在市场上开疆拓土,赢得了具有突破性的一席之地,然而另一方面,这些个案的成功也绝不意味着国内观众目前已经全盘接受了此类作品。
在王小帅看来,他自己的创作可分为两个阶段:在2003年之前主要是作为独立导演的坚持,这一阶段中尽管国际电影节上的频频获奖为其带来了荣誉和地位,但是他的电影并未能接受市场的检验。之后的2003-2013年则纯粹是本地市场集中开拓的十年,各种商业类型狂轰滥炸,即便是主攻国际影展的文艺片也难以免俗。一方面在市场上,得奖似乎也成为了一种商业噱头,但在另一方面,同样按照所谓的市场逻辑,“有时得奖反而会被忽略,因为老得奖也就那样了。”
面对同代导演纷纷向商业方向转型,王小帅承认自己和他这一代导演在国内的境遇依然困难。有一段时间他甚至感觉继续这么走下去“必死无疑”。尽管或许已经摆脱了金钱的束缚,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三大电影节的竞赛单元每年也就两、三部电影入围。对于主攻此方向的导演来说,两、三年拍一部电影,获奖的机会其实非常渺茫。“我当然愿意不去电影节,不背竞赛的压力,直接把电影放在本土放映,但是国内一直没有这个环境,就像一个是盐碱地一个是砂石地,一边很难种好,但另一边也很难种活……”
在王小帅看来,这是“一种难以脱离的文化怪相”。究其原因,也许只能说明获奖所带来的艺术成就,在庞大的电影工业里注定只是太小的一部分。对于王小帅而言,其选择本身似乎也蕴含着某种矛盾性——他既坚持不沾染商业类型,但却也并非不在意国内市场的接受程度。作为一名导演,王小帅说自己还是更看重一个成熟的平台对其创作本身的肯定,这不仅刺激着他对电影语言的继续探索,同时也维系着其作为个人表达欲望的经久不息。
对于王小帅个人而言,此次入围足以成就其影展之路的大满贯。成为独立导演整整20年来,王小帅基本保持着两年一部电影的创作节奏。即便在这期间的中点赶上了中国电影的市场化改革,他的作品也依然埋头于残酷青春的书写初衷,不肯融入商业电影的滚滚洪流。
直到《闯入者》的闯入。
随着颇具悬念和惊悚色彩的预告片面世,以及冯远征、秦海璐、吕中等明星阵容的曝光,王小帅此番几乎颠覆了观众对他的既有印象。不过,王小帅并不认为此次的新片是对自我的“颠覆”。“我的创作从来没有一个框框,青春、中年或是老年都只是我在某一个时间段想要表现的题材。不管是被评论称为‘三线’情怀也好,‘三部曲’也罢,我就是想结合中国的现实,展现历史的变迁在一代人身上留下的印记。”采访中,王小帅一边强调其创作思路的一贯性,同时也对新片的类型问题进行了解释,“《闯入者》应该还是‘王小帅式’的,只是这部影片在对个体的关注上又增加了家庭的厚度。”
“王小帅式”或许能在威尼斯电影节以及之后的欧洲市场上获得不错的反响,然而对于当前的国内市场来说,这一标签究竟能是多大的一块砝码?
谈及《闯入者》的投入成本,王小帅干脆地说他自己并不清楚,“这是制片人的问题,不需要我关心。”影片的制片人伊莎(Isabelle Glanchant)是法国电影联盟驻中国代表,负责组织法国电影展映活动并致力于法国电影在中国的商业发行。她之前曾与王小帅合作过《我11》,后者也是2011年中法电影合拍协议正式签署之后的首部两国合拍电影。
虽然与海外影人的合作制片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国内“只有赢得市场回报,才能获得创作自由”的行业惯性,不过王小帅当前也仍然需要面对国内的市场。如今的内地市场似乎已不再会单纯地青睐一部只具备内容深度或是只有商业广度的作品,任何个案的成功或失败也都远非巧合与偶然。一方面,从李玉的《观音山》到刁亦男的《白日焰火》,表面上这些电影成功为所谓的“影展片”在市场上开疆拓土,赢得了具有突破性的一席之地,然而另一方面,这些个案的成功也绝不意味着国内观众目前已经全盘接受了此类作品。
在王小帅看来,他自己的创作可分为两个阶段:在2003年之前主要是作为独立导演的坚持,这一阶段中尽管国际电影节上的频频获奖为其带来了荣誉和地位,但是他的电影并未能接受市场的检验。之后的2003-2013年则纯粹是本地市场集中开拓的十年,各种商业类型狂轰滥炸,即便是主攻国际影展的文艺片也难以免俗。一方面在市场上,得奖似乎也成为了一种商业噱头,但在另一方面,同样按照所谓的市场逻辑,“有时得奖反而会被忽略,因为老得奖也就那样了。”
面对同代导演纷纷向商业方向转型,王小帅承认自己和他这一代导演在国内的境遇依然困难。有一段时间他甚至感觉继续这么走下去“必死无疑”。尽管或许已经摆脱了金钱的束缚,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三大电影节的竞赛单元每年也就两、三部电影入围。对于主攻此方向的导演来说,两、三年拍一部电影,获奖的机会其实非常渺茫。“我当然愿意不去电影节,不背竞赛的压力,直接把电影放在本土放映,但是国内一直没有这个环境,就像一个是盐碱地一个是砂石地,一边很难种好,但另一边也很难种活……”
在王小帅看来,这是“一种难以脱离的文化怪相”。究其原因,也许只能说明获奖所带来的艺术成就,在庞大的电影工业里注定只是太小的一部分。对于王小帅而言,其选择本身似乎也蕴含着某种矛盾性——他既坚持不沾染商业类型,但却也并非不在意国内市场的接受程度。作为一名导演,王小帅说自己还是更看重一个成熟的平台对其创作本身的肯定,这不仅刺激着他对电影语言的继续探索,同时也维系着其作为个人表达欲望的经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