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育人视角下的高中古诗文教学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unhui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在高中各学科的教学中,语文学科教学育人的广度和深度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在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能够进行高质量的阅读,有效了解自然美、人性美,进而丰富情感体验,获得全面发展。文章重点论述了学科育人视角下的高中古诗文教学。
  [关键词]学科育人;古诗文教学;高中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28-0011-02
  改革开放,让我们国家的经济、科技、交通、医疗、教育、文化、军事等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水平有所提高。多元化的价值理念的出现,让人们的道德觀、金钱观、世界观等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为实现教育教学的更好发展,国家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和《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这使得“立德树人”成为教育事业的根本遵循。
  课堂是语文教师育人的主阵地。语文教师要想推进“立德树人”目标的具体化,重点在于发挥本学科特有的育人功能。下面笔者主要谈谈学科育人视角下的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
  一、关心民生,重视教育
  以《寡人之于国也》的教学为例进行论述。
  文中有“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的论述,这是什么意思呢?说简单些,就是让老百姓吃饱肚子。看看我们国家这几年做的事——精准扶贫,有效解决贫困问题。2020年12月底,我国已实现9899万人脱贫,832个贫困县脱贫摘帽,且让数百万贫困户搬进了新居。广西的很多贫困县,都已经通了水泥路,且电力正常、网络到家。2020年,中国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让老百姓全都吃饱肚子是孟子的理想,而这一理想在当前得以实现。学生明白了这些,就能深化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肚子饱了,下一步要做什么?说明白些,就是让老百姓读书,知礼节,懂得做人的道理。这是千年前孟子的理想。当前,贫困户、贫困乡等脱贫了,接着要干什么?那自然是振兴乡村经济,大搞教育。国家大力投入教育经费,完善乡镇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等。通过学习,学生懂得了国家十分重视教育,也懂得了什么是“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二、有担当,勇担责,讲道义
  《烛之武退秦师》中讲到,秦晋两国围郑,在国家面临危难之时,年迈的烛之武,夜缒而出,智退秦师。教师要在教学中讲解有担当、勇担责的重要性。《荆轲刺秦王》里提到,在国家大义前,荆轲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屈原追求光明和真理,坚持正义,刚毅不屈。他在《离骚》中反复申明他绝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他在打击和迫害面前没有丝毫的动摇。他在为自己不幸的命运痛苦忧伤的同时,也关心着国家和君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讲到,蔺相如在暴戾的秦王面前毫无惧色,最终做到了完璧归赵;而廉颇知错能改,主动负荆请罪。《苏武传》中说到,苏武被扣十九年,但意志坚定,忠君爱国,不畏艰难险阻。苏武牧羊的故事,千古流传。学生通过认真学习这些文章,自然能够体会到人要有担当,勇担责,遇事不惧困难。
  三、命运多舛,仍饱含家国情怀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的《登高》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杜甫虽一生漂泊,仕途坎坷,但他仍饱含家国情怀。
  辛弃疾是山东汉子,直肠子。他曾率五十人冲进金兵大营,把叛徒张安国生擒回来。所以,他能够写出“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这样的句子。直爽的他也有铁血柔肠,也会写“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样的句子。
  整个宋代,主战派和主和派一直在斗争。辛弃疾屡遭弹劾,最后退隐山居,所以他也会写“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辛弃疾这个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主,可谓生不逢时,命运多舛。于是他有感而发,“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
  68岁,辛弃疾抱憾病逝,北望中原,壮志未酬。“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能与苏轼并称“苏辛”,可见他确实很有才华。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直抒胸臆。那时的辛弃疾思潮澎湃、心情激动,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一句,批评有些人不顾国难,自己发财。学生在学习辛弃疾的作品的过程中,能够感悟什么是家国情怀。
  四、淡看功名利禄,笑对人生
  公元1082年,东坡与几位客人“泛舟游于赤壁之下”,饮酒赏月。天光月色如此之美,东坡扣舷而歌之。
  举头望明月,此时,人世间所有的喧嚣都退场了,东坡的视野里,只剩下月光、水色和临江而立的赤壁。酒过三巡,有客人吹起了洞箫,呜咽的箫声,如泣如诉。东坡望着滔滔江水,问这位客人,为何吹得如此悲凉,客人忧伤地回答,月光水色,如此优美,可惜,人生太短暂了,当年风光无限的周瑜和曹操,如今安在乎?如果能长久地拥有这清风明月,多好。东坡笑了,他安慰客人,我们得面对生命的短暂。天地万物,各有其主,不是自己的,一分一毫也无法获取,唯有江上的清风和山中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到声音,进入眼帘便拥有形色,只要我们愉快地享受这江上清风、山间明月,又何必担心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永恒呢?你尽情地享受了,也就说明你永久地拥有了它。东坡的一番妙语,使大家豁然开朗,于是,再次举杯,尽情痛饮,不久之后,大家横七竖八地躺倒在船上,直到天色大亮。通过品读经典的《赤壁赋》,学生知道了要笑对人生。   五、博学且有志向,能者为师
  《劝学》中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提醒学生要广泛地学习,善于反省。“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则提醒学生学习要持之以恒,用心专一。这篇文章句式整齐,巧用比喻说理。《游褒禅山记》中提到“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盡吾志”思想是王安石后来百折不挠实行变法的思想基础。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明白,做一件事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这样即使最后这件事没有做成,自己也不会后悔。《师说》有言,“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这句话强调了能者为师,以及善于请教是成功的有效方法。学生从富于哲理的古代散文中,学到了为人处世之道。
  六、经典画面,文化传承
  李清照的《声声慢》被世人所赞誉。这首词最精彩的是开头一句和结尾一句。开头一句精彩在什么地方呢?词人连用了14个叠字,这便使得这一句非常惊艳。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寻寻觅觅”,词人在寻找什么呢?没有说,也许在寻找某种事物,也许在寻找自己美好的少年时光。“冷冷清清”,展现了一个人孤孤单单的样子。“凄凄惨惨戚戚”表现出了伤心的样子。这14个叠字一用,立刻让我们觉得词人过得太辛苦,太孤单了。
  结尾一句“怎一个愁字了得”点出,这般光景,怎么能仅用一个“愁”字来概括?词人这样说,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词人的忧伤太深重了,难以表达和形容。通过词人的描写,我们能够体会到她的悲伤之情。
  学生通过学习可以了解,写文章时不见得一定要用非常华丽的形容词,非常好的、非常独特的比喻句等。有时候运用白描手法简单干脆直接地直抒胸臆,表达清楚自己内心最直接的想法,可能就是最动人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比如让学生以“妈妈”为主题写一小段话。学生可以先用华丽的辞藻来描写妈妈的慈祥,然后再仿照李清照《声声慢》的写法,点出对妈妈的情感岂是一个“爱”字可以表达的。这样写出的话语十分深情。在写作中运用简单直接的白描手法,有时候反而能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论述 。学生学习之后可以明白,古诗文之美,美在语言。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明白,古诗文之美,美在画面。教师要在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到古诗文的音韵美、声调美、画面美,让学生感受到古诗文的魅力,并有效了解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都是经过认真筛选的。它们的形式与内容都有独特之处。通过学习这些古诗文,学生能够有效习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要认真备课,指导学生仔细品读这些古诗文,以发挥语文学科特有的育人功能,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进而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
  (责任编辑    王嵩嵩)
其他文献
[摘 要]整本书阅读不仅能发展学生思维,还能塑造学生积极的心理和健全的心灵。为了让整本书阅读落到实处,要做好以下几点:教师先读,激发学生兴趣;创造条件,保证阅读时间;实施策略,开展阅读活动。总之,语文教师要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从而让学生爱上阅读,提高语文学习力。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语文学习力;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于逸飞跪地救人rn2021年7月20日,郑州遭遇罕见暴雨,地铁5号线沙口路站至海滩寺站附近,众多人员被洪水围困.危急关头,第一天上班的郑州人民医院新进研究生试工人员于逸飞,披上白衣、逆行救人,跪在地上做了6个小时心肺复苏,救下了十几个人的生命.
期刊
1.初心易得,始终难守.rn2.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一直追求和传承的理念,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rn3.中国人民从来没有欺负、压迫、奴役过其他国家人民,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同时,中国人民也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谁妄想这样干,必将在14亿多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面前碰得头破血流!
期刊
读书究竟有没有用?在网络舆论场,这个问题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rn“读书无用论”一度很有市场.从边远山区初中生辍学到一线城市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各种“读书无用论”的翻版论调不断出现:“7万名硕士送外卖”的假新闻赚足了流量;自嘲为“985废物”和“小镇做题家”的年轻人不在少数;在城市选择“就地躺平”的“蹲族”生活引发人们一片共鸣;优秀学子从“985”到“996”的人生轨迹充满幻灭感;等等.这一切看似在质疑读书的意义,实则是人们在表达对就业、生活乃至未来的焦虑.
期刊
真题回放rn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rn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如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 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
期刊
马毛姐:闻名全国的“渡江英雄”rn“马毛姐,一等渡江功臣,在渡江战役中,手臂中弹,依然咬牙坚持,6次横渡长江,运送3批解放军成功登岸,是闻名全国的渡江英雄,一生淡泊名利,默默为党工作.”2021年6月29日,“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仪式上简短的一段话概括了马毛姐的一生——波澜壮阔而又甘于淡泊.
期刊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rn张方平传rn[元]脱 脱 等rn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少颖悟绝伦,家贫无书,从人假三史,旬日即归之,曰:“吾已得其详矣.”凡书皆一阅不再读,宋绶、蔡齐以为天下奇才.举茂材异等,为校书郎、知昆山县.又中贤良方正,选迁著作佐郎、通判睦州.
期刊
钢琴家到哪里都要练钢琴,歌唱家每天早上都要吊嗓子,一个优秀的拳击手必须保证自己的上场次数……你越擅长的东西越要经常拿出来打磨,拿出来比试。否则,如何知道差距在哪儿?最怕的是,你藏了多年的撒手锏早已过时,自己却还不知道。  古龙的小说《多情剑客无情剑》里,天机老人明明在《兵器谱》上排名第一,却被排名第二的上官金虹打败了。当时,李寻欢有过一种说法,大概就是天机老人长期不出手,就很难保持巅峰状态,心理上
我从书桌上抬起头,就看见她从草原上来了.rn她在楼下的小区门口卖牛奶.一辆红色的三轮摩托车,罩着帆布遮光篷,车上装了四个奶桶.她四十岁左右,脸褐红,身穿一件墨绿色的旧蒙古袍,坐在后车檐上招呼着顾客.她的裙袂前有一个纸壳箱,摆放着全麦列巴和洁白的奶干、奶豆腐,一看就是手工制作的.有一男一女两个小孩在她的前后嬉闹着.她左手拿着一个漏斗,右手用提斗往里面注入牛奶,还要不时腾出手去收钱.当她从奶桶上抬起头来的时候,她的脸上一直带着微笑.
期刊
地理学科有“文”有“理”,与其他学科有很多相通之处.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在对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中,学科融合的理念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以“语文阅读与地理教学融合”为例,进行了相关的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