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宜分文体进行训练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go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一直是话题作文肆行天下,从初中到高中都只是一味训练话题作文,这是造成学生写出“四不像”作文的很重要的原因。因此我在作文教学中有计划的进行分体训练,即集中一段时间进行一种文体的训练。教学实践中我还发现文科生与理科生在写作上有不小的区别。理科生较长于说理,文科生善于记叙、描写。为此对理科生侧重记叙、描写的训练,即侧重记叙文的训练;对文科生侧重逻辑说理训练,即侧重于议论文的训练。
  具体方法如下:
  
  一、逐项训练,逐层达标
  
  训练记叙文写作时先进行大的分类,如叙事类、记人类、写景类等。每一类写作时再按各自特点规定每一次写作的具体要求。叙事类练习要求分次做到叙事完整,有一定的波澜,巧妙设置误会、巧合;营造环境氛围、烘托气氛等。记人类练习则分别要求刻画人物形象,写出个性,注意人物心理、细节动作的描写;能运用欲扬先抑、对比、衬托等手法。写景类练习则要求写出景物特征,多角度多手法描写。各类各项达到要求后再进行立意训练,“千古文章意为高”。尽管已是高中生,但不少人还是缺乏主题意识,写出毫无意义的文章。立意训练要求写作有明确的目的,英国小说家指导学生创作,只有三句话:“使他们笑,使他们哭,使他们等”,我认为还要“使他们振奋、受鼓舞、得警戒”。“他们”即读者。
  议论文的训练则先训练写清层次。很多高中生初次写议论文时往往没有层次意识,说理混乱,自以为有理实则无理。写作训练时首先要求列出文章纲要,纲要上要明确体现说理思路,围绕论点回答三个问题:为什么、是什么或不是什么、怎么办。可以三个问题都写也可以侧重其中一两点展开论述。实践证明经过反复训练,学生基本能达到规定要求,做到条理清晰。在把握了宏观结构的基础上接着引导学生了解和把握一篇议论文各层内部的逻辑联系。如同是围绕观点回答“为什么”,若从几个角度来论述,这几个角度之间也有一定的逻辑关系。通过对范文的讨论归纳出这样几种关系:并列式、对比式、递进式、总分式、引申式等。这一层的训练要求具有反省意识,以此观照自己的习作,避免写作中重复说理、雷同举例、层次单薄的问题。然后通过对优秀文章的评析让学生意识到一篇好的议论文不是无的放失,而是针对一定的现实问题发表评论,表明立场,提出可行性的办法。这一层次的训练要求写作有明确的针对性,说理中肯,具有一定的辨证思维。教学时发现学生对辨证说理的理解非常狭隘,认为辨证说理就是正反说理,所以文章的思路狭窄,论述肤浅。针对这一现状,我结合实例简要的介绍了辨证思维中的发展观、联系观、矛盾观等。通过这一层的训练学生的写作思路更为开阔、活跃。
  
  二、读写相辅,比较中升华
  
  每一次的写作都是一些写作基本规律的实践或演绎,但写作若缺少一定的体验和内在的反省则收效很小。目前的教学环境不可能让学生有很多的直接生活体验,因此阅读体验这一间接体验尤为重要。每次的写作训练必须要求学生作对等的阅读,即阅读并摘抄同类优秀文章一篇,且按分项训练的要求作好各种标识,或画出记叙文的细节描写、精彩语句、主旨句,或列出议论文的纲要、论据、深刻语句等。这一目的在于以优秀作品进一步强化对写作规律的认识,并促进对自己作品的反省,在比较中提高,在思考中深化。据说沈从文教创作时有一种方法,他会介绍你看一些与你这个作品写法相近的中外名家的作品。汪曾祺说,他写过一篇不成熟的小说《灯下》,记一个店铺里上灯以后各色人的活动,无主要人物、主要情节,显得散漫。沈先生就介绍他看了几篇这样的作品,包括他自己写的。学生看别人是怎样写的,自己是怎样写的,对比借鉴,是有长进的。
  
  三、激发思想,增加深度
  
  真正好的作品必须是有灵魂有思想的作品。在目前这种急功近利、轻视语文素养的时代,学生的思想日益肤浅,作品越来越丧失灵魂。教学之余我尽量挤出时间阅读,厚实底蕴,让思想的光芒在语文的课堂上闪烁。教学中我努力作好“对话的首席”,倡导学生各抒己见,鼓励求异思维。这样的课堂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也激起了学生对课外读物的热爱。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在写作中也越来越显现出思想的光芒、个性的色彩。
  总而言之,我认为作文教学应该走“有法”向“无法”迈进的途径。通过有计划有目的训练可以让学生很快的入门,步入正轨;但这不是最终的目的,“有法”加上思想必将走向“无法”的境界。据说美国的“兴趣教学”也并非我们所认为的完全凭学生的兴趣自由写作,而是有一定要求的写作。他们的话题很宽泛但在写作方法上往往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如“本性独白”,就只能用心理描写的方法,若第一次没达到要求则要写第二次,直到达到要求为止。这都说明“自由”是有限定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学习如果只是以兴趣为基础,不可能巩固学生的自制力和意志,因为一切学习并非都是有兴趣的,并且许多事情必须借助于意志力始能获得。”作文的训练也应该如此,如果任凭学生的兴趣自由写作只能是盲目的写作,最后连什么是写作也忘了。
  
  王芳,教师,现居江苏泰州。
其他文献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而言,也是如此。问题设计的成功与否,对于教学的成败,往往有着惊人的联动效应。  教学实践中,我们常有这样的发现:同样的问题,这样问,学生懵住了,换一种说法,学生豁然开朗;这样问,“一潭死水,微波不现”,话锋一转,则“一石激起千层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原因何在?笔者以为,问题设计是关键。  那么,如何问,才更为科学有效而富有艺
新课标指出:“在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笔者曾从以下几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1.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实际上就是根据特定情境设计一些极具针对性、启发性问题的一种教学艺术。我在教说明文《苏州园林》第一课时,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了苏州园林图画美后,提问:“
北京师范大学校史馆(形象陈列馆),  位于北师大后主楼的二十三层,  从这里俯瞰北京城,  故宫、景山、白塔都一览无余。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动荡和变革,绵延了两千余年的传统教育制度也面临着一场巨大的革新。社会上办新式教育的呼声很高,1898年,作为戊戌变法的“新政”之一,京师大学堂创办,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  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则是中国高等师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新课标的实施为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要求,也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语文教学中,课文教学和作文教学是主要内容,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应用。  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把课文教学和作文教学紧密结合,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尤其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应用教材上的课文材料进行初中生的写作训练,因为这些文章都具有贴近初中学生生活、
新词  这里是老鹰在野的西部  我在心里数着数了无数遍的落日  还给雪山边的那块月亮  起了个新词  比如灶。加上点爱情的燃烧  老中医搭在某条河流上  号脉的中指  我和时间又做了一次  以旧换新的生意  然后,又一次进入了茫茫的戈壁  风吹雪雾  神在放牧  骆驼城遗址  那口井里  可还吊得出三更的一颗流星  轻轻一声  这么久了,我可还能喊得出  西厢房里的那个  隔窗望大漠的美人  深冬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那么爱的教育的基础是什么呢?是“和谐”。而作为语文课堂教育的主体之一的阅读教学更是要追求“和谐”,这应该是每一位语文老师的共同追求。  一.和谐教育  和谐课堂是“在新课程新理念指导下的一种新型的课堂氛围,即教师用富有亲和力的语言、亲切和蔼的表情、崇高的人格魅力创设出的一种充满人文关怀、人性化
如今,各大高校都放宽了转专业的要求。从曾经的211、985到曾经的“双非院校”,从综合类大学到专业性较强的高校,从老牌学校到后起之秀……  三类放宽  虽然放宽政策呈普遍态势,但革新政策的方法却各有不同,我们大概可以将其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在较大范围内没有任何限制的“零门槛转专业”。此前,浙江大学率先尝试了零门槛转专业政策,即除通过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方式入学的学生外,其他所有在校生都可以申请转
天空露出满口黄金牙齿  无数的豹子镇守枝头  星辰太低,树干太高,大地太辽阔  猎手和猎物都嫌枇杷园太小  我乃草芥,仰望的双眸瞬间被欲望刺穿  世间最辉煌的梦境,也不比你昂贵  这多像我那些此去经年的爱情  青生的酸涩记忆,熟过的倒腾胃和生活  如果我记不住你的眼睛,那就记住背影  所有的崇高和卑微都不言而喻  一场风不可能和解我和你的分歧  可我终究无法做到永远把你含在嘴里  如果我夏天不来秋
中国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教师只有教给学生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其文言诗文的学习能力,才能使学生受益终身。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课改的要求,作为语文教师,应明确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方式,注重学生文言诗文学习方法的指导,从而使他们养成习惯形成能力。“诵”,原本是一种能表现语气语调、韵律节奏的读法,而“读”既是感知话语的声音,又是抽绎意蕴。我们在培养学生文言诗文学习能力时,首
于安安:1985年出生,北京市丰台区康助护养院院长,致力于推广临终关怀。  为什么一个80后年轻人干起了天天和暮年老人、临终患者打交道的工作?  无数人问过于安安这个问题。  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所工作时,于安安作为志愿者,服务于一家养老机构。在这家养老院,于安安认识了一对老夫妇。老太太在丈夫死后,对死亡极度恐惧,不吃不喝,非常偏执。于安安陪伴她,并给她读一些关于临终的书籍,最后老太太走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