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识字能力的有效途径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joy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关注学生已有识字的基础
  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关注学生已有识字的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长春版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识字量特别大。平均每课要识记十一、二个生字。如果平均分配力量的话,一节课恐怕难以完成识字任务,所以教学中要有侧重,倾向于那些学生陌生的、难记的字,对于学生能独立识记、或已经通过其他途径认识的生字可以不必花费太多时间与精力。如在学习《四时田园杂兴》一课中,认识9个生字。其中“杂、桑、织、昼、供”这5个字学生较为陌生,教学时就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其余4个是平时常见的,完全可以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识记,课堂上尽量少花时间。这样“避熟重生”就能大大提高识字效率。
  二、引导学生总结汉字的构字规律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识字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导”的作用,逐渐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汉字的构字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引导学生在识字中逐渐了解、体会和总结汉字本身的规律,对于解决字形的难点是十分有利的。开始识字时就要重视字形的分析,把常见的几种汉字组成的特点教给学生。比如:像形字“日、牛、木、弓”等,除了让学生细致观察图画以外,还要把它们演变到方块字的过程告诉学生。又如:人、苗、尖等会意字也要直观、形象地指给学生,帮他们记忆字形,了解词义。尤其是形声字在低年级出现较多,教学时强调“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特点。除此,结合合体字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汉字一般是:一个字加一部分、去一部分或换一部分成为另一个字。学生懂得这些后就要求他们独立分析字形。众所周知,学生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所以开始时,让学习好的同学说,其他同学听、学;然后中等生说,其他同学听;最后稍差的同学在大家带动下,自然而然地能够自己分析字形了。过去的教学一般是老师教,学生学,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事实证明学生在充分自学中用多种方法思考、记忆、分析字形,是培养识字能力的捷径。当然自学不等于老师不教,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问题,提出疑点,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解决问题,获得知识,这样的所获才扎实牢固,还可从中摸索体会汉字的规律。掌握了汉字的构字规律,能够帮助学生独立自主地准确辨别形近字。
  三、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了解字义
  在“课程标准”中强调,“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识字、写字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语言环境中学习识字和学写字。那些抽象的难懂的字词,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句子中去认识,既易于理解又利于准确运用。同时要关注字义教学。理解课文是以理解字词义为基础,只有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更能显示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进而理解句意、段意,直至理解整篇课文的。汉字的多义现象是常见的,要理解课文,就要理解字词在课文中的意思,如常见的“行”,如果脱离语言环境,就很难确定它的字音和字义了。只有把这个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排成双行”(读hánɡ,人或物排成两行的意思),“行人靠边走”(读xínɡ,走在路上的人)。这样,学生不仅能确切地理解字义,读准不同的字音,而且能使学生在对比中渐渐的悟出在不同语境中同一个字的不同含义,进而也会正确使用这些字从而逐步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字义和词义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能力
  工具书的使用,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随着学生识手能力的提高,学生自己识字的量大了。为了确保识字的准确性,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在小学阶段,学生掌握音序、部首和数笔画3种查字典的方法。学生学会查字典后,教师要训练学生熟练地查字典,采用多种形式提高学生查字典的积极性。 教学实践中,利用工具书识字,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学中,要经常让学生翻翻字典。如在教到一些不好记忆的偏旁时,让学生自己找一找这个字是什么偏旁,这样学生的记忆特别的牢固。找一找“木”字旁的字,哪些是我们认识的了,那些我们还不认识;带“草字头”的字都是表示什么植物的;看看带“提手旁”的字中,那些字与手的动作有关等等,这些做法可以让学生感到自己也能学生字。这样,学生不仅对查字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养成了查字典的习惯,而且还认识了许多课文中没有出现的汉字,扩大了识字量,大大提高了识字的自信心。在教学中还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寻找识字方法,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如开展查字典大赛等以强化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能力和兴趣。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时,学生们就会发现汉字中有无穷无尽的知识,充满着无穷无尽的乐趣。
其他文献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生的聪明来自他的手指头”。一针见血地点明了“动手”的重要性,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其主要生活环境来进行,即学生生活和家庭生活。学校是对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训练的主要场所,动手操作应贯穿学生的一日生活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一、增强学生动手信心,保护学生动手欲望  学生是喜欢摆弄的,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
期刊
(一)创设“直观情境”,输入信息  视听是传输信息的最好途径。这种信息传输的速度快,受控对象能直接感受信息。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创设直观情境符合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思维,并从抽象思维到实践的认识规律。根据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的特点,教师通过创设直观情境的信道为学生输入信息,是上好语文可的重要方法。  创设直观情境的具体做法是:  1实物直观。即在教学中演示各种食物、标本或到现场参观、实地考察、实际操作
期刊
《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可见,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课程标准》提倡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要求。  一、小组合作
期刊
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听说是基础,读写是目标,是根本。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乐趣,提高写作能力。下面谈一谈我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做法:  一、巧引妙渗  有文章说:“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自觉动脑、动
期刊
一、教师课堂语言应该准确规范  这是对课堂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因此语文教学语言就必须准确无误,教师对所讲内容不能信口开河,即使是学术上有争议的问题,也应该给学生讲清楚,我们选取的是那种说法,使学生心中明白。在准确的基础上,教师的语言还要求简明规范,简明指用语简要明白、言简意赅,力戒任何一句絮絮叨叨的讲话,浪费学生的课堂时间。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
期刊
对于农村了孩子来说,班主任在他们的心目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对班主任的话言听计从,这就为我们更好地教育孩子们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同时,也更加凸显出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好一名班主任呢?下面,我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热爱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牢固根基  爱不需要任何理由。每一份爱都是一缕阳光、一份鼓励、一份信任。教师的爱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尤为重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告诉我,冷言
期刊
一、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语文课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教给学生某种语文知识。更主要的是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人情感、情趣和情趣,影响着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对生活的体验,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数学中不能做“转运站”,而必须“批文入情”。首先,透过形形色色的文字符号,去体味其中蕴含的情和意,成为一个被感动的读者;进而将自己融入其中,成为情不自禁的作者;然后设
期刊
新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不仅是物理教学中的学习方式,而且是物理教学中的教学目标。而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不能提出问题,科学探究便无从谈起。同时,科学探究过程是围绕着所提出的问题展开的,可以说,问题是各个探究环节的核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改进教学策略,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一、培养质疑意识,让学生勇问  要使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应当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  1明确意义,树
期刊
文是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并运用语言文字表达事物的统一体,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作文教学的成功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能让学生写出一手好文章,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有创新意识,需要教师经过长期的教学训练与培养。作为低年级的班主任,不仅仅只是教会学生识字,写字,更要在学生说话、写话方面加强训练,为学生在今后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打好基础。  一、在说中激发兴趣  多年的教学经验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
期刊
小学阶段我们应教会学生什么?如果在以前我会说,知识啊!例如:拼音、识字、计算、应用题等。经过多年的教学总结之后才发现,在小学阶段知识固然重要,但重要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能力,什么能力呢?我认为应教会他们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一、自我学习的能力  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学习,也就是培养学生一系列与掌握知识有关的能力,如:阅读能力、书写能力、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