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梦魇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1201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曹禺与巴金两位文坛巨匠,扩大了文学的影响,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卓越贡献。曹老从《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到改编巴老的《家》;巴老从《激流三部曲》、《憩园》及其《寒夜》,他们的笔下都以“家”为中心题材,成功而生动地塑造了“家”的那个被封建制度以及黑暗的社会现实所腐蚀至衰败如同梦魇般的形象,并以“家”的悲剧呼出人的解放,追求理想、自由的时代强音。本文正是通过分析比较二者笔下“家”的印象、人物性格及类型、“家”的命运及出路等方面的异同,并简要探索成因,来尝试分析这一现象。
  关键词:曹禺;巴金;“家”;梦魇
  引言
  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曹禺先生最为成功的几部剧作,几乎毫无例外地选择了“家”作为中心题材。《雷雨》、《北京人》、《家》三部直接以家庭为中心;《日出》、《原野》中故事虽不是发生在特定的深宅大院内,但人物间的矛盾冲突都与“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而巴金先生的《激流三部曲》正是以描写封建家庭的腐败与衰落为题材,对 “家”的主题有着浓厚兴趣。后期的《憩园》也是揭露了一个封建大家庭崩溃后,那些纨绔子弟的结局。此外,1946年底完成的《寒夜》则又是一部以家庭为题材的小说。可见,“家”在曹巴笔下的丰富性。而二人笔下的“家”,并不是一个温馨、甜蜜、让人心驰神往的所在,而是一个罪恶的渊薮,一个令人窒息的樊笼;“家”中人物的形象与性格亦有或多或少的一致性。然而,最终人物命运却不尽相同。
  一、“家”:阴郁的樊笼
  在《雷雨》中第一幕周萍出场前,曹老这样介绍到:“他要离开这个地方—这个能引起人的无边噩梦似的老房子,走到任何地方。”①在巴老小说《家》的开篇,这样描写公馆:“黑漆大门的公馆静寂地并排立在寒风里。两个永远沉默的石狮子蹲在门口……”②两人笔下,家不是温暖的避风港,而是 “幽灵似的门庭”,“精神上的樊笼”,“无时不在极度的压抑”③ “家”是阴冷、压抑的牢笼;是精神与肉体的桎梏;是自由与理想的藩篱。
  由此可粗略地将曹老剧作中及巴老小说中的人物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周朴园、曾皓、高老太爷,汪母为代表的。如邹红所说:“他们本身就是‘家’这个樊笼的一部分,或者说,是‘家’人格化的表现。”④简言之,他们是这个“家” 的代言人。像曾皓、高老太爷这种纯粹的封建遗老,充分体现了封建大家长的形象;而周朴园虽也是留过洋的新派人物,汪母也是生活在相对现代的40年代,骨子里依然是十分守旧的。专制、无情、冷漠、自私、固执是这类人物的共同特征,他们才是真正属于这个“家”。第二类是以周萍、蘩漪;文清、愫芳;觉新、瑞珏、梅表姐、剑云;汪文宣等为代表的。这类人物因自身的矛盾性显得复杂。在内心深处,他们不属于这个“家”。“家”的阴郁、沉闷,使他们也一度想冲出“家”的牢笼。可是,终没有放手一搏的勇气;在长期的束缚下,不知不觉地成为了“家”的奴隶。因此,他们的命运便随着“家”的命运沉沦,注定是难以逃离的悲剧。第三类是以周冲、瑞贞、觉慧、觉民、琴、曾树生为代表的。他们是新生的一代,与“家”针锋相对,水火不容。天真活泼、大胆勇敢。要用年轻的生命与无畏的反抗精神冲出“家”的桎梏,奔向自己理想的人生。虽然微弱,但却充满着光明与希望!
  二、“家”中人:出走与反出走
  首先看 “家”的命运:《雷雨》中的周公馆成了教堂附设的医院;《原野》中焦家家破人亡;《北京人》、《家》中曾、高二家的衰败;《寒夜》以妻离子散、人亡家破凄凉收场。虽然曹巴笔下 “家”的主题并不相同,但无一例外,“家”的结局是悲惨的,以衰落、灭亡而告终。再看“家”中人的命运:曹禺笔下,蘩漪疯了,周萍、周冲、四凤、仇虎、曾皓、曾文清死了;陈白露自杀了;愫芳、瑞贞走了;花金子在黑林子了踏上了逃亡之路;巴金笔下,《家》中高老太爷、瑞珏、梅表姐、剑云死了,觉新郁郁终生,觉民、琴走了;《寒夜》中汪文宣死了,汪母带着小宣苦其余生。然而,从整体上看,与曹不同,巴给那些原本不属于“家”的那些人燃起了走出去的希望:我们看到觉慧、觉民、琴、曾树生在某种程度上都摆脱了“家”的束缚。树生走出了汪家,在觉慧身上我们更看到了激情与希望。可以说,巴老是“出走”的大力提倡者,播撒了光明的种子。“出走”是巴老对“五四精神”的诠释,只有走出去,才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解放。而与巴老不同,曹老笔下大多人物是走不出“家”的。 虽然在曹老笔下,蘩漪、陈白露等都呼出了 “出走”,但结局都是颓废、沉沦、死亡这样悲剧式的“反出走”结束了短暂一生。从“反出走”葬礼中,曹禺先生是在勇敢地面对自己、剖析自己,在暴露和批评封建制度与市民生活得同时,向观众、读者宣告:决定人们命运的不是别人,而是他们自己,是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自我精神的解放。这正是曹禺戏剧“反出走”结局的超越性之所在。
  三、“家”的梦魇之成因
  之所以曹的剧作和巴的小说中的“家”有着相同梦魇般的一致性,主要是源于两位作家成长的家庭环境和人生经历的一些相似性。
  曹老曾这样说道:“我从小失去了自己的母亲,心灵上是十分孤单而寂寞的。尽管我的父亲很喜欢我,但我不喜欢我的家。这个家庭的氛围是十分沉闷的,很别扭。”⑤在这样的家庭中,曹老对“家”的梦魇之感也就不难理解了。而后来的人生经历更是对曹禺先生创作的影响很大。同样,巴老美好的、充满爱的童年在1914年母亲死后宣告结束。这给他带来了生命中难以抹去的创痕,而后父亲的去世,李公馆的分家让巴老看到了家族间种种倾轧的丑态;他们这房孤儿寡妇备受欺负,使巴老看到了人情世态的炎凉冷暖,看到了诗礼传家后面的丑恶。巴老的原生家庭带给他的记忆是痛苦的,在后来的《激流三部曲》的创作中可见一斑。
  而两者笔下“家”之不同,在于二人不同的思想观念支撑和家庭文化态度上。首先,在思想观念支撑上:巴老的前半生都是忠诚的“安那其主义者”,信奉无政府主义。作为出色的小说家,他并不把长、短篇小说看做是目的,而是把它看做一种手段,以它去促进他的读者们加入革命的行列,把现存的、不合理的社会改造成平等、正义和普遍的幸福世界。⑥ 而曹禺先生的创作理论一方面来自早年经历和黑暗现实以及对现实的追索,还受到了易卜生、莎士比亚、奥尼尔、契诃夫这些体察深邃人生的戏剧大师的影响;另一方面,剧作中也看到了基督教和佛教对曹老创作的影响。另外,在家庭文化态度上,虽然二人对传统的家族制度都持有批判的态度,但曹老更关注的是“人”、“人生”,所以将“家”的问题包容在关注个体生命、关注人生和体验人生的内容当中去;而巴老则是关注“家”本身,将“五四”时期的反封建思想引入封建大家庭,通过家庭场面来显示家族礼教的弊端,并通过“家”中青年人的“呐喊”把具有深度的时代主题凸现出来,带来理想与希望!
  注释:
  ① 曹禺:《雷雨》,曹禺文集(第一卷),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第55页。
  ② 中国现代文学馆编:《中国现代文学百家.巴金(上卷)》,华夏出版社,1997.1 ,第5页。
  ③ 曹禺:《北京人》,曹禺文集(第二卷),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第478页。
  ④ 邹红:《曹禺剧作散论》,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0.8第一版,第11页。
  ⑤ 田本相:《曹禺传》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7,第266页。
  ⑥ 陈丹晨:《巴金全传》,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3.10,第189页。
  参考文献:
  [1]曹禺,雷雨.曹禺文集(第一卷)[M].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2]中国现代文学馆编.中国现代文学百家.巴金(上、下卷)[M].华夏出版社,1997.
  [3]曹禺.曹禺文集(第二卷)[M].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4]邹红.曹禺剧作散论[M]. 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
  [5]陈丹晨.巴金全传 [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
  [6]李辉.巴金自述[M].大象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郭 聪(1990-),女,汉族,吉林省吉林市人,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09级本科生,汉语言文学专业。)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对(苏北地区)一千名在校高职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和归纳出目前高职职业规划教育中彰显的诸多问题并探究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目前高职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规划 ;现状调查;对策研究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对职业规划教育的关注也逐渐提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尚有许多问题存在。很多学生没有想过做一份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少数意识到职业规划重要作
期刊
《讲话》精神像太阳  永为文艺指航向  面向大众去创作  深入生活话衷肠  喜闻乐见供欣赏  大众接受喜洋洋  文艺工作为大局  与时俱进事业旺  百花永远要开放  而今全力奔小康  言之无物众人厌  无病呻吟没市场  真正意义好文章  大众内心深处讲  放手创作为大众  形式新颖蕴思想  祖国河山多宽广  碧水蓝天任翱翔  昆仑美玉走天涯  青海湖水扬波浪  急流小溪在欢唱  雪莲山顶静绽放  
期刊
摘要:深圳特区是全国改革开放的试点城市,外来工是改革开放的生力军,在长期的工作中,他们付出了自己的汗马功劳,由于种种的原因,他们的生活,特别是他们的精神生活没有引起重视,仿佛是边缘的人群,为此,我们要重新认识他们,研究他们的生活经历,也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做一些有益于他们,有益于历史的工作。  关键词:农民工;城市化进程;文化关怀  从所周知,深圳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最大的外来工集中地,而宝安又是区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家族在与其他民族的交流和融合中,其宗教信仰、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都发生了变化。这一方面使得土家族逐渐摆脱了落后的面貌,开始步入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也使得土家族原有的本土文化不可逆转地开始被同化。除了政治、经济因素外,民族地区的教育也在其中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角色。  关键词:土家族;教育;民族同化  一、恩施土家族文化略览  土家族主要分布于湘、鄂、黔、渝等地区。195
期刊
摘要: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吹响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角,在全国文化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特区,文艺工作者们如何在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开展群众文化服务,有效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本文试图从中进行探索。  关键词:新形势;文化活动;满足需要  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在2011年10月日于
期刊
我认识滕晓天先生没有几年,但我知道他的大名已经很久了。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知道他是《青海教育》杂志的编辑,还常在报刊、杂志上看见他写的有关青海“花儿”的文章。我也喜欢“花儿”,凡是见了他的文章就先睹为快。这几年他写的有关花儿的文章越来越多了,大部头的著作也相继问世,《青海花儿话青海》、《青海花儿唱青海》这两部专著,立论大胆,视角新颖,内涵丰富,很有特色:第一,用“花儿”的文学形式简要介绍了青海
期刊
认识金巴是在一个他偶尔出现的地方。  当第一次读到他的诗集《游荡的魂》,我被多愁善感的诗人那略带微伤感触的笔端上,所流露出的充满诗意的苍桑和诗意含蓄的草原牧歌所打动。“这坠入地狱的灵魂,只为寻觅你圣洁的净土里栖息一宿,明天不再打扰您,我以一粒米的名义向您起誓。”细细思量,诗文中所承载的幽沉的迷茫和失落的神韵,在厚重的天空下使我的脉络近似疯狂地连续跳动,同时心里长久地涌起一阵说不清的悸动,口中吐纳的
期刊
摘要:随着博物馆社会服务职能的演变和拓展,多元化观众群体和参观需求对博物馆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促使博物馆积极改善参观环境,提升开放服务水平,满足观众不同层次的体验需求。此文结合中国航海博物馆建设实例,分析阐述了当代大型博物馆提高参观环境与配套服务建设的重点内容和基本模式。  关键词:博物馆;观众服务;参观环境;配套设施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博物馆职能从最初的三性二务(即
期刊
摘要:围棋是中国传统游艺活动的代表之一,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集中体现的数学天文学思想、哲学辩证思想、战术战略思想和艺术文化思想等都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指导性意义。围棋思想与企业经营管理思想有着高度的拟合性,围棋思想中蕴含的道理经过整理和针对性地编辑,可以形成系统科学的企业经营管理方法,对培养企业家执行力、决策力、逻辑性、思想性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围棋思想;企业管
期刊
摘要: 2001年《千与千寻》创下了300亿的日本票房神话,打败了同期上映的《泰坦尼克号》,成为了日本票房的怪物。影片中的千寻蜕给河神洗澡时竟然从汤池中拔出了单车,汤婆婆对金钱的在乎远远超过对自己儿子的关心。这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而变得沁人心脾,同时也更加让人反思,反省。宫崎骏的成功在于他常怀一颗稚子之心,他用这把利刃刺激人们麻木了的知觉,唤醒人们沉睡了的创造力。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