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师评价语言的研究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g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课堂评价中,教师评价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方式,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十分重要。本文分析了语文课堂教师评价语言的作用与原则,在此基础上,从评价意识、评价对象、评价内容和评价时机几个方面提出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师评价语言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评价 语言
  一、语文课堂教师评价语言的作用与原则
  课堂评价语言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做出瞬间的、即兴的、即时的、即地的评价时所使用的语言,是具有反馈调节、积极导向、展示激励、反思总结、记录成长功能的语言形式。课堂评价语言包括有声语言(口头语)和无声语言(体态语),以口头评价语言为主。小学语文课堂上的教师评价语言就是发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语文教师对学生做出的评价性语言。这样的评价语言既关注学生的横向发展,也关注学生的纵向发展,通过向学生传达一定的价值判断,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促进课堂生成,让学生得到发展。
  (一)课堂教师评价语言的作用
  1、活跃课堂氛围
  课堂是学生和教师对话的地方,也是情感交流的地方。课堂的评价语言是调节师生情感的主要工具,而情感的交流必须是彼此真情的流露。教师使用恰当的评价语言可以给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春风般的评价使得学生更加的信任教师。课堂的参与度也就很高。教师幽默、风趣的评价也使得学生的身心轻松、愉悦,从而使课堂氛围较为活跃。
  2、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被赏识是人心中根深蒂固的需要,人人都需要他人的赏识,需要他人的鼓励。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取激励性的评价,尽量从正确加以引导。”所以,教师鼓励性的评价语言对于学生来说是春风拂面。
  3、语言的导向、激励作用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实现这一角色的转变,首先应从语言上表现出来,使自己的语言具有导向、激励的作用,通过即时的评价引导学生使用好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二)课堂教师评价语言的原则
  课堂教学评价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学生的思维,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课堂教学评价不仅是一种手段,同时也是一门艺术,能够吸引学生专注于课堂教学内容的艺术。使用好这门艺术要注意一下几个原则:
  1、准确性
  评价语言要注意准确,不仅要语音准确、吐字清晰,没有语病,没有冗语。在评价语言的应用上要准确、恰当。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都要掌握一个度,表扬过度或者是批评不当都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表扬言不尽实会让学生产生飘飘然或者是厌恶的情绪;批评使用不当也会使得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受到伤害。
  2、个性化
  课堂评价语言要讲究艺术性,所谓的“艺术”就是要求评价语言独特而有魅力,有创造性和新鲜感,能给学生带来激动人心的愉悦感,使学生在情感愉悦的状态下,活跃思维,蹦出智慧的火花。教师评价语言还应该做到因人而异。学生的性别、学业水平、个性特征都不相同,在进行评价的时候要考虑这些因素,教师为了达到学生进步的目的,所给的评价语言自然要具有个性。
  3、赏识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评价语言对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重要的作用,要发挥好这个作用,教师就必须进行赏识教育。好学生得到赏识的机会多,并不说“差生”与表扬无关。教师也应该“择其善者而扬之”,只要他们的行为中有一点值得肯定的教师就应该给予赞赏。
  二、语文课堂教师评价语言的优化
  (一)从评价对象上入手,不同学生采用不同评价语言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语言。要优化语文课堂教师评价语言,就必须把握阶段性原则,针对不同年龄阶段选择不选择不同的评价语言。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语言。对优生评价语言要准确而使其上进,中等生评价语言要激励而使其奋进,对后进生评价语言要委婉而使其改进。
  (二)从评价内容上入手,修炼课堂评价语言的艺术性
  教师只有不断地追求教学的语言艺术,具有较好的语言修养,才能让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多姿多彩,所以教师要不断地修炼自己的课堂评价语言艺术,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用精湛的评价语言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 从评价时机上入手,采用不同形式的评价语言
  评判问题时,采用诊断性评价。采用诊断性的评价语言还应该注意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有效结合,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产生困惑时,采用启发式评价。因为启发性的评价语言就如同一把金钥匙,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正确途径,获得新的认识。情绪消退时,采用激励性评价。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学习的情绪开始消退时,及时运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可以帮助学生抵抗畏难的情绪,重新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延伸问题时,采用反思性评价语言。通过反思性评价,主要鼓励学生积极反思,引发学生对问题的多元思考,引起丰富联想。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对课堂教学起到推动、促进作用,若想充分发挥它的有效性,亟待语文教师足够重视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这将是一个漫长而久远的历程。笔者相信,评价“失语”现象终会彻底告别语文课堂,教师与学生能在课堂教学评价活动中增进彼此间的情感,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峥.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言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方沙沙.中学语文课堂评价语言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等学校工会组织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指出了当前高等学校工会组织结构不完善的问题,对高校工会组织机构合理化建设和加强高校基层工会组织建设的机制体制保障,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高校工会组织;机构建设;机制体制保障  一、高等学校工会组织的重要性  高校工会是我国工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的工会组织是高校教职工的群众性组
期刊
在有的人眼里,课堂是一种枯燥的重复;在有的人眼里,课堂是乱糟糟的热闹;而在有的人眼里,课堂则是一本耐读的书。我更赞成后者,因为在这里面既有看得见的语言、神态、对话和动作,也有学生的智力发展、兴趣培养和能力成长,更有教师的教育成果及思想理念。  一、好课就是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能让大多数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课才是好课。教师要选择符合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
期刊
【摘要】:汉语称谓语分为三个系统:亲属称谓语系统、社会称谓语系统和代词称谓语系统,它们都分别有泛化现象。本文以社会称谓语系统内的泛化现象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规律,并分别从社会因素,地域因素,个体因素等方面入手分析其成因。最后,对社会称谓语的语用原则及语用功能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社会称谓语;泛化;语用  称谓语是由于亲属和其他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性别等多种因素而得来的名称。它是人类
期刊
【摘要】:“长文短教”是教师面对教授重点的长篇幅课文时经常采用的教学手段,理解“长文短教”隐含的理论依据有利于更好的运用这种教学手段。“长文短教”要求教学应当全面深入的理解课文,同时要求学生对课文做认真的预习,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简化教学目标、练习法、图表教学法、比较法是常用的“长文短教”的教学手段,可以结合举例对“长文短教”的教学方法做出进一步阐释。  【关键词】:长文短教; 纲要信号;
期刊
【摘要】:所谓的微格教学是一个具有管控的实践方法,而且是创建在理论以及实践基础之上的,能够在极短时间中提高老师的教学能力,让老师能够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可是因为很多因素的影响,微格教学方法在很多学校并没有运用,其没有发挥自己的实效性。根据当前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培养音乐老师的教学水平笔者就微格教学法的作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微格教学法;音乐教师;作用  一、微格教学法定义  微格教
期刊
“木桶理论”认为: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因此要提高水桶的容量,就要把短板加长。我们在日常教育管理中过于注重专业发展落后的教师,注重对教师个体提高的培训,却忽略了教师整体的发展和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如何在教育管理中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又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精神呢?  一、补短—促进教师个体发展与专业成长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拥有渊博的知识也仅仅是作为教师的原
期刊
【摘要】:教材是教学活动的要素之一,是教师向学生施加教学影响的主要依据。教材承载了社会主流的价值形态。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特点,使得语文教材更是被赋予了诸多的功能。其教学目标中传递的价值取向是教育和教学活动展开的基本前提,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语文版教材;价值取向;价值观量表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要素之一,是向学生施加教学影响的主要依据
期刊
【摘要】:苏教版语文教材是大陆使用范围比较广泛的版本,所以研究其中价值取向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通过统计整个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每篇文章的价值取向,从而发现教材的编写特点和规律,希望对教材编写和教学有一点参考价值。  【关键词】: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价值取向  一、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描述  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的序幕由此拉开。面对社会发展的需
期刊
【摘要】:此次研究是以人教版和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小数加减法”内容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两版教材中“小数加减法”内容、例题、练习题的设计,发现两版教材都将“小数加减法”部分内容放在四年级下册学习,标题、例题的设计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各有优势。  【关键词】:人教版;北师大版;小数加减法  小数的运算是小学数学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小学数学教材经历了四次重大改革,小数内容也随着我国教材的改革而变化。19
期刊
【摘要】:本文意在分析特级教师秦晓华的《老王》课例,分析他的教学目标、内容、过程及方法上的优点,感受特级教师之“特”。  【关键词】:秦晓华;老王;课例研究  《老王》是杨绛先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叙述了作者与老王的交往过程,表达了作者的反思和救赎的情感。入选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老王》作为一篇经典课文,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定篇”的作用,通过细读文本揣摩语言体会作者情感,让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