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已经建立起一支庞大的科技人才队伍和完整的科技创新体系,军工科技企业先进的装备,增加就业,刺激经济复苏和发展上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在推动我国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促进和带动国民经济的高技术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在新时期下,军工科技企业如何发挥自身特有优势,如何应对发展环境变化、把握发展自主权、提高核心竞争力,在面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大战略目标作出应有贡献,本文予以浅入探讨。
关键词:科技创新;军工企业;拓展服务
2016年,是全国科技工作者值得纪念的一年,这一年的5月,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下称“科技三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能有多大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一步阐明科技实力、创新发展对中国进步的意义。
在“科技三会”上,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这一目标为出发点,习近平总书记为我国科技实业发展目标划出了路线图: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军工科技企业改革发展统一了思想,而他提出的五点要求更是指明了奋斗的方向:“夯实科技基础,在重要科技领域跻身世界领先行列;强化战略导向,破解创新发展科技难难题;加强科技供给,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深化改革创新,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弘扬创新精神,培育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科技三会”上的重要讲话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这为在中国科技创新一线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军工科技企业提出更高的希望和要求。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建立起一支庞大的科技人才队伍和完整的科技创新体系,国家创新能力排名升至全球第17位,成为唯一进入前20名的中等收入国家,这期间,军工科技企业在提供先进的装备,增加就业,刺激经济复苏和发展上贡献巨大,同时在推动我国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促进和带动国民经济的高技术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切合时代发展潮流,创新是军工领域的根本
1、更新互联网思维,挖掘军民融合战略创新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要求成为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当今工业互联网已成为各主要工业强国实现智能制造、抢占国际制造业竞争至高点共同选择,我国几乎与美德发达国家在同一时期提出了建设工业互联网的构想,并相继发布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和“中国制造2025”的国家发展战略。工业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存在紧密的联系,我们当前正处于一个全球化、通过科技进步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转型,改变我们的社会管理结构,改变我们的经济结构的重大阶段。互联网的应用进一步改变了我们整个人和人、企业和组织、组织和人之间的距离,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有机会能更高效地享受社会上的各种信息资源,从而改变过去我们在通信上、在众多信息掌握的形式上的方式。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特大型高科技企业在新常态下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实践。
作为军工科技企业,一定要思考,在这样一个巨变的过程中,我们如何找好自己的位置,并且能够在这个巨变的过程中快速发展,而不让变革的巨浪将我们击沉。军工科技企业要想实现“由军工大国向军工强国迈进”,就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努力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紧紧抓住科技创新不放松,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围绕军工产业领域以及军民融合战略性高技术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开展系统性创新。
切合时代发展潮流,创新是领域与其他领域融合创业的根本,有了创新才能拓展服务领域,才能形成新业态,注入新活力。当代军工科技企业应本着“市场导向、总体牵引、资源共享、能力协同、互利共赢”的原则,解除自我束缚,积极探索商业军工发展路线,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以资源共享、能力协同、互利共赢“三大目标”为导向,解放思想,创建以军工内部工业互联网、国际工业互联网为平台,实现打造制造与服务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新业态体系”。如我国首个工业互联网平台—航天云网,便是依托创新性的科技服务打造航天新业态,为航天创新科技服务的逐步探索提供有力支撑。
2、运用系统工程学思想,大力强化“三创新”,推动创新举措落实
军工科技企业应在技术、商业模式和管理同步创新,简称“三创新”。军工科技企业应强化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科技创新成功率和促进产业升级的实效。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运用系统工程思想,建立以决策层、管理层、技术实现层为核心的科技创新管理架构,完善有利于推动创新举措落实的规章制度体系。
在具体操作的同时,不应千篇一律,毫无重点,应按照“特殊问题特殊处理”的原则,设立“三创新特区”,通过特殊政策措施,如骨干人员持股、高端人才特殊薪酬、投资审批权限适度下发等,推动相关产业创新发展。
在军工科技企业相关产业创新方面按照“制度化管理、程序化运行、特殊问题特殊处理”原则,以设立“三创新”特区的方式,为相关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全方面政策保障,破除单纯靠军品求发展的观念,树立没有军品靠民品也能生存和發展的新观念,树立向市场要任务、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观念,增强商品意识和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和生产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在企业内部的配套改革和加强管理上下功夫,支持各类有独到之处的技术创新概念先导性研究,进一步拓宽员工成长通道,激发创新活力。 二、解放思想,成果转化是拓宽军工领域与其他领域融合创业的出路
近年“达尔文死海”这个新词受到特别关注,这个词简单的说就是每一项新的技术从科研院所再走到产品市场当中会有一个地带,这个地带科研院所也不愿意涉足,市场的企业也不愿意涉足,原因是可能需要大量的经费的投入,一时半会也产生不了效益。在如今特别是国有军工企业转型和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如何用一个有效的模式能够帮助新技术尽快地走向市场应用,这个问题其实在军工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两层含义:一是科技成果转化,二是企业如何能够利用好科技成果,能够进行转型升级,更好地发展。
1、多手共抓,促进军工领域科研成果转化
我国改革开放40年,我们从很多军工领域通过科研成果的转化,获得了发展的很多机会。如何能够给军工科技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一方面是在体制制度上予以保证。另一方面,在科技成果产生的环节,主要是激励作用,要给科研人员、给创新主体提供足够的政策环境,让他们有积极性去做。对形成的科研成果要对个人予以肯定,如给予荣誉、给予相应的精神上以及物质上的奖励,同时也应把成果转化之后带来的效益和个人利益挂钩,这样便能带动更多的军工科研人员投入到科技创新、科学技术研究当中。
我们应该创造一个空间,让科研人员能够安心搞科研。同时,转化的环节应该由从技术研发这一头,应用基础研究这一端安排相应的转化规划,所有的科研项目当它一开始启动的时候,就应该有对它是否有科技成果形成的时候检查它的转化能力,同时需要检查确认项目是否做到了转化。对待一个科研项目成果的水平也要检查它是否具有成果转化、成果应用的水平,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来进行系统评价。
2、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拓宽军工融合创业渠道
我国军工科技企业应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对于现有的军工企业,应实行“以国有独资为主,多种资产经营和产权形式并存”的改造办法。对于承担装备科研生产的重点军工企业,应采取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对资产进行战略性重组,建立有竞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将这批重点军工企业做精做强。对于军民通用性强的以军为主的零部件生产企业或以民品为主的生产军工企业,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参与市场竞争。通过引入竞争,从根本上搞活企业,使其不仅能出色地完成国家的军品任务,更在民品市场上大有作为。
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渐次展开、国际科技竞争愈演愈烈、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亟待科技支撑的重要历史关头,中国军工只有用“创新技术”和“拓宽服务”两条腿走路,坚持“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才能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真正实现“建军工强国”的伟大梦想。
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发展,军工企业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定义在实践中表现出了种种问题。在新时期下,军工科技企业如何发挥自身特有优势,如何应对发展环境变化、把握发展自主权、提高核心竞争力,在面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大战略目标作出应有贡献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军工:真正的科技創新[J].股市动态分析,2018(30):42.
[2]魏振涛,袁君,齐风杰,王志锋,刘原栋,刘运峰,张颖异,赵辉.以科技创新带动军工科研院所快速发展的几点思考[J].科技风,2018(18):6+10.
[3]成卓.我国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模式、问题和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18(16):45-47.
[4]庞冲.关于军工院所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15):34-35.
[5]周敏琦.军工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机制探讨[J].南方企业家,2018(04):225-227.
作者简介:张志鹏,男,34岁,研究生,党员,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六院210所高级工程师,从事宣军工企业生产项目管理工作。
关键词:科技创新;军工企业;拓展服务
2016年,是全国科技工作者值得纪念的一年,这一年的5月,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下称“科技三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能有多大成就。”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一步阐明科技实力、创新发展对中国进步的意义。
在“科技三会”上,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这一目标为出发点,习近平总书记为我国科技实业发展目标划出了路线图: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军工科技企业改革发展统一了思想,而他提出的五点要求更是指明了奋斗的方向:“夯实科技基础,在重要科技领域跻身世界领先行列;强化战略导向,破解创新发展科技难难题;加强科技供给,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深化改革创新,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弘扬创新精神,培育符合创新发展要求的人才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科技三会”上的重要讲话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这为在中国科技创新一线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军工科技企业提出更高的希望和要求。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建立起一支庞大的科技人才队伍和完整的科技创新体系,国家创新能力排名升至全球第17位,成为唯一进入前20名的中等收入国家,这期间,军工科技企业在提供先进的装备,增加就业,刺激经济复苏和发展上贡献巨大,同时在推动我国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促进和带动国民经济的高技术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切合时代发展潮流,创新是军工领域的根本
1、更新互联网思维,挖掘军民融合战略创新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要求成为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当今工业互联网已成为各主要工业强国实现智能制造、抢占国际制造业竞争至高点共同选择,我国几乎与美德发达国家在同一时期提出了建设工业互联网的构想,并相继发布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和“中国制造2025”的国家发展战略。工业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存在紧密的联系,我们当前正处于一个全球化、通过科技进步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转型,改变我们的社会管理结构,改变我们的经济结构的重大阶段。互联网的应用进一步改变了我们整个人和人、企业和组织、组织和人之间的距离,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有机会能更高效地享受社会上的各种信息资源,从而改变过去我们在通信上、在众多信息掌握的形式上的方式。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特大型高科技企业在新常态下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具体实践。
作为军工科技企业,一定要思考,在这样一个巨变的过程中,我们如何找好自己的位置,并且能够在这个巨变的过程中快速发展,而不让变革的巨浪将我们击沉。军工科技企业要想实现“由军工大国向军工强国迈进”,就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努力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紧紧抓住科技创新不放松,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围绕军工产业领域以及军民融合战略性高技术领域的核心关键技术开展系统性创新。
切合时代发展潮流,创新是领域与其他领域融合创业的根本,有了创新才能拓展服务领域,才能形成新业态,注入新活力。当代军工科技企业应本着“市场导向、总体牵引、资源共享、能力协同、互利共赢”的原则,解除自我束缚,积极探索商业军工发展路线,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以资源共享、能力协同、互利共赢“三大目标”为导向,解放思想,创建以军工内部工业互联网、国际工业互联网为平台,实现打造制造与服务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新业态体系”。如我国首个工业互联网平台—航天云网,便是依托创新性的科技服务打造航天新业态,为航天创新科技服务的逐步探索提供有力支撑。
2、运用系统工程学思想,大力强化“三创新”,推动创新举措落实
军工科技企业应在技术、商业模式和管理同步创新,简称“三创新”。军工科技企业应强化商业模式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科技创新成功率和促进产业升级的实效。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运用系统工程思想,建立以决策层、管理层、技术实现层为核心的科技创新管理架构,完善有利于推动创新举措落实的规章制度体系。
在具体操作的同时,不应千篇一律,毫无重点,应按照“特殊问题特殊处理”的原则,设立“三创新特区”,通过特殊政策措施,如骨干人员持股、高端人才特殊薪酬、投资审批权限适度下发等,推动相关产业创新发展。
在军工科技企业相关产业创新方面按照“制度化管理、程序化运行、特殊问题特殊处理”原则,以设立“三创新”特区的方式,为相关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全方面政策保障,破除单纯靠军品求发展的观念,树立没有军品靠民品也能生存和發展的新观念,树立向市场要任务、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的观念,增强商品意识和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根据市场需求,开发和生产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在企业内部的配套改革和加强管理上下功夫,支持各类有独到之处的技术创新概念先导性研究,进一步拓宽员工成长通道,激发创新活力。 二、解放思想,成果转化是拓宽军工领域与其他领域融合创业的出路
近年“达尔文死海”这个新词受到特别关注,这个词简单的说就是每一项新的技术从科研院所再走到产品市场当中会有一个地带,这个地带科研院所也不愿意涉足,市场的企业也不愿意涉足,原因是可能需要大量的经费的投入,一时半会也产生不了效益。在如今特别是国有军工企业转型和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如何用一个有效的模式能够帮助新技术尽快地走向市场应用,这个问题其实在军工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两层含义:一是科技成果转化,二是企业如何能够利用好科技成果,能够进行转型升级,更好地发展。
1、多手共抓,促进军工领域科研成果转化
我国改革开放40年,我们从很多军工领域通过科研成果的转化,获得了发展的很多机会。如何能够给军工科技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一方面是在体制制度上予以保证。另一方面,在科技成果产生的环节,主要是激励作用,要给科研人员、给创新主体提供足够的政策环境,让他们有积极性去做。对形成的科研成果要对个人予以肯定,如给予荣誉、给予相应的精神上以及物质上的奖励,同时也应把成果转化之后带来的效益和个人利益挂钩,这样便能带动更多的军工科研人员投入到科技创新、科学技术研究当中。
我们应该创造一个空间,让科研人员能够安心搞科研。同时,转化的环节应该由从技术研发这一头,应用基础研究这一端安排相应的转化规划,所有的科研项目当它一开始启动的时候,就应该有对它是否有科技成果形成的时候检查它的转化能力,同时需要检查确认项目是否做到了转化。对待一个科研项目成果的水平也要检查它是否具有成果转化、成果应用的水平,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来进行系统评价。
2、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拓宽军工融合创业渠道
我国军工科技企业应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对于现有的军工企业,应实行“以国有独资为主,多种资产经营和产权形式并存”的改造办法。对于承担装备科研生产的重点军工企业,应采取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对资产进行战略性重组,建立有竞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将这批重点军工企业做精做强。对于军民通用性强的以军为主的零部件生产企业或以民品为主的生产军工企业,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积极参与市场竞争。通过引入竞争,从根本上搞活企业,使其不仅能出色地完成国家的军品任务,更在民品市场上大有作为。
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渐次展开、国际科技竞争愈演愈烈、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亟待科技支撑的重要历史关头,中国军工只有用“创新技术”和“拓宽服务”两条腿走路,坚持“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才能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真正实现“建军工强国”的伟大梦想。
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发展,军工企业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定义在实践中表现出了种种问题。在新时期下,军工科技企业如何发挥自身特有优势,如何应对发展环境变化、把握发展自主权、提高核心竞争力,在面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大战略目标作出应有贡献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军工:真正的科技創新[J].股市动态分析,2018(30):42.
[2]魏振涛,袁君,齐风杰,王志锋,刘原栋,刘运峰,张颖异,赵辉.以科技创新带动军工科研院所快速发展的几点思考[J].科技风,2018(18):6+10.
[3]成卓.我国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模式、问题和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2018(16):45-47.
[4]庞冲.关于军工院所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15):34-35.
[5]周敏琦.军工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机制探讨[J].南方企业家,2018(04):225-227.
作者简介:张志鹏,男,34岁,研究生,党员,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六院210所高级工程师,从事宣军工企业生产项目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