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育发展举步维艰

来源 :西部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879246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多年从事小学教育过程中发现:农村小学教育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问题之一:师资严重匮乏。第一线的骨干老师依然是老师范毕业生,还有一部分是通过考试转正的民办教师。自从国家取消师范学校以后,学校基本没再补充新鲜血液,从农村走出去的师范类学生,认为自己读过大学,怎么也不能再回到农村教学了。即使有回来的,也千方百计地留到市级或者县级的中学,乡级中心校很难见到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并且增加教师编制的权利控制在行政领导的手里,导致的后果是,城镇的教师绰绰有余,乡下的教师奇缺。有个村级小学的教师平均年龄是五十岁,各个中心校老师的年龄状况基本是四十到五十之间,年轻老师凤毛麟角,高素质的人就更难觅。
  问题之二:家庭教育观念落后,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并未真正形成。很多家长认为“教育责任在学校、在老师”,提供“吃穿”才是家长的本份,“重养轻教、重智轻德、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的情况十分严重。不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分数代表一切”的思想仍然十分盛行。不尊重不了解孩子的家长不在少数,错误地将自己和孩子的关系理解为“上对下”的权威与服从关系,不断把家长认为正确的东西强加给孩子,其实许多家长并不知道孩子真正需要什么,“加强沟通,求同存异”观念淡薄。
  问题之三:复试班问题严重。所谓复试班就是一个班级有两个年级的学生同时上课。上课时,给一个年级上课,另一个年级的学生就做作业。这样孩子们听课的时间和效率都大打折扣(有时一天只相当于上了两节课)。
  问题之四: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亟待提高。由于在农村基层教学的大多数教师是由过去的民办教师就地转正的,许多教师没有进行过正规培训,基础较差,还有许多教师家务照做、田照种,没有把精力全用在教学上,有的甚至把教学当成副业,把做家务、干农活、搞其它赚钱的行当当成主业。有的“老油条”一年365天有364天晚上在牌桌上度过。这些人拿的是高工资,干的是差劲活,耽误了不少孩子的前程。
  问题之五:教学设备陈旧、资金严重不足。由于教师队伍庞大,并且享受国家公务员待遇,而国家取消了教育附加费的收取,每年光是教师工资就是财政支出中很大一部分。所以,政府、学校都没有能力在教学设备更新上投资,农村许多学校近几年没有添置一样如篮球、乒乓球等体育设备,更不用说“三机一脑”了。
  问题之六:家庭教育方式不科学,教育水平低下。平等、民主、对话的家庭氛围并未真正形成,孩子的个性难以得到发展,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再者,与孩子沟通意识不强,沟通能力不高,互信程度低。对孩子的教育缺乏全面系统性,没什么计划,习惯于孩子出现问题时才来解决问题。在奖励与惩罚方面,占一定数量的家长缺乏理智。爱的方式,是一种艺术,应是“爱之有度,爱得理智”,应以深远的眼光来满足孩子合理的要求,拒之不合理的要求,并能晓之以理。家长文化素质不高,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相应的能力,也缺乏家庭教育中的心理学知识,致使教育水平不高,也造成了孩子不信任的态度。家庭文化氛围的营造力度不够,投资少,可利用的家庭教育资源十分匮乏。
  问题之七:作业批改质量差,缺乏经验总结。从小学的作业中看出,多数教师对学生的作业是有批无改,有日期无批评。作业是学生吸收知识、消化知识、应用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批改作业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还可以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批改作业同时也是对学生学习的具体指导,帮助学生发扬优点纠正错误,提高质量。在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有一套自己成功的教学方法,但他们总结不出来或干脆不总结,只重视教,教学经验成型的东西特别少。一个教师课上得再好,如果不善于总结经验,不进行反思,那么他只能是一个“教书匠”而已。
  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小学教育问题必须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城市里有下岗的工人,农村里有种田赚不到钱的农民,因此,那些水平差、素质低的教师也应该下岗!
其他文献
—、创设平等的教学氛围    传统教育观的中心是知识的传授,教师有着绝对的权威,处于统治者的地位,是高高在上、不容置疑的;学生处在被统治者的地位,是唯命是从的。而新课程标准重新定位“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所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就成了语文教学中应有的理念。新课程将教学的本质定位于交往,把教学过程理解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平等”就成了学
期刊
两天前,我收到一封蔡家堡中学玉萍从互助县寄来的信。信里玉萍告诉我,这学期学费全都免了,每个人只交了20元钱。“父母和同学们再也不会为学费发愁了。”玉萍信里透着高兴。  玉萍是2007年“五一”的时候,我 和另外两名同学受我所在的大学——兰州大学老师之托到青海互助县蔡家堡中学确定资助对象时,认识的一个女中学生。  那天,我们坐车在蔡家堡跑了整整一天,走访了很多孩子,也走访了很多父母,虽然每个家庭背后
期刊
春天踩着碎碎的步子,轻轻的轻轻的走来了。我想趁着春天的风去飞翔,悠悠的悠悠的把南国的温暖悄悄地带到北方,让冬季里被封冻的河流慢慢融化;让冬天里沉睡的冰雪悄悄消融。让春天去滋润北方的田野,去染绿北方的山川,还想让沙漠也披上春天的新衣裳。  看到那青青的绿,我就想融进春天的景色中去。我常常想:即便是化作南国的一枝细柳也舒畅,摇曳在湖光山色的美景中,听着叽叽喳喳的小鸟欢唱,看那迎春花、桃花、梨花、杏花,
期刊
自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大学生被赋予了一顶“天之骄子”的桂冠,被笼罩了一层神秘的、耀眼的光环,局外人所能看到的似乎仅仅是他们身上的亮点。随着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也随着大学生群体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这个称号不再像以前那样耀眼和令人眩目,但作为一种进入现代社会生活的“资格认证”,它将依然是众多风华少年魂牵梦绕的“金字招牌”。承认大学生群体优势是容易的,比如年轻、知识丰富、思维活跃、思想开放、视野
期刊
在甘肃浩瀚的历史画卷中,有一朵绚丽的艺术奇葩,它就是发现于河西走廊的画像砖。在河西走廊上有个嘉峪关市,在市郊东北20公里处,散落分布着千余座距今1700多年前的古墓群。我国的考古工作者通过对几个魏晋时期墓葬的挖掘,发现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其中墓室中700余块内容丰富、精美质朴的画像砖引起了考古界的震惊,也受到了美术界的关注。  画像砖为墓室内墙壁上的图画,因为这些图画刻画在墓室墙壁的砖上,故名为画像
期刊
素质教育力求使每个学生在本身原有素质基础上,获得充分的发展,从而提高其身体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自我教育,具备现代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素质教育强调基础的形成,注重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使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为了使全体学生从根本上提高整体素质,改变“应试教育”那种片面、单一的影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方式,作为教师应坚持联系教学实际,坚
期刊
打造诚信社会是“以德治国”的一个主要内容,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人民生活中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国无信则基毁,人无信则业衰。诚信是文明社会的根基,是人修身积德之本、立身之根、创业之源、成功之母。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
期刊
学习兴趣是学生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是发明创造的精神源泉。爱因斯坦说:“对一切学生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要学好化学,必须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爱好,这样才能以科学的态度、坚强的毅力克服学习上的重重困难,钻研知识、发展能力。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必须创造一个能够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和爱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使学生产生好奇、质疑、探究的心理。我认为在新课标下提高农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要做到以下几方
期刊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也是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探究,就必须加强情感方面的教学。赞科夫认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当今发达国家也十分看重受教育者在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这些都说明只有把情感带入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情感教学的作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期刊
面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每一位教师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了教学观念的变化,进行课堂教学的研究。新课改,让教学更精彩,新课改,让课堂更活跃。但通过近几年自身的实践和调查发现,课堂的精彩和活跃呈现在形式上的多,体现出新课改要求的本质上的突破少。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师不同程度地从认识、观念、角色、教法、教学设计等方面发生了转变,而我们的合作者学生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认识、角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