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地球撬起来!” 你肯定非常熟悉这句话。“给学生一个支点,学生能让整个课堂动起来”你是否也听过这句话呢?这是著名的特级教师斯霞老师说的。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我就把它铭记于心,我一直深信学生潜力不可估量。在我的教学工作中,我不断尝试,不断总结,想方设法创造情境,给学生一个个支点,发现:学生回馈给我的是惊喜:他们一次又一次让课堂“动”起来。我感激学生给我带来的愉悦,禁不住想与你分享。或许我的认识还很浅显,粗糙。但愿对你来说,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听了一位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教学,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老师让学生量的角,都刚好是整数,而且是整十的数?对角对边分别刚好相等。我想那是我们理想化了的课堂。你试着量过吗?我试过观察学生测量,没有这样统一,有些误差甚至达2°,通过观察与测量,他们同样会猜想: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测量容易让人发现或猜想结论的趋势,但由于作图与测量存在误差,这种误差引起学生强烈的矛盾冲突(就是需要学生的这种矛盾冲突,对教学有促进作用),而且形形式式的平行四边形无数个,我们不可能全部测量,学生对知识产生需求,认识到必须用一种更有说服力的方法去说明我们的发现,这时再引出数学的证明方法,水道渠成。试问一下:我们有必要在一开始就去追求学生的测量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完全一致吗?
另外,证明过程中,为什么全班学生都不约而同地想到连接对角线AC,为什么他们不展开想象的翅膀,尝试着去连接BD?若有人提出连接BD也行,那是多么的可贵!
我想,是不是我们老师过于牵制住自己的学生,亦或是为了自己的教学顺顺利利完成,我们有必要去追求这种学生课堂的表现与自己的设计高度统一吗?这样我们会不会剥夺了学生喜爱钻研的天性,折伤一张张奋力欲飞的翅膀?长此以往,学生会不会习惯与往老师设计好的模式里钻?
或许有时候,我们会变得不相信自己的学生;有时候老师为了追求上课过程如自己的备课一样顺利走到下课,不留空间给学生,整节课就是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以为这样能很好地完成教学进度,短时间内可能学生确实得到“鱼”了,但以后要的“渔”在哪里呢?要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啊!
读书时曾学习过一篇课文《珍珠鸟》,因为主人对小鸟的一次次信任,原来怕人的鸟儿,最后竟飞到主人写字的书桌上,停在主人的肩膀上。作者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新课标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七年级下册有个内容:三角形的外角。为方便学生理解三角形外角的关系,课本安排了一个探究:
如图(1),在△ABC中,1、若∠A=70°,∠B=60°,能由∠A,∠B求出∠ACD吗?如果能,∠ACD与∠A,∠B有什么关系?
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是否都有这种关系?
我想应该把问题设计得开放些,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去开展探究:
于是,我这样设计:
(二)探究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关系。
1.提出问题
(1)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2)相邻与不相邻中又有什么具体关系?
2.学生自主探究
(1)小组交流探究;
(2)班上汇报探究结果;
预设学生可能想到的探究方法有:
测量法、拼图法、推理法等。
3.总结性质
此次探究活动,由问题出发,学生尝试总结,推理、论证,再到形成性证明。
汇报过程中,学生展示的探究方法,同学们自身也开了眼界。我更被孩子们的方法,被孩子们的探究精神打动了!最后,每人选取自己喜欢的方法写出了证明过程,得到了结论: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不管是课前的学习准备,还是上课时的小组讨论,都应突出学生的学习,不但重视学习的内容,更强调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对自学的知识进行重新认识与加深理解,学会聆听老师与同学的讲话并与之交流,上讲台展示汇报自己的见解,对别人的观点提出补充或质疑,以及对质疑的反驳等。这些都需要教师信赖学生。
试一试给学生让课堂“动”起来的一个支点,学生的表现,会换你百倍惊喜。信赖学生,信赖自己可以做得更好,在新课程改革的探索道路上,我们一定能创造出更美好的境界!
二、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前段时间讲评一份综合测试题,其中一道是2011年贵港市的中考题:
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中,AB∥CD,E是BC的中点,EF⊥AD于点F,AD=4,EF=5,则梯形ABCD的面积是( )
A.40 B.30 C. 20 D.10
当时我只想到一种解法:连接DE,AE,过点E作EH∥AB,与AD交与点H,设梯形的高为h,分别连接AE,DE,易求S△ADE=AD×EF,再利用同一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关系,可求出EH·h的值,从而得到梯形面积。
当我提问:哪位同学还有其他解法?只见张富有站起来,“老师,看看我这种解法行吗?”接着他在教室的白板展示了解法,如下:
过点E作MN ∥AD,分别与AB,DC的延长线交与点N,M。易证得△CME≌△BNE,巧妙地将梯形面积转化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同学们拍手叫好。大家向他投去赞赏的目光。我也暗暗叫绝,确实体会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真正内涵。
或许你要说,那样的学生毕竟是少数。或许你说得也没错,但如果组织得好,那一部分学生可以带动许多学生,许多时候,学生的榜样更有说服力。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一位称职的教师,应该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良知。作为教育者,不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要树立为“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意识。每个孩子的身上,承载着多少亲人的目光,承载着多少个家庭的希望!教师自己对自身的职业有了这样的认识,才能将肩上的责任化为教育教学研究的动力。教师拥有了自我专业追求,生命的种子就会进发出无限潜能,生根、发芽、开花,结出丰硕的果实。
真正能做到给學生一个支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我们老师具备教育的智慧,这种智慧包括老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教学机智等。我深信,探索永伴我左右,勤于收集与整理,点滴发现记心头;只要花了心思,定能给学生一个个让课堂动起来的支点!
一、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听了一位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教学,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老师让学生量的角,都刚好是整数,而且是整十的数?对角对边分别刚好相等。我想那是我们理想化了的课堂。你试着量过吗?我试过观察学生测量,没有这样统一,有些误差甚至达2°,通过观察与测量,他们同样会猜想: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对角相等。测量容易让人发现或猜想结论的趋势,但由于作图与测量存在误差,这种误差引起学生强烈的矛盾冲突(就是需要学生的这种矛盾冲突,对教学有促进作用),而且形形式式的平行四边形无数个,我们不可能全部测量,学生对知识产生需求,认识到必须用一种更有说服力的方法去说明我们的发现,这时再引出数学的证明方法,水道渠成。试问一下:我们有必要在一开始就去追求学生的测量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完全一致吗?
另外,证明过程中,为什么全班学生都不约而同地想到连接对角线AC,为什么他们不展开想象的翅膀,尝试着去连接BD?若有人提出连接BD也行,那是多么的可贵!
我想,是不是我们老师过于牵制住自己的学生,亦或是为了自己的教学顺顺利利完成,我们有必要去追求这种学生课堂的表现与自己的设计高度统一吗?这样我们会不会剥夺了学生喜爱钻研的天性,折伤一张张奋力欲飞的翅膀?长此以往,学生会不会习惯与往老师设计好的模式里钻?
或许有时候,我们会变得不相信自己的学生;有时候老师为了追求上课过程如自己的备课一样顺利走到下课,不留空间给学生,整节课就是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以为这样能很好地完成教学进度,短时间内可能学生确实得到“鱼”了,但以后要的“渔”在哪里呢?要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啊!
读书时曾学习过一篇课文《珍珠鸟》,因为主人对小鸟的一次次信任,原来怕人的鸟儿,最后竟飞到主人写字的书桌上,停在主人的肩膀上。作者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新课标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七年级下册有个内容:三角形的外角。为方便学生理解三角形外角的关系,课本安排了一个探究:
如图(1),在△ABC中,1、若∠A=70°,∠B=60°,能由∠A,∠B求出∠ACD吗?如果能,∠ACD与∠A,∠B有什么关系?
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是否都有这种关系?
我想应该把问题设计得开放些,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去开展探究:
于是,我这样设计:
(二)探究三角形内角与外角的关系。
1.提出问题
(1)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2)相邻与不相邻中又有什么具体关系?
2.学生自主探究
(1)小组交流探究;
(2)班上汇报探究结果;
预设学生可能想到的探究方法有:
测量法、拼图法、推理法等。
3.总结性质
此次探究活动,由问题出发,学生尝试总结,推理、论证,再到形成性证明。
汇报过程中,学生展示的探究方法,同学们自身也开了眼界。我更被孩子们的方法,被孩子们的探究精神打动了!最后,每人选取自己喜欢的方法写出了证明过程,得到了结论: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不管是课前的学习准备,还是上课时的小组讨论,都应突出学生的学习,不但重视学习的内容,更强调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对自学的知识进行重新认识与加深理解,学会聆听老师与同学的讲话并与之交流,上讲台展示汇报自己的见解,对别人的观点提出补充或质疑,以及对质疑的反驳等。这些都需要教师信赖学生。
试一试给学生让课堂“动”起来的一个支点,学生的表现,会换你百倍惊喜。信赖学生,信赖自己可以做得更好,在新课程改革的探索道路上,我们一定能创造出更美好的境界!
二、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前段时间讲评一份综合测试题,其中一道是2011年贵港市的中考题:
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中,AB∥CD,E是BC的中点,EF⊥AD于点F,AD=4,EF=5,则梯形ABCD的面积是( )
A.40 B.30 C. 20 D.10
当时我只想到一种解法:连接DE,AE,过点E作EH∥AB,与AD交与点H,设梯形的高为h,分别连接AE,DE,易求S△ADE=AD×EF,再利用同一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关系,可求出EH·h的值,从而得到梯形面积。
当我提问:哪位同学还有其他解法?只见张富有站起来,“老师,看看我这种解法行吗?”接着他在教室的白板展示了解法,如下:
过点E作MN ∥AD,分别与AB,DC的延长线交与点N,M。易证得△CME≌△BNE,巧妙地将梯形面积转化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同学们拍手叫好。大家向他投去赞赏的目光。我也暗暗叫绝,确实体会到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真正内涵。
或许你要说,那样的学生毕竟是少数。或许你说得也没错,但如果组织得好,那一部分学生可以带动许多学生,许多时候,学生的榜样更有说服力。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一位称职的教师,应该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良知。作为教育者,不仅仅是完成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要树立为“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意识。每个孩子的身上,承载着多少亲人的目光,承载着多少个家庭的希望!教师自己对自身的职业有了这样的认识,才能将肩上的责任化为教育教学研究的动力。教师拥有了自我专业追求,生命的种子就会进发出无限潜能,生根、发芽、开花,结出丰硕的果实。
真正能做到给學生一个支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我们老师具备教育的智慧,这种智慧包括老师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教学机智等。我深信,探索永伴我左右,勤于收集与整理,点滴发现记心头;只要花了心思,定能给学生一个个让课堂动起来的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