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文入境 曲径通幽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diud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所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体味意境是诗词鉴赏的关键。意境似乎抽象、空灵、难把握,但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1.由把握意象进入意境。意象是具有一定情感指向或意义指向的景物,是构成意境的要素。所以抓住诗中的意象去理解感受“此景”中“此人”的“此情”,也就可以体味出诗的意境了。下面以《天净沙·秋思》为例进行分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枯藤”“老树”“昏鸦”三种意象构成的是一幅衰败的景象,表达一种凄凉之情;“小桥”“流水”“人家”组成远离喧嚣的图景,渲染出环境的孤寂,表现孤独之情;“古道”“西风”“瘦马”这三个意象构成的是一个浪迹天涯的形象,表达漂泊无奈之情;“夕阳西下”渲染伤感氛围,倦鸟归家而我还浪迹在外的凄苦之情蕴含其中;“断肠人在天涯”表现游子远离故乡孤独自处之情,体现着一股铱浓的乡愁。这12个意象的组合,就构成了一个冷寂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凄凉悲苦的情绪,而惆怅从“枯藤”绵延到“天涯”,不呼即来,挥之不去,读者在这里看到的就不再是12个孤立的景物,感受到的就不再是凄惶、孤独、漂泊等单纯的情绪,而是由这些景和情共同构成的一个广阔世界和弥漫于其中的无穷无尽的怀乡之情,这就是此诗的意境。这样,就从意象走进了意境。现代诗也如此,如沈尹默的《月夜》:“霜风呼呼地吹着/月光明明地照着/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霜风”“月光”两个意象渲染一种霜风寒月的秋冬夜景,以此为大背景,接着又推出两个并排立着、并不靠着的意象——“我”和“一株顶高的树”:“树”不屈服于霜风寒月,傲然直立;“我”也挺立着,不靠着树,也不屈服于霜风寒月,表现的是一种个性解放、人格独立的精神。
  此外,以下内容应在教学中进行补充,以助学生更便捷地把握意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些景物已成为具有特定情感和含意的意象:“春景”“秋景”“西风”往往是悲伤情绪的依托者,惜春、伤春、感春、春恨、春愁、春怨、秋思、秋怀、秋意、叹秋、悲秋是诗中常用的意象,如“惜春常怕花开早”、“昨夜西风凋碧树”。此外,细雨、垂帘、残月在诗中传递出的也是忧愁、怅惘之情,如:“帘外晓莺残月”透出的是寂寞独处的心情。“疏帘半卷黄昏雨”感叹的是无计留春住的凄然之情,等等。
  下面用此法分析1999年高考题:“‘江月去船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拔刺鸣。’这首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选出下列四首诗中这种写法相同的一组。”月、灯、鹭、鱼就是四个意象,这四个意象的自然结合构成了安谧和平的意境。与之相切合的只有选项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它也是用迟日、春花、燕子、鸳鸯四个意象构成了一个安谧闲适的意境。
  2.循诗句进入画意从而把握意境。诗词讲求诗中有画,诗情画意,只要循着诗句进入诗人描绘的图景之中,便能体味蕴含其中的意境。如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裳,斜风细雨不须归。”诗人寄情于景,以词人画,写了山水、白鹭、肥鱼、斜风细雨,而自在的渔父被安排在这个环境之中,从而构成一幅江南水乡的渔歌图:远处是黛青的西塞山,高处是青山映衬下的白鹭,而作为图画中心的却是戴青箬笠、披绿蓑衣的渔翁,鹭在飞,水在流,鱼儿在嬉戏,一切景物都是那么新鲜、清丽、润妍,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垂钓,自然是被陶醉而不须归了。如何引导学生走进这幅图景中呢?教师不能只用几个词语或几句话的概述就把自己的感受强加给学生,而是要想法调动起学生的审美直觉和经验、感情,用剥笋式的方法寻幽探胜,引导学生逐渐深入到诗词描绘的画面中,从直觉——联想、想像——理解、领悟——走入诗人的灵魂。引导可分四步走:首先调动起学生的审美直觉观照所构成的意象美,根据文字提示,在脑海中显现由青山、白鹭、桃花、流水、渔翁构成的水乡垂钓图。其次,让学生根据这幅图和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展开联想和想像,方法可以是边诵边想像,也可以是教师朗诵,学生闭目想像,还可以配上与此景相和的音乐,让学生在配乐朗诵中想像,在诗句的刺激下,学生曾见过的相似的景色便一幕幕浮现在脑海中:烟雨迷蒙的湖泊,桃花缤纷的溪流,专心垂钓的老翁。也可能会想到文学作品中相似的语句:“漠漠水田飞白鹭”,“一行白鹭上青天”等。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知解力,主动把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融人对诗句的联想和理解中,从而获得一种审美的愉悦。在此基础上走入第三步,老师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来领略、体味诗句描绘出的这幅图所深藏的意蕴:在这幅斜风细雨笼罩的水乡图中,有白鹭在飞,有碧水在流,还有鱼儿在嬉戏,在这样的环境中垂钓,乐而忘忧,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纵情山水。不知不觉;读者就在这样的联想和感悟中走进了画中也走进了诗人的灵魂,领略到诗人在自然中觅取心灵滋养、陶醉山林的适闲之趣和淡怀逸志,也体味到澄洁、淡雅的意境。第四步,引导学生用文字把这个感受的过程表达出来,用语言把那些飘浮不定的模糊的感受固定下来。这样,就完成了完整的对诗词鉴赏的过程,也是一‘次感受诗美的历程。
  3.通过咀嚼文字来把握意境。诗词的语言具有凝练、形象、富于表现力的特点,诗人都求遣词选句能最好地为意境服务,所以,联系全诗之旨,反复咀嚼品味语言文字,也是把握意境的一个途径。柳宗元《江雪》“干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中“干山鸟飞”“万径人踪”显示的是大自然的喧闹和俗世的纷争,但诗人却用一个“绝”字一个“灭”字否定了这种喧闹和纷争,从而构建了一个空阔、寂静的一个“孤”字一个“独”字与“绝”字“灭”字相呼应,从而制造出浓烈的孑然独立的气氛。用“千”“万”这样的复数反衬“孤”“独”这样的单数,从而突出“世人皆醉,唯我独醒”的孤高自许的思想感情。在这样空阔冷寂的世界中垂钓,钓并非是为了钓,而是经历人世纷争之后寻求超脱、复归宁静的遗世独立的旨趣,表现的是超凡脱俗的冲淡的意境。又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表现了诗人意在采菊,无意望山,恰好举首见之,故悠悠忘情的趣近而境远的意境。总之,抓住此词中的关键词语反复咀嚼、认真揣摩,便能嚼出此中的思想、感情和意境。
其他文献
教科书,也称为“课本”。它是根据课程标准(过去是“教学大纲”)由课程专家、学科专家以及优秀教师共同编写的师生(原为“学生”,笔者注)的教学用书。教材是它的上位概念,它是教材的主体。教科书编写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教育的内在质量和学生的发展。①因而,它承担着师生赖此为范本进行教与学的重任。不论何种教科书(包括教师用书,以前称“教学参考书”),都凝聚着编写者的心血和智慧。教科书在宏观层面诸如内容选择、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不用‘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不用‘教’”。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入了门,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就是用不着给‘讲’用不着给‘教’了?”课堂是否有效,是否高效,是否能够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只有从学生角度判断才有实际意义。因为我们所从事的一切教育教學行为和经历的一切教育教学细节,其终
“江南女子的婉约”,是多数人对盛新凤老师执教风格的评价,这位来自浙江湖州的女老师从长相、声音再到执教风格,都浅浅荡漾着太湖的微波。她就像这个季节该有的桂花香,打开窗,香气便飘入,这般自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仿佛盛老师的教学风格是这样清新、自然。   以《去年的树》《“番茄太阳”》《青海高原一株柳》三节公开课为例,本文重点探讨盛老师清新自然的课堂文本解读过程,得出以下结论:   一、紧扣课
《约客》是南宋被称为“永嘉四灵”之一的赵师秀(1170—1219)的传世名作,谢枋得《千家诗》题为《有约》,《宋诗纪事》称作《绝句》,素以写景清新明了,体物精细,抒情含蓄而余味深长著称。  通过仔细阅读本诗,我们可以发现,在短短28字的描绘中,《约客》实际上包含了三个世界:室外、室内和诗人的内心世界。在诗中,这三个世界本来是浑然一体的,我们在这里把它们分开来讲,考虑的主要是分析的方便明了,而绝不是
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文本中的长妈妈是鲁迅儿童时代的保姆,她帮鲁迅找到了“最初得到的最为心爱的宝书”——《山海经》,《山海经》给了少年鲁迅强烈的“震悚”并产生无比的“敬意”,因而也使鲁迅对长妈妈终生怀有感激和怀念之情。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阿长与〈山海经〉》形成了单一的阅读视角和解读——诠释者较多地注目于从政治角度和民粹立场来阐释,把阿长阐释为劳动人民美好品质的化身,而忽略了
《我与地坛》(节选一)中有三处景物描写,准确理解这三处景物描写是读懂本章节的关键,这三处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呢?我们依次做一扼要分析。  第一处。原文如下:“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记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西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分析:这是作者关于地坛景象的描述,他究竟突出了地坛怎样的特点呢?我们只要抓
古诗词是一种语言高度凝练且富有韵律美的文学体裁,诗人往往用简单的语言反映生活或者思想情感,将复杂的情感、思想以及经历投射在具体的事物上,从而创作出具有表现美、情志美以及意境美的诗词作品。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首先必须要了解古诗词的美学特征,这样才能让学生有的放矢的鉴赏古诗词,并领略其中独特的美感。而鉴赏古诗词最绕不开的就是“意象”,“意”即作者融于诗词当中的情感、思想,“象”是
教育部在2011年颁发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里,要求七至九年级学生“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纵观市面上流行的初中语文教材,如统编版、苏教版、沪教版等,均将说明文阅读作为八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这其中,统编版与苏教版均选编叶圣陶的名篇《苏州园林》作为精读课文。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两本教材有一些差异,而教材的编写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因此,对教材的比较研究十分有必
一、诗人自白:照见作者主体意志   自我评价是古诗作者主体意志的再现,是了解作者其人的第一手资料。李商隐《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且吟王粲从军乐,不赋渊明归去来”,这两句是作者人生志向的真实流露。李商隐和唐代的其他诗人一样,怀有强烈的政治抱负,渴望自己能够建功立业,而不安于平凡消极的生活状态。但是,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所录入的李商隐诗歌多数是他的《无题》一类,这就导致学生在刻板印象中认为李商
2017年无锡市开始采用了统编版教材。名著导读,课外诗词诵读,自读课本,拓展延伸的篇目,则共同组成了初中统编版教材课外阅读的内容。教材要求初中学生三年共要阅读12部名著和24部自主阅读推荐的名著。这么大的阅读体量对于初中生来说,似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于广大初中语文教师来说,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实事求是地说,我们的很多一线老师可能都没有读过几部完整的名著,那么如何在教学当中高效有序地指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