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贫困桥” 奔上“小康道”

来源 :农村农业农民·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jin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年前,河南省商水县平店乡刘桥村由于偏僻落后、交通不便、群众收入较低、发展缓慢等因素,被确定为省级重点贫困村。
   如今,刘桥村道路四通八达、产业遍地开花,群众收入显著增加,生产生活环境日趋改善,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2020年9月,俺村138户612人已全部脱贫。”刘桥村党支部书记卢伟说,“全村广大群众依靠外出务工、渔网加工、大棚蔬菜、个体商贸四大支柱收入,90%以上的都盖起了楼房、60%以上的购买了小汽车,可谓是跨过了‘贫困桥’奔上了‘小康道’啊!”
   公路修到家门口
   迎着冬日的暖阳,漫步在刘桥村各个村庄街道,只见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水泥硬化路直通到老百姓家门口。小孩在街道上踩起了平衡车,各种运输车辆、家庭轿车缓慢穿行,一派和谐舒畅的景象。
   “要想富先修路,道路通百业兴。”商水县公路局派驻刘桥村第一书记张宏伟如是说。“我们商水县按照脱贫奔小康中长期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县乡两级通力协作,把优先解决入村道路、断头路、生产路、自然村主街道作为首要任务,群众出行条件逐年改善。”张宏伟介绍道。
   据统计,近年来,刘桥村修通了5条跨村路,修通了40多条主次街道,修通了1条500米的断头路,修通了1条490多米的生产路。全村仅修路一项总投资就达830多万元。其中,群众捐款修通巷道有13条共2000多米,村内道路硬化率达95%。
   特色产业大发展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群众要致富,产业是基础。“我们在产业发展上,因户制宜、多轮驱动,既注重高效规模农业发展又注重二三产业发展。目前,全村形成了大棚蔬菜、渔网加工两大特色产业,群众个体经营、外出务工收入不断提高。”卢伟说。
   “俺建了两座8亩地的大棚日光温室,每年种植优质豆角、西红柿、瓠子等反季节蔬菜,一个大棚年收入10多万元……”正在大棚内忙碌的村民赵高峰高兴地介绍道。“乡村干部帮俺办理了5万元金融贷款,修通了蔬菜基地的路,俺依靠大棚蔬菜种植已脱贫致富,以后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脱贫户凌国政、赵心莲夫妇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走进村内的一家渔网加工厂,车间内一派繁忙景象。据厂长卢学德介绍,所有渔网都是订单生产,采取的是“工厂+固定工+分散加工户”经营模式。厂里现有固定工20多人、分散加工户120多人,年产各种规格渔网30多万条,年创产值280多万元,工人月收入1500元左右。
   据统计,刘桥村外出务工人员有710人,省外务工300人,省内务工410人,年创收300多万元;个体经营户有70多户,户均年收入700多万元;村里发展合作社2个,特色产业基地8个。2020年,全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00元。
   公益岗位保收入
   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广大群众携手同步奔小康?“对于最后一批脱贫的特困户必须特殊照顾。一是靠政府保障兜底;二是靠产业帮扶带动;三是靠公益岗位增收。”卢伟脱口而出道。
   “我平常打零工,加上生态护林员的工资每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48岁的村民单连民对稳定脱贫很有信心。“没有共产党,我可能就无法摆脱贫困,感谢党和政府对俺贫困户的关怀,脱贫了今后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这是村民卢满仓的心里话。由于他家庭极其困难,村里给他媳妇周荣安排了保洁员公益岗位。
   截至目前,刘桥村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有210多人,村里给在家有劳动能力的26名贫困群众提供了各种公益岗位。这些公益岗位有的按月發工资,有的按“年薪”计酬,资金来源由相关部门全供。永久性的公益岗位,已成了最后一批脱贫户的“铁饭碗”。
   环境优美有奔头
   经济发展了,物质富裕了,群众更加崇尚优美舒适、开心快乐的精神生活。尽管时值隆冬季节,每到早晨或晚上,小游园内、文化广场上总会看到散步休闲、跳广场舞的村民。村干部胡艳华说:“目前,村里有3个秧歌腰鼓广场舞队,参加的妇女有120多人。”
   如今,漫步在刘桥村大街小巷,街道干净有序,夜晚路灯明亮,垃圾桶整齐摆放,隔三差五有人清运。“过去,垃圾遍地,杂物乱堆乱放,既不美观又不卫生。这几年,环境搞得好,大家都养成了垃圾不落地的习惯……”几位村民异口同声地说。
   为了改善群众生活环境,2016年以来,刘桥村大力开展清洁家园、美丽乡村建设。通过积极动员广大干部群众义务劳动,共清运垃圾杂物30多吨,栽植绿化树700多棵,改造坑塘4个,全村呈现出了路净树绿、景美人和的美丽画面。
其他文献
7月17日至21日,河南省大部分地区遭受特大暴雨侵袭,对郑州、新乡、周口、鹤壁、焦作等地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尤其是对贾鲁河、卫河泄洪区和部分低洼地块影响严重。积水地块农作物存在减产甚至绝收的危险。  7月24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当前河南省雨情汛情和抢险救灾进展情况,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俊忠就公众关注的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王俊忠介绍,截至7月23日,河南全省农
期刊
豫风楚韵,吃遍商城。  大别山革命老区河南省商城县历史悠久,生态良好。特殊的地理位置,厚重的文化底蕴,朴实的风土人情,造就了许多独具商城特色的地方产品,农特产品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宣传、开发力度不够,许多地方特色产品“养在深山人未识”,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品牌优势,品牌的开发与保护潜力巨大。  为此,商城县委、县政府组织专业人员积极开展全县地理标志资源普查,通过查阅地方志、《商城年鉴》、调查走访等
期刊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农业农村部总畜牧师、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司长张天佐就《意见》相关情况回答媒体记者提问。  问:《意见》出台的背景是什么?是基于什么考虑?  答:大国小农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当前,全国小农户数量约占各类农业经营户总数的98%,经营耕地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近七成。人均一亩三分地、户均不过十亩田的小农生产方式,是我国农业发
期刊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好地(呀)方……”  大多数人知道南泥湾,是从这首陕北民歌开始的。那是在1943年,鲁迅艺术学院秧歌队前往南泥湾慰问八路军第三五九旅之前,构思创作了名为《挑花篮》的秧歌舞,伴着一首插曲在台上表演。著名词作家贺敬之为这首插曲创作了歌词,就有了后来广为传诵的《南泥湾》。  今天,让我们的思绪乘着歌曲的翅膀回到那艰苦岁月,重温当年轰
期刊
昔日荒山石山,如今绿水青山。沿着美丽乡村建设之路,河南省宜阳县锦屏镇周村姗姗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昔日这个破旧的小山村,如今已蝶变成了宜人宜居、富饶怡人的美丽乡村,周村的发展变化令人赞叹。  荒沟变广场  2018年以前,在周村党群服务中心的西边,有一条长达500米的荒沟。那时村里的环境卫生整治尚不到位,村民们为了图方便,会把生活垃圾一股脑儿地扔到沟里,里面常年充斥着臭味,引来蝇虫飞舞。2
期刊
据《商城县志》记载,明清时期,河南省商城县出了89位进士,充分展现了商城儿女奋勇争先的优良传统。时至今日,全县上下广泛开展“争先进位谋出彩”主题教育,这与历史一脉相承。  河南省商城高中教师杨建平就是一位用了27年时间,一直在“争先进位谋出彩”的人。擦亮商城县教育名片、为商城争光、为河南添彩,是他不变的追求!  小试牛刀露锋芒  杨建平的教育事迹,要从1994年的秋天说起。大学毕业的他,义无反顾回
期刊
农谚云:“种田无定例,全靠着节气。”二十四节气反映的是以“年”为周期的自然变化规律,对于高度依赖自然条件的农业生产来说,它构成了中国人千百年来从事农业生产的基本遵循。围绕着二十四个时间节点,一代又一代的农民在年复一年的农事生产实践中,逐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农业民俗。它们既是有关生产过程、经验和规律的总结,也是指导生产实践的“工具”和“手段”。人们常说,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对于农人而言,“秋”最重
期刊
7月20日下午,河南郑州,暴雨骤然加剧,一时间,街道水流成河。  人们从上午时的调侃,慢慢变成了沉默、焦虑、恐慌、祈祷。“郑州挺住,愿郑州无恙,愿在这座城的人们平安回家。”  紧接着,河南省洛阳、焦作、新乡、鹤壁等城市,相继发出雨灾预警。特别是新乡,由一开始声援郑州,很快变成向全国求助:“新乡告急,新乡急需救援物资,请援救新乡……”  暴雨倾盆,河南许多地市一片泽国,损失惨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期刊
庚子冬月,正值三九,室外天寒地冻,室内暖意融融。   2021年1月11日下午,在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西姜寨乡的开封乡村振兴大学堂内,来自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农村农业厅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郑州蔬菜研究所以及主要涉农媒体的资深专家、学者,正在围绕有机蔬菜设施化栽培技术和未来发展热烈讨论,建言献策。   众所周知,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百姓生活需求、农产品品质等都有了更高要求。现
期刊
新年新开局。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保持粮食生产稳定意义重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下一步如何解决好种子和耕地两个关键问题?中国人的饭碗能否继续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日前,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就上述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抓住“两藏”战略两个要害   作为2021年经济工作的八项重点任务之一,解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