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例原发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肿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jsds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原发结外非霍奇金淋巴瘤(PE-NHL)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诊治的151例PE-NHL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PE-NHL占同期收治非霍奇金淋巴瘤的58.8%(151/257),平均发病年龄为52岁,男女之比为1.16∶1。PE-NHL最常累及的结外器官为胃肠道(30.5%)、鼻(19.9%)及Waldeyer 环(17.2%), 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弥漫大B细胞型(55.0%)、NK/T细胞型(18.5%)及黏膜相关结外边缘区B细胞型(13.2%)。临床分期为Ⅰ期31例(20.5%),Ⅱ期45例(29.8%),Ⅲ期44例(29.1%),Ⅳ期31例(20.5%)。原发于鼻的PE-NHL分期较早,Ⅰ~Ⅱ期占76.7%。结外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E-DLBCL)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73.2%,3年疾病无进展生存率为46.6%。国际预后评估指数(IPI)可以很好地预测PE-DLBCL的预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沉及首次治疗后疗效为影响PE-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结论

PE-NHL的发病率较高,胃肠道是最常见的受累器官,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弥漫大B细胞型。按照IPI评分进行危险分层可以反映PE-DLBCL患者的预后,但仅有血沉及首次治疗后疗效为独立预后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PEG)修饰的柔红霉素(DNR)脂质体(PL-DNR)治疗白血病的疗效及其毒副作用。 方法采用薄层水化法和主动载药法制备PL-DNR,测定理化指标,进行体外细胞增殖抑制实验,分析PL-DNR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作用。利用L1210荷瘤鼠白血病模型评价PL-DNR的体内抑瘤效果。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分析药物对小鼠的心肌毒性。 结果PL-DNR粒径大小为(110±10)nm,包封率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阳性枚数、阳性分区数和阳性比例与下咽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行肿瘤根治术联合颈淋巴清扫术的81例下咽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阳性淋巴结枚数、阳性分区数和阳性比例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结果81例下咽癌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79.0%(64/81),其中单颈淋巴转移率为82.9%(53/64),双颈淋巴转移率为17.1%
目的探讨11和20号染色体非整倍体在胃腺癌早期病理诊断和预后监测中的意义。 方法收集49例胃腺癌肿瘤、癌旁黏膜、距肿瘤远端切缘处黏膜组织进行11和20号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分析11和20号染色体非整倍体与胃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结果胃腺癌肿瘤、癌旁、距肿瘤远端切缘处黏膜组织中11号染色体的非整倍体发生率分别为83.7%、40.8%和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号染色
目的分析1989—2008年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的性别差异、城乡差异和年龄分布差异的变化趋势。 方法利用中国1989—2008 年恶性肿瘤发病数据,按照不同性别(男女)、不同地区(城乡)和年龄(分别为0岁组、1~4岁组, 5~84岁每5岁1组和≥85岁组,共19个年龄组)分层,运用Poisson回归模型,分析发病率性别比值、城乡比值和平均年龄的变化特征。 结果恶性肿瘤发病率男女比值由1989年的1
目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上调miR-140后,miR-140组中Smad3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为0.04±0.01,低于空白对照组(0.47±0.02)和阴性对照组(0.52±0.06,均P<0.05)。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miR-140组中Smad3 mRNA表达水平为1.11±0.13,与阴性对照组(1.00±0.0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
目的探讨WIG-1在调节小细胞肺癌多药耐药中的作用。 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小细胞肺癌敏感细胞株H69和耐药细胞株H69AR中WIG-1的表达,real-time PCR法检测化疗敏感和耐药患者血液标本中WIG-1的表达,小干扰RNA(siRNA)抑制耐药细胞株H69AR中的WIG-1的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流
目的比较含铂与不含铂方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首发肺转移的疗效。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65例患者按照一线化疗方案是否含铂类药物(顺铂或卡铂),将其分为含铂组与不含铂组。疗效观察指标包括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总生存时间(OS)和客观缓解率。 结果32例含铂组患者中,完全缓解(CR)2例(6.3%),部分缓解(PR)16例(50.0%),疾病稳定(SD)11例(34.4%),疾病进展(PD)3例(9.4%)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顺铂(DDP)同步适形调强放射治疗鼻咽癌患者的急性毒副反应和近期疗效差异。 方法88例接受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和单纯同期DDP化疗的Ⅱ~Ⅲ期初治鼻咽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标准组(DDP 100 mg/m2, 每3周1次,44例)和研究组(DDP 80 mg/m2, 每3周1次,44例)。比较完成治疗方案的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急性毒副反应和治疗后3个月的近期疗效。 结果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