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风华与历史物语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ent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杭州之兴,起于吴越王钱镠,随着隋唐经济重心的南移,据京杭运河和钱塘江岸之利,杭城至北宋已成为“东南第一州”,因此宋室南渡之后以此作为驻蹕之地,顺理成章。南宋定都杭州,不仅是中国政治史的一个转折点,也带来了中国饮食文化的一次大融合、大改变。
  流传至今的绝大部分关于南宋生活的描述和回忆,当时饮食的种类之繁多,口味之精致,其中不乏细节描写,大量诗文极力描绘南宋生活的繁华图像。只消读读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我们便能知晓二三。虽然孟元老梦的是汴梁,不过开封的饮食几乎全盘搬了来,再加上其他北方菜系的加入,与杭州地方菜的改造,一大帮文人美食家的风雅追求,杭州饮食之登峰造极,无与伦比。在《射雕英雄传》里,黄蓉给洪七公做了一道美食,叫“二十四桥明月夜”。扔了那火腿,单吃那24个洞里挖出来的豆腐,实在是有点奢侈。同样的食料,怎么做、怎么吃,彰显了食客的不同身份。这一点,真是古今皆同。
  吃在南宋,舌尖上的风华。这类饮食文章不在少数,《杭州宋代食料史》有点例外,这部作品不囿于餐桌上的津津乐道,不止于菜肴的色香味笔谈,而是扣紧“食料”二字,专注研究农田、庄园、山野、丘陵、水塘、江河等区域种植物的来龙去脉。宋史研究有个好处——典籍丰富、不缺材料。《杭州宋代食料史》的特点,就是建基于各种历史记载、笔记和谱录,由作者爬梳、缀连而成,全书分为十一章,整体架构很清楚,大致是对粮食和经济作物的分类考察,兼及生产领域的各种变化,以及由饮食衍生的社会习俗的变化。
  南宋与饮食有关的诗文笔记留世极广。“东坡肉”固然名动天下,苏轼还写过《煮鱼法》、《菜羹赋》、《论食》等许多饮食文章,而俞为洁更多撷取的是“今欲去葑田,葑田如云,将安所置之”这样的文章,见证苏轼作为杭城太守对西湖水利工程和经济作物栽培的思路。《武林旧事》、《梦梁录》等笔记屡现书中。比如,林洪的《山家清供》,收录了一百多种宋代的食物品种,涉及菜、羹、汤、饭、饼、面、粥、糕团、点心等,俞为洁几次引用《山家清供》等笔记目的,也并非常人那样谈吃谈喝,而是由笔记中的食材引向它们的生产源头,让这些文人书写进入了史家研究的视野,成为史料的辅证。
  最有价值的材料选取是对各类经济谱录的提炼。谱录是关于某一种物品的专志,一般都会比较详细地记载该物的种类、来源、分布、生产、加工、使用等信息,因此往往有着正史遗漏的细致资料。宋代是修撰谱录类书籍的高峰时期,仅从《四库全书》即可见其一斑。《四库全书》现收录谱录类书籍五十六种,其中宋代所撰为三十八种,占三分之二强。宋代谱录撰写的众多是与当时经济文化的繁荣息息相关的。茶、酒、糖霜、荔枝、橘、香、菌、菇、鱼虾蟹等,纷纷修撰成谱,这些食料的生产技术、使用价值和消费方式,以及由此派生的独特的文化现象,构成了《杭州宋代食料史》的底蕴。
  南宋经济很大程度得益于商业。农耕者超越了自给自足的水平,广泛种植经济作物,他们将产品在集市上贩卖,再用收益购买食物,某些产品的市场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起来,这些变化可谓影响深远。最重要的一点,是更多的食料都可在市场购得,食物的多样性也大大提升。这部分归因于农业的商业化,部分归因于进口,还有部分归因于产量有限的如茶叶、糖等作物的广泛种植,使得昔日的奢侈品变成日常生活用品。食品与其他商品一道参与跨地区贸易,在划定的集市区域中售卖,新兴的商人阶级形成。
  这些变化也促进了杭州的城市发展。杭州的餐馆能提供原生态的淡水鱼和海鲜,此外也提供红肉、家禽和小麦面条等常见的北方菜。杭州不仅满是口味挑剔的贵族士绅,还有逗留此地的生意人和来自四面八方的难民,因此杭州餐馆必须要满足不同地域的口味,包括穆斯林等特殊人群的饮食习惯,这就促使了食料朝着奢华和大众饮食水平两个方向都须有发展,这种多重化的饮食结构反过来又促使杭州成为了多元包容的大都市。
  编辑/林青雨
其他文献
人们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但最早的豆既不能种,也不能吃,它就是一个盛东西的器皿。  豆是一个象形字,开始是指一种专盛肉食的器皿,《国语·吴语》中说:“觞酒、豆肉、箪食。”意思就是用觞盛酒,用豆盛肉,用箪盛饭。我们从“豆”的甲骨文字形看,豆有点像我们现在用的高脚杯,只是比杯子大得多,有的有盖有的无盖,有的有耳有的无耳。“豆”字最上面一横就代表盖子,下面的“口”表示“豆”内盛有食物,接下来的两
期刊
一  庄子讲故事,老子讲道理。  知道了庄子,不能不了解老子。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不可说,不可说,不说就对,一说就错。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二  老子和庄子是一组经典CP,经常放在一起并称老庄,都是道家创始人。他们对后世影响极大,甚至无意中创立了一个宗教——道教。他们还被尊为仙人,老子是太上老君,庄子是南华真人。  这在全世界都非常罕见。  因为不管耶稣还是穆罕默德,都是
期刊
勤向窗前讀五经
期刊
色彩是美好生活的反映,是多彩生活的体现。“诗中有画”更是我国古代诗人的追求,诗歌虽然不能像绘画那样直观地再现色彩,却可以通过语言的描写表情达意,唤起读者相应的联想和体验,展示出一幅幅多彩的画卷。  中华诗词,博大精深。仔细品读,我们很容易看出许多诗人写诗在运用色彩上往往追求复色搭配之美。用色时,或组合,或对比,方法多样。  有的诗人爱用多种色彩的组合来表现浓郁的画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
期刊
南宋罗大经在《鹤林玉露》里写道:  唐子西诗云:“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余家深山之中,每春夏之交,苍藓盈阶,落花满径,门无剥啄,松影参差,禽声上下。午睡初足,旋汲山泉,拾松枝,煮苦茗啜之。随意读《周易》《国风》《左氏传》《离骚》太史公书及陶杜诗、韩苏文数篇。从容步山径,抚松竹,与庸犊共偃息于长林丰草间。坐弄流泉,漱齿濯足。既归竹窗下,則山妻稚子,作笋蕨,供麦饭,欣然一饱。弄笔窗前,随大小作数十
期刊
生活素喜  守望初心  以文字以书籍  度好生活  我觉得阅读欲望就是一口气把这本书读完,就是对一本书最大的肯定。  一个人内心有了格局、有了气象,文字才会有格局,有气象,它绝不是一天两天能够速成,而是许多年慢慢积累的过程。  写作是一种抵达,抵达内心的同时才能抵达写作的本质和核心,能找到小喜,其实是人生的安慰。  几年前我就恢复了手写,写在古老的宣纸上,也许很长时间不写一篇,写出来之后就随便放在
期刊
印刷术发明前,书籍的流通主要靠手抄。大约是在晋代的时候图书结束了简帛时代,进入了纸张时代。由于印刷术是在唐以后才得到广泛传播,所以在此之前图书全部系人工抄写。南北朝时期,抄书盛行,社会上出现了以抄书为业的“经生”。隋唐时期,政府十分重视抄书。隋文帝时官家向民间搜求异书,召集国内书法大家抄写,抄写定本后归还原主,共抄三万多卷。唐太宗时,更扩大了抄书工作。  唐玄宗时,设立了修书院,专门掌管抄书校书工
期刊
因是商王的王后,她被赐姓“妇”,因她的出身,从而得名“好”。在现代纷纭的女强人中,也许她并不出众,但要知早在有商时期,女人的地位不高,甚至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家织物劳作、繁育后代,女性在社会上甚至没有话语权,妇好却从小立志要让女人的地位变高。在男人掌控所有主权的商朝,一个女人挺身站了出来,为天下把持政事,祭奠祖先,占卜未知,这想来基本是不可能的,但妇好做到了。甲骨文记录了数次妇好主持对历代先王与其
期刊
母亲把铜制墨盒递给我,说全家说你最爱读书,还是你收藏着吧,母亲说墨盒是外公留给她的。我拿着沉甸甸的墨盒,墨盒是用铜做的,上面雕刻着素描兰草画,古朴典雅,让人爱不释手。  我曾在徐州古玩摊上,看到民国时期的日用瓷、铜墨盒、铜锤、铜炉、帐勾等。我仔细看看那些墨盒,虽然有些古旧了,但工艺铜质都一般。老板说还有上等的墨盒,他拿出来给我看,只见墨盒是长方形的,厚重质朴,墨锈暗沉,古意沧桑,包浆古旧而饱满,闪
期刊
一.中国是一个诗的大国,从《诗经》《楚词》,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无不闪光着诗的光彩,遗憾的是,不少诗的读者、作者、字人却很少关注诗的构件一一一意象问题。意象是中国诗歌的关键性的范畴,《老子》第二十一章指出:“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道是抽象的,通过“象”可以进入“道”的世界。《易传》则首先把“意”和“象”联在一起,“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