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兜番茄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inchang52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十年前的秋天,我上初中二年级。因家贫,哥哥辍学在家,种了半亩西红柿,是反季节的,他说,种得晚了人无我有可卖高价。
   一个星期天上午,秋雨飘飞,把乡野村庄田地涂抹得湿漉漉的,我拎着一袋番茄到茶庵街上卖。这些番茄色泽光艳,品相很好,哥哥交代我:“你卖一块五一斤,下来卖个十来块钱,够你两个月生活费。”
   我骑着从邻居家借来的自行车,自行车架很高,因为个子小,我把腿从车梁下伸进去,掏腿半圈半圈地骑到茶庵街上。
   到街上的时候,大约是上午九点多。在街角一处房檐下,我把塑料纸展开铺到地上,把番茄掏出来一个个摆上去。金黄色的番茄被雨一润,更加光润。我满怀信心,等着买主来买鲜货。因为下雨,过往人走得很快,有人快速骑车而过,有人步行,可没人光顾我的菜摊。在漫长等待里,我充满期望,哪怕有一个人来问一下也好!到了晌午,赶集的人该回家的回家,该吃饭的跑到街头饭店吃饭,街市上空袋子般寂寥空荡,只有我孤零零地守着。
   过了晌午,还没有人来买。我沮丧极了,今天怕是卖不掉了!是收拾起来回家还是再等等?收拾回家简单,可我的生活费从哪来?我找了一个小一点的番茄,拿起来用衣服擦擦,张嘴咬开,一股甜丝丝、酸溜溜的美味立时传递开来,几口吞到了肚里。可不吃还好,一吃更饿,一连吃了三个,肚子饱了,自己又吓了一跳,这几个番茄可值不少钱哩!在忐忑不安的心绪下,时间慢慢溜走。到下午快四点的时候,一辆自行车唰地停在我摊前,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番茄咋卖?”我抬起头,看到一张孔武英俊的脸,浓眉,大眼扑闪扑闪地盯着我。“一块五一斤”,我的声音软弱无力,低得像蚊子叫。毕竟,以前我没有卖过东西,连秤都不会使。那张脸盯着我看:“嗨,是你!”他分明认出了我。我的脸上一阵发烧,“是我。”我也认出了他。他个子很高,大约一米八几,而我当时不到一米六,他是我哥的同学海师兄,他家在街南老秦营。海师兄说:“番茄我全要了,明天家里待客,一块五貴,我只有八块钱,全买走,你也回家吧,咋样?”海师兄递给我八块钱,我几乎是没有考虑,就把番茄从地上收拾起来,装进了兜里。那个兜是用蓝色塑料绳编的带眼儿的,很结实。我把一兜番茄递给海师兄。他挂在车把上,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说:“回家去吧!”我呆呆地站在雨中,目送我唯一的顾客远去,泪水迷漫了眼睛。我把八块钱装进裤子布袋,按了按,然后推起车子,滑行了一段,把右腿从车架下伸进去,一拐一拐地沿着乡村公路向家里骑去。
   骑到家时,也不知是汗水还是雨水,头发湿漉漉的。“大哥,大哥,卖了八块钱。”我把车在院子里一扎,喊着哥哥。哥哥从屋里出来:“我瞅瞅。”我急忙伸手向兜里掏钱,可兜里什么也没有。我急了,怀疑是装在上衣口袋里,找遍也没有。那八块钱,仿佛从我口袋里蒸发了。我心里急得像猫抓,又推上车子,沿路骑着找了一遍,也没找到。那八块钱,绝对是我一上一下骑车子时,从兜里甩掉了,哪能再找到呢!
   眨眼间,我已经过了不惑之年,可人生第一次卖番茄的经历,却从没忘却。
其他文献
仲夏时节,我乘着和煦的微风走进莲花村,这个位于阳山县岭背镇的村庄果然名不虚传,村前屋后全是连片的荷田,那碧绿如茵的莲叶把一幢幢小洋楼式的農舍包围得严严实实,那正在盛开的莲花,像朵朵彤云从村庄一直延伸到岭背河边……   莲花村远离县城,旧时当属穷乡僻壤,相传该村的先祖为躲避战乱和饥荒流落至此,发现这里依山傍水风景秀美,且土地肥沃适宜耕种,便在此定居扎根,开垦荷田,种藕采莲。每当夏日来临,荷花绽放,
期刊
春天到了,在城市公园里,洁白的玉兰、猩红的海棠、金黄的连翘……各种花争奇斗艳,令人目不暇给、眼花缭乱。然而,这于我似乎太过奢华、太艳丽、太不自然了。每每推开窗户,踮起脚尖眺望远处那连绵起伏的山峦,总惦念着山洼洼里那自然而甜美的春天,心生无限向往。   好雨知时节。周末,乘着微雨,我们驱车一头扑进了大山的怀抱。滚滚车轮,追撵着初春的脚步,满载着赏春、慕春、惜春的婉约心曲,驰骋在三月缤纷的旷野上。远
期刊
夜已深,突然接到姐的来电。说,爸今天住那个女人家里了。   一时间,有点愕然,也似乎在预料之中,只是消息来得有点早,还是不由自主地“啊?……哦”。各种滋味涌上心头,竟不知道说什么好!   妈在天上呢!她可知道,她打下的一片阵地,如今被另一个女人占领?   记得临终前几日,她拉着我的手说,这次我还能回家吗?若回不去了,你爸怎么过?没人催他洗澡洗头,没人给他洗衣做饭,咋过?走之前的最后一句话是,
期刊
我眼中的朱亭一直是色调苍茫、凝重沉静的。殊不知,待近日再次踏足朱亭之后,我突然涌有一种蕴藉心底的渊涵感,那何止是几点朱亭,无限沧桑?宛如那长长的又悄无声息的麻石古街、麻石马道,那滚滚北逝的湘江之水……   我眼中的朱亭又是深邃非凡的。翻开一页页沉甸甸的人文档案,何止是一次次魅力四射、惊现璀璨与靓丽?   朱亭,一个因朱熹而得名的小集圩,一座穿越千年历史的古色古香古镇,一片超越了历史性与地域性的
期刊
20天外出,回到家,发现白瓷碗里的红薯已经干死了。   它可以靠自己的养分生长的。当初,随手把它放在一个白瓷碗里,添了点儿水,搁在墙角,终日忙碌,再注意到的时候,已是一个月后,它的叶子已是郁郁葱葱了。这次出行,忘记将它搬到阴凉处,它,历经冬春大半年光阴,终究没有逃出这个高温的夏日。   它静躺在堆满枯叶的盘子里,黄瘦的皮肉皱巴巴的,像一具干瘪而衰老的身体。它会不会酷似我97岁高龄时去世的外婆?
期刊
我真的不认识十八岁的我娘,可我知道八十岁之后的我娘,是很多女辈期待的模样。   我娘集女人勤慧之特长,节衣缩食,将我们五兄弟姐妹哺养,还赡养我爹的爹和我爹的娘。   我娘姓梁,浓浓的秀发已在生活的风霜中冻僵,101章光也在无奈声中惆怅。岁月布满斑点与沟壑,也布满乡村与都市,交织中所有母亲的群像,弯弯的腰姿,慈祥的面容,在炊烟中挂满了2万多个荷锄的背影,还有夜晚针线穿梭下的月亮。   娘,你不
期刊
我有清晨爬山的习惯,天还处于朦朦胧胧时,我已经登上了县城北山。   我爬山的历史已很久远,早年在家乡上学时,爬山更是家常便饭,一则为了劳动,二则也是童年的乐趣使然。再后来在外地求学或是工作之后还是乐此不疲地爬山,似乎爬山是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正在思想这些的时候,一声清脆短促的鸟叫从草丛间飞掠起来,一下子就蹿得好高,似乎要碰到天上了,突然把天空划开了口子,给我一个猝不及防,我蒙在山道上,不知所措。转
期刊
多年前,暑假即将结束的一天,是我补习初三学生最后一节语文课的日子。   一走进教室,我便习惯地默默扫视一下我的学生,然后平静地说:“同学们,这是我给你们上的最后一堂语文课了,因为我昨天已接到调动通知书,过几天我就要到另一个单位工作了,希望你们以后要好好学习。”不知什么原因,那节课我上得特别顺畅,发挥特好,学生也特别认真听课。大概还剩下宝贵的最后十分钟吧,我便说:“同学们,很快就要下课了,这堂课就
期刊
芳华   我不想弄清,脚已走过多少个春夏秋冬;也不想让心知道日月轮回又为我累加了多少个年轮。我只想,在风云变幻中读懂人生,我只想,在崎岖的人生路上探索、跋涉、攀登。   今天,我的第六感官突然触摸到一种风景,夕阳西下,一颗心沉在岁月的黄昏,风吹落叶,沉甸甸的行囊装满艰辛。这使我突然意识到生命的秋天已经来临,我知道,我无法改变无情的自然规律,但也绝对不能说我已经衰老。如今的我,依然淡定,依然从容
期刊
我自幼丧母,斗大的字也认不出几口袋的父亲,就是我的第一任老师。在我幼小的心目中,父亲既能在纸上、墙上画画,又能给走高跷、唱大戏的人化妆,还会做灯笼、搭仰棚、做花圈等纸扎活,既会木工瓦工、盖房砌墙,打家具也样样在行,更是四里八乡闻名的厨师,蒸煮烩炒、焖炖烧烤,烹饪馔肴无所不能,经他烹调的饭菜村里的大人小孩吃了还想吃。他曾是生产队养猪场的饲养员,把满圈满圈的大猪小猪喂养得个个膘肥体胖,一见他就兴奋得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