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拄着拐杖/走向太阳下面/走向绿色的田园山径/走向喜气洋洋的春天/我走向太阳下面/一接触到温暖的阳光/那僵硬的手脚好像变活变轻/草是那样碧绿/鸟声是那样动听/空气是那样清新鲜美/天地是那样空阔辽远/我走向太阳下面/一接触到温暖的阳光/心中的阴冷便一下扫尽/激情如潮卷进胸膛/心儿随着大雁去追逐那九霄的白云/身轻如絮如燕/真想让自己的残身/跟着爱和理想飞腾/阴沉晦涩的日子永将消失/晚上的香梦常在太阳下面梦见
这,是歌唱的声音!这,是呐喊的声音!这,是奋进的声音!朋友,你知道这首诗是出自谁之手吗?它出自一个重残人徐新洋之手,诗名就叫《我走向太阳下面》!这首诗是从徐新洋的胸膛迸发而出的,成为徐新洋身残志坚的象征,也深深地鼓舞着更多的人。
突患恶疾艰难念完三年书
1961年5月,在世界青铜文化的发祥地——湖北省大冶市殷祖镇,一个偏僻的乡村五庄村徐太湾,徐新洋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家。他在父疼母爱的家庭氛围中度过了美好的童年。
8岁时,徐新洋开始在村里的小学上学。上学不久,一场天外飞来的大病差点要了他的性命。最终命是保了下来,但他行走却极困难,小伙伴们轮流背着小新洋行走一里多路到学校,放学后,又由小伙伴们背回家,整整3年,徐新洋在小伙伴的背上念到三年级。这时候,他的双手臂和双腿都开始萎缩变形。父母便找乡间郎中给他诊治,郎中用传统的方法,诸如扎针灸、用火烧烫等诊治,均不见有效果。徐新洋又到医院求治,医生总认为他是患了小儿麻痹症,治疗过程使他受尽了难言的折磨和痛苦。徐新洋为了能很好地配合医生治疗,能继续念书,咬紧牙关,尽量忍着痛不叫出声来,又强抑着泪水,不让父母看到自己流泪而心疼。但终因病情复杂,经过治疗病情不但没有好转,而且还慢慢转向恶化。
1973年7月,徐新洋不得不告别校园。年少的他并不知道身体残疾对他将来的人生意味着什么,他只知道自己将要永远告别心爱的学校了。离校的那天,他母亲特意赶到学校去背他,他依依不舍、久久不愿爬上母亲的背。趴在母亲的背上,只要还能看见学校,他总是留恋地扭回头张望。到了实在看不见学校了,他在母亲的背上默默地流了眼泪,湿了母亲的衣服一大片……
挺直脊梁残手握笔写人生
徐新洋太酷爱读书了!于是,他托教书的姑父借来了四五年级的课本,开始自己“啃”。慢慢地,他“啃”完了小学课本,再接着“啃”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课本。除了阅读课内读物,他还要如饥似渴地阅读课外读物,以充实自己的知识和开阔自己的视野,可是家里没有多少书可以看,他只能从别人那里借。
一次,徐新洋从姑父那里借到一套铜版繁体字的线装《三国演义》,如获至宝,可书里许多字都不认识。于是徐新洋靠一本《新华字典》识字,边看边翻字典。后来,他把这本字典翻破得面目全非。姑父看他没有了“老师”,就又借了一本字典给他,几个月下来,他终于看完了《三国演义》,姑父的字典却也被翻得破烂不堪。
徐新洋在不停地吮吸着知识的琼浆玉液时,也在与病魔作不屈的顽强斗争。由于无钱医治,他畸形的双脚开始发炎溃烂,双臂、双手也加重变形萎缩,但他仍然执著地在“书海”中艰难跋涉,只要沉浸在书里,他就能把病痛抛到九霄云外……漫漫岁月里,能使徐新洋欣喜若狂的就是有幸读到一本又一本好书。
16岁那年的夏天,徐新洋好不容易借到一本《唐诗三百首》。为了能在预定的10天内将书还给人家,跟原来一样一首一首地看,一首一首地领会诗意是不可能的了。他开始用最原始的方法——“抄书”。因为不能坐,徐新洋为抓紧时间,第一天上午他趴在家中那张破旧的条桌上,双手攥笔一字一字地写。当时他的双手长满毒疮,且都已结痂。由于不停地抄写磨擦,结的痂被磨破了,双手开始流血。他的脚也因为站立太久,更是脓血不止,流得满鞋都是,脚痛更如万箭穿心!……最后用针线缝起的笔记本上抄的诗,也都浸满了汗水脓血!然而,倔强的徐新洋没有丝毫的放弃,他将“战场”慢慢挪到床上——侧卧着身子,继续抄……
这么多年来,徐新洋借书、买书、抄书……他读过的书堆起来比他1.5米的身躯还要高出两个头。烟盒纸、旧帐本,只要能写字的纸,都成了徐新洋抄写好词好句的“笔记本”。有时专于抄写,身上溃烂的伤口流血淌了一地,他都毫无知觉。
几十年来,徐新洋都没有好好地端正着坐起过——因为臀部肌肉僵硬,骨头也不能随意转动,他无法落座,看书写字都站着,臀部长期溃烂发炎,靠吃消炎药维持。
被病痛长久折磨着的徐新洋,一直寻找慰藉心灵的方式,书籍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文学世界的大门。到现在,罗贯中、曹雪芹、鲁迅、沈从文、莎士比亚、雨果、巴尔扎克、莫泊桑、歌德、卢梭、罗曼·罗兰等很多名家的巨著他都认真拜读过,他能背诵几百首唐诗、宋词,还翻破了5本字典。
为了谋生,也为了攒钱买书,徐新洋在自己不足10平方米的卧室里开了一个小店,商品总价值只值二三百元。他的母亲——一位年近七旬、从不言苦的老人,每次进城,不仅要帮儿子打货,还要给儿子买书。因为不识字,刚开始,老人只能够按儿子说的封面上的图案来“按图索骥”,还经常买错书。后来,买的次数多了,目不识丁的老人慢慢认识了“短篇小说”、“百花园”等不少的字,再也没买错书了。这可说是她因为儿子而创造了一个奇迹。
“书犹药也,读也医愚”。读书架起了徐新洋与外界沟通的桥梁,他不仅从中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诸如“我的身体虽然残疾了,但我的一颗心没残疾,我要选择另一种人生”等等,而且,读书使他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果说徐新洋以前读书只是为了找一种事干,继而养成了一种爱好的话,那么日后进行文学创作则成了徐新洋的精神寄托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惟一方式。
从1981年起,徐新洋开始试着写诗歌,写短篇小说。
“不是我说你,要是你能写出文章,能发表一个字,我就戒饭!”当年听说徐新洋想异想天开写文章时,村里的好事者竟毫不客气地当面出他的“洋相”。好事者说的也不是不无道理,好手好脚且念过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人都不一定能自如地写好文章,更何况只是念过3年书且手脚已重残的徐新洋呢?但倔强的徐新洋忍受着旁人的冷嘲热讽,依然不管不顾地继续着他的追求。
1篇、5篇……10篇、20篇……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掀起一股文学热,文学风吹到了这个偏僻的小山村,这让徐新洋那颗年轻的心躁动起来,充满了渴望:“我的作品能发表吗?”……从最初的石沉大海到变成铅字,徐新洋经历了怎样的坎坷与艰难、心痛与欣喜的过程呢?他从1981年开始创作,直到1985年才开始发表第一篇作品!
徐新洋永远也忘不了自己处女作发表时的情形!1985年初,他把一篇名为《乡间小路弯又弯》的短篇小说,寄给了当时在县文化馆工作的大冶市知名老作家查代文老师,查代文看了他的稿子,不但回信给他不少的鼓励,说他完全可以从事文学创作,而且还把这篇稿子发表在当地的文艺杂志上。徐新洋捧着散发着油墨香味的样刊,心潮翻滚不能自已,眼泪扑簌簌地滚落了下来。
这年10月底的一天,徐新洋又把一首名为《陶盆中的仙人掌》的诗歌,寄给了当时已到当地报社当编辑的查代文。一个月后,他收到查代文的亲笔信,信中对他自强不息的精神表示赞赏,对他孜孜写作的成绩表示肯定,并建议他再写几首寄去,拟作组诗发表。
接到查老师的来信,徐新洋满怀感动和温暖,感动的是查老师仍一如既往、不离不弃地关注着他,温暖的是查老师对他的真心帮助和热情鼓励。他把查老师的信读了一遍又一遍,想象着自己快要飞起来了,激情勃发,相继写下了《我走向太阳下面》、《野菊花》、《野画眉》三首诗寄给查老师。不到一个月,该组诗在报刊发表。随后被省级文学名刊《长江文艺》转载。
文学创作需要灵感,特别是诗歌,同时也需要感知外面的世界。1987年秋天,在家里闷得太久的徐新洋很想出去走走,呼吸一下室外的新鲜空气,体验一下山野间的那种清新的感觉。他知道此时节正是山花烂漫的时候,他要为构思《题混凝土公路》一诗找灵感!于是,他慢慢地像蜗牛般一步一步挪出了家门,呼吸着久违的新鲜空气,徐新洋感觉身上的每一个毛孔都张开了,体内的血液流淌得更舒畅更惬意了。不知不觉中,徐新洋挪到了一条山沟旁。可是正当他入神地构思着的时候,突然,他的脚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他便像门板一样不由自主直挺挺地摔到了山沟里。因为身体无法弯曲,他怎么努力也爬不起来!他就那么直挺挺地躺着,无声的泪水从他的脸庞静静滑落……一个小时后,幸好一位上山砍柴的邻居路过,才将他抱回家。
不久,这首《题混凝土公路》也在日报副刊上发表了,通过诗的字里行间,人们仿佛听到了他在诉说:“千锤百击/获得真谛/火狱熬炼/从中得道……”
文学之路太难走,凡从事文学创作的人都有切身体会、深有同感,更何况是一个足不能出户的重残人呢?徐新洋的每一篇作品,比健康人要多花上几倍甚至是几十倍的时间、精力、汗水和心血!小说《村事》一文,从开头到结尾,不足千字,他改了一遍又一遍,前前后后共花了5年时间——从1992年开始构思,到1997年才得以发表在省级《短篇小说》杂志上。
20万字体现生命真价值
天道酬勤。20多年来,徐新洋在文学老师们的指导和自己的不懈努力下,相继在《长江文艺》、《短篇小说》、《羊城晚报》等发表小说、随笔、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近200篇,20万字。他的作品大多反映了当前农村人的生存状态及努力寻求人性美的过程,很有现实主义的文风,读来让人倍感亲切、清新,使人感悟、振奋。
这就是一双手臂如竹片、瘦小而薄弱、肘关节和十指向内弯曲、30多年来都不曾伸直过的徐新洋,这就是与双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双腿笔直、像两根失去了生命力的枯树枝、30多年来都不曾弯曲过的徐新洋,这就是变形萎缩的脚踝处由于经年溃烂、脓血不止、犹如古老樟树身上的一个疤疖、每日每夜每时每刻都伴随着疼痛度过的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徐新洋……他所创造出的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业绩。他克服了健康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凭着坚强不屈的坚定意志,艰难地走出了一条文学之路——“一个健康的人,不一定活得非常出色;一个残疾的人,不一定活得非常窝囊。”这是徐新洋对人生最深的感悟。他说:“没有文学,我活不到今天,文学成了我生活的惟一支撑。”徐新洋自强不息的精神感染了不少熟识和不熟识的人。他用自己的特殊人生经历,教育和感动着周围的人们。
其实徐新洋能活到今天,实属奇迹。他不仅四肢萎缩,而且全身没有一处可以扎得下针头,严重的肝病也一直折磨着他。他直到2003年才从一家医院得知自己患的是“脑瘫后遗症”,这是一种神经系统的病,属医学难题,这种病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重。好在徐新洋久病成良医,加上他研究了不少的医药书,他对自己的病情了如指掌,有时候也自己给自己开处方,自己给自己抓药,对症治疗,有效地遏制了疾病的恶化。
尽管徐新洋是个实实在在、真真正正的重残病人,但谁都很难把他与一个重残病人划上等号,因为他豁达、直爽、热情、健谈、乐观,有着阳光般的心态,而且有着对文学的不懈追求。他一直都铭记着查代文对他说的一句话:“在生活中,值得去爱的东西太多了,失去了并不代表失去了所有的东西。”这句话对他的影响很深,他说这些年他的家人和他的朋友都在默默地支持着他,给了他无穷的力量和必胜的信心。当年他想在家里开个小店,但没有钱进货,同湾的一位乡亲得知后,专程到市里的批发部给他打回货,没要他出一分钱。以后这位乡亲只要买东西,都带钱到他店里买,既不要他偿还货款,也不在买东西时冲抵,这使徐新洋的小店得以生存下去……关心徐新洋的人还有很多很多。徐新洋笑了,发自心肝肺腑的笑,他用笑和自己的行动向这么多无私的好心人表示感恩,他在默默地为自己鼓劲。
徐新洋认为,人的最大的追求是人生的幸福、生活的快乐,他认为精神重于金钱。“写作是我和命运最好的对话!它给了我生活的勇气和奋斗的信心。”记不清撕毁了多少张稿纸、痛骂过自己枉为铁血男儿多少次,在和命运的对话中,徐新洋努力地寻找着自己的精神家园,他高举用血与泪点燃的文学火把,开掘着灵魂的莽原。通过文字,他为自己找到了一种奇特的生存方式,并通过这种方式表达着自己,表达着生命,触摸到了生命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对于生命的长短,徐新洋看得很轻很淡。他说,人只要活得有价值、有意义就行,只要生命不息,自己就要写作不止!他现在着手准备出一本专集。
也许,徐新洋是不幸的,但是有那么多人鼓励着他,关怀着他,敬佩着他,他何尝不是幸运的呢?!更何况他已活出了自己靓丽的风采!自强不息,不向厄运屈服的徐新洋,深刻地告诉人们: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才更有意义!
责编:宋世安
这,是歌唱的声音!这,是呐喊的声音!这,是奋进的声音!朋友,你知道这首诗是出自谁之手吗?它出自一个重残人徐新洋之手,诗名就叫《我走向太阳下面》!这首诗是从徐新洋的胸膛迸发而出的,成为徐新洋身残志坚的象征,也深深地鼓舞着更多的人。
突患恶疾艰难念完三年书
1961年5月,在世界青铜文化的发祥地——湖北省大冶市殷祖镇,一个偏僻的乡村五庄村徐太湾,徐新洋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家。他在父疼母爱的家庭氛围中度过了美好的童年。
8岁时,徐新洋开始在村里的小学上学。上学不久,一场天外飞来的大病差点要了他的性命。最终命是保了下来,但他行走却极困难,小伙伴们轮流背着小新洋行走一里多路到学校,放学后,又由小伙伴们背回家,整整3年,徐新洋在小伙伴的背上念到三年级。这时候,他的双手臂和双腿都开始萎缩变形。父母便找乡间郎中给他诊治,郎中用传统的方法,诸如扎针灸、用火烧烫等诊治,均不见有效果。徐新洋又到医院求治,医生总认为他是患了小儿麻痹症,治疗过程使他受尽了难言的折磨和痛苦。徐新洋为了能很好地配合医生治疗,能继续念书,咬紧牙关,尽量忍着痛不叫出声来,又强抑着泪水,不让父母看到自己流泪而心疼。但终因病情复杂,经过治疗病情不但没有好转,而且还慢慢转向恶化。
1973年7月,徐新洋不得不告别校园。年少的他并不知道身体残疾对他将来的人生意味着什么,他只知道自己将要永远告别心爱的学校了。离校的那天,他母亲特意赶到学校去背他,他依依不舍、久久不愿爬上母亲的背。趴在母亲的背上,只要还能看见学校,他总是留恋地扭回头张望。到了实在看不见学校了,他在母亲的背上默默地流了眼泪,湿了母亲的衣服一大片……
挺直脊梁残手握笔写人生
徐新洋太酷爱读书了!于是,他托教书的姑父借来了四五年级的课本,开始自己“啃”。慢慢地,他“啃”完了小学课本,再接着“啃”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课本。除了阅读课内读物,他还要如饥似渴地阅读课外读物,以充实自己的知识和开阔自己的视野,可是家里没有多少书可以看,他只能从别人那里借。
一次,徐新洋从姑父那里借到一套铜版繁体字的线装《三国演义》,如获至宝,可书里许多字都不认识。于是徐新洋靠一本《新华字典》识字,边看边翻字典。后来,他把这本字典翻破得面目全非。姑父看他没有了“老师”,就又借了一本字典给他,几个月下来,他终于看完了《三国演义》,姑父的字典却也被翻得破烂不堪。
徐新洋在不停地吮吸着知识的琼浆玉液时,也在与病魔作不屈的顽强斗争。由于无钱医治,他畸形的双脚开始发炎溃烂,双臂、双手也加重变形萎缩,但他仍然执著地在“书海”中艰难跋涉,只要沉浸在书里,他就能把病痛抛到九霄云外……漫漫岁月里,能使徐新洋欣喜若狂的就是有幸读到一本又一本好书。
16岁那年的夏天,徐新洋好不容易借到一本《唐诗三百首》。为了能在预定的10天内将书还给人家,跟原来一样一首一首地看,一首一首地领会诗意是不可能的了。他开始用最原始的方法——“抄书”。因为不能坐,徐新洋为抓紧时间,第一天上午他趴在家中那张破旧的条桌上,双手攥笔一字一字地写。当时他的双手长满毒疮,且都已结痂。由于不停地抄写磨擦,结的痂被磨破了,双手开始流血。他的脚也因为站立太久,更是脓血不止,流得满鞋都是,脚痛更如万箭穿心!……最后用针线缝起的笔记本上抄的诗,也都浸满了汗水脓血!然而,倔强的徐新洋没有丝毫的放弃,他将“战场”慢慢挪到床上——侧卧着身子,继续抄……
这么多年来,徐新洋借书、买书、抄书……他读过的书堆起来比他1.5米的身躯还要高出两个头。烟盒纸、旧帐本,只要能写字的纸,都成了徐新洋抄写好词好句的“笔记本”。有时专于抄写,身上溃烂的伤口流血淌了一地,他都毫无知觉。
几十年来,徐新洋都没有好好地端正着坐起过——因为臀部肌肉僵硬,骨头也不能随意转动,他无法落座,看书写字都站着,臀部长期溃烂发炎,靠吃消炎药维持。
被病痛长久折磨着的徐新洋,一直寻找慰藉心灵的方式,书籍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文学世界的大门。到现在,罗贯中、曹雪芹、鲁迅、沈从文、莎士比亚、雨果、巴尔扎克、莫泊桑、歌德、卢梭、罗曼·罗兰等很多名家的巨著他都认真拜读过,他能背诵几百首唐诗、宋词,还翻破了5本字典。
为了谋生,也为了攒钱买书,徐新洋在自己不足10平方米的卧室里开了一个小店,商品总价值只值二三百元。他的母亲——一位年近七旬、从不言苦的老人,每次进城,不仅要帮儿子打货,还要给儿子买书。因为不识字,刚开始,老人只能够按儿子说的封面上的图案来“按图索骥”,还经常买错书。后来,买的次数多了,目不识丁的老人慢慢认识了“短篇小说”、“百花园”等不少的字,再也没买错书了。这可说是她因为儿子而创造了一个奇迹。
“书犹药也,读也医愚”。读书架起了徐新洋与外界沟通的桥梁,他不仅从中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诸如“我的身体虽然残疾了,但我的一颗心没残疾,我要选择另一种人生”等等,而且,读书使他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果说徐新洋以前读书只是为了找一种事干,继而养成了一种爱好的话,那么日后进行文学创作则成了徐新洋的精神寄托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惟一方式。
从1981年起,徐新洋开始试着写诗歌,写短篇小说。
“不是我说你,要是你能写出文章,能发表一个字,我就戒饭!”当年听说徐新洋想异想天开写文章时,村里的好事者竟毫不客气地当面出他的“洋相”。好事者说的也不是不无道理,好手好脚且念过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人都不一定能自如地写好文章,更何况只是念过3年书且手脚已重残的徐新洋呢?但倔强的徐新洋忍受着旁人的冷嘲热讽,依然不管不顾地继续着他的追求。
1篇、5篇……10篇、20篇……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掀起一股文学热,文学风吹到了这个偏僻的小山村,这让徐新洋那颗年轻的心躁动起来,充满了渴望:“我的作品能发表吗?”……从最初的石沉大海到变成铅字,徐新洋经历了怎样的坎坷与艰难、心痛与欣喜的过程呢?他从1981年开始创作,直到1985年才开始发表第一篇作品!
徐新洋永远也忘不了自己处女作发表时的情形!1985年初,他把一篇名为《乡间小路弯又弯》的短篇小说,寄给了当时在县文化馆工作的大冶市知名老作家查代文老师,查代文看了他的稿子,不但回信给他不少的鼓励,说他完全可以从事文学创作,而且还把这篇稿子发表在当地的文艺杂志上。徐新洋捧着散发着油墨香味的样刊,心潮翻滚不能自已,眼泪扑簌簌地滚落了下来。
这年10月底的一天,徐新洋又把一首名为《陶盆中的仙人掌》的诗歌,寄给了当时已到当地报社当编辑的查代文。一个月后,他收到查代文的亲笔信,信中对他自强不息的精神表示赞赏,对他孜孜写作的成绩表示肯定,并建议他再写几首寄去,拟作组诗发表。
接到查老师的来信,徐新洋满怀感动和温暖,感动的是查老师仍一如既往、不离不弃地关注着他,温暖的是查老师对他的真心帮助和热情鼓励。他把查老师的信读了一遍又一遍,想象着自己快要飞起来了,激情勃发,相继写下了《我走向太阳下面》、《野菊花》、《野画眉》三首诗寄给查老师。不到一个月,该组诗在报刊发表。随后被省级文学名刊《长江文艺》转载。
文学创作需要灵感,特别是诗歌,同时也需要感知外面的世界。1987年秋天,在家里闷得太久的徐新洋很想出去走走,呼吸一下室外的新鲜空气,体验一下山野间的那种清新的感觉。他知道此时节正是山花烂漫的时候,他要为构思《题混凝土公路》一诗找灵感!于是,他慢慢地像蜗牛般一步一步挪出了家门,呼吸着久违的新鲜空气,徐新洋感觉身上的每一个毛孔都张开了,体内的血液流淌得更舒畅更惬意了。不知不觉中,徐新洋挪到了一条山沟旁。可是正当他入神地构思着的时候,突然,他的脚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他便像门板一样不由自主直挺挺地摔到了山沟里。因为身体无法弯曲,他怎么努力也爬不起来!他就那么直挺挺地躺着,无声的泪水从他的脸庞静静滑落……一个小时后,幸好一位上山砍柴的邻居路过,才将他抱回家。
不久,这首《题混凝土公路》也在日报副刊上发表了,通过诗的字里行间,人们仿佛听到了他在诉说:“千锤百击/获得真谛/火狱熬炼/从中得道……”
文学之路太难走,凡从事文学创作的人都有切身体会、深有同感,更何况是一个足不能出户的重残人呢?徐新洋的每一篇作品,比健康人要多花上几倍甚至是几十倍的时间、精力、汗水和心血!小说《村事》一文,从开头到结尾,不足千字,他改了一遍又一遍,前前后后共花了5年时间——从1992年开始构思,到1997年才得以发表在省级《短篇小说》杂志上。
20万字体现生命真价值
天道酬勤。20多年来,徐新洋在文学老师们的指导和自己的不懈努力下,相继在《长江文艺》、《短篇小说》、《羊城晚报》等发表小说、随笔、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近200篇,20万字。他的作品大多反映了当前农村人的生存状态及努力寻求人性美的过程,很有现实主义的文风,读来让人倍感亲切、清新,使人感悟、振奋。
这就是一双手臂如竹片、瘦小而薄弱、肘关节和十指向内弯曲、30多年来都不曾伸直过的徐新洋,这就是与双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双腿笔直、像两根失去了生命力的枯树枝、30多年来都不曾弯曲过的徐新洋,这就是变形萎缩的脚踝处由于经年溃烂、脓血不止、犹如古老樟树身上的一个疤疖、每日每夜每时每刻都伴随着疼痛度过的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徐新洋……他所创造出的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业绩。他克服了健康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凭着坚强不屈的坚定意志,艰难地走出了一条文学之路——“一个健康的人,不一定活得非常出色;一个残疾的人,不一定活得非常窝囊。”这是徐新洋对人生最深的感悟。他说:“没有文学,我活不到今天,文学成了我生活的惟一支撑。”徐新洋自强不息的精神感染了不少熟识和不熟识的人。他用自己的特殊人生经历,教育和感动着周围的人们。
其实徐新洋能活到今天,实属奇迹。他不仅四肢萎缩,而且全身没有一处可以扎得下针头,严重的肝病也一直折磨着他。他直到2003年才从一家医院得知自己患的是“脑瘫后遗症”,这是一种神经系统的病,属医学难题,这种病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重。好在徐新洋久病成良医,加上他研究了不少的医药书,他对自己的病情了如指掌,有时候也自己给自己开处方,自己给自己抓药,对症治疗,有效地遏制了疾病的恶化。
尽管徐新洋是个实实在在、真真正正的重残病人,但谁都很难把他与一个重残病人划上等号,因为他豁达、直爽、热情、健谈、乐观,有着阳光般的心态,而且有着对文学的不懈追求。他一直都铭记着查代文对他说的一句话:“在生活中,值得去爱的东西太多了,失去了并不代表失去了所有的东西。”这句话对他的影响很深,他说这些年他的家人和他的朋友都在默默地支持着他,给了他无穷的力量和必胜的信心。当年他想在家里开个小店,但没有钱进货,同湾的一位乡亲得知后,专程到市里的批发部给他打回货,没要他出一分钱。以后这位乡亲只要买东西,都带钱到他店里买,既不要他偿还货款,也不在买东西时冲抵,这使徐新洋的小店得以生存下去……关心徐新洋的人还有很多很多。徐新洋笑了,发自心肝肺腑的笑,他用笑和自己的行动向这么多无私的好心人表示感恩,他在默默地为自己鼓劲。
徐新洋认为,人的最大的追求是人生的幸福、生活的快乐,他认为精神重于金钱。“写作是我和命运最好的对话!它给了我生活的勇气和奋斗的信心。”记不清撕毁了多少张稿纸、痛骂过自己枉为铁血男儿多少次,在和命运的对话中,徐新洋努力地寻找着自己的精神家园,他高举用血与泪点燃的文学火把,开掘着灵魂的莽原。通过文字,他为自己找到了一种奇特的生存方式,并通过这种方式表达着自己,表达着生命,触摸到了生命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对于生命的长短,徐新洋看得很轻很淡。他说,人只要活得有价值、有意义就行,只要生命不息,自己就要写作不止!他现在着手准备出一本专集。
也许,徐新洋是不幸的,但是有那么多人鼓励着他,关怀着他,敬佩着他,他何尝不是幸运的呢?!更何况他已活出了自己靓丽的风采!自强不息,不向厄运屈服的徐新洋,深刻地告诉人们: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才更有意义!
责编:宋世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