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阅读训练两篇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h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 正
  许行
  
  “你说说,为什么一提蒋介石你就立正?是不是……”
  我的话还未说完,那个国民党军队的被俘连长,又“叭”一下子来了个立正,因为他听到我提蒋介石了。
  这可把我气坏了,若不是解放军的纪律管着,早就给他一撇子了。
  “你算反动到底啦!”
  “长官,我也想改,可不知为什么,一说到那个人就禁不住这样做……”
  “我看你要为他殉葬啦!”我狠狠地说。
  “不,长官,我要改造思想,我要重新做人哪!”那个俘虏连长很诚恳地说。
  “就凭你对蒋介石这个迷信的态度,你还能……”
  谁知我的话里一提蒋介石,他又“叭”一下子来了个立正。
  这回我终于忍不住了,一杵子把他打了个趔趄,并且厉声说:“你再立正,我就打断你的腿!”
  “长官,你打吧!过去我这也是被打出来的。那时我还是个排副,就因为说到那个人没有立正,被团政训处长知道了,把我弄去好一顿揍,揍完了对我进行‘单兵训练’,他说一句那个人的名字,我就马上来个立正,稍慢一点就挨打。有时他趁我不注意冷不防一提那个人的名字,我没反应过来便又是一顿毒打……从那以后落下来这个毛病,不管在什么时间地点,一说到那个人或一听到那个人的名字就立正,弄得像个神经病似的,可却受到嘉奖,说这是对领袖的忠诚……长官,你打吧!你狠狠地打一顿也许能打好了呢。长官,你就打吧!打吧!”俘虏连长说着就痛苦地哭了,而且恳切求我打他。
  这真怪了!可听得出来,他连蒋介石三个字都回避提,生怕引起自己的条件反射。不能怀疑他这些话的真诚。
  他闹得我也有些傻了,不知该怎么办啦!
  一九四八年我在管理国民党军队俘虏时,遇到了这么一件事。当时那个俘虏大队里都是国民党军队连以下的军官,是想把他们改造改造好使用,未曾想竟遇到了这么一个家伙。
  “政委,咱们揍他一顿吧!也许能揍过来呢。”我向大队政委请示说。
  “不得胡来,咱们还能用国民党军队的办法吗?你以为你揍他,就是揍他一个人吗?!”
  嗬!好家伙,政委把问题提得这么高。
  “那么?”我问。
  “你去让军医给他看看。”
  当时医护水平有限,自然看不出个究竟来,也没有啥医疗办法。以后集训完了,其他俘虏作了安排,他因这个问题未解决,便被打发回了家。
  事隔三十年“文化大革命”后,我到河北一个县里去参观,意外地在街上遇到了他。他坐在一个轮椅上,隔老远他就认出我来。
  “教导员,教导员!”他挺有感情地扯着嗓子喊我。
  他头发花白,面容憔悴,显得非常苍老,而且两条腿已经坏了。我问他腿怎么坏的,他说因为那毛病没改掉,叫“红卫兵”给打的,若不是有位关在“牛棚”的医生给说一句话,差一点儿就要他的命啦!
  我听了毛骨悚然,生活竟是这样一部史书!打断了他两条腿,当然就没法立正了,这倒是一种彻底的改造办法。这时,我情不自禁地说:
  “你这辈子,算叫蒋介石给坑啦!”
  天哪!我非常难过地注意到:在我说蒋介石三个字时,他那在轮椅中的上身,仍然向前一挺,做了个立正的姿势。
  ——选自《百花园》
  1. 请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说说下面两句中“反动”一词的意思。
  (1) 你算反动到底啦!
  (2) 从历史来看,党八股是对五四运动的一个反动。
  2. “长官,我也想改,可不知为什么,一说到那个人就禁不住这样做……”“不,长官,我要改造思想,我要重新做人哪!”这是对人物进行什么描写?反映了人物的什么心理?
  3. 请你结合全文理解政委的话“不得胡来,咱们还能用国民党军队的办法吗?你以为你揍他,就是揍他一个人吗?!”的含义。
  4. 文章的最后一段“在我说蒋介石三个字时,他那在轮椅中的上身,仍然向前一挺,做了个立正的姿势”这是个不起眼的细节,但却对塑造人物性格起非常大的作用,请你说说这个细节的好处。
  
  惊慌·惊愕
  饶建中
  
  这是堂语文课.
  课文是一篇微型小说。
  微型小说里写是在某堂语文课里,学生们发现语言老师讲课中出现错误,但都不敢作声,只是惊慌地望着教师,最后是一位大胆的学生勇敢地提出来了。
  讲台的语文教师绘声绘色地朗读完这篇微型小说后,他记起在师范学院读书时,语文老师着重强调,给学生分析课文首先要抓住文中的关键句子,关键句子中又要抓住最准确的字词。于是他滔滔不绝地讲述这篇微型小说在描写学生知道老师有错却不敢言的心理状况时,作者为什么要用惊慌而不能用其他的词,比如:惊愕。他说:“这篇微型小说一个重要特点是作者造句规范,用词准确。为何作者不用‘惊愕’而用‘惊慌’呢?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这两个词的异同点。‘惊慌’和‘惊愕’都是形容词,它们共同的语素‘惊’,都可以表示吃惊的意思,即由于突然的刺激而精神紧张;但这两个词的主要差别在于词义的侧重点不同。‘惊慌’着重在‘慌’,表示心中恐惧不安,因而言行失常,不知怎么办才好;而‘惊愕’着重于‘愕’,表示失神、发呆,一瞬间停止了思想和行动似的。此外,在构词能力方面,‘惊慌’可以构成成语‘惊慌失措’、‘惊慌不安’;‘惊愕’则不能。”
  学生们认真地听着,虔诚地记笔记。
  老师越讲越带劲,极度兴奋:“所以,今后同学们写作文,一定要向本文作者学习,在遣词造句上狠下工夫,这样才能逐渐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学生们像鸡啄米似地连连点头。
  突然,一位学生举起了手。
  “耿强同学有什么事,请讲。”老师停住了讲课。
  耿强端着书站了起来,说:“老师,这里不是用‘惊慌’,而是用‘惊愕’。”
  “怎么,讲了一节课你还没听懂?”老师不太高兴地说。
  “老师你讲错了。”
  “我讲错什么了?”
  “课文后有个‘勘误’。”
  老师和同学迅速翻到了课本的最后一页,当真有个勘误:“因印刷错误,原文‘惊慌’应为‘惊愕’。特向作者和读者致歉!”
  老师显得十分惊慌!
  学生们则显得十分惊愕!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1. 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本文叙述的故事。
  2. 文章结尾为什么说“老师显得十分惊慌”、“学生们则显得十分惊愕”?
  3. 本文是怎样刻画老师这个人物形象的?请作简要分析。
  4. 揣摩下列句子,结合语境对句中加点的词语进行赏析。
  学生们像鸡啄米似地连连点头
  5.谈谈你对文中的这节语文课有何感想(50字左右)。
  6. 结合语境,给结尾续写一段话,刻画老师和学生的心理活动。(不超过150字)
  
  【参考答案】
  《立正》
  1. (1) 指思想上或行动上维护旧制度,破坏新制度。(2) 指相反的作用。
  2. 语言描写。反映了人物也想改掉坏习惯,改造思想,从新做人,但这已行成习惯了,不好改了。
  3. 指的是人民军队不能用国民党的老办法随便打人,要优待战俘。当时我们对待的是一批战俘,我们对某个人的态度方法直接影响着其他战俘,所以说揍他不揍他一个人。4、这个细节不仅首尾相应,也是对人物个性化的一个深化,可以说这一笔算是把“一提蒋介石就立正”这一点写足写透了。
  《惊慌·惊愕》
  1. 写了一位语文老师以错为对,误把“惊慌”当作“惊愕”进行分析。
  2. 老师的讲解以错为对,被学生勇敢指出,心中恐惧不安,所以显得十分“惊慌”。学生对老师的出错,毫无思想准备,一下子显得失神、发呆,所以“惊愕”。
  3. 文章主要用语言描写,刻画了一个死抠本本,教学方法陈旧的语文老师形象。
  4. 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学生把老师的话当成“圣旨”般的神态。
  5. 开放试题。示例:老师不是单向的灌输机,不应执著于细枝末节,而应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和创新能力。或教师在教学方式的运用上,不要只是一味填鸭式地教学,而要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表达的机会,培养自主学习、自由思考的精神。
  6. 略。
  
  【作者简介:刘高伟安徽省界首市顾集中学
  刘文英江苏省东海县横沟中学】
  责任编辑:李君
其他文献
祈使句常用来表示请求、命令、建议等。祈使句的谓语动词一律用原形,句子中通常省略主语,句末用惊叹号或者句号,读降调。 祈使句的谓语动词都为一般现在时。  一、祈使句的形式  【肯定结构】  1. Do型,即:动词原形(+宾语)+其它成分。例如:  Sit down, please. 请坐。  Stop! 停下来!  有的祈使句在意思明确的情况下,动词可省略。如:This way, please. 相
期刊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觊觎 手谕 愈合 坚贞不渝 瑕不掩瑜  B.果脯 苗圃 黄埔 蒲柳之姿 铺张浪费  C.泥淖 悼念 飞棹 绰绰有余 卓有成效  D.悄寂 峭拔 讥诮 销声匿迹 惟妙惟肖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沮丧钟灵毓秀故伎重演有则改之,无则加免  B.昭雪满腹经纶和盘托出精诚所致,金石为开  C.防碍
期刊
编者语:“推断和想像”要借助文本中的已知信息对未知信息进行推测和断定。李祖龙老师的这篇文章揭密设题陷阱,寻找解题思路,化难为易,交给了同学们一把“无中生有”的金钥匙。    一、考点诠释    “根据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2001年开始设题,是阅读能力考查的第四个重点。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本题都出现在四个选择题的最后一题。它侧重考察学生的思维方法,特别是创造思维的品质,体现了高考注重考察学生创新意识和
期刊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是语文高考《考试大纲》中关于评价鉴赏的重要考点,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E);也是近年来高考试卷不断强化的一个考查方向。    【知识要点】  文学作品的形象指文学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激发人们思想情感的生活图景,既包括具体人物,也包括典型环境下的具体群体或个体,甚至可以是一种意象,一种精神象征等。散文、小说中的物象,诗歌中的形象,都属文学作品形象的范畴,文学作品的主题通常是
期刊
高考现代文阅读在鉴赏“表达技巧”的考题中,有一种基本的题型,即“作者(文章)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作者(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种题型自1998年发端,便屡屡在高考卷中现身,成为高考卷中的“常客”。  所谓“作用”,是就表达技巧而言的。表达技巧主要指文学技巧,它是作家驾驭文学语言,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构思文学作品,塑造文学形象时所表现出的熟练而又独特的艺术技能。而“好处”是就技巧所产生或达
期刊
2007年的语文高考试卷对《考试大纲》中“分析文章结构”这一考点似乎格外青睐,有13份试卷涉及到了对作品篇章结构分析概括的考查,而最为典型的试题当属湖南卷的第21题,要求学生能就鲁迅的《忆刘半农》的结构特征,写成300字左右的赏析文章,更引起了大家对这一考点的重视。下面就以2007年高考试题为例,简析六种常见考查方式,以期让同学们在解题时既能“入乎其内”,从内部对语段结构进行条分缕析又能“出乎其外
期刊
在经过连续五年的高考阅卷工作后,我觉得作文有效备考有一个重要的原则需要把握,那就是要坦诚厚道地写,先“死”后“活”地练。   写作态度不端正,文章是很难写好的。眼下有很多同学写作动机不厚道,是为文而文,为形式而文,要么投机取巧,运用各种“创新”文体凑字数;要么生搬硬套,“借用”政治、历史、生物课本上的观点;要么借伪文学自欺欺人,在写作中胡编乱造、臆语连篇。   那文章如何才能写好呢?要先“死”后“
期刊
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阅读一直是近年来高考语文考查的重点之一。根据多年的备考经验,我认为解答此类试题并不需要太多的技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树立“原文意识”——紧紧抓住原文不放,向原文要答案。下面我们结合2007年高考全国卷第二大题作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原文略)  5. 下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C.对于世界上那些已经被认定的非物质
期刊
一、字音题(2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缉私 编辑 开门揖盗 疾恶如仇  B.奴婢 稗官 惩前毖后 刚愎自用  C.强劲 痉挛 泾渭分明 不胫而走  D.船舷 炫耀 头晕目眩 绚丽多姿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呵护 苛求 历经坎坷 百舸争流  B.嫉妒 觊觎 济济一堂 薊门烟树  C.旌旗 茎叶 泾渭分明 荆棘载
期刊
1987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获奖者:你在哪所大学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那位老人平静地回答:在幼儿园。  老人的发言并非危言耸听,寥寥数语其实道出了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真理:良好的习惯、教养和优秀的人格能使一个人终身受益,并最终促使其事业的成功。  谁能否认当一个小小的孩童在郑重清理摆放他的物品时,一种严谨认真的习惯正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慢慢成长,而这种习惯将帮助他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