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志气

来源 :作文评点报·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nj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终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流传至今从未断绝的文明之国。成就这一伟业的原因之一,便是深深印在华夏儿女骨髓中的志气。
   于个人而言,志气是立身之本。曹操有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是统一全国、面南背北、登基称帝的雄伟志气,使曹操在“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的乱世中,从名微众寡的无名之士,一步步发展壮大为三国鼎立时期无人与之匹敌的大国之君;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志气,造就了老当益壮、雄心勃勃的曹操;是“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志气成就了中国历史上三国鼎立的不朽传奇。
   同样,正是铁骨铮铮、心如磐石的豪杰英雄,推动了中国由闭关锁国、人心惶惶的封建社会,转变为改革开放、民心所向的新型社会。
   于国家而言,志气是立国之基。清朝末期,失掉了志气的统治者,唯恐西方侵略主义干扰国内岌岌可危的内政,以防失了皇帝宝座,便下令闭关锁国。殊不知,天国就此沦陷成为第三世界。此时,国家上下人心惶惶,志气尽失,但无论何时,中国都不乏志气盈胸的豪杰。这些渴望洗雪国耻、救亡图存的进步人士,救国家于危难之间。他们用鲜血洗清了耻辱,用青春和生命证明了:中国人的志气永遠不会磨灭。
   习近平总书记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提出“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这,便是新世界、新中国的志气。随着“三步走战略”“两个一百年目标”的逐步推进,中国,这个饱经风霜、风采依旧的国家,如今正踌躇满志,迅猛发展。推动我们的社会迅速发展的是胸怀大志的党中央,是矢志不渝的科学工作者,是人民,更是流传千古、永不磨灭的志气!
   如今,振兴中华的接力棒已传到我们零零后手中。我们不再是预备军,我们正站在“战场”上,我们更应树志向、有志气、行志事,共谱宏伟诗篇!
  【评点】
   这是一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的议论文,从个人和国家两个层面出发,论述了志气的重要性。文中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通过举例论证,以一代枭雄曹操为例,凸显志气对个人成败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对比论证,将瞻前顾后的封建统治者与铁骨铮铮的豪杰人士作比较,展现出胸怀大志之人对国家兴旺发达的积极意义;通过引用论证,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彰显有志气的国与民对未来发展的无限憧憬,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其他文献
下午5点多,太阳就要落山了。我和同学们迎着通红的夕阳,拖着长长的影子,沿着海边,有说有笑地往家走。  这时,夕阳已接近西山了。西边的天空一片通红,把它下面黝黑的青山清清楚楚地勾画了出来。夕阳映在海面上,金光闪闪,像撒上了无数碎金,晃得人不敢睁眼。夕阳照射出的那条“金光大道”,从我们脚边伸向西山,仿佛想引我们去把那神秘的世界探个究竟。火红的晚霞衬着黝黑的山峦,黝黑的山峦托着通红的夕阳,通红的夕阳映着
期刊
【畫中话】   随着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抑郁症”这个名词对现代人来说,既陌生又熟悉,其原因在于,人人都知道这种心理疾病,但却很少有人愿意去发现和关心身边患有这种疾病的人,甚至连患者自身都忽略自己的抑郁倾向,长期积累下去,便堕入抑郁的深渊无法自拔。   心理健康问题不分年龄、性别、种族、地位,正如画中所见,对于每一个具有抑郁倾向的人来说,都处在一张被揉得褶皱的白纸上,困住他们的是一个可以被擦拭掉的
期刊
聚光灯·文题呈现   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欢笑,有感动,当然也会有泪水,有悲伤……这些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体验,一点一滴都是生命中宝贵的财富。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什么经历让你深受触动,难以忘怀?回忆一下,把它写下来。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提示:   1.回忆成长经历中让你动情的一些事,先与同学交流,看看他们的反应,再从中选择一件事落笔。   2.交代清楚事情的几个要素,如时间、地点、
期刊
导语  老舍先生曾经说过:“人物对话很重要,对话是人物性格的索引。”由此可见,语言描写在文学作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能使文章栩栩如生,使一个个汉字如同拥有生命,仿佛要开口说话一般。那么,怎样才能使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呢?  技法解析  一、形式多样,灵活选择  语言描写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是引语和提示语。引语指引号之内人物的原话,提示语则在引号之外交代说话者的情态。由于引语和提示语位置的
期刊
外面下着丝丝小雨,天空被乌云遮蔽得透不过气,人们企盼着阳光,哪怕一缕,也是蓬勃的气象。因为这新冠肺炎疫情,倒是不能出去听风声雨声了,互联网成了一条最重要的交往途径。“唉!”一声叹息从姥爷那传来,透着些许无奈与落寞。   姥爷从未深入了解过网络,不过是听人随口说说。但碰上这疫情,平日的老友见不着,邻里间鸡毛蒜皮的小事听不着,生活不免有些乏味。   每当姥爷望见姥姥与亲戚视频聊天,他的眼里便会闪出光芒
期刊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两千多年前,有一位诗人,历史的尘埃拭去了他的姓名,却没有抹去他不朽的诗句:“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畯田至喜。”   多少年来,无数中华儿女就如这位诗人所写的一般,耕地,织衣。在漫漫的长夜里,期待忙碌的黎明,薤上露,露沾衣,衣不惜,愿无违,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渺
期刊
我家房屋南边有一排树,最高大、枝叶最浓密的莫过于那棵枇杷树了。我很讨厌它。浓密的树冠,挡住阳光,让一块不大的稻场得不到阳光的照晒。想要晒晒太阳,还得爬到家旁边的山岭上。除了夏天,它一直都挨我的骂。更可恨的是,也许是老了的缘故,打我记事时起,它就很少开花,即使开花,也是在秋季,开那种惨白惨白的花,花的边缘还有一层褐色的茸毛,不仅与漂亮沾不上边,而且让人见了心里好像有毛毛虫爬过,极不舒服,也没有一丝香
期刊
导语   写咏物抒怀类文章,所选的“物”常常是一些具有象征意味的客观事物。当我们选择了一种能够表达自己某种思想的事物时,就要准确地把握这一事物的特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想象,如莲花蕴含着洁身自好、豁达正直的高尚气节;兰花代表着脱俗清雅、与世无争的美好品质……抓住所咏之物的形象特征,由表及里,才能生发出哲理或人生启示。   梧桐就在我们住的那幢楼的前面,在花圃和草地的中央,在曲径通幽的那个拐弯口,整日
期刊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演讲开始之前,我想请大家和我一起读两句话:“一农不耕,民有饥者;一女不织,民有寒者。”“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这两句话出自《管子》一书,想必大家在读的时候,也读出了两个字,那就是“勤劳”。也许,有些人会对这两个字无动于衷,甚至嗤之以鼻。但你们知道勤劳有哪些“魔力”吗?   勤劳,让中华民族人才辈出。回首历史,但凡伟人都有一双勤劳的
期刊
远在美国,某户人家外安装的摄像头记录下这样一幕:   风挟着落叶,地上的三两堆枯枝中裹着一抹鲜红,定睛一看,又瞧出几点金黄——是一面不知从哪里吹来的五星红旗!   看着镜头中被冷落的红旗,我心里不由得一沉。在风的撕扯下,红旗贴着地面不时翻转。   突然,画面中的拐角处出现了一个身影。他佝偻着腰,步履蹒跚,微风带动他的发丝,露出一张苍老的亚洲面孔,可能是中国人,也可能是日本人、韩国人……   不,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