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技术革命崛起面前

来源 :理论与创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zeli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的每一次发展,都必然伴随着科技的革命。在这一点上可以说,电影技术是与时俱进的。电影技术从画面的时代走向声音的时代,到现在又进入了一个完全不同于简单画面和声音的数字化时代。在数字技术的刺激下,电影不仅在制作手法、传播方式、反映题材、审美接受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同时也悄然引领着当下文化潮流、艺术形态、人文观念等方面的变革。如张歌东所言,“电影数字化是对传统手法、技巧与工艺的一种促进,而数字电影则是一场革命。”而在这场席卷全球的第三次技术革命进程中,中国电影也正以其对先进的科技手段的追求而处在艺术与技术发展的历史交叉点上。
  鉴于数字化技术给电影带来的巨大变革,有人急切呼吁建立新媒体下的电影新美学,是可以理解的。然而,技术革命毕竟不是电影艺术的整体革命,而且也不必然带来电影艺术的整体革命。对它的促进意义的评估也只能适可而止。对于电影艺术仍然滞后的中国电影界来说,新技术革命是一个契机,却并非化解中国电影危机的一棵救命稻草。技术的革新可以带来新的创作意识,却并不能解决积存的旧问题;而如果电影艺术自身的问题仍得不到重视与解决,技术革新的丰富性只会更加反衬出艺术滞后的苍白与贫乏。新媒体下的电影在制作、发行和放映各方面虽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越来越多的视觉奇观轰炸、极其乏味的老套叙事已开始使观众生厌,大制作下的门前冷落已经是中外电影界必须重新面对的一个新问题。电影技术的革新为什么会在一些影片中取得成功,而在一些影片中仅成为一种刺激性因素,甚至会成为一种“过犹不及”的障碍?我想,电影最根本的的失败还在于艺术的失败,将责任仅仅归结为技术膨胀只是一种浅层的表象认知,就像我们曾经对技术神话的无限赞美一样,都是不可取的。归根结底,我们只能从电影艺术自身寻找问题。而我们首先要追问的是,长期制约电影艺术发展的问题是否得到澄清?是否得到改善?在这一方面,我们不能不说,在高速发展的电影技术面前,电影艺术是相对滞后的,中国电影,也正处于技术开始革新而艺术仍亟待发展的历史交叉期。
  首先,相对于技术革新的突飞猛进,中国电影在类型创造和主题开掘方面严重不足。中国没有好莱坞那样成熟的类型片,对类型片的创造也不够完善,不同类型的影片在引入后往往都是尝试一阵了事,有头无尾;而在中国这样—个承载着一百年历史的电影大国,电影主题艺术的开掘也少得可怜。
  以战争题材的电影为例,战争作为人性野蛮与愚昧的暴露,是文明的残酷毁灭,无论是正义一方还是非正义一方,本身都是可悲的,值得人类深深反思的。但中国电影的主题表现却仍然显得贫弱与单一,对战争常常是歌颂式的,而非反思性的:不是表现个人英雄或群众智慧,就是展现领袖的胆略或路线的正确,很少有对战争背后人性问题的深入思考。比如《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大决战》,基本上是一个表现模式。鲜有创新之处。与世界优秀反战电影相比,这些影片都止于宣传的层面,而很少在主题挖掘上追求战争影片最需要的那种反思的品质与思想的深度,因而也难以切入、并成功地表达深刻的人性内涵。因此,它们虽然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却没有强劲的艺术生命力。反观国际上的优秀反战影片,往往具有一种穿越时空、甚至民族界限的广阔的世界性眼光和博大的人类情怀。它们或者用年轻生命无辜的死亡、爱情的毁灭、个人的遭遇来控诉战争的残酷性,如《西线无战事》、《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乱世佳人》;或者用人性、亲情的异化与泯灭来揭示战争的非人性,如《伊凡的童年》、《猎鹿人》、《现代启示录》;或者用人性伟大的爱来质疑、超越制造战争的意识形态与利益需求,如《辛德勒名单》、《美丽人生》、《钢琴师》;或者用战争境遇的荒诞性来消解战争的虚假意义,如《锅盖头》、《实尾岛风云》、《天堂此时》。
  世界反战电影主题开掘得如此丰富而深刻,相对于中国电影,则再次说明了主题艺术的至关重要性。中国电影从表面上看对主题营造的投入似乎是很多了,但实际上,在主题的内在开掘与创造方面却是太少了。正如有学者所说,“身为一个艺术家,能够彻底分析与了解自己所生存的年代及其所负载的内容,才是最重要的,惟有将这个时代特有美学表现出来的作品,才不会像是橱窗里所陈列的成衣或构成各种新奇变幻形象的数字,随时间而褪色,为时代所遗忘。”
  其次是独立自主的审美批评精神问题。电影作为一种面向大众的艺术产品,虽然有着极为特殊的商业因素,但它的根本之处还在于传达一种对世界、人生、现实生活的理解,以直观的优势来体现我们这个时代的审美趣味、审美观念和审美理想。这就要求电影必须对我们的时代生活以艺术的形式做出回应,能够面对我们的生活、社会和文化提出自己的思考与批评。艺术的生产应该考虑市场效应,但它首先应该是自律的、不受任何制约的。在一直努力捍卫艺术自律性的阿多诺看来,“艺术只有在它成为自律性的东西才会出现。通过凝结成一个自为的实体,而不是服从于现存的社会规范并由此显示其‘社会效用’,艺术凭借其本身对社会展开批判”。@反观中国电影,在无形中受制的东西太多了,除了某些政策方面的问题,内在的原因恐怕还在于电影从业者自身。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局副局长张宏森曾尖锐地指出,“我们的电影创作人员在价值取向、责任担当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如果我们的电影创作人员不怀疑、不批判、不战斗,那么电影的力度从哪里来?”转型期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商品交换原则,一度让听命于计划体制的艺术家失去了自己的方向。即使是创作出令观众欣喜的电影,也谨慎地保持着一种低调的倾向。大获成功的《疯狂的石头》导演宁浩在中国传媒大学的座谈会上说:“我创作就是为逗大家一乐。”这并不是简单的“谦虚”,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创作者面对市场这只无形大手的迷茫,责任感和主体意识何去何从,如何表达,基本上都是一个空白的问题。
  敢于独立思考与担当的批评精神永远是优秀经典电影的一个内在因素,反观当下的中国电影,直面现实的思想勇气和问题意识仍然是比较稀薄的。审美的批评精神是一种独立和勇气的创造,它需要艺术家与社会保持必要的审美距离,保持独特的审美视野和敏锐的思想洞察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尔库塞把审美想象视为“自由社会的尺度”和拯救世界的最后力量:“一个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通过市场来体现的社会,一个不再建立在竞争剥削或恐怖之上的世界,要求一种摆脱了不自由社会的压抑性满足的感性,一种易于接受真实的形式及特性的感性,这些形式和特性迄今为止只能借助于审美的幻想来描述。”相对于主体的审美精神而言,技术革新显然不是一种可以独立的力量。当主体的审美精神陷入一种无所根据的空洞无力时,接受革新除了带来华丽的电影奇观外,并不能遮掩电影艺术自身的苍白与混乱。在这方面,《无极》的失败是一个最极端的典型。它的 被恶搞,同样开了一个“技术创新”的玩笑。
  再次是吸引观众的艺术魅力问题。中国电影市场冷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我们制作出来的一些影片缺乏吸引观众的艺术魅力。正如雷内·克莱尔所指出的,“观众并不永远都是对的,但是,无视观众的作者却永远是错的。”重视观众并不等于媚时媚俗,它是艺术魅力的自然展现。一些影片因为只注重应付时需,也许能够在当时产生轰动效应,过后却如过眼烟云,艺术生命力并不会久远。
  经典的意义在于,它能够以一种敏锐的艺术表达深刻地洞察和理解现实,同时又能以敏锐的超前性穿越现实,获得一种永恒的艺术魅力。现实主义虽然一度是中国文艺创作的最高法则,但真正的现实主义精神在高扬现实主义旗帜的中国电影界却是严重流失的。如果说,在意识形态化的时代中国电影是一种配合现实需要而现实内涵实际上被抽空的理念创作,那么,市场经济化时代的一些电影制作在高成本、大投入、数字化的同时则选择了逃避现实。曾经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无极》等影片让观众大失所望,就在于其漏洞百出的虚拟世界中现实关怀的匮乏。与此形成对照的是,一些关注现实人生的低成本、小投入的电影制作反而获得了观众的青睐。近期非常叫好的两部影片《鸡犬不宁》、《绿帽子》能赢得票房,就在于二者触及到了现代家庭生活的许多敏感问题,与人们当下的生活困境与思想状况息息相关。同样,贾樟柯的《三峡好人》能够获得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也是与其一直关注底层人生世界的独特思考分不开的。
  一部分过度依赖数字技术的影片顾此失彼、本末倒置,使得叙事能力下降也是其缺乏艺术魅力的基本原因。电影作为一种大众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其是否有一个观众喜欢的好故事,并且能讲好这个故事。在谈到技术与故事何为电影的根本时,斯皮尔伯格说,“我不同意电影的历史就是技术的历史。电影的历史是讲故事的历史。如果电影不好,是因为故事不好;如果电影好,一般都是因为故事本身很好,这就是为什么电影永远会存在下去的原因。”张艺谋很同意这个说法,因为“技术不能决定电影的进步。电影始终是要靠故事吸引人的”,“不管功能怎样,故事讲得好与坏是电影成功的关键。”《天下无贼》让观众的注意力集中于故事而忘却了特技。《无极》让观众看了特技却忘了故事,一胜一败,道理是很明白的。
  急功近利的心态是当代电影走向短期行为而艺术审美力衰竭的主体性原因。当代中国电影有着严重的生存危机意识,但这并不是因此可以走向纯功利的借口与理由。近来,话剧导演林兆华先生强调戏剧创作要“等待灵感”,“听从直觉”,傅谨先生倡导一种不预设目的的“田野调查”法,正是对这一问题的反思与回应。借用电影术语来说,他们所倡导的方法论都可以称为“等待现场”。但在现实实践中,许多创作在种种压力下变异为“听命电影”、“听命艺术”,或是迫于权力,或是迫于名利,而很少听从自己内心的命令、艺术自身的律令。当电影创作丧失了自由的心态,忙于“制造现场”而忘却了“等待”,它的艺术价值与艺术魅力如何是可想而知的。
  最后,中国电影缺少必要的艺术游戏与娱乐精神也是技术革新所不可能解决的一个问题。几千年厚德载物的正剧文化传统,内忧外患的国情,使得中国电影从诞生伊始便缺少一种思想与艺术兼能的娱乐精神。李泽厚曾把审美形态由低到高划分为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等三个层次,分别指向人的生理感官愉悦、情感想象愉悦、超道德的人生感性愉悦。今年着实让观众过了把娱乐瘾且在票房上大获成功的《疯狂的石头》,在这三个层次上就做得非常好。滑稽的喜剧情境设置同时具有了一种后现代的荒诞与讽刺性特征,并不是一味取乐的。可惜的是,这样的电影目前尚不多见,更多的电影在一味追求娱乐的同时放弃了艺术审美创造,将娱乐精神误读为不要艺术的媚俗与取悦大众。而艺术趣味一旦丧失了审美意义,自然就走向了目下大量泛滥的仅仅刺激官能的低级挑逗了,这是同样让人深思的。
  总之,没有技术,便没有电影;但只有技术,电影也不可能成为艺术。技术不等同于艺术,技术革新的先进性也并不一定能带来艺术创造的前卫性和先锋性。艺术发展是不适用进化论原则的,虽然技术不断进化,但艺术却并不是靠技术革新来支撑的,在艺术的背后永远应该是人文精神的大厦。面对新媒体与数字化的强大潮流,电影创作在欣喜的同时更应该时时警醒,避免陷入数字化的牢笼,成了数字化的奴隶,应该思考如何使数字技术能够为电影艺术创作所用,而不是让电影成为演绎数字化景观的舞台。电影创作只有放下急功功利的思想,以故事为本,以批评精神为第一要义,以关注现实为基点。以艺术性的娱乐为目标,才可能真正创作出散发出永久艺术魅力的经典作品来。
其他文献
说起来,黑帮片的定义是明确的。“‘黑帮’是广义地包括一切不法之徒和犯罪分子。与描写破案过程的侦破片不同,黑帮片不聚焦在某桩罪案上,不以执法人员为中心人物,也不一定非以犯罪分子落网为结局。黑帮片以黑帮头目或黑帮分子为中心人物,以黑帮人物的犯罪活动或兴衰历史为中心内容。”① 可以看出,黑帮片拒绝现实社会的理性“执法人员”,将黑帮虚构为一个独立的社会空间,描述黑帮兴衰历史的同时也潜在地诠释了存在的合理性
期刊
随着“世纪初文学”的命名成为一种趋势,20世纪文学已经成为一个渐行渐远的概念。在这一前提下,“新时期文学”特别是1980年代文学研究成为晚近的热点并不是偶然的。对于20世纪中国文学这一独特的个体而言,“新时期文学”一直是和“五四新文学”时期构成文学两极并峙的局面。毕竟,在文学领域特别是怀有某种理想情结与怀旧情结的心态意识中,这两个时代是20世纪中国文学最为激动人心和从属于文学本身的时代。而对于“新
期刊
绚彩的舞蹈、古老的弦歌、悠美的音乐、浓烈的民俗、宏大的叙事、火辣的情感,让娥皇、女英、山鬼、辛追、杨开慧……一个个历史、文学中的形象从舞台上款款走来。2007年11月16日晚,由长沙市人民政府与中国歌剧舞剧院合力打造的大型情景歌舞《湘女》在湖南大剧院震撼上演,征服了全场的观众,一阵阵经久不息的掌声表达了人们由衷的喜爱。笔者认为,《湘女》的成功推出,不仅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而且带给我们许多深层的启示
期刊
韩少功是个不迷信宏大叙事的作家。从《马桥词典》到《山南水北》,韩少功似乎更擅长在词条式,关键词式的细部雕琢之中建构他的总体性。历史的连续性、逻辑性,编年史的科学性在他的文章只是个背景而并没有刻意渲染。许多时候,这个总体性并没有明确的着落。因此,《山南水北》的信息量相当大而杂,99个小篇章可以抽象出许多主题,主题之间并没有很明显的逻辑屡次和关系。韩少功对敞开问题的深度、广度,解决问题有效性的兴趣多于
期刊
与以往充当意识形态宣喻工具和时代精神传声筒的小说相比,新历史小说无疑已回归创作本体,开始了文学的自觉。尤其是相对于以往拘囿于史实再现,强调反映历史真实与历史本质的传统历史小说而言,新历史小说的任意虚构、想象,甚至戏谑历史,重视主体个人性的当下认知、体悟,强调主体对历史的介入和参与等等,无不显示出创作主体的自由和创造性。但是,这些是否意味着新历史小说具有了真正独立自由和充实完整的主体性呢?  从哲学
期刊
《人生》发表在《收获》1982年第2、3期,自刊登后,成为文学界乃至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播出,拍成电影上演,文学界评论文章更是接踵而至。其原因就在于小说把握住了时代的脉动和变迁,以及变化下的人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写出了乡下青年进城的寻梦之旅,渴望、愤怒、绝望的精神体验以及失败的宿命结局。城乡巨大差异是造成乡下人进城强烈的驱动力,在对农村的排斥恐惧的推力和城市优势资源的吸引诱惑的拉
期刊
最近有幸拜读了刘耀儒先生的大作《鱼晾坝》,读罢,一缕缕清新、淡雅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一幅幅自然、平和、淳朴的生活画面跃动在眼前。小说中营造的安宁、和谐的情境让我们深深体悟到“生存不过是一片大和谐”(莱布尼兹语)。刘先生在作品中用心构建了真正和谐的世界:依青山、环绿水的静谧、宜人的自然环境,冲和平淡、亲切美好的人际关系,纯真质朴、出乎自然的生存状态。他还艺术地阐释了和谐美的真正蕴涵:生存世界里多重关
期刊
男女两性的平等与和谐,是人类生存状态和谐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不仅是人类学、哲学领域探讨的一大命题,也是以“人学”为其根本核心的文学所密切关注的一个话题。当代女作家王安忆不仅通过女性生存状况、生存体验的书写,开启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而且还以迥异于男权、女权话语的全新性别话语姿态,充分理解男性,试图构建一种男女平等、两性和谐的理想生存状态。    一、人物设置偏爱女性,理性坚持审美标准    王安忆的小
期刊
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罗先明先生经过十年的苦心经营,推出了他长达225万字的巨著《远东大战纪事》,获得好评如潮。论者普遍认为这是一部大气魄、大气象、全景式、立体式、史诗性的作品。在时间跨度上,从1927年日本内阁的“东方会议”确定以侵占中国为国策起,到1948年东京审判后日本甲级战犯东条英机等被执行绞刑止,长达二十余年,大开大阖,大起大落,囊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远东战场所发生的一切
期刊
一     在张爱玲的小说原著《色·戒》中,对于“性”的描写不过是间接性的闲闲一笔,而且作者写“性”的用意恰恰在于否定“性”的重要性。  那是在王佳芝回首检点、评估自己与汉奸易先生之间关系的本质时方才涉及“性”事:“有这句谚语:‘到男人心里去的路通过胃。’是说男人好吃,碰上会做菜款待他们的女人,容易上钩。于是就有人说:‘到女人心里的路通过阴道。’据说是民国初年精通英文的那位名学者(辜鸿铭——引者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