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散神聚 曲径探幽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散文教学是整个高中阅读教学的重要部分。从研习文本到挖掘深意,对散文的学习是一个步步深化、不断攀登的过程。而这一过程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提升,也关系到学生情感世界、价值观的开拓和形成,任重道远。如何有效地完成散文教学过程,散文“形散神不散”的这一特点是重要突破口。
  一、形散
  (一)散文自身特点
  鲁迅先生在《怎么写》中提到“散文的体裁,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有破绽也无妨”。童庆炳在《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中是这样定义散文的:“廣义的散文既包括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品,也包括一般科学著作、论文、应用文章。狭义的散文即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游记等等。”可见,散文的内容之广泛,形式之多样。散文的创作往往源于作者浓厚的情怀,作者在创作时,往往神思飘逸,自由无形。读者紧跟着作者的情感游走,就会误认为散文是“自由散漫”的文章。
  (二)文本内容呈现
  《我心归去》这篇文章,遣词造句精练优雅;对家乡的细致描写感人至深;各种表现手法信手拈来。这些都引领读者追随着作者的回忆漫步在他贫苦但美好的故乡。自然就觉得浪漫时尚的法国海滨城市也没有什么吸引力了。阅读时,读者随着作者的情感变化,仿佛一个个漫不经心的海滩拾贝者,欣喜于过程的美好,而忽略了文章内在的脉络,即文章的“神”。
  综上,散文本身的特点和《我心归去》这篇文章的具体写法,都表现了“形散”这一散文创作因素。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得不拨开散文所营造的自由的“形”,透过华丽的外表,挖掘作者想要传递的直指人心的力量。“形”是散文潇洒自在的过程,而“神”则是散文不容舍弃的内核。
  二、神聚
  (一)文质彬彬
  孔子提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这是对于文学创作的内容和形式的较早论述。孔子认为,只有文和质达到统一,才能成就真正成功的文学作品。刘勰的《文心雕龙》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理论,提出:“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辞巧,乃含章之玉牒,秉文之金科矣。”可见,好的文章是“志”和“辞”的统一,也就是真挚情感和巧妙文采的结合。
  (二)直指人心
  韩少功在《现素抱朴 直指人心》一文中指出:“有些作家能写诗歌、戏剧乃至小说,但写不了散文,其中原因多种多样,不可一概而论。但可能的原因之一,是他们中的有些人文盛而质衰,技巧多而感受少,故无力承担散文的直指人心。”这段文字是他回忆《我心归去》具体写作过程时写下的,表明了他对散文创作的见解。写作技巧的辅助固然重要,但思想的力量才是最能打动人的,是文章的本质。
  综上,无论从散文的体裁出发,还是具体到《我心归去》这一课文。“形散神聚”都是散文教学的起点和终点。但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时过于重视基础知识点的灌输和生硬答题技巧的讲授,而脱离了散文本身的特点,导致学生不能准确领会散文的“神”,也就无法体会散文中感人至深的内容。
  三、“形散神聚”在《我心归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以学定教,问题引导
  学生的认同和参与是有效教学的基础。笔者遵从以学定教的原则,结合具体学情,提出了预习问题。
  1.《我心归去》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怎样的思想感情?
  2.全文中最让你感动的一句话?
  3.全文中你认为最难懂的一句话?
  张志公先生说过:“所谓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带着学生在文章中进进出出走它几个来回。”让学生在文本中寻找有困惑的问题,就是进,课堂问题的设置不能信马游缰,必须考虑学生的需求。在具体备课过程中,笔者始终考虑目标意识,而这节课最大的目标就是遵从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重视“形”,让学生体会“形散”所带来的美妙绝伦的感觉。同时重视“神”,引导学生感悟韩少功先生所说的直指人心的力量。预习的第一个问题是就“神”的把握提出的,第二、三个问题是就“形”的体会提出的。
  学生预习的结果显示,他们对“神”的把握比较统一,但不全面。而对“形”的两个问题的回答多种多样,有些问题是我在教学预设时就想到的,有些是出乎我的意料的。比如当问到最难的一句话的时候,学生提到这一句“你到了悬崖的边缘,前面是寂静的深谷,不,连深谷也不是。深谷还可以使你粉身碎骨,使你头破血流,使你感触到实在,那不是深谷,那里什么也没有,你跳下去不会有任何声音和光影,只有虚空”。我在预设时,只注意到要强调修辞手法的运用。但看了大家的预习答案后,我就在课堂上安排了和大家一起探讨这一问题的环节。通过自己的生活阅历,让学生明白作者所表达的可怕的孤独和虚空。诸如此类,根据学生预习反馈,我对自己的教案进行了查疑补漏。同时,学生所给出的这后两个问题的答案,就成了我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自由之“形”的重要依托,这种对文本的细读细品也就成了课堂前半部分的主要内容。
  (二)知人论世,幽探深意
  韩少功在《我心归去》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怀念。其根源是韩少功“寻根文学”的主张和他作品中多次表现的“民族主义情结”。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兴起,整个中国文化界都在思考中国知识的自主性。韩少功就是加入这一思潮并产生较大影响的作家,他的作品有明显的民族主义的烙印。他所创作的《岁末恒河》《访法初记》《你好,加藤》《草原长调》,包括《我心归去》等散文,都是其游历过程的记录,他详细地介绍了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特点,但最后都无一例外地认为这些国家不如中华民族伟大,这些国家的文化不如中华文化璀璨。针对作者的这一创作特色,我引导学生分析了文章中的“血、泪、汗水”这些比较难理解,却最能突出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同时在学生回答第一个预习问题的基础上补充了作者所表达的丰富的思想情感。作者对家乡怀念、眷恋、热爱,但这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爱恨交织的情感,他深知故乡的贫穷和物质的匮乏,对故乡失望,但却不是真的失望,是一种萌发蓬勃希望的失望。这就是这篇文章所表达的“神”。
  散文自由奔放,似无定式,在信手拈来中带给读者美好的阅读体验。散文现素抱朴,直指人心,于沉着稳重间引领读者步入精神佳境。这正是散文“形散神聚”的最大魅力,也是探究散文深意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四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2]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
  [3]黄厚江.进与出.[J].语文教学通讯.山西教育出版社.2014年.
其他文献
专题教学本质上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究性学习。早在1896年,教育家杜威曾经尝试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进行研究,以此培养其实践能力。之后,教育家威廉·赫德·克伯屈在《教学方法原理》中也提出,专题学习过程必须由学生负责计划、研究以及实行。高中语文教学多年来深陷接受性学习的小格局中难以自拔,原本应该卓然不群的高中生,被迫在教师的“搀扶”下,失去了独自行走的能力。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萧红墓畔口占》一诗是戴望舒晚年的作品,1948年收入诗集《灾难的岁月》。2018年出版的人教版九年级语文教材共收入了十首中国新诗,《萧红墓畔口占》收入九年级下册第一单。1942年1月22日,年仅31岁的萧红病逝于香港,安葬于香港浅水湾丽都酒店海边。本首诗就是戴望舒在一次去萧红墓凭吊后有感而发之作。诗作第一稿发表于1944年9月10日,题为《墓边口占》。   “口占”是指出口即成,《萧红墓畔口占》
《新课标》中“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这一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这一任务群的学习贯穿高中阶段的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阶段。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导向,导致学生对整本书阅读的学习大多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如何整本
《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的经典作品,也一直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名篇、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人教版教材中位于必修一,在部编版的新教材中位于选择性必修的中册。就鲁迅很多作品都涉及“说”与“不说”的二元对立,如《野草·题辞》《呐喊·自序》《“感旧”以后(下)》,但《记念刘和珍君》是一个更特殊的文本,因为它更为可视化地集中展现了鲁迅在“说”与“不说”之间进行抉择的矛盾心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都尝试从“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高考作文更重视联系现实的问题。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命题都十分注重“事理论述”,要求作文必须事清理明,必须联系现实。凡是高分作文一定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人云亦云泛泛之辈则鲜有佳作。   作文重在说理,在说理中必须使用现实材料,为了突出事理的价值,也可以单独设一段来联系现实。这样做有什么益处呢?第一说明作文言之有物;第二说明作文有针对性;第三使议论有深度;第四说明作
【教学设计依据与思路】   透过作家在文本中所创造的审美形象,探究作家在其中注入的审美内涵,进而走进并理解和阐释作家在其中赋予的与生命、文化有关的情怀,是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从文体角度看,《项脊轩志》是一篇记叙性的写人记事类抒情散文。大多数读者在阅读和理解这篇经典散文时,往往把“项脊轩”看作是一个外在于作者的客观存在的、用来聚焦和引出家庭衰败和表达亲情的物理性空间,过度关注文章所记之事和所写之人,
方长安,武汉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写作》《长江学术》主编,武汉大学中国新诗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写作学会会长,中国闻一多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新诗研究、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研究。出版专著9部;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其中4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文艺理论》等全文转载。主持完成2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教
写作教学“缺教”,这是一个具有普遍性和长期性的问题,由此导致学生的写作处于自由散乱、盲目随意的境地。而统编教材写作教学体系把每个单元的写作要求与本单元内的课文联系起来,以随文学习为主,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之后,进一步加强对写作目标的认识和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写作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依旧遇到不少困难,比如教材写作体系中写作知识点多而杂,实际写作教学难以做到面面俱到
早年,语文界就有先行者要求学生:学会说“我认为”,学会说“不”,学会说“但是”……看来,同行们都遭遇过学生写作时无“想法”、无主张的尴尬。从长远看,这事相当严重。今天的学生学会了顺从和接受,在家是个“乖乖女”,在校是只“小绵羊”;明天他们就永远不会思考,人的睿智与创造趋向消失。就写作而言,没有“想法”就没有生命力,如何激活学生的想法应当成为写作教学的重点。   上学期,南京市教研活动呈现了部分微写
读书是自主学习的一种基本方式,是一个人终身受教育的基本途径。学生的读书习惯是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来培养的。教师自己不阅读,培养不出会阅读的学生来;教师自己没有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意识,很难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读书,将引入教师专业成长必经之路的源头活水。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一、教师读书的现状及反思  (一)从教师自身读书学习情况分析  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者应该比别的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