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潮推进着我国学校教育教学,上蔡县紧跟时代改革的步伐,积极投身这场基础教育的革命,以积极的心态和创新的精神去顺应这一新的挑战和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其中,四年的课改工作中,小学“四环节”教学法给上蔡县小学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成为立校之本,发展之基,取得了新的成绩,声满全区,逐步外向扩展。课堂教学改革真真正正成为了上蔡县教育的又一个品牌,一个新形象。
一、上蔡县基本情况及课改背景
上蔡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灿烂,为千年古县,是古蔡国所在地,是秦相李斯、汉相翟方进的故里,海内外蔡氏祖地,“重阳文化”的发祥地。数千年来,上蔡县以其厚重的历史文化传承着华夏文明,缔造出数度的繁荣,彰显出上蔡古朴典雅而又不失现代气息的历史文化风采。上蔡第一高级中学是河南省示范性高中、上蔡县名牌、豫南教育明珠。上蔡县中小学教育质量在驻马店市遥遥领先,是教育强县。
但我们不为成绩所迷惑,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前几年由于受人口多、班额大等因素,小学课改虽然进行了几年,但始终没有跳出“老师唯讲,学生唯听,老师唯说,学生唯做”的传统教学怪圈。在去基层做了大量的基础调研后,发现部分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又加上我县小学师资力量薄弱,有的教师就不知道该怎样上课。针对这种情况,以康景兰副局长、刘洪发主任为领导上蔡县基础教研室高瞻远瞩,及时提出:“要积极地开展课堂改革,尽快改变课堂低效、无效的状况。”
为了改变现状,争取“弯道超车”,我县锁定课堂教学改革,致力于课堂教学途径和方法的探索,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着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在2009年秋,县教研室人员在在上蔡县教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康景兰同志的主持下,创造性地提出了教育教学改革的“五项工程”,其核心是聚焦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的“课程工程”。构建有效课堂,让课堂充满生命力,充满灵动性,小学“四环节”教学法出台了。
二、實施课改的策略和做法
课改是更新教育观念、攻坚克难的一个战役,要系统地部署,讲战术、更要重战略,相关方面要随之而动,要每战必胜。为打赢这场硬仗,我们的方法、措施、步骤是:
(一)明确理念,构建教学模式
新一轮课改要求“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其实质就是唤起老师的教学热情,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搞好养成教育。带着这样的思考,2009年10月,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的“课堂工程”拉开了帷幕,县教研室本着先找帖、临帖、破帖分层推进的思路渐进开展工作,教研员和各乡镇教务主任,近去确山、遂平,远去南阳西峡,深入课堂,研讨调研,多次召开优秀教师代表论证会,终于,适合我县县情、教情的课堂模式——小学“四环节”教学法应时而生。
1、小学语文“四环节”教学法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主阵地。其基本教学流程及操作要领如下:
(1)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据题质疑,不仅能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还能激发其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依法处理、积极地去探求知识。
(2)初读感知。主要任务是从整体上感受课文语言,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意思。
(3)精读感悟。主要任务是感悟作品语言、强化积累语言、促进语言运用。
(4)运用拓展。首先,根据本节内容,学生提出新的疑难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其次,总结全文。最后是运用拓展。
其中为确保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文本、教参),正确把握文本的重难点和主题思想。二是阅读教学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坚持整体性原则、 坚持以读为本的基本原则、坚持语言文字训练的基本原则。如果语文课不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就失去了语文味。教师要把问题的解决融入不同形式的语言文字训练之中。第三是关于略读课文的教学,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内容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在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进一步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2、小学数学“四环节”教学法
小学数学“四环节”教学法,即“新课导入—探究新知—巩固拓展—课堂小结”等四个环节。 课堂教学中应体现以下几点:
(1)确立三个为主: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练习为主。
(2)做好三个当堂:当堂完成作业,当堂校对作业,当堂解决问题。
(3)抓住三个自学:一是引起学生对学习教科书的兴趣;二是教给学生自学的顺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是让学生对自己自学后初步获得的知识有口头表达的机会。
自学课本的指导,要因人而异。在低年级可以“扶着走”“领着走”,到中高年级逐步“自己走”,让学生自己看书分析,也可以边看书边做尝试题。一堂课的设计,应以练习为主线,教师的讲,学生的讨论,穿插在练习之中,教师在“练”中讲,学生在“练”中学。
这里需要我们理解并掌握的是:第一,“四环节”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可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加以调整。可贯穿于某一章某几节内容的教学中,也可贯穿于某几个知识点的教学中。有时,四个环节可在一课时内完成;有些却需要 2—3 课时才能完成。特别是“四环节”,既是层层推进,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能体现学生知识—能力—觉悟的内在需要和身心发展的规律。但在实际运用中,这四个环节很难面面俱到,不同环节的时间划分,应根据教学内容和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生基础的好坏来确定。四个环节之间是相互交融的,自学、精讲、实践都离不开讨论,在讨论中自学,精讲讨论都是必要的。讨论体现了民主的教学氛围和新型的师生关系,它像一条线贯穿在整个教学环节之中,把四个环节连成一体。讨论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的桥梁和纽带。第二,正确处理教学内容与“四环节”教学法之间的关系。首先,课堂教学的内容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决定了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在教学中是互动的、协调的。其次,“四环节”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模式的出现,不能代替教学内容,而只是实现教学内容的手段,实际运用中,要防止过分地强调这个形式,变成形式化、教条化,忽视教学内容的决定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既要发挥它对教学内容的积极影响,又要克服不顾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搬硬套。 (二)整体设计,分步有序推进“四环节”教学法
1、在县教研室的统一部署下,“四环节”教学法推广工作由乡镇试点深化到全县性验收总结,分几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2010年9月——2011年6月),巩固和深化乡镇试点,深入宣传发动,全员培训,提高认识,制定规划,各乡镇定出实验学校,实验教师,第一批达标教师名单,并进行验收;县教研室教研员巡回解读“四环节”教学法,召开交流促进会。
第二阶段(2011年7月——2013年6月),各乡镇全面推广,全员落实,达标人数不得低于教师总人数的80%。县教研室对各乡镇推广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召开各种经验交流会,树立典型,表彰先进。
第三阶段(2013年7月——2015年6月),各乡镇做好达标验收的扫尾工作。县教研室验收评估,阶段总结,评选出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为长期推广完善打下坚实基础。
第四阶段自2015年以后,各乡镇做好是巩固、提高,教研室做好常规督查,避免成果淡化。
2、“四环节”教学法的“三步走”的推进策略:
一是努力寻找“点”上突破。由于“四环节”教学法的教学程是按照一定流程进行的,要想使全县小学教师都掌握其流程,就要有人引路,各乡镇充分发挥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在推广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严格筛选出语、数学科各若干名实验教师,组织中心教研组成员协助实验教师备课,磨课;实验教师在乡镇范围内上示范课或“送课下校”。各乡镇选出1—2所试点学校为乡级窗口学校,教研室在全县选出8所县级试点分校,作为引领学校。
二是着力“两纵两横”分级推广。各乡镇对全体教师根据年龄特点、知识水平等因素分三批进行落实推广,并根据学校教师的达标人数,对学校进行定格评定,从各年级、各年龄段这个“两纵”、乡内学校、县内 学校这个“两横”全部推广,不留空白。对每个阶段,各乡镇都认真组织听课,评课,并有教研组成员有教师代表参与,教研室定期下乡检查评估,通报。
三是全力推进区域性模式化。各乡镇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四环节”教学法基本流程和操作要领,把学习贯穿于推广活动的始终,真正把握“四环节”教学法的精髓,各位教师参照实验教师的示范课,认真寻找差距,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专业水平,直至最后全部过关。
(三)“四个到位”,强势推进“四环节”教学法
推广“四环节”教学法的工作在教体局领导下,县教研室具体负责,整体推进,充分利用各种行政手段推进“四环节”教学法。
1、宣传发动到位。各乡镇中心学校要把组织机构、制度建设,经费保障和教研培训落实到实处,把推广工作作为常规工作来抓,集思广益,制定具体的推广措施,让每位教师理解吃透,“四环节”教学法的基本流程和操作要领,调动老师的积极性提高广大教师的理论水平。
2、政策拉动到位。各乡镇中心学校对所辖各小学都要进行严格的评估考核,并以此为动力,促进活动扎实开展,内容涵盖教案、课堂教学、反思笔记,撰写“四环节”专题论文等多个方面。同时,每次活动的评比都要纳入学校年度业务考核的内容,在学校年度总体目标评估中适当增加权重。并通过评比、评选出“十佳课改”教师,“四环节”教学法实施推广选进单位和个人,并优先晋级。
3、机制保证到位。各乡镇要广开渠道,从各方面锤炼教师。通过组织示范课、公开课、培训会、研讨会、交流会、名师指导、编写典型教案、撰写专项论文等活动,进行专业引领,同时参照“四环节”教学法,围绕新课标要求制定新的课堂评价体系,引导和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严格选聘评委,严格把握验收标准,决不降格,验收工作按两年规划分期分批进行,评估结果。评课记录,教案反思等验收材料要归类存档。坚决杜绝验收走过场等虚假应付现象。
4、行政推动到位,在推广“四环节”教学法的过程中,全县由党组成员副局长康景兰同志主抓此项工作。各乡镇中心学校校长、小学校长是本单位推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即是组织者、领导者,同时也是实践者,各乡、校制定有切實可行的实施方案,层层建立责任制,对在推广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各乡、校领导优先提拔、评优;对工作不力、行动迟缓、弄虚作假,不见成效者,给予通报批评、黄牌警告。
(四)研训引领,科学有序推进“四环节”教学法
1、教研室在全县小学倡导运用“四环节”教学法伊始,首先组织县教研员和各乡镇中心学校去外地听课,进行商讨,初步制定出“四环节”教学法的雏形,进而又组织各乡优秀教师团体对初稿进行评议,论证,并通过县乡骨干教师带动全县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践、运用,印证“四环节”教学法。
2、教研室先后聘请了北师大教授张柏华,河南省教研室小学组主任刘富森进行了新课标培训,还聘请专家进行小学作文教学培训。
3、组建县乡“三线合一”的课改指导网络。为了推广“四环节”教学模式,除出以乡镇骨干教师外,县教研室还选聘了多名兼职教研员为骨干,以各乡优秀学科教师为主体的“三线合一”课改研训练指导网络。由学科教研员牵头,定期组织开展活动,定期进行培训,及时解决课改中的难题,有教研室带动各乡镇都出版有《教研通讯》对整体推进课改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4、加强乡镇中心教研活动。各乡镇中心教研组,每月就解读“四环节”教学法,上观摩研讨课、课标解读、教法研讨,同课异构,课型总结等内容进行深入研讨。
有的乡镇学校,打造骨干教师送课下校,有的与蔡都镇进行上课交流,有的乡镇召开研讨会,教研课题征文,将“四环节”制作成版面进行宣传。蔡都镇围绕“四环节”教学法以公开课为平台,每月安排一个重点活动,教研领导小组每周至少听两节随机推门课,提倡与教学反思、教改论文;大路李乡、齐海乡聘请县二小、县三小名师上示范课,中心学校要求各学校领导经深入课堂听课,巡堂,运用“2+2”评课法(找出两个优点,两个不足)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朱里镇开展了校长、教务主任赛课活动;黄埠镇采取三步走策略,一是营造气氛,二是分层推进,三是建立教师成长档案等,多数中心学校校长每次活动都主动参加,给小学校长和教师做出了表率。 (五)鼓励创新,形式多样地推进“四环节’教学法
小学“四环节”教学法的形成和推广过程是一个从“找帖—临帖—破帖”的过程。
从临帖到破帖是老师实践的重要过程。教研室在2011年2月到6月间,历时四个半月的时间,分别对全县各乡镇实验学校和第一批达标教师进行了两轮检查验收,通过听课,座谈、调查、查阅资料等形式进行评估,共听课400余节,并通报了优秀学校和优秀乡镇,以县教体局文件下发下去。康景兰局长多次下乡听课检查,和教师交流。
从听课中可以看出,大部分老师没有把“四环节”当作一个死板的教学程序而生搬硬套,而是利用“四环节”教学法给自己制定一个明晰的教路,给学生一个明晰的学路,尽量不束缚学生手脚。部分优秀教师能创造性地运用“四环节”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和新课程理念有机融合起来,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注重了对学生各种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同时教师的课堂行为得到规范,不备课或无教案上课的现象基本消除,满堂问“满堂灌”现象在部分老师的课堂上已经消失,营造了浓郁的教研氛围,很多老师主动要求县教研员进行评课,与教研员交流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困惑。
但为了使“四环节”教学法真正从“形似”走向“神似”,我们俱时提出:细化教研、细化环境,促使老师的备考、引导、激励、启发、测评、辅导、反思等与学生的预习、疑问、思考、醒悟、养成等在互动中成长,教师要更加反思,使临帖到破帖最后到出帖,形成自己的有效风格。
从有效课堂到实效课堂最后到高效课堂,形成三级跳,要求各乡以学评教,也就是以“学不学(学的状态)—多少人学(学的参与度)—学多少(学的容量)—怎样学(学的方式)—是否学会(学的效果)”,为标准进行评价,因此在第二阶段各乡镇做得更为扎实。
经历几年的学习、培训、推广、总结,浸润了领导和同志们的心血和汗水,我们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变化,课堂上,随意讲、随意练的现象在逐渐减少,学生自主合作,互动、参与的模式走进了农村课堂,新课程鲜活的教学理念在滋生,蔓延、蓬勃发展,一个个教坛新秀崭露头角,一所所窗口学校形成了辐射效应。但“四环节”教学法的推广与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努力,正如县教研室主任刘洪发所言,“四环节”不是新的高深的教学模式,但在全县推广并非容易和轻松的事,需要我们拿出勇气和毅力,付出汗水和心血方能取得一定的成绩。教学模式的示范引导功能,旨在交给教师教学的“基本套路”,并不限制或扼杀教师的创造性。教师在运用这些“基本套路”时,可以根据具体教学条件或情境灵活调整,形成适合教学实际的“变式”。教学模式示范引导功能的发挥,对于青年教师尽快独立教学、学校教学工作规范化、正常教学秩序的建立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三、课堂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
通过“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根本转变,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四环节教学法的推广,现在的课堂,真正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自始至终占据着课堂,把持着课堂,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昔日沉闷的课堂被充满生命激情的学堂所取代,学生个个自信进取,人人个性张扬,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维的习惯得以养成,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的能力得到提升,校园已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乐园。“学生主动,课堂灵动,教学生动”也成为我县课改的生动写照。同时,课改催生了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为此,我县教体局表彰了蔡都镇、华陂镇、东洪乡、齐海乡、西洪乡等10个中心学校为“四环节”教学法推广先进乡镇;蔡都二小、蔡都三小、看花楼小学等24所小学为“四环节”教学法推广先进学校;并评出108名教师为“四环节”教学法推广先进个人。
过去的时日我们做出了一定的探索,可以说课堂改革已经在我县开出了绚丽之花,但课改之路仍然漫长,仍然任重道远,我们将满怀信心,与时俱进,把压力变动力,工作上出新思路,方法上想新举措,实现课改新突破,催生更鲜更美的硕果,把课程改革作为全县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进行到底!
一、上蔡县基本情况及课改背景
上蔡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灿烂,为千年古县,是古蔡国所在地,是秦相李斯、汉相翟方进的故里,海内外蔡氏祖地,“重阳文化”的发祥地。数千年来,上蔡县以其厚重的历史文化传承着华夏文明,缔造出数度的繁荣,彰显出上蔡古朴典雅而又不失现代气息的历史文化风采。上蔡第一高级中学是河南省示范性高中、上蔡县名牌、豫南教育明珠。上蔡县中小学教育质量在驻马店市遥遥领先,是教育强县。
但我们不为成绩所迷惑,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前几年由于受人口多、班额大等因素,小学课改虽然进行了几年,但始终没有跳出“老师唯讲,学生唯听,老师唯说,学生唯做”的传统教学怪圈。在去基层做了大量的基础调研后,发现部分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又加上我县小学师资力量薄弱,有的教师就不知道该怎样上课。针对这种情况,以康景兰副局长、刘洪发主任为领导上蔡县基础教研室高瞻远瞩,及时提出:“要积极地开展课堂改革,尽快改变课堂低效、无效的状况。”
为了改变现状,争取“弯道超车”,我县锁定课堂教学改革,致力于课堂教学途径和方法的探索,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着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在2009年秋,县教研室人员在在上蔡县教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康景兰同志的主持下,创造性地提出了教育教学改革的“五项工程”,其核心是聚焦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的“课程工程”。构建有效课堂,让课堂充满生命力,充满灵动性,小学“四环节”教学法出台了。
二、實施课改的策略和做法
课改是更新教育观念、攻坚克难的一个战役,要系统地部署,讲战术、更要重战略,相关方面要随之而动,要每战必胜。为打赢这场硬仗,我们的方法、措施、步骤是:
(一)明确理念,构建教学模式
新一轮课改要求“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其实质就是唤起老师的教学热情,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搞好养成教育。带着这样的思考,2009年10月,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的“课堂工程”拉开了帷幕,县教研室本着先找帖、临帖、破帖分层推进的思路渐进开展工作,教研员和各乡镇教务主任,近去确山、遂平,远去南阳西峡,深入课堂,研讨调研,多次召开优秀教师代表论证会,终于,适合我县县情、教情的课堂模式——小学“四环节”教学法应时而生。
1、小学语文“四环节”教学法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主阵地。其基本教学流程及操作要领如下:
(1)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据题质疑,不仅能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还能激发其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依法处理、积极地去探求知识。
(2)初读感知。主要任务是从整体上感受课文语言,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意思。
(3)精读感悟。主要任务是感悟作品语言、强化积累语言、促进语言运用。
(4)运用拓展。首先,根据本节内容,学生提出新的疑难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其次,总结全文。最后是运用拓展。
其中为确保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还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文本、教参),正确把握文本的重难点和主题思想。二是阅读教学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坚持整体性原则、 坚持以读为本的基本原则、坚持语言文字训练的基本原则。如果语文课不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就失去了语文味。教师要把问题的解决融入不同形式的语言文字训练之中。第三是关于略读课文的教学,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内容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在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进一步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2、小学数学“四环节”教学法
小学数学“四环节”教学法,即“新课导入—探究新知—巩固拓展—课堂小结”等四个环节。 课堂教学中应体现以下几点:
(1)确立三个为主: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练习为主。
(2)做好三个当堂:当堂完成作业,当堂校对作业,当堂解决问题。
(3)抓住三个自学:一是引起学生对学习教科书的兴趣;二是教给学生自学的顺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三是让学生对自己自学后初步获得的知识有口头表达的机会。
自学课本的指导,要因人而异。在低年级可以“扶着走”“领着走”,到中高年级逐步“自己走”,让学生自己看书分析,也可以边看书边做尝试题。一堂课的设计,应以练习为主线,教师的讲,学生的讨论,穿插在练习之中,教师在“练”中讲,学生在“练”中学。
这里需要我们理解并掌握的是:第一,“四环节”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可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加以调整。可贯穿于某一章某几节内容的教学中,也可贯穿于某几个知识点的教学中。有时,四个环节可在一课时内完成;有些却需要 2—3 课时才能完成。特别是“四环节”,既是层层推进,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能体现学生知识—能力—觉悟的内在需要和身心发展的规律。但在实际运用中,这四个环节很难面面俱到,不同环节的时间划分,应根据教学内容和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生基础的好坏来确定。四个环节之间是相互交融的,自学、精讲、实践都离不开讨论,在讨论中自学,精讲讨论都是必要的。讨论体现了民主的教学氛围和新型的师生关系,它像一条线贯穿在整个教学环节之中,把四个环节连成一体。讨论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的桥梁和纽带。第二,正确处理教学内容与“四环节”教学法之间的关系。首先,课堂教学的内容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决定了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在教学中是互动的、协调的。其次,“四环节”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模式的出现,不能代替教学内容,而只是实现教学内容的手段,实际运用中,要防止过分地强调这个形式,变成形式化、教条化,忽视教学内容的决定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既要发挥它对教学内容的积极影响,又要克服不顾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搬硬套。 (二)整体设计,分步有序推进“四环节”教学法
1、在县教研室的统一部署下,“四环节”教学法推广工作由乡镇试点深化到全县性验收总结,分几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2010年9月——2011年6月),巩固和深化乡镇试点,深入宣传发动,全员培训,提高认识,制定规划,各乡镇定出实验学校,实验教师,第一批达标教师名单,并进行验收;县教研室教研员巡回解读“四环节”教学法,召开交流促进会。
第二阶段(2011年7月——2013年6月),各乡镇全面推广,全员落实,达标人数不得低于教师总人数的80%。县教研室对各乡镇推广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召开各种经验交流会,树立典型,表彰先进。
第三阶段(2013年7月——2015年6月),各乡镇做好达标验收的扫尾工作。县教研室验收评估,阶段总结,评选出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为长期推广完善打下坚实基础。
第四阶段自2015年以后,各乡镇做好是巩固、提高,教研室做好常规督查,避免成果淡化。
2、“四环节”教学法的“三步走”的推进策略:
一是努力寻找“点”上突破。由于“四环节”教学法的教学程是按照一定流程进行的,要想使全县小学教师都掌握其流程,就要有人引路,各乡镇充分发挥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在推广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严格筛选出语、数学科各若干名实验教师,组织中心教研组成员协助实验教师备课,磨课;实验教师在乡镇范围内上示范课或“送课下校”。各乡镇选出1—2所试点学校为乡级窗口学校,教研室在全县选出8所县级试点分校,作为引领学校。
二是着力“两纵两横”分级推广。各乡镇对全体教师根据年龄特点、知识水平等因素分三批进行落实推广,并根据学校教师的达标人数,对学校进行定格评定,从各年级、各年龄段这个“两纵”、乡内学校、县内 学校这个“两横”全部推广,不留空白。对每个阶段,各乡镇都认真组织听课,评课,并有教研组成员有教师代表参与,教研室定期下乡检查评估,通报。
三是全力推进区域性模式化。各乡镇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四环节”教学法基本流程和操作要领,把学习贯穿于推广活动的始终,真正把握“四环节”教学法的精髓,各位教师参照实验教师的示范课,认真寻找差距,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专业水平,直至最后全部过关。
(三)“四个到位”,强势推进“四环节”教学法
推广“四环节”教学法的工作在教体局领导下,县教研室具体负责,整体推进,充分利用各种行政手段推进“四环节”教学法。
1、宣传发动到位。各乡镇中心学校要把组织机构、制度建设,经费保障和教研培训落实到实处,把推广工作作为常规工作来抓,集思广益,制定具体的推广措施,让每位教师理解吃透,“四环节”教学法的基本流程和操作要领,调动老师的积极性提高广大教师的理论水平。
2、政策拉动到位。各乡镇中心学校对所辖各小学都要进行严格的评估考核,并以此为动力,促进活动扎实开展,内容涵盖教案、课堂教学、反思笔记,撰写“四环节”专题论文等多个方面。同时,每次活动的评比都要纳入学校年度业务考核的内容,在学校年度总体目标评估中适当增加权重。并通过评比、评选出“十佳课改”教师,“四环节”教学法实施推广选进单位和个人,并优先晋级。
3、机制保证到位。各乡镇要广开渠道,从各方面锤炼教师。通过组织示范课、公开课、培训会、研讨会、交流会、名师指导、编写典型教案、撰写专项论文等活动,进行专业引领,同时参照“四环节”教学法,围绕新课标要求制定新的课堂评价体系,引导和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严格选聘评委,严格把握验收标准,决不降格,验收工作按两年规划分期分批进行,评估结果。评课记录,教案反思等验收材料要归类存档。坚决杜绝验收走过场等虚假应付现象。
4、行政推动到位,在推广“四环节”教学法的过程中,全县由党组成员副局长康景兰同志主抓此项工作。各乡镇中心学校校长、小学校长是本单位推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即是组织者、领导者,同时也是实践者,各乡、校制定有切實可行的实施方案,层层建立责任制,对在推广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各乡、校领导优先提拔、评优;对工作不力、行动迟缓、弄虚作假,不见成效者,给予通报批评、黄牌警告。
(四)研训引领,科学有序推进“四环节”教学法
1、教研室在全县小学倡导运用“四环节”教学法伊始,首先组织县教研员和各乡镇中心学校去外地听课,进行商讨,初步制定出“四环节”教学法的雏形,进而又组织各乡优秀教师团体对初稿进行评议,论证,并通过县乡骨干教师带动全县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践、运用,印证“四环节”教学法。
2、教研室先后聘请了北师大教授张柏华,河南省教研室小学组主任刘富森进行了新课标培训,还聘请专家进行小学作文教学培训。
3、组建县乡“三线合一”的课改指导网络。为了推广“四环节”教学模式,除出以乡镇骨干教师外,县教研室还选聘了多名兼职教研员为骨干,以各乡优秀学科教师为主体的“三线合一”课改研训练指导网络。由学科教研员牵头,定期组织开展活动,定期进行培训,及时解决课改中的难题,有教研室带动各乡镇都出版有《教研通讯》对整体推进课改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4、加强乡镇中心教研活动。各乡镇中心教研组,每月就解读“四环节”教学法,上观摩研讨课、课标解读、教法研讨,同课异构,课型总结等内容进行深入研讨。
有的乡镇学校,打造骨干教师送课下校,有的与蔡都镇进行上课交流,有的乡镇召开研讨会,教研课题征文,将“四环节”制作成版面进行宣传。蔡都镇围绕“四环节”教学法以公开课为平台,每月安排一个重点活动,教研领导小组每周至少听两节随机推门课,提倡与教学反思、教改论文;大路李乡、齐海乡聘请县二小、县三小名师上示范课,中心学校要求各学校领导经深入课堂听课,巡堂,运用“2+2”评课法(找出两个优点,两个不足)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朱里镇开展了校长、教务主任赛课活动;黄埠镇采取三步走策略,一是营造气氛,二是分层推进,三是建立教师成长档案等,多数中心学校校长每次活动都主动参加,给小学校长和教师做出了表率。 (五)鼓励创新,形式多样地推进“四环节’教学法
小学“四环节”教学法的形成和推广过程是一个从“找帖—临帖—破帖”的过程。
从临帖到破帖是老师实践的重要过程。教研室在2011年2月到6月间,历时四个半月的时间,分别对全县各乡镇实验学校和第一批达标教师进行了两轮检查验收,通过听课,座谈、调查、查阅资料等形式进行评估,共听课400余节,并通报了优秀学校和优秀乡镇,以县教体局文件下发下去。康景兰局长多次下乡听课检查,和教师交流。
从听课中可以看出,大部分老师没有把“四环节”当作一个死板的教学程序而生搬硬套,而是利用“四环节”教学法给自己制定一个明晰的教路,给学生一个明晰的学路,尽量不束缚学生手脚。部分优秀教师能创造性地运用“四环节”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和新课程理念有机融合起来,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注重了对学生各种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同时教师的课堂行为得到规范,不备课或无教案上课的现象基本消除,满堂问“满堂灌”现象在部分老师的课堂上已经消失,营造了浓郁的教研氛围,很多老师主动要求县教研员进行评课,与教研员交流教学中的心得、体会困惑。
但为了使“四环节”教学法真正从“形似”走向“神似”,我们俱时提出:细化教研、细化环境,促使老师的备考、引导、激励、启发、测评、辅导、反思等与学生的预习、疑问、思考、醒悟、养成等在互动中成长,教师要更加反思,使临帖到破帖最后到出帖,形成自己的有效风格。
从有效课堂到实效课堂最后到高效课堂,形成三级跳,要求各乡以学评教,也就是以“学不学(学的状态)—多少人学(学的参与度)—学多少(学的容量)—怎样学(学的方式)—是否学会(学的效果)”,为标准进行评价,因此在第二阶段各乡镇做得更为扎实。
经历几年的学习、培训、推广、总结,浸润了领导和同志们的心血和汗水,我们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变化,课堂上,随意讲、随意练的现象在逐渐减少,学生自主合作,互动、参与的模式走进了农村课堂,新课程鲜活的教学理念在滋生,蔓延、蓬勃发展,一个个教坛新秀崭露头角,一所所窗口学校形成了辐射效应。但“四环节”教学法的推广与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努力,正如县教研室主任刘洪发所言,“四环节”不是新的高深的教学模式,但在全县推广并非容易和轻松的事,需要我们拿出勇气和毅力,付出汗水和心血方能取得一定的成绩。教学模式的示范引导功能,旨在交给教师教学的“基本套路”,并不限制或扼杀教师的创造性。教师在运用这些“基本套路”时,可以根据具体教学条件或情境灵活调整,形成适合教学实际的“变式”。教学模式示范引导功能的发挥,对于青年教师尽快独立教学、学校教学工作规范化、正常教学秩序的建立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三、课堂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
通过“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根本转变,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四环节教学法的推广,现在的课堂,真正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自始至终占据着课堂,把持着课堂,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昔日沉闷的课堂被充满生命激情的学堂所取代,学生个个自信进取,人人个性张扬,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思维的习惯得以养成,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的能力得到提升,校园已成为学生流连忘返的乐园。“学生主动,课堂灵动,教学生动”也成为我县课改的生动写照。同时,课改催生了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为此,我县教体局表彰了蔡都镇、华陂镇、东洪乡、齐海乡、西洪乡等10个中心学校为“四环节”教学法推广先进乡镇;蔡都二小、蔡都三小、看花楼小学等24所小学为“四环节”教学法推广先进学校;并评出108名教师为“四环节”教学法推广先进个人。
过去的时日我们做出了一定的探索,可以说课堂改革已经在我县开出了绚丽之花,但课改之路仍然漫长,仍然任重道远,我们将满怀信心,与时俱进,把压力变动力,工作上出新思路,方法上想新举措,实现课改新突破,催生更鲜更美的硕果,把课程改革作为全县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