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园“冷暴力”

来源 :班主任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_t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法律法规的相继颁布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已不多见,但在教育过程中,一些班主任和老师对“问题学生”往往采取疏远、隔离以及嘲讽等态度。这些在不少人看来没什么大不了的行为,实际却是典型的校园“冷暴力”。校园“冷暴力”的存在是对学生人格和权利的不尊重,既危害学生的健康成长,又妨碍师生和谐关系的建立。因此,校园“冷暴力”的滋生和蔓延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
  
  一、校园“冷暴力”的实质
  
  “暴力”一词在《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侵犯他人人身、财产等权利的强暴行为”。校园“冷暴力”一是指在学校教育中,教师通过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嘲讽、威胁或其他非暴力手段对待学生,致使学生在精神上受到侵犯和伤害的一种行为,它是相对于教师对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而言的;二是指同学间的歧视、孤立、刻意的疏远,对个体的心理和精神造成伤害的行为。本文主要讨论前者。
  朱永新说过,“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无论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富贵的还是贫贱的,聪慧的还是笨拙的;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人的一切,——无论是品德的还是人格的,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智力的还是情感的”。《〈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封面上写着“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个就意味着不能放弃任何一个,要求我们的教师要用爱心和智慧去哺育每一棵幼苗,为他们创设适宜成长的环境,让他们都能茁壮成长。这既是每一个学生享有的权利,也是我们教师应尽的职责。因此,在《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九条中有如下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中也有相同的要求。这些要求和规定一再强调要尊重、信任、理解、欣赏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因此,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冷暴力”在本质上是一种违纪违法行为,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二、校园“冷暴力”的表现形式
  
  1.教师对学生的批评与嘲讽
  当学生学习成绩不好时,说他“你真笨!”“傻子!”“你天生就不是学习的料!”“你长大成不了才。”“你纯属弱智!”“你除了吃还会别的吗?”当学生犯了错误时,说他“你这孩子坏透了!”“神经病!”“缺心眼儿。”“二百五。”当学生给集体抹了黑时,说他“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你是害群之马!”“你真有本事!”
  2.教师对学生的威胁与恐吓
  “你再不遵守纪律,我把你调到最后一排去。”“把你家长叫来。”“再这样,回家反省一周。”“你再打同学,打110,让警察来收拾你!”“我要报告校长开除你。”“你在这里,我就不给同学们上课。”……对一些屡教不改、“执迷不悟”的学生,教师用吓唬、威胁的语气进行教育。
  3.教师对学生的冷漠与孤立
  对一些学习成绩不好或是自己不喜欢的学生,教师漠不关心、不闻不问、不理不睬,无视学生的存在。即使学生上课举手回答问题,教师也视而不见。对一些经常违纪的学生,教师把他们的座位调到教室的后排或较偏的地方,从空间上把他们孤立起来。教师明确或委婉暗示自己不喜欢哪些学生,不让其他学生与其接触,从精神上把他们孤立起来。
  上述三种表现形式,第一、二种属于“语言冷暴力”,第三种属于“形体冷暴力”。
  
  三、校园“冷暴力”的危害
  
  1.危害学生健康成长
  学校教育“冷暴力”看起来都是一些不经意的小事,但它的危害却是广泛而深远的。首先,学校教育“冷暴力”可能引发学生的心理问题。遭受“冷暴力”的学生容易消极自卑,自暴自弃,还会因心理压力过重,患焦虑症、忧郁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各种心理疾病,甚至产生暴力倾向,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其次,学校教育“冷暴力”可能引发学生的人格问题。有些学生在遭遇“冷暴力”后可能出现“退缩性人格”,即学生在高压下往往回避问题,不敢与人交流;有些学生可能出现“暴发性人格”,富于攻击性,对他人和社会采取过激的言行。最后,学校教育“冷暴力”可能引发学生的认知问题。心理学研究显示,遭受精神虐待的孩子心智发展水平比正常的孩子低,他们缺乏认知新鲜事物的兴趣,领悟能力、运用能力都明显低于正常孩子。
  2.妨碍教师进步与提高
  一方面,教师在对学生实施“冷暴力”的同时自己也受到了伤害,他们在工作过程中体会不到职业的成就感、自豪感;相反,他们获得的是沮丧、悲观、失落等。长此以往,教师将会出现职业倦怠,影响工作成效。另一方面,有些教师对学生实施“冷暴力”,的确让部分学生有所收敛,教育从表面上看有成效,从而让这些老师沉湎于“冷暴力”的简单教育中,天长日久,对学生的关爱越来越少、对自己教育理念的改造越来越少、对自己工作方法改进越来越少,形成简单粗暴的工作方式,影响了教师自己的成长与发展。
  3.危害和谐的社会环境
  “冷暴力”是对学生心灵的施暴,它最大的特点是对人不对事,将学生否定,极易产生心理冲突。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师生互动理论,对学生进行冷处理不仅不能改变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反而会使学生背离教师的主观愿望,远离社会的基本要求。遭受冷处理的学生会对教师和学校产生惧怕、反感、对抗和怨恨的心理,他们不愿意再接受教师的教导,有些自尊心强的学生,因为内心积郁无从排解,可能做出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等过激行为;有些学生会就此沉沦,提前结束学业走向社会,结识一些不良青年,甚至可能加入犯罪团伙,走向社会的对立面。
  
  四、消除校园“冷暴力”的途径
  
  1.建立健全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制度
  教育主管部门要建立健全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机制,从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培训转向面向全体教师的全员培训,让所有教师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尊重所有孩子的想法,保护所有孩子的权益。要让教师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教师不仅要从生活和学习上关心孩子,还应该与孩子多交流,不仅要善于发现、赞许孩子的优点,也要避免过分放大孩子的缺点。
  2.教师要加强对教育理念、法律法规、教育方法的学习
  教师要用最新的教育理念引领自己的教育行为,要依法执教,热爱学生,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教育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门艺术。没有不可教育的学生,只有不善教育的老师。教师要加强学习,掌握各种教育方法,因材施教,灵活巧妙地处理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避免对学生使用“冷暴力”。
  3.学校要减少压力,让教师拥有关爱学生的空间
  学校一方面要改变与学生成绩直接挂钩的评教方式;另一方面要适当地控制班额,积极尝试小班教育,这样有利于教师耐心地对待学生。
  4.青少年应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作为正在成长的青少年,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学会适应环境,用快乐的心情面对他人。当自己遭遇校园“冷暴力”时,应及时向家长或教师反映,及时沟通排解,千万不要把什么事都闷在心里,以免引发更为严重的心理疾患。必要时要学会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勇敢地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其他文献
班里出了偷拿别人东西的学生,而且不好确定是谁。几次说教后,还是有人丢东西,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因此大受影响。思考了一段时间后,我决定用另一招。我开始给学生们大谈“小偷”(当然,不能在同学们面前使用这个词语)的种种“优秀”品质——  首先,执着。他们对钱财的那种执着精神,是不可比拟的。他们随时随地观察着别人的钱物,发现可以为我所用,即开始想方设法地据为己有。因为这事不能公开地做,所以,一时间不可能
期刊
老师们,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2008年万名中小学班主任国家级远程培训项目开班仪式。我代表教育部向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教书育人、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的班主任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承担这次培训的各位专家、老师、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2008年万名中小学班主任国家级远程培训项目是教育部继2007年成功组织实施全国万名中小学班主任远程培训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班主任培训的重要举措,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建
期刊
亲爱的同学:  你们好!  十年前的此刻,我跟你们一样,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聆听着老师的教诲,内心却很迷茫,不知道梦在何方,更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努力。今天我站在这里,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为你们的高中生活导航。  从中考结束的那一天开始,你们就是一个高中生了。如果说初中是一道槛,那么高中就是一道墙。高中生活将是失望与希望交织,激情与信心满怀,汗水与泪水浸透的日子。为了理想,你们十年铸剑,如今剑
期刊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Solution-Focused BriefTherapy,简称SFBT)是近二十年来形成的一个短期心理咨询学派,强调如何解决问题,而非发现问题原因;强调重视生命的正向积极面,积极肯定、鼓励当事人,协助当事人提取过去的成功经验中的要素与信心,尝试以建设性的眼光重新诠释生活的困境、失落和创伤,并且建立具体可行的正向目标,配合立即可为的行动,以催化当事人开启心理的动力,重新创造新
期刊
你会洗碗吗    我有一位有趣又有智慧的朋友,与他聊完天,挥手道别之后,常常会有一种充实又富足的感觉。  最近与他闲聊时,他突然问我:“你知道怎么洗碗吗?”我愣了一下,诧异着这么简单的事,还需讨论吗?可是,看他一脸严肃,我知道这不是开玩笑,心里仍然觉得好笑:“不就是冲水、用洗洁精洗净、再冲水、沥干这些程序吗!”  “是这些程序。”他说,“没错,但重点在哪里?”“重点在哪里?”  我不自觉地坐直了身
期刊
班主任是班级教育管理活动的责任人,是学校教育活动的核心人物。班主任工作是细致而繁琐的,有人说,“班主任工作给人的感觉就是苦,就是累,还有干不完的事。”如何科学地管理好一个新班集体呢?在总结过去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我采取了以下“放”字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放任自流    刚接手新生班级,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每位同学的个性,我认为军训是一个最好的契机,因为在军训期间,有教官实行全方位的管
期刊
2008年暑假我送走了一届初三毕业生,我所教的两个班各科成绩都处于学校前列,家校关系也很和谐。每逢学生“有事”,需要家长协助时,只要我一个电话,或者一个口信,家长都很愿意到学校来。有的家长还有事没事来学校了解一下自己孩子的情况,不象其他班的家长,“千呼万唤始出来”,不到万不得已是见不到这些家长的踪影的。这让其他老师羡慕不已,他们还把我这两个班所取得的成绩归结为家长支持的结果。现在想想也确实如此,“
期刊
出生于农村的我从小看着父辈在田地辛勤耕作,何时播种,何时施肥,何时修剪,何时收割,一件件得心应手,虽然不知原理,但深知这样耕种才有最好的收成。从事教学工作十几年,无意中发现,我们教育学生的一些方法与农民种地颇有异曲同工之处。    一、巧施“刀”功,健全学生的人格    每到深秋,村里的一些树木会被村民砍一遍,砍掉树上的一些枝杈。记得我曾问父亲,这样不就把树砍死了吗?父亲却说,如果不砍,来年树就不
期刊
李某,第一次成为住校生,一间寝室6个人,对这种零距离的集体生活很不适应,同时学习状态也不理想,在课堂上逐渐感到自己不再具有以前学习中的优势,颇有失落感,与其他同学的交往也不是很愉快,情绪波动很大,容易感到疲劳。他说“感觉班上的同学特别是室友对自己有排斥的味道”,“可能因为以前在班上学习成绩好,养成了一种孤傲的性格,和同学很难沟通”,“英语科的老师好像不太重视我,认为我是关外来的,口语底子薄,很担心
期刊
当今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关系着孩子的成长与发展。作为班主任,不只是担负着教育、管理学生的责任,还需要与家长密切联系,相互沟通,形成教育的合力,而家长会正是学校与家庭沟通的有效形式。可如今一说到家长会,学生会畏缩,家长会头疼,部分教师也感到无奈。究其原因,是我们错误地把家长会定位为告状会、揭短会、批斗会。接到家长会通知,子女成绩好的家长还会欣然前往,但也会有些忐忑不安,生怕孩子成绩下滑,自己面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