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一杯春茶,品味润心田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kms20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有时就像泡茶,一撮春茶只有在适宜的水温、火候、冲工中,才能芳香四溢、舒展生命,一篇文学作品只有在品味、鉴赏、评注中,才能常读常新、幽雅隽永。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朗读、诵读、默读,精读、略读、速读等等,既是阅读的方法,也是阅读的过程,更是生命的音符与律动。品在于品之味,赏在于赏之法,评在于明己意。
  一、品读法。2014版课程标准要求发展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品”就是建立在独立阅读的基础上,分为三步:首先,初读浏览,整体感知;其次,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最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初读,是一种最原始的、最本真的感知,只凭个人的直觉、经验、心态,无需了解作品的生成背景和他人的评价分析,朗读后,你会明白写了什么,有哪些地方打动了你,此时的你,可以在大脑建构文本的画面,“一幅画抵万言书”的说法,可以让你记住许多重要信息,经过大脑协调后,加深对文字的复述与理解,此时的“品”是将人们自身就具有对图像的识别方法运用到文字的阅读中去,改变人们多年来形成的传统阅读习惯,有时会产生“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神奇效果。如:读《金岳霖先生》。开篇“西南联大有许多很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是其中的一位”,文眼“有趣”。有趣在外貌,第二段第一句“金先生的样子有的怪”,一怪,他常年戴着一顶呢帽;二怪,戴着一副眼镜,一只镜片是白的,一只是黑的;三怪,身材高大,经常穿一件烟草黄色的麂皮夹克,天冷了围一条很长的驼色的羊绒围巾。有趣在课堂提问,没有点名册,又叫不上名字,于是“今天,穿红毛衣的女同学回答问题。”弄得学生有点紧张,又有点兴奋。有趣在课堂对话;有趣在不拘小节的“捉跳蚤”;有趣在跟小孩斗鸡;有趣在钟情林徽因终身不娶;有趣在“一个一肚子学问的大哲学家坐在平板三轮车上到熙熙攘攘的王府井转圈”。默读后,大脑的许多画面组合成金岳霖先生的一张图画:率真、机智、诙谐、幽默、真诚、随性的热爱生活的老者形象!初读在于对文本信息直观、组合、建构,获得最初感受!
  其次,一定要理清作品的行文脉络,寻找他的线索,这根红线,作者用来组织材料,结构全篇,发展情感;读者用来感受形象,感动自我,品味生活。此时的“品”是调动了人的视觉和大脑潜力的一种更自然、更符合人的视觉机能和大脑思维习惯的阅读方式,把文字体现的“声音”、“图象”、“人物”、“事件”和“道理”做一些适当的转换。为了更好地更有效地做好这种转换,读者既可以重复读,也可以暂停片刻。如:读《荷塘月色》。开篇“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于是,“披上大衫,带上门”外出求静;接着第二、三段独处“幽僻的小煤屑路”有了冷静;然后第四、五、六段暂得“荷塘月色”的宽余,淡淡的喜悦,最终,又“我什么也没有”“到底惦着江南”更加寂寞、苦闷。这根作者行踪的线索,又是内心情感的脉络,贯穿全文,首尾呼应。
  最后,品读的核心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金岳霖先生》,当读到文末“我对金先生所知甚少。希望熟知金先生的人把金先生好好写一写。联大的许多教授都应该有人好好地写一写。”读者在浅白的文字背后品出了一种隐含着的淡淡的“苦味”。我们不禁会问“金先生身上体现出了精神圣地的诸多自由知识分子共同的、迷人的精神魅力,应该感到欣喜才是,为何作者内心有着阵阵伤感?”重复阅读、反复咀嚼后,我们能够从这种冲淡隽永的苦味中体会作者对那些美好的人、美好的事的伤感和对未来的人、未来的事虔诚而殷切的期待。
  二、赏读法。2014版课程标准在“阅读与鉴赏”中提到“注重个性化的阅读”。“赏”就是欣赏、鉴赏,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来获得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研读文学作品,必须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通过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来达到领悟作品丰富内涵的目的,着力思考其艺术表现力,从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
  文学鉴赏的核心就是美的探寻:感悟美、发现美、创造美。
  如鉴赏《荷塘月色》,这是一篇美文,她美不胜收。首先,声韵美。整篇的朗读节奏,时而轻快、时而沉稳、时而舒缓、时而强疾,“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从压抑不自由中暂得宽余、淡淡喜悦,美读时,宜气满声平;“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以声衬静,短暂宁静后,还是难以排解心中的淡淡哀愁,美读时,宜气缓声柔;声韵美还体现在“叠词的运用上,全篇共运用了“田田”“亭亭”等叠词25个26次(“淡淡”重复了一次),使文章唏嘘有声、顺口悦耳、婉转低回、舒缓流畅,像汩汩的泉流一般。同时“袅娜”、“仿佛”、“斑驳”、“均匀”、“到底”和“苍茫”、“独处”、“零星”、“宛然”、“酣眠”、“一例”等双声叠韵词的运用也增加了语言的音乐美。其次,绘画美。荷塘月色的构图美极了:夜的背景,如水的月光,不能朗照的淡淡的云,此时的色彩“白花、碧天、明珠、星星、凝碧、青雾、斑驳的黑影、稀疏的倩影”。这幅画,五色齐备,浓淡有致,冷暖并用缤纷多姿。其三,装饰美主要体现在大量运用夸张、比喻、拟人、排比、对比、通感等修辞手法,经这些修辞手法装饰的语言更具艺术魅力。这一特点在本文的中心第四、五自然段也得到鲜明的体现,短短378字(不含标点符号),仅比喻就有十一处,另有拟人两处,通感两处和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通感的运用巧妙而自然。这样,就把“荷塘月色”描绘得细致入微,形象生动,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最美的是作品深藏的文化意蕴美。《荷塘月色》中曲折的荷塘,田田的荷叶,零星的白花,朦胧的月色,清幽的荷香等等景物中交融着那些无处不在、挥之不去的孤独与苦闷的心绪。深入探究:在如此美景下,朱自清为什么“不平静”?
  三、评注法。也叫评点法,虽然是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但更是阅读能力的延伸,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阅读的时候,我们适时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体验写下来,有时可以就在文本的旁边做一些批注、点评。即对文章中的某字词句段写上自己的理解或感受。评注的写法可以是赞叹式,可以是分析式,可以是沿伸式,可以是联想式,可以是感悟式,不一而足。一开始做这个工作时,对学生要求不要太高,让学生自由地写,能写出自己的鲜活感受最好,能写出一星半点的理解也要肯定,如能联系上下文对文句做一些分析那就是进步。经常写评注可以引导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让学生头脑中一些本来不多或不是很明晰的想法明晰化深入化。另外,新课程强调要学生自主学习,强调学习过程,强调体验和感悟,从这个意义上讲,多做一些评注的练习,形成良好的习惯,也是有其时代意义的。
  苏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月是故乡明”设计了一个栏目“对话栏”,这一设计十分合理,本单元专题是“文本研习”,学生可以在对话栏里就内容、情感、手法,也可以展开联想,写出自己的体会。评点时注意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然后将评点和同学交换阅读。这一设计的目的,就在于让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充分调动个人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通过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更深入的理解文本,获得独特的阅读享受,同时,养成了一种读写结合的习惯,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以及批判精神。可见阅读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与文本的对话,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
其他文献
2015年南通市二模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最短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转瞬即逝;最长的也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无穷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材料印象:  这是哲理类的新材料作文。材料为两句话,前一句强调时间的短暂易逝,后一句强调时间的恒久漫长。这是一道颇富有思辨意味的命题。时间
从2016年开始湖北高考将整体起用全国卷,湖北高考语文卷在自主命题12年后完成了自己的阶段性使命。我,一个从教16年的语文老师,对此消息的反应是喜忧参半,且喜风光无限,亦忧征途漫漫。  首先,湖北高考语文在单干12年后再次融入大家庭,可以让湖北考生和湖北语文教育接受一下全国高考语文卷的检验和锻炼,挑战中有美的历险。通过使用全国卷,湖北语文教育界也可以重新认识自己,以湖北考生的卷面情况来确定自己的优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是劝辞艺术的不朽经典,历来被人们所称赞。题目是后来加的,文章一开篇就把大家引入到一个紧张的情势当中:“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秦晋围郑,晋军驻扎在郑国的函陵,秦军驻扎在郑国的氾南,郑国情势危急,战争一触即发。国家重臣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了小小的圉政烛之武,烛之武以年迈之由推辞,郑伯以国家之利向烛之武说之。虽然内心有所芥蒂
鲁迅先生曾说过,语言有三种美,其一为意美,即思想内容的美,能够感动人心;其二为音美,即音韵节奏的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其三为形美,即形式上的美,如字形结构、句式段落的安排,能让人感到悦目。在语文教学中,“语言美”不仅是语文课堂的灵魂,也是语文教学理应追求的一种境界。但反思当前的语文教学实践,尽管語文课堂教学形形色色、流派纷呈,给语文教学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但却往往丢失了语文本色,大走“综合”路线,与
今天,把北京四中老师的《雨巷》上课视频找来看了,感触颇多,现谈谈我的体会。  讲文学作品,读非常重要,只有通过反复阅读或朗读,才能更好地进入作品的世界,让学生在感受、体验和想象中得到熏陶,从而提升审美能力。老师这堂课强化朗读的效果,并力图以此调动学生的感受与体验,是符合新课标提倡发挥学生主动性的精神的。  新课标提倡启发式教学。所谓启发式,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善于抓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让学生
《小狗包弟》是巴金先生《随想录》中的名篇。它讲述了作者家中的一条可爱的小狗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从一个侧面反映那个疯狂时代的惨无人道的现实;文章还描写了小狗的悲惨遭遇留给作者心中永难磨灭的创痛,表达了深重的悲悯、歉疚和忏悔之情。故事虽然简单,但是由于发生在文革时期,学生对于主题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笔者在教授该文时,教学一直有条不紊地进行,可是在说到小狗包弟被担惊受怕的主人送到医院,惨遭厄运时,却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机和能源,有了它,学生就可以积极地去获取知识完善自己的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唯有“乐之”,才能“乐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千方百计地利用各种手段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的产生具体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培养:  一、注意情感投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学习并不意味着机械地把知识从头脑移到另一
“虚实”,原是中国画中的传统技法,是指图画中笔画稀疏或空白部分与勾画出的实物、实景以及笔画细致丰富的地方。化用到诗歌中,“虚”即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的那些虚像和空灵的境界。而“实”,就是写眼前所见所闻。虚实相生,相辅相成,就能避免方法上的刻板平直,更能准确地传情达意。  “重团聚,伤别离”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感情。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多
在高三语文试卷讲评课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难免对一些试题进行拓展延伸。尤其是一些高三教学经验十分丰富的教师,拓展延伸信手拈来。但拓展延伸必须要把握好度,度把握得好,则锦上添花,否则就适得其反。  首先,确定好需要拓展延伸的试题  我们知道,拓展延伸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选择好拓展延伸的试题。哪些试题需要拓展延伸,哪些试题只需一讲而过,教师应该胸有成竹。如果试题选择不
国学经典浓缩了古代圣贤先哲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入思考,建构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是中华优良传统传承和延续的重要载体,是提高中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学习材料和内容。  一、沐浴国学经典,提升中学生人文素养任重道远  当今社会充满了物质诱惑,人心浮动,精神空虚,致使当下的中学心灵脆弱、自私偏狭、狂热浮躁……为了一句玩笑话就离家出走,担心成绩不好被父母责怪而杀父弑母,同学间为一点小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