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审题的常用方法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huaai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江苏高考作文由命题作文演变成材料作文,比以前严格意义上的材料作文要宽松一点,有人称之为“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的“新”体现在哪里?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文体不限;二是材料内涵丰富,可以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较之以往的材料作文,相对开放。
  对于新材料作文而言,审题立意的准确、深刻、独到尤其重要。掌握几种常用的审题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关键法
  有些材料,不光有关键词,还有关键句。而关键词如同“诗眼”,常常暗示着材料的中心;关键句好比“文眼”,往往蕴涵着材料的主旨。如果能抓住关键词,深入挖掘,就能把住脉搏,切中材料的中心;如果能抓住关键句,进行突破,就能迎刃而解,把握材料的主旨。
  如,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读这则材料,就要注意贝利先后两次回答“下一个”时所处的情景,要抓住最关键的词句“下一个!”思考:“初露锋芒”时说“下一个”,表现了他的不满现状;而“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他仍然说“下一个”,这就更表现了他永远进取、奋斗拼搏的精神。抓住这一点立意,即可顺利成文。
  二、多角度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时学生可以采用多向辐射的思维方法,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
  如,(2006年全国高考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这则材料可以这样去思考:
  从牧羊人的角度来看:①要考虑自身条件(要量力而行);做力所能及的事情;②摆正自己的位置;③要有自知之明。
  从牧羊人之子的角度看:抓住“这只鸟很可爱”中的“可爱”,可立意为“要敢于尝试新鲜事物,拼命追求理想”。
  从旁观者看,它具有多重含义:(1)从实际出发。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必须从自身的实际出发,不顾自身的客观条件,一味盲目地学习他人,结果不但不能得到成功,有时还会陷自己于尴尬的困境之中。(2)勇气的可爱。乌鸦虽然失败了,但是,它的身上透露出的那种一往无前的勇气,仍然值得肯定。但是,这种勇气必须建立在客观的基础之上,否则,只会留下让人嘲笑的话柄。
  三、由果溯因法
  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变化都是有原因的,所有事物的发展与升华都是有结果的。如果能透过材料列举的现象,推究出本质原因,就能从因切入,找到材料的中心,赢得最佳立意;如果能洞察材料的结果,挖掘出实质缘由,就能由果溯因,找到材料的核心,获得准确的中心。
  譬如,下列材料: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有人认为,和尚越来越多,结果却没有水喝,其原因是不团结,不齐心。但深入思考,其根本原因,不是不团结,而是心存依赖,不是不齐心,而是惰性作怪。因为一个和尚没处依赖,无法懒惰,只好挑水喝。两个和尚相互依赖,不肯独自挑水,只能抬水喝。三个和尚互相推诿,相互扯皮,结果只能没有水喝。而依赖、懒惰和推诿的根源,就在于不肯积极承担。找到了根本原因,就可形成中心:要积极承担。根据中心,可产生三个分论点:要克服依赖思想;要防止惰性作怪;要反对推诿扯皮。因此,探究出原因,才能立意准确;挖掘出根源,才能中心深刻。
  四、最佳立意
  新材料作文的要求尽管是“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但最佳立意则必须从材料的整体出发,立意角度要立足于整体。
  比如,2010年全国卷甲卷提供了一幅漫画——画面上有张餐桌,桌前坐着三只猫,另一只则离开桌子,扑向了一只仓皇逃窜的老鼠;桌面上鱼与猫相对应,摆着四盘鱼,其中左起第一只猫已把面前的鱼吃了个精光(只剩下鱼头、骨架);第三只猫满脸惊愕,正对着第二只猫发表评论:“都什么年代了,有鱼吃还捉老鼠!”第二只应是在点头表示同意。
  综合看来,这幅漫画涉及的核心问题是:时代发展了,在有鱼吃的情况下,作为猫还需不需要捕捉老鼠?其深层含意则是:生活随时代发展而变得优裕了,每个人还应尽本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吗?回答自然是肯定的。由此拓展一下,不光是恪尽职守的问题,还包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在内的光荣传统,还需要继承发扬吗?这么解读漫画,算是准确理解了漫画作者和作文命制者的真实意图,这样的立意才是最佳的。
  总之,根据材料写作文,审题立意,不能偏离材料自行确定立意。而要全面仔细地阅读材料,从材料整体出发选择立意的角度,不能随意引申,胡乱推想。上面的几种方法不是孤立的,可以择优综合使用。
其他文献
黄助昌老师在《托梦以纪实 纪实以显志》(载《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6年第10期)一文中“完全解读”了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认为“不是以美好的梦境反衬黑暗的现实,而是这个梦境本身就是对现实的真实写照”。  可是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黄老师为李白击节赞赏的同时,也漏出了很多不能自圆其说和牵强附会的地方。现特择其要点,与黄老师商榷。  首先,姑且承认黄老师的结论是正确的,但是,请看诗人在留别时又说“
期刊
宋代学者朱熹曾经说过:“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文既久,自然纯熟。”他又说:“人做文章,若是仔细看的一般文字熟,少间做出文章,意思语脉,自是相似。读得韩文熟,便做出韩文底文字;读得苏文熟,便做出苏文底文字。”写作的过程首先就是模仿的过程,模仿,实际上就是仿“模”,是“模”到“写”的转化。“述文相效,自古而然。”这几乎是古人写作的结论。  在教学中,可以这样指导学生,例如,可以仿结构,
期刊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为干好一切工作提供了基本的原则和方法。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也要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提高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克服盲目性和经验化。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指事物自身以及事物之间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告诉人们,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并贯串于事物发展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通俗地说,就是任何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都有两点,因此
期刊
常言道:“好作文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如何让学生学会修改作文,就要从引导学生正确评价作文开始。  (1)要多给学生写肯定性的评语。如,曾给学生的读书笔记、日记写了这样的评语:“人生因阅读而精彩”、“多读书是幸福的”、“激扬文字、抒写心灵”、“在日记里拓荒,播种美丽动人的童年;在日记里思想,运筹大气磅礴的人生”、“好好打发每一天,人生便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等。如此“精彩”的评语,学生见了怎能不“
期刊
很多时候,很多人,包括自己总是把“固执”一词,美化为“坚持”。坚持着自认为正确的理念,坚持着固有的教学方法,坚持着一直以来的为人处事的方式,坚持着自己那不见得正确的性格。总是以为这样的坚持,是一份与生俱来的品质,是体现个人独特个性的方法,甚至认为这份坚持就是一位老师的独特魅力之所在。读过叶圣陶《如果我当教师》以后,我深深地觉得这种坚持,恰恰就是一份固执,是一种对未来、对希望、对新生事物不肯接受的桎
期刊
发现性学习法应用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一种有益的探索。发现性学习法一改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实现了语文教学中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根本性改革。但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的推行,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过程。笔者结合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在此探讨一下阅读教学发现性学习的特点和必要性。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发现性学习,旨
期刊
写作,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件苦差事。但不光是学生,每个人的社会生活都离不开写作,因此有好的文笔已经成为立足社会的必备要素。古人云“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所以,如果要想有好的文笔,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从而厚积薄发。  当前的阅读教学并不乐观,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比如,重讲解轻阅读,不厌其烦的分析教学,为应试的肢解教学,甚至有展现师生嘴皮子功夫的表演教学,等等,更有甚者,长期存在着没有阅读教学的尴
期刊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常常要感受着一些学生知识苍白的无奈,常常要经历着一些学生书写糟糕的烦恼,常常要面对着一些学生表达蹩脚的尴尬。于此,有人抱怨小学初中语文教学的失误与失责,有人哀叹世风浮躁一代不如一代,其实,谁都清楚这是有失公允、脱责现实的情绪话。夯实“三基”,不只是小学初中语文教学的责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也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为基本素材的积累、基本知识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培养不是某个阶段能够
期刊
高中语文学习困难学生存在的问题复杂多样,而“学困生”问题不但没有很好地解决,反而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问题表现出来,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完成和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正是这种种现象,促使教师思考,不断地叩问,不断地探索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以学生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探寻学困形成的原因,摸索促进“学困生”转化的好方法,同时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得出如下启示,期望这些“学困生”转化对策能对同仁有所助益。
期刊
生本教育的评价观认为:教育评价主要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督促鞭策学生学习。要减少或是取消学习成长期的频繁考试,以免干扰学生的成长;要摒弃“只看结果、只重奖惩”的评价观,削弱日常评价的功利竞争性。树立“以生为本、面向未来”的评价观,把考试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或教师,鼓励“为而不争”,建立“注重参与、重视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真正高效地实现课标规定的课程总目标。  一、教师主导下的教学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