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绿色建筑在节约能源,提高建筑质量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绿色建筑是一种崭新的设计思维和模式,它提供给使用者有益健康的建筑环境、并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减少能耗。本文主要对绿色建筑设计进行了简单探讨,可供大家交流。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环保;设计
一、绿色建筑的定义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下了清楚的定义。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即节约能源及资源,在满足功能需求,布局合理的基本要求上尽量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
二、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一)节能:减少建筑材料生产运输过程中的能耗——就地取材,生产节约型材料。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使用过程中的节能,另一方面还要考虑蕴含在建筑材料本身中的能源消耗量。在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选用生产能耗低的建筑材料,回收利用率较高的建筑材料。在材料的选择上也应该尽量就地选材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
(二)以合理的设计达到建筑建造过程中材料的节约。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要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设计者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在满足结构要求的基础上节约材料,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例如可通过建筑体形设计达到节能效果,如平面布局、平面形状、进深、体形系数、表面面积系数、长宽比和朝向,合理设计建筑的墙体、门窗、屋顶、热缓冲区及有效遮阳,提高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也对建筑材料的节约有着重大意义。
(三)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绿色建筑要根据地理条件,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建筑采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形式及总体布局。绿色建筑外部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当,使居住者感觉良好,身心健康。
三、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一) 整体环境的设计。所谓整体环境设计,不是针对某一个建筑,而是建立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从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出发,从场地的基本条件、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条件、动植物生长状况等方面分析设计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进行综合分析、整体设计。
整体环境设计的方法有:1.引入绿色建筑理论。城市开发建设应与当地自然环境、资源、社会、人文等背景相结合,在加快建设的同时,创造性地保护和利用已有条件。一方面,改变不合理的布局模式、区域划分、空间结构和资源配置;另一方面,让城市的历史文脉、自然地理特征得以沿袭。2.加强环境绿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深深地感受到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绿化不单是可以创造空间,还可以美化环境,创造良好的生活氛围。用绿化覆盖地面,由于大量水分蒸发,往往可以造成比较凉爽、舒适的环境;高大的乔木在地面上形成了较大树荫,减少路面吸热,同时可以净化空气,提高空间的氧含量。因此,在人居环境住宅区的设计中,一定要注意绿化环境设计,创造出良好的微气候,应该将绿化量化标准引人设计规范。3.从整体出发,通过借景、组景、分景、添景多种手法,使住区内外环境协调。例如:城市河道的住区宜充分利用自然水资源,设置亲水景点; 临近公园或其他类型景点资源的住区,应考虑设计景点视线通廊,促成内外景点的交融; 毗邻历史古迹保护区的住区应尊重历史,让珍贵的历史文脉溶于当今的景点设计元素中,使其具有鲜明的个性,并为保护区的开发建设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
(二)建筑单体的设计方法。1.建筑的体型系数即建筑物表面积与建筑的体积比,它与建筑的热工性能密不可分。曲面建筑的热耗小于直面建筑,在相同体积时分散的布局模式要比集中布局的建筑热耗大,具体设计时减少建筑外墙面积、控制层高,减少体形凹凸变化,尽量采用规则平面形式。2.外墙设计要满足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要求,减少对电器设备的依赖,设计时采用明厅、明卧、明卫、明厨的设计,外墙设计要努力提高室内环境的热稳定。(1)采用良好的外墙材料,利用更好的隔热砖代替粘土砖,节省土地资源。(2)采用选择性镀膜窗户,其导热系数较小,能够改善室内环境的热稳定性。(3)加强门窗的气密性,减少热交换。(4)使用各种轻便可调节的遮阳设备抵卸夏季太阳的直接辐射,同时冬季能够调节便于采光。3.采用弹性设计方案,提高房屋的适用性、可变性,具体表现在建筑结构、建筑设备等灵活性要求上。(1)楼梯的可生长性,包括基础的预留量、楼段板承重的预先考虑,周边环境的生长预留地等。(2)预留管道空间,包括水电、通讯的发展空间。③家具系统的可变化性。4.建筑节能设计。要节约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天燃气等,积极开发可再生的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无污染能源。建筑材料尽可能利用可降解、可再生的材料,严格做到建材无污染、无辐射。5.建筑智能设计。目前,大量电子通讯和自动化技术在建筑中得以运用,出现了智能化建筑,可以根据温度、湿度、风力的情况自动调节“智能壳体”的开闭和空调量,保证了智能化大楼中智能化生产和脑力劳动的高生产率,智能化的发展可以促进绿色建筑在“高标准、低能耗、高效能、低污染”状态下持续发展。
四、绿色建筑的施工图设计
(一)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中的重点。比较分析传统施工图设计中所考虑的施工因素,重点影响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的因素:首先,系统化。施工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准备施工运行、设备维修和竣工后施工场地的生态复原等。绿色施工要求从施工组织设计开始的施工全过程(全系统)都要贯彻绿色施工的原则,要求政府主管部门、施工企业、广大民众等达成绿色施工的共识,支持和监督绿色施工的实施;其次,信息化。绿色施工应采取的有效方法之一是信息化施工,这是一种依靠作业机械及施工现场等的动态参数进行动态的、实时的施工管理的绿色施工方式。信息化绿色管理是指运用传感器、电视摄像机、GPS系统等硬件及软件进行施工运行管理、机械管理、劳务管理,优选最适宜的匹配机种、机台数量并能实时调配,达到高效、低耗、环保的目标。
(二)施工图设计中所需关注的绿色建筑管理方式。传统的建筑设计工作的管理方式缺乏对绿色因子及相应方面的关注及切实的执行,要达到“绿色建筑”状态就必须将绿色建筑的管理方式贯彻到以下活动中:材料的选择及其来源、用于运输及装修的能源消耗、建造房屋的过程、维持建筑转变所需要的能耗、建筑的维护过程、建筑对于供给、废物护理及其通讯方向的新技术的适应性、对建筑进行拆除和重组的可行程度等。要从根本上实现绿色建筑各阶段的节能问题,应当积极的做好如下两个环节的工作:一是引导各方建立有利于建筑节能的工作、合作机制,建立良好的社会节能环境。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是否能够做到“绿色”建筑,需要业主、物业管理方、用户三方共同协作,各方的实际利益角度加以引导才能使得节能工作有活力,尤其是业主、物业管理方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二是建立针对实际运行的建筑能耗评估办法、能耗参照标准。
五、结语
绿色设计在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同时,也必然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倡导绿色设计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機制之一,只有把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核心的绿色设计理念变成一种本能,并体现在设计的各个环节中,在以自然为本思想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各种东西,并将其融入到与自然环境的最佳组合中去。我们要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努力降低建筑能耗,大力开发绿色建筑,使绿色建筑像普通建筑一样遍布城乡,享受绿色建筑带来的幸福生活。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GB/T 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2]王有为:实施绿色建筑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J]浙江建筑.2015(9).
[3]黄献明:绿色建筑的生态经济优化问题研究[D].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5,(06).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环保;设计
一、绿色建筑的定义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绿色建筑下了清楚的定义。所谓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即节约能源及资源,在满足功能需求,布局合理的基本要求上尽量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
二、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一)节能:减少建筑材料生产运输过程中的能耗——就地取材,生产节约型材料。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使用过程中的节能,另一方面还要考虑蕴含在建筑材料本身中的能源消耗量。在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选用生产能耗低的建筑材料,回收利用率较高的建筑材料。在材料的选择上也应该尽量就地选材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
(二)以合理的设计达到建筑建造过程中材料的节约。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要减少资源的使用,力求使资源可再生利用。设计者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在满足结构要求的基础上节约材料,充分发挥材料的性能,例如可通过建筑体形设计达到节能效果,如平面布局、平面形状、进深、体形系数、表面面积系数、长宽比和朝向,合理设计建筑的墙体、门窗、屋顶、热缓冲区及有效遮阳,提高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也对建筑材料的节约有着重大意义。
(三)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绿色建筑要根据地理条件,充分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根据自然通风的原理设置风冷系统,使建筑能够有效地利用夏季的主导风向。建筑采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平面形式及总体布局。绿色建筑外部要强调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和谐一致、动静互补,做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建筑内部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当,使居住者感觉良好,身心健康。
三、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一) 整体环境的设计。所谓整体环境设计,不是针对某一个建筑,而是建立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从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出发,从场地的基本条件、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条件、动植物生长状况等方面分析设计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进行综合分析、整体设计。
整体环境设计的方法有:1.引入绿色建筑理论。城市开发建设应与当地自然环境、资源、社会、人文等背景相结合,在加快建设的同时,创造性地保护和利用已有条件。一方面,改变不合理的布局模式、区域划分、空间结构和资源配置;另一方面,让城市的历史文脉、自然地理特征得以沿袭。2.加强环境绿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深深地感受到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绿化不单是可以创造空间,还可以美化环境,创造良好的生活氛围。用绿化覆盖地面,由于大量水分蒸发,往往可以造成比较凉爽、舒适的环境;高大的乔木在地面上形成了较大树荫,减少路面吸热,同时可以净化空气,提高空间的氧含量。因此,在人居环境住宅区的设计中,一定要注意绿化环境设计,创造出良好的微气候,应该将绿化量化标准引人设计规范。3.从整体出发,通过借景、组景、分景、添景多种手法,使住区内外环境协调。例如:城市河道的住区宜充分利用自然水资源,设置亲水景点; 临近公园或其他类型景点资源的住区,应考虑设计景点视线通廊,促成内外景点的交融; 毗邻历史古迹保护区的住区应尊重历史,让珍贵的历史文脉溶于当今的景点设计元素中,使其具有鲜明的个性,并为保护区的开发建设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
(二)建筑单体的设计方法。1.建筑的体型系数即建筑物表面积与建筑的体积比,它与建筑的热工性能密不可分。曲面建筑的热耗小于直面建筑,在相同体积时分散的布局模式要比集中布局的建筑热耗大,具体设计时减少建筑外墙面积、控制层高,减少体形凹凸变化,尽量采用规则平面形式。2.外墙设计要满足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要求,减少对电器设备的依赖,设计时采用明厅、明卧、明卫、明厨的设计,外墙设计要努力提高室内环境的热稳定。(1)采用良好的外墙材料,利用更好的隔热砖代替粘土砖,节省土地资源。(2)采用选择性镀膜窗户,其导热系数较小,能够改善室内环境的热稳定性。(3)加强门窗的气密性,减少热交换。(4)使用各种轻便可调节的遮阳设备抵卸夏季太阳的直接辐射,同时冬季能够调节便于采光。3.采用弹性设计方案,提高房屋的适用性、可变性,具体表现在建筑结构、建筑设备等灵活性要求上。(1)楼梯的可生长性,包括基础的预留量、楼段板承重的预先考虑,周边环境的生长预留地等。(2)预留管道空间,包括水电、通讯的发展空间。③家具系统的可变化性。4.建筑节能设计。要节约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天燃气等,积极开发可再生的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无污染能源。建筑材料尽可能利用可降解、可再生的材料,严格做到建材无污染、无辐射。5.建筑智能设计。目前,大量电子通讯和自动化技术在建筑中得以运用,出现了智能化建筑,可以根据温度、湿度、风力的情况自动调节“智能壳体”的开闭和空调量,保证了智能化大楼中智能化生产和脑力劳动的高生产率,智能化的发展可以促进绿色建筑在“高标准、低能耗、高效能、低污染”状态下持续发展。
四、绿色建筑的施工图设计
(一)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中的重点。比较分析传统施工图设计中所考虑的施工因素,重点影响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的因素:首先,系统化。施工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准备施工运行、设备维修和竣工后施工场地的生态复原等。绿色施工要求从施工组织设计开始的施工全过程(全系统)都要贯彻绿色施工的原则,要求政府主管部门、施工企业、广大民众等达成绿色施工的共识,支持和监督绿色施工的实施;其次,信息化。绿色施工应采取的有效方法之一是信息化施工,这是一种依靠作业机械及施工现场等的动态参数进行动态的、实时的施工管理的绿色施工方式。信息化绿色管理是指运用传感器、电视摄像机、GPS系统等硬件及软件进行施工运行管理、机械管理、劳务管理,优选最适宜的匹配机种、机台数量并能实时调配,达到高效、低耗、环保的目标。
(二)施工图设计中所需关注的绿色建筑管理方式。传统的建筑设计工作的管理方式缺乏对绿色因子及相应方面的关注及切实的执行,要达到“绿色建筑”状态就必须将绿色建筑的管理方式贯彻到以下活动中:材料的选择及其来源、用于运输及装修的能源消耗、建造房屋的过程、维持建筑转变所需要的能耗、建筑的维护过程、建筑对于供给、废物护理及其通讯方向的新技术的适应性、对建筑进行拆除和重组的可行程度等。要从根本上实现绿色建筑各阶段的节能问题,应当积极的做好如下两个环节的工作:一是引导各方建立有利于建筑节能的工作、合作机制,建立良好的社会节能环境。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是否能够做到“绿色”建筑,需要业主、物业管理方、用户三方共同协作,各方的实际利益角度加以引导才能使得节能工作有活力,尤其是业主、物业管理方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二是建立针对实际运行的建筑能耗评估办法、能耗参照标准。
五、结语
绿色设计在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同时,也必然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倡导绿色设计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機制之一,只有把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核心的绿色设计理念变成一种本能,并体现在设计的各个环节中,在以自然为本思想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各种东西,并将其融入到与自然环境的最佳组合中去。我们要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努力降低建筑能耗,大力开发绿色建筑,使绿色建筑像普通建筑一样遍布城乡,享受绿色建筑带来的幸福生活。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GB/T 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2]王有为:实施绿色建筑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J]浙江建筑.2015(9).
[3]黄献明:绿色建筑的生态经济优化问题研究[D].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