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BL模式的《数字信号处理》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来源 :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pyev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核心专业课,处于衔接理论和实战的中间应用环节。在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定位下,结合信号处理技术发展趋势,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本文梳理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增强应用补充;基于UBL教学模式,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授课环节实施教学方式和内容的改革;将应用性项目引入课堂,促进学生和老师一起动手实践,当堂获得实训结果,激发学生的自驱力,获取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通过多种方式组织团队协作,开展讨论,鼓励他们勇于表达,加强就业可迁移能力的培养。
其他文献
针对学生对卷积和相关概念不清的问题,结合生活现象,设计了回声信号处理综合实验。实验内容包括回声产生、回声特性分析、回声消除,它将难以理解的卷积、自相关、互相关概念有机地串在一起,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实践表明,理论推导和实验编程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且学生在做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综合实验时,积极性高,收获大。
尤昭玲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经验,根据体外受精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治疗思想指导用药,辅助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以提高体外受精成功率,文章初步总结尤昭玲教授运用中医药辅助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的经验,期待有效分析尤昭玲教授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的辅治方案框架,将中药、药膳、耳穴、情志等治疗方法协调配合应用于临床,增强治疗效果,展现中医药治疗特色,进而为中医药辅助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提供新途径。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科研热情以及对核信号处理学科前沿问题的认知与探究能力,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进行了教学改革。将核技术、信息技术及其交叉学科中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基于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的重叠核脉冲参数估计方法”转化为核信号分析与处理本科实验教学中的创新实验项目,从而形成了包括验证型、综合型以及创新型科研成果转化实验在内的三级阶梯式实验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运行4年来,已有4
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软件控制的微型矢量网络分析仪,分析仪由信号产生和接收模块、混频模块、模数转换模块、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客户端显示模块和云端存储模块组成,包括前端信号采集处理硬件平台及客户端软件平台。仪器测量范围为10 KHz~1.5 GHz,可在10 kHz~300 MHz、300~900 MHz、900~1500 MHz三种不同工作频段进行分析处理,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便携性,性能满足基本分析的需
数字信号处理是电气与电子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因其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要求较高,具有概念多且抽象的特点,所以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理解不够深刻、实验效果不佳等问题。文章提出的虚拟仿真技术具有表达方式生动形象、实施操作简单的优势,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课程。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中,教师将虚拟仿真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加强课程的工程实践性,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
通过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研究电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性,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并以Multisim仿真环境为背景,通过三维电路模型搭建、电路参数设置、电源类型灵活改变等技术手段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以Multisim元件库为基础构建三维效果实验电路,可帮助实验者融入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理解基本理论。通过实验电路搭建、调试、修改、仿真,可显著提高实验者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
针对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教学中偏软件仿真、少硬件实现、缺乏集成电路专业特色的问题,根据集成电路专业课程体系调整了教学内容,设计了基础型、开放型、项目式综合型等多层次实验内容,提出了以Matlab Simulink为编程工具,快速将图形算法直接转化为硬件描述语言的实现方法,并进行了硬件资源分析。这种软硬件相结合方式凸显了数字信号处理实验的集成电路专业特色。经过教学改革探索,学生的学习热情、知识掌握程度、
由于线上教学系统存在同时登录人数较多,响应时间较长,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占用率较高的问题,设计了基于大数据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线上教学系统。硬件上,设计了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芯片与网络附属存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NAS)文件。软件上:构建课程线上教学系统功能架构,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中的分段卷积是来源于工程实践的解决方案,但学生经常对这个知识点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文章以PD雷达中对回波信号的脉冲压缩处理为例,介绍什么情况下会出现“N1?N2”这个分段卷积的前提条件,以及分段卷积在实时信号处理中的工程价值。
针对目前“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实验与实际工程问题联系性不强的问题,设计了基于Matlab仿真平台的声源方位角估计与探地雷达地表探测实验。实验内容涵盖信号卷积与相关、频谱分析以及快速傅里叶变换等重要基础知识。实验效果表明,学生加深了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