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祈使句是英语语言中常用的句型之一。学生学习英语语法时,只重视语言形式和语法的正确性,忽视了其使用语境,因而语言不得体,达不到交际目的。本文试图用莱可夫提出的礼貌规则,通过分析实例,解决使用祈使句应注意的问题,提高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英语语法;祈使句;语境;礼貌原则
祈使语气是动词的一种形式,含祈使语气的句子为祈使句,其谓语动词是不带to的不定式(也叫做动词原型)。Randolph Quirk 在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中指出:“祈使句不同于陈述句,因为祈使句无主语(主语往往省略不表),谓语为动词原形,无词形变化。”一般来讲,祈使句要有动词,但是在有些语境中,如用于口号 告示的祈使句没有谓语动词。这样的祈使句直接明了,一目了然。祈使句主要用来传递说话人的请求、告诫 、警告、命令、劝告、提议、愿望等,往往带有“强求” 之意,要求听话者必需这么做,或恳求、希望、提议听话者按照说话人的要求做。因此,祈使句的使用语境至关重要,但在英语语法教材中,语法研究者只强调语言规则,没有讲解祈使句的使用语境,学生学习时只重视语言形式,忽视其使用语境,运用祈使句时语不得体 。
使用祈使句首先要考虑交际双方的社会地位。何自然先生在他所编著的﹙英语语用语法﹚中,把言语行为和执行者的社会地位分为三种:上级和下级,下级和上级,同级和同级。表示“命令”言语行为的发出者和执行者的社会地位不平等,一般是上级对下级,强者对弱者,长者对幼者。这种言语行为带有强制意味。如运用不当,言语便缺少礼貌,听者往往感觉没有得到应有的尊敬,会产生反感而拒绝执行, 因而达不到交际的目的。
一年轻人要去河边村看朋友,中途迷了路,他看到田里有位老者在劳动,便向他问路:
“Hey, tell me the way to the Riverside Village.” The young man said.
The old man didn’t answer.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station.” He raised his voice.
Still,the old man did not answer.
The young man was very angry and said to himself: “He must be deaf.”
Hearing this, the old man said, “You have no manners.”
就英语语法而言,年轻人的话语没有语法错误。第一次问路时他用了祈使句,见老者不回答,他加强了语气, 用了带主语的祈使句。他所用的语法是语言学家以话语为研究对象而创造出来的理论体系,是一种主客观结合的产物。在现有的语法教材中,语法学家解释语法规则,强调句子语法的正确性,而忽视了使用语法的客观环境,因此,英语学习者学习了语法知识,懂得祈使句的句法结构,但不懂得如何使用。这是许多英语学习者面临的问题之一。其原因之一是语法教材中只讲解有关祈使句的语法规则,没有涉及到祈使句的使用语境,英语学习者只注意句子语法的正确性,没有掌握祈使句的使用语境,因而不能达到交际的目的。在以上的交际中,年轻人显然缺少礼貌,言语违反了礼貌原则。
何自然先生在“语用学概论”中指出:“礼貌行为与非礼貌行为之间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于,礼貌行为使对方感到心理舒服,相反非礼貌行为让对方感到难受”
交际的成功与否取决与交际双方的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是否得体。显然,年轻人的话语缺少礼貌,引起了老者的反感,因而拒绝提供信息,年轻人因话语不得体没有达到交际目的。在交际中,语言也要有礼貌。礼貌是说话人为 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采取的话语上的策略。莱可夫(Lakoff)描述了三种不同的,说话人应该遵守的礼貌规则(politeness rules)。
规则1:不要强求于人。本规则一般适合于交际双方权利和地位不均等的场合,如下级和上级之间,雇员和雇主之间,求助者和帮助者之间。遵守这一原则的说话人会尽量避免使听话人去做不情愿做的事情,强求于人意味着违反听者的意愿。
规则2:给对方留有余地。交际双方社会地位平等,但社交关系不很密切,如商人和顾客,同一病房互相不认识的病人,谈话时要给对方留有余地,也就是说,说话人所提出的意见或请求,由对方决定执行还是拒绝。
规则3:增进相互间的友情。该规则是为了增进交际双方的友情或友谊。
在上述的例子中,年轻人违反了第一条礼貌规则:不要强求于人。年轻人和老者的地位不对等,他不知如何能到达目的地,他急需这方面的信息,有求于人,他应该用商量、恳求的语气问路,但他的谈话方式强人所难,话语带有强行之意,咄咄逼人,命令对方,不商量、不征询对方意见,没有尊重对方的诚意,引起老者的反感。老者当然拒绝提供信息,而年轻人也没有达到交际的目的。年轻人应该用征求对方意见的形式,改变自己的问路方式,运用恰当的语气,以达到交际目的。例如:
Would you please tell me the way to the Riverside Village?
Would you be kind enoug to tell me the way to the Riverside Village?
年轻人违反了第二条交际规则:给对方留有余地。年轻人和老者互不相识,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他没有权力,因而也不能命令老者为他提供所需信息,他没有为对方留有余地,难怪老者拒绝了他,并批评他缺少礼貌。
英国著名学者利奇对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划分为六类,其中第一条:得体准则(Tact Maxim):(在强制和承诺中)
a 最小限度地使别人受损;
b 最大限度地使别人得益。
第二条:宽宏准则(Generocity Maxim):(在强制和承诺中)
a 最小限度地使自己得益;
b 最大限度地使自己受损。
在言语交际中,交际者希望得到对方的尊敬,因此,说话人应根据语境需要,用恰当的交际方式以示礼貌,取得最佳的交际效果。在上述的例子中,年轻人违反了利奇提出的礼貌原则中第一条和第二条。他有求于人,语言本来应该谦逊,要尊重对方,使对方能感觉到应该受到的尊重,愿意为他提供信息,而他却最大限度的使别人受损,最大限度地使自己得益。因此,他无法达到交际目的。使用祈使句时,应该运用利奇提出的“损—益尺度”。例如:
(1) Answer the phone.
(2) I want you to answer the phone.
(3) Will you answer the phone?
(5) Could you answer the phone?
上述话语所表达的礼貌程度依次递增,(1)用直接方式表达,听话人受损,说话人收益,最不礼貌。(5)用间接方式表达,听话人有更多的选择自由,由听话人决定是否执行, 因而更有礼貌。选择表达方式时要考虑语境,否则,语言便不得体,达不到交际的目的。
语言是人们交际的工具,是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表达方式能够反映出一个人道德修养和文明程度。在社会活动中,得体、亲和的礼貌用语,有利于人际交往、有助于信息交流和构建和谐社会。使用祈使句时,一定要注意语境,语言要得体。
[参考文献]
[1]索振羽. 語用学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何自然,陈新仁. 英语语用语法.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3]张道真. 实用英语语法.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资金项目:咸阳师范学院06XSYK203
关键词:英语语法;祈使句;语境;礼貌原则
祈使语气是动词的一种形式,含祈使语气的句子为祈使句,其谓语动词是不带to的不定式(也叫做动词原型)。Randolph Quirk 在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中指出:“祈使句不同于陈述句,因为祈使句无主语(主语往往省略不表),谓语为动词原形,无词形变化。”一般来讲,祈使句要有动词,但是在有些语境中,如用于口号 告示的祈使句没有谓语动词。这样的祈使句直接明了,一目了然。祈使句主要用来传递说话人的请求、告诫 、警告、命令、劝告、提议、愿望等,往往带有“强求” 之意,要求听话者必需这么做,或恳求、希望、提议听话者按照说话人的要求做。因此,祈使句的使用语境至关重要,但在英语语法教材中,语法研究者只强调语言规则,没有讲解祈使句的使用语境,学生学习时只重视语言形式,忽视其使用语境,运用祈使句时语不得体 。
使用祈使句首先要考虑交际双方的社会地位。何自然先生在他所编著的﹙英语语用语法﹚中,把言语行为和执行者的社会地位分为三种:上级和下级,下级和上级,同级和同级。表示“命令”言语行为的发出者和执行者的社会地位不平等,一般是上级对下级,强者对弱者,长者对幼者。这种言语行为带有强制意味。如运用不当,言语便缺少礼貌,听者往往感觉没有得到应有的尊敬,会产生反感而拒绝执行, 因而达不到交际的目的。
一年轻人要去河边村看朋友,中途迷了路,他看到田里有位老者在劳动,便向他问路:
“Hey, tell me the way to the Riverside Village.” The young man said.
The old man didn’t answer.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station.” He raised his voice.
Still,the old man did not answer.
The young man was very angry and said to himself: “He must be deaf.”
Hearing this, the old man said, “You have no manners.”
就英语语法而言,年轻人的话语没有语法错误。第一次问路时他用了祈使句,见老者不回答,他加强了语气, 用了带主语的祈使句。他所用的语法是语言学家以话语为研究对象而创造出来的理论体系,是一种主客观结合的产物。在现有的语法教材中,语法学家解释语法规则,强调句子语法的正确性,而忽视了使用语法的客观环境,因此,英语学习者学习了语法知识,懂得祈使句的句法结构,但不懂得如何使用。这是许多英语学习者面临的问题之一。其原因之一是语法教材中只讲解有关祈使句的语法规则,没有涉及到祈使句的使用语境,英语学习者只注意句子语法的正确性,没有掌握祈使句的使用语境,因而不能达到交际的目的。在以上的交际中,年轻人显然缺少礼貌,言语违反了礼貌原则。
何自然先生在“语用学概论”中指出:“礼貌行为与非礼貌行为之间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于,礼貌行为使对方感到心理舒服,相反非礼貌行为让对方感到难受”
交际的成功与否取决与交际双方的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是否得体。显然,年轻人的话语缺少礼貌,引起了老者的反感,因而拒绝提供信息,年轻人因话语不得体没有达到交际目的。在交际中,语言也要有礼貌。礼貌是说话人为 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采取的话语上的策略。莱可夫(Lakoff)描述了三种不同的,说话人应该遵守的礼貌规则(politeness rules)。
规则1:不要强求于人。本规则一般适合于交际双方权利和地位不均等的场合,如下级和上级之间,雇员和雇主之间,求助者和帮助者之间。遵守这一原则的说话人会尽量避免使听话人去做不情愿做的事情,强求于人意味着违反听者的意愿。
规则2:给对方留有余地。交际双方社会地位平等,但社交关系不很密切,如商人和顾客,同一病房互相不认识的病人,谈话时要给对方留有余地,也就是说,说话人所提出的意见或请求,由对方决定执行还是拒绝。
规则3:增进相互间的友情。该规则是为了增进交际双方的友情或友谊。
在上述的例子中,年轻人违反了第一条礼貌规则:不要强求于人。年轻人和老者的地位不对等,他不知如何能到达目的地,他急需这方面的信息,有求于人,他应该用商量、恳求的语气问路,但他的谈话方式强人所难,话语带有强行之意,咄咄逼人,命令对方,不商量、不征询对方意见,没有尊重对方的诚意,引起老者的反感。老者当然拒绝提供信息,而年轻人也没有达到交际的目的。年轻人应该用征求对方意见的形式,改变自己的问路方式,运用恰当的语气,以达到交际目的。例如:
Would you please tell me the way to the Riverside Village?
Would you be kind enoug to tell me the way to the Riverside Village?
年轻人违反了第二条交际规则:给对方留有余地。年轻人和老者互不相识,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他没有权力,因而也不能命令老者为他提供所需信息,他没有为对方留有余地,难怪老者拒绝了他,并批评他缺少礼貌。
英国著名学者利奇对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划分为六类,其中第一条:得体准则(Tact Maxim):(在强制和承诺中)
a 最小限度地使别人受损;
b 最大限度地使别人得益。
第二条:宽宏准则(Generocity Maxim):(在强制和承诺中)
a 最小限度地使自己得益;
b 最大限度地使自己受损。
在言语交际中,交际者希望得到对方的尊敬,因此,说话人应根据语境需要,用恰当的交际方式以示礼貌,取得最佳的交际效果。在上述的例子中,年轻人违反了利奇提出的礼貌原则中第一条和第二条。他有求于人,语言本来应该谦逊,要尊重对方,使对方能感觉到应该受到的尊重,愿意为他提供信息,而他却最大限度的使别人受损,最大限度地使自己得益。因此,他无法达到交际目的。使用祈使句时,应该运用利奇提出的“损—益尺度”。例如:
(1) Answer the phone.
(2) I want you to answer the phone.
(3) Will you answer the phone?
(5) Could you answer the phone?
上述话语所表达的礼貌程度依次递增,(1)用直接方式表达,听话人受损,说话人收益,最不礼貌。(5)用间接方式表达,听话人有更多的选择自由,由听话人决定是否执行, 因而更有礼貌。选择表达方式时要考虑语境,否则,语言便不得体,达不到交际的目的。
语言是人们交际的工具,是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表达方式能够反映出一个人道德修养和文明程度。在社会活动中,得体、亲和的礼貌用语,有利于人际交往、有助于信息交流和构建和谐社会。使用祈使句时,一定要注意语境,语言要得体。
[参考文献]
[1]索振羽. 語用学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何自然,陈新仁. 英语语用语法.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3]张道真. 实用英语语法.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资金项目:咸阳师范学院06XSYK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