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泵”解千愁 笑迎新生活

来源 :糖尿病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zlzs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静(化名)是位天真可爱、聪明好动的小女孩,但她在6岁时却因身患1型糖尿病不得不忍受疾病带来的巨大痛苦,成了名副其实的“病秧子”。在过去的两年里,由于孩子太小,父母不忍心控制她的饮食,饮食很不规律,血糖时而在13.6~18.2mmol/L之间徘徊;时而又会低至2.0~3.2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一直在8.9%以上,以致几乎每月都会因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而被送进医院急救。
  虽然家长和医生都尽力调整她的饮食和运动,同时还对用药作了一些调整(停用短效胰岛素,改用起效更快的速效胰岛素,每餐前使用一次;用长效胰岛素代替中效胰岛素,加强对血糖的控制等),但却出现了严重的“黎明现象”。尽管加大了夜间的胰岛素用量,她早晨4∶00~7∶00之间的血糖水平仍然很高。最后经过多方“会诊”,决定让她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适应后,戴胰岛素泵治疗。
  戴胰岛素泵后,鉴于张静严重的“黎明现象”,调节胰岛素泵,使胰岛素在清晨4∶00~7∶00这段时间里释放多一些。每餐前也适当地“开小灶”,保证了餐后血糖的控制。
  戴泵3个月后,张静全天的血糖水平都能稳定在6.2~9.5mmol/L之间,HbA1c值也下降到7.5%;6个月后,已经能够和同伴一起打羽毛球,还报名参加了舞蹈班、绘画班等。自此,她又找回了健康、快乐的童年生活。当记者见到她时,她连蹦带跳地说:“是胰岛素泵救了我,我要用亲身经历告诉更多像我一样的小朋友,我要让他们过得和我一样好!”
  
  北京石景山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郭仕林点评:
  
  胰岛素泵用于治疗儿童糖尿病正在国内外逐渐推广,与每日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强化治疗)相比,胰岛素泵治疗既可以良好控制血糖,又可减少多次注射的痛苦,而且患儿发生低血糖的几率也明显减少。
  美国学者最近完成的一项回顾性研究发现,对患1型糖尿病的儿童而言,连续使用胰岛素泵皮下注射胰岛素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好方法,且携带胰岛素泵不会干扰儿童的活动。
  该研究纳入了33例在改用胰岛素泵疗法之前,接受每天两次中性鱼精蛋白锌(中效)胰岛素加短效(速效)胰岛素注射(≥1年),并在过去两年内每年到糖尿病诊所接受4次随访的5~10岁1型糖尿病患儿,比较了他们在接受胰岛素泵治疗前后的HbA1c、空腹血糖、严重低血糖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发作次数、血糖波动幅度及患病天数。结果显示,接受胰岛素泵治疗之后,参试患儿的HbA1c平均值显著降低,与胰岛素泵治疗前相比,胰岛素泵冶疗开始之后患儿发生严重低血糖的次数显著减少,血糖波动幅度也显著改善,参试患儿在胰岛素泵治疗后均未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另外,1型糖尿病患者黎明现象发生率高达89%(编者注:黎明现象是指糖尿病患者清晨由于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等升糖激素的生理性分泌增加导致清晨血糖升高的现象),使用胰岛素泵可增加此时段的基础率设定,使血糖不至于升得过高,从而使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
  总之,胰岛素泵输注胰岛素的方式符合生理状态,有效地控制了高血糖,减少了血糖的波动和低血糖的危险,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胰岛素泵在儿童糖尿病治疗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安全、可靠、方便及灵活性,1型糖尿病患儿使用胰岛素泵不仅可使他们的糖尿病得到更好的控制,还可降低他们日后发生相关并发症的可能性。
其他文献
高压氧治疗糖尿病足效果有限    英国Nuffield骨科中心的一项研究显示,虽然糖尿病足溃疡已被列为高压氧治疗的适应证,但可以证实其疗效的证据基础却很薄弱。  一般认为,糖尿病足的发生是由于足部外周血管缺血、缺氧所致,因此给予高压氧治疗成为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法之一,美国也已经将其纳入医疗保险的范围。  但骨科中心的研究人员认为,在大规模、双盲法、设有对照组和有足够说服力的研究证实高压氧在愈合溃疡和
期刊
2008年的奥运会越来越近了。在接下来的两年内,如何把首都建设得更加美好,是每个中国人都非常关心的话题。2005年10月,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北京“十一五”规划的建议鲜明地提出:要加快实施首都创新战略,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现在打开因特网,在百度上搜索“创新”和“金吾伦”这两个关键词时,屏幕上会有上万条相关链接。金吾伦——北京创新研究院副院长,这位活跃在北京创新新闻中的人物,也是一位奋斗在科技学术前沿的
期刊
低血糖掩盖糖尿病病情    糖尿病发病初期常常以反应性低血糖作掩护,企图“蒙混过关”。卫生部北京医院中医科主任李怡博士说:“有一部分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身体超重或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可能会在患2型糖尿病但尚未确诊时出现类似的情况,所以出现低血糖时医生一定要明察秋毫,不要被假象所蒙蔽。”  这些病人以餐前出现低血糖症状为突出表现。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患糖尿病后,患者的胰岛细胞虽有损伤,但尚有一定分泌
期刊
第十三段双手按腹补元气    动作1.吸气.随吸气双手按压下腹丹田穴的腹主动脉跳动处(如图13-1、图1 3-2)。  2.呼气,随呼气弯腰下蹲,默数26—56个数,待气呼尽后接下(如图13-3)。    3.吸气,慢站起,双臂后扩,待气吸足后接下。  4.呼气,随呼气意想从任脉下沉丹田直至脚心涌泉穴,待气呼尽后接下。  5.吸气,随吸气意想涌泉穴处之清气,沿下肢后侧足太阳膀胱经上升循后丹田,继续
期刊
80%的心血管疾病可通过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得以预防。尽管我们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实现标准的健康生活方式,但我们可以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并终将因此而获益。那么,我们能做什么,又应该怎样做呢?答案是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维持正常的体重、血脂、血压和血糖水平,并积极进行体育锻炼。    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利器    多种不良饮食习惯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因此,确保饮食中营养及能量的平衡
期刊
春去秋来,话说陈大叔自打今年6月份听了赖医生的建议,开始改换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之后,体重减了十几斤,将军肚明显小了两圈,血糖也比原来稳定多了。为了感谢赖医生,这天陈大叔特地把自己园子里收获的苹果挑了一篮子,让儿子帮忙拿着来到了小区活动室。“赖医生,这可是我自己栽的。为了它们,我没少费工夫,这一篮子是我挑出来最好的。您说什么都得收下。”不由分说地就让儿子把篮子往赖医生手里塞。赖医生盛情难却,只好
期刊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约60%糖尿病患者合并的高血压病,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由于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病的表现形式各异,其治疗方案也不尽相同,应在严格控制血糖、血脂、体重、血黏稠度等前提下,对以下6种不同的高血压类型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使血压得以平稳控制。  一.舒张期高血压 单纯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0mmHg,为舒张期高血压,多见于外周血管硬化、阻力较高时。其临床表现为头晕、
期刊
随着糖尿病的发病率日益高涨,不断有新的降糖药被研制和投入市场,但磺脲类降糖药仍然是在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口服降糖药。随着降糖药物的广泛使用,药物的不良反应日益凸现。药物的安全性始终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而药物的安全性不仅包括药物本身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还包括个体化的药物的选择、服用方法和联合用药等多个环节。    短效制剂更安全    糖适平是一种短效的降糖药,所以,对于磺脲类药物中常见的不良反应—
期刊
病例    冯先生,41岁,公司部门经理,身高1.72米,体重83公斤,体重指数28。糖尿病初发时的空腹血糖为8.8mmol/L,餐后2小时为15.3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9.1%。予以阿卡波糖治疗(每日三次,每次一片,餐时服用),并嘱其饮食控制并加强运动;治疗两周后血糖无明显下降,复查空腹血糖为8.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12.5mmol/L,考虑到患者体型肥胖,存在胰岛素抵抗,加
期刊
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同属于内分泌疾病,在临床工作中我们也遇到了不少糖尿病合并“甲减”的病例,国外文献报告其发生率可达4%~17%,在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中,特别是女性患者中,“甲减”的发生率较普通人群高。    糖尿病与“甲减”的关系尚有争论    糖尿病合并“甲减”是糖尿病、甲状腺病的偶合,还是二者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尚有争论。多数学者认为,1型糖尿病与原发性“甲减”是自身免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