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与“亲”的融合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keyj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在不断进步,不断发展。人类的教育事业也由孔子时代的弟子三千到现在的普及教育。人们对教师的关注越来越多,教师也在慢慢转变自己的角色。与此同时也让教师找不到自己和学生的正确相处方式了,我们该如何做?“严师出高徒”,这被专家们批判,社会舆论指责;素质教育,和孩子们做朋友,与他们真诚沟通,这做起来又是多么的不易,处理不好,学生总是和老师打打闹闹,没有纪律。教师们纠结着。
  传统的教育提倡“严”。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了,“天、地、君、亲、师”是至高无上的,而这一点在教育中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唯师是从!并且学规泛滥,体罚盛行,有“棒下出秀才”之说。教师高高在上,和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让学生惧怕。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传授知识的活动,它表现为: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是课程的主宰者;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在这样的课程上,师生的双边活动变成了教师的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先教后学,教支配和控制着学。学生是被教会,是无条件地服从于教,学生的独立性丧失了。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主动学。形成了学生听老师讲,学生跟老师学的简单的教学过程。因此,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把学生看成储存知识的容器,学生的主体性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师成了具有统治地位的知识的传达者,学生成了被统治者和服从者,教师与学生形成了等级关系。由此产生了对立型、依赖型的师生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人的个性,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利于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学生的评价主要看分数,曾一度盛行“分、分、分,学生的命,老师的根。” 束缚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这导致在教育的过程中缺失了很多——对学生品德的教育,行为规范的教育,团队合作意识的教育,爱的教育……于是,人们开始否定这种教育模式,去寻找新的教育理念,这样,素质教育就诞生了。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 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素质教育提倡以学生为主,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让学生全面发展。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关注学生心灵健康,让学生的书包不再那么沉重。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让学生积极自主地掌握知识。关注每一个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师生民主……就这样,传统教育模式被彻底否决了,替换了。
  由之而来的是一些令人困惑的现象。教师“体罚”学生,甚至因骂过学生几句,学生出了问题,就得严厉调查、处分老师;家长也抓着老师不放,要其负责。教师身心俱疲,在学生面前毫无尊严、地位可言。过分强调学生安全,完全忽略教师的人格尊严。从而造成一种颓废现象:教师不再对学生“吼”,不再“体罚”他们,不再骂他们,不再望生成龙;忍气吞声,熬过一天又一天;学生气焰嚣张,公然蔑视教师、敌对教师;家长平时不关心孩子,但只要孩子受到一点点惩戒却大吵大闹。我们迷惘了,到底与学生如何相处?
  我认为把两种教育模式的优点结合起来,既“严”又“亲”。尊师并不是坏事。古人云:“教不严,师之过。”严格要求学生是爱学生的特殊表现,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在教育过程中,不能过分溺爱学生,我们要牢记“严师出高徒”的古训,对学生严爱有加。教师对学生既要做到爱的得体,也要做到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恒。同时,严格要求学生也是教师高度社会责任感的表现。没有严格要求,就没有成功的教育。教师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严格的、合理的、统一的要求。要求一经提出就要坚持到底。如早读要求按时到,而且要专心读书。做值日生要求认真按时打扫,关好门窗等等。教师要督促检查以养成习惯。如果学生对教师缺乏起码的尊重、敬畏,那么教师如何来维持纪律?教师要面对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所以需要权威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些对学生的小小惩戒怎么就被夸大为体罚、变相体罚?怎么就成为不关爱学生?当一个学生屡次犯同一错误,而教师却不对他进行一定的惩罚,他会怎么想?“他们拿我没办法,不敢对我怎么着。”这样下去,会怎样?所以,必要时还是要惩治的,让他们记住自己的错误,不再重犯。再说,学生的自律性还较差,没有赏罚分明的措施来约束他们,恐怕不行。因此,在原则性问题上教师要严。
  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应当相互尊重。教师决不能动辄讽刺、污辱学生。只有尊重学生,教师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由于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身心特点和不同的个性,他们在成长和发展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缺点,而且还会有许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和令人意外的行为。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必须理解学生,尤其是学习有困难、心理有障碍、经济有困难的“三困生”。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要做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这样才可以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和学生做朋友。课外和他们聊聊天,拉拉家常。让学生觉得老师还是和蔼可亲的,愿意和老师说真话。课堂上尽可能让自己的语言幽默、风趣,赢得学生的喜爱。关注学生的细微变化,及时与之沟通、交流,解决他所遇到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爱,自然也就亲近了。曾经有一个学生的周记让我很受触动。他把我和前一任教师做比较,之后肯定了我纪律管得好,但没有前一位教师幽默。我忽然明白了,让学生喜欢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活跃气氛,还得有度,掌控好纪律。这样,不混乱而又融洽的氛围就成了。所以,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要亲而有度。
  作为老师,我们爱学生,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妈妈对孩子不就该严厉一些,但又不让他觉得缺失了爱?这样的方法放到学生身上,怎会行不通?
其他文献
摘要:课外阅读既有面上的积累,又有点上的把握,学生所处的语言环境就相对比较宽阔,这也为其以后的语言发展提供了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该重视丰富语言的积累, 发展思维。 本文从三个层次贯通课内外的阅读,探索语言积累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词句积累阅读理解运用  我们都知道,造高楼大厦,光研究房屋式样,而缺乏必要的建筑材料,那么即使有再好的图纸设计也造不出象样的房子来。同样,在语文
【摘要】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关键词】利用教材培养创新思维实践能力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就是突出“以人的发展为本”,要求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的教材为我们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萌发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因此,如何充
摘要: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主题,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迫在眉睫的任务。化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在实验教学中应发挥创新教育。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创新教育  放手让学生参与的做法激励了学生积极思考的意识,增强了化学实验思维能力,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变被动、机械的学习为主动灵活的学习,学生动手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化学实验技能培养的尝试化学是一门以
关键字:物理教学实验   物理学本身是一门实验科学,许多物理知识的理解是要依靠直观的实验为基础的,物理实验是人们根据研究和学习的目的,利用物理仪器、设备等物质手段,再现自然现象或者人为控制条件,如排除各种偶然、次要因素的干扰,突出主要因素模拟再现自然现象并予以研究的科学实践活动。它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可重复进行的、简约化的探索和论证过程。在物理教学中通过物理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
摘要:研究性的政治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爱因斯坦曾强调: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他强调的正是我们今天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题中之意。只有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素质。  关键词:研究性政治课教学  新世纪素质教育中的重点内容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学政治学科中,通过何种教学过程或通过什
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方面有重要作用。新课标下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要求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研究意识、进取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本文主要从研究性学习的内涵意义出发,探讨新课标下小学数学研究性教学的有效性策略,以便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一种教学理念。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有效策略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閱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兴趣信心方法习惯  自学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独立地进行学习的一种能力。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整
关键词:语文教学,兴趣,阅读,教学策略    语文教学中写作时必不可少的一门课题,也是学生最烦恼的主题,许多学生一开始写作就无从下手。这样学生对作文自然产生畏惧心理。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呢?我认为首先要培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感悟生活,开拓阅读范围,吸取营养,并将灵活自如地运用是作文的关键。在教学过程当中让学生从客观现实中积累必要的素材,从而使致逐渐培养。  一、拓展思维,激发兴趣
[内容摘要] 劳动技术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紧密的学科。劳技课的理论知识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实践。劳技课的理论知识是人们对生产实践知识的集中总结、概括和升华。因此,教师在劳技课教学实践中,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坚决反对和摒弃脱离实践的纸上谈兵。本文从劳技课教学资源整合的角度,就近几年老自己的一些做法谈几点体会,以供大家商榷。  [关键词] 劳技课 劳动基地 特色 开展 综合实践活动   一、
[摘要]本文阐述了家校联合帮助一个后进生,重新恢复信心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并最后获得了学习进步的案例。论证了如何关注和走进后进生的内心世界,如何激励信心,如何以家校联合的方式,转变家长的教育方式,将家长的力量调动起来,一起帮助后进生取得进步的有价值的教学实践尝试。希望能为目前学校和家庭合力帮助后进生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关键词]学困生家校合作师爱母爱  一、案例呈现  小军(化名),小学升初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