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的理想主义作品

来源 :大众DV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_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文燕
  《大众DV》杂志编辑
  
  《那天》这部作品出自在上海小有名气的“绿洲电影工作室”,而这个2007年才刚刚成立的工作室之所以有名,是因为林航。
  我在南京独立影展上见到林航,他便滔滔不绝地说起《那天》的拍摄缘起,丝毫不忌讳地说影片是源自一场关于奥运的比赛,而他的目的简单而直接——为了奖金。这是很让我喜欢但也是让某些人很不喜欢的现实主义精神。然后,林航用了整整一个小时向我普及了绿洲电影工作室的人员为了拍摄这部影片所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每一个拍摄过程都用尽心机,希望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当然这结果一方面是影片上的,另一方面是物质上的。)
  首先,在剧本的创作上,林航选择了“昆曲”这种有东方特色的艺术形式。一方面,昆曲的舞台效果会让他所采用高清介质的优势更加凸显,另一方面,林航充分考虑到比赛评委的兴趣点——传统戏曲与现代奥运的对比反差。主人公学习了七年的昆曲艺术,而中国的奥运从申办成功到举办也准备了七年,无论是哪一个,同样是整装待发,只为“那天”能站在舞台上展现自己——无论是昆曲演员在戏台上面对观众,还是整个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展现自己。
  对于《那天》的创作模式,我不想发表过多的言论,但我想,林航虽不能算代表了“80后”作者的典型,但他应该是一个类型。
  


  主持人:这部《五彩心愿》在所有的参赛影片中是最接近“电影感”的短片,在一个有主题性的比赛中,没有拘泥于想象中的将“奥运”的主题告诉别人,而是在不经意间点题,并且在最后将整个命题升华起来。
  刘:《五彩心愿》的最大优点是在命题的限制下能从影像到设置剧情,以及其中的非职业人员的表演都安排妥当,影像风格稳定,可见导演功力。
  吴:导演注重画面内部的调度,让整个画面充满张力。
  石:导演在选题的时候选用了自己最为熟悉的题材进行拍摄,在一个“命题作文”中,这是最明智的选择,而因为场景、人物的熟悉,所以最终所拍摄的效果也达到最佳。
  主持人:《买票》很像《疯狂的石头》,它的娱乐性已经在各大网站的排行榜上显露出来。
  刘:本片最大的特点就是市民的趣味和细节,包括表演。
  吴:《买票》剪辑也不错,是整体都特别流畅的一部影片。
  石:影片的娱乐性很强,但如果能在结尾有所升华将更具有意味。
  
  《那天》
  导演:丁正、林航
  类型:纪录片
  时长:5分
  
  主持人:如作者所说,这部影片目的性更强一些,但好看。
  刘:《那天》前半部分从拍摄到剪辑,以及节奏感特别好。比如化妆部分剪辑特别快,而即将表演时节奏就舒缓,这就说明影片快慢是有致的。不足是后面现实部分与前面脱节,虽然能满足大家从舞台走到日常中来的好奇,但是把主人公硬编成去看奥运,扣合人为性太强了。
  吴:这个让人怀疑作者在构思上就存在问题。像是两个人的作品嫁接在一起了。
  石:这是最大的硬伤。
  


  
  《中国龙》
  导演:官林海 、李耀东、项砚冬
  类型:宣传片
  时长:3分33秒
  
  主持人:所谓中国人的脊梁,仁者见仁。
  刘:应该说,这部片子好的地方在于基本上都属于原创,而且从制作上,不是潦潦草草,是很认真的。
  吴:以折纸为比喻,别人只是将一张白纸左折右折,成为一个造型。而《中国龙》是想叠一千纸鹤,工艺要求非常高,包括中间用了很多特技的制作,非常下工夫,只是还缺少一种圆润浑然的连接,所以,这只纸鹤叠得不那么精致。
  石:影片没什么大毛病,如果有就是比较平。
  
   《梦想》
  导演:刘宪标
  类型:剧情片
  时长:2分42秒
  
  主持人:从偏当代艺术的作品《山水》到主题创作的组品《梦想》,作者刘宪标的作品总是给人很强的“创意”性。
  刘:《梦想》画面结构,构思特别巧,唯一缺陷是单薄,简单。
  吴:这是一部让人惊喜的短片,时间不长,但创意不错。
  石:《梦想》的作者很聪明,把高清的优势体现出来。
  
  


   《家》
  导演:郝阿
  类型:剧情片
  时长:4分40秒
  
  主持人:这是一部不想提“奥运”的奥运短片,也是“奥运”所带来的传奇。
  刘:构思上想跟奥运会的喜庆形成一种反差,反差当初来展现女人的一种情绪,形成一种对比感,但如果先抑后扬多一些,能再积攒一点悬念和情绪就更有意思了。
  吴:情绪积淀的不够,所以可能会让人产生误读。
  石:尽管是奥运题材,却没有用直接拍摄奥运的方式,但体现的略显欠缺。
  
  《追》
  导演:高铭 沈利强
  类型:实验片
  时长:6分12秒
  
  主持人:高铭和沈利强两位导演都善于“恶搞”,终于在这部影片里“正经”了一回。
  刘:虽然后面跑步拍得比较好看,但稍显单薄点。
  吴:开头不错,但缺少变化,会有倦怠感。
  石:在视觉上给人一种“洋气”的感觉。在后期还是下了很大工夫。
  


  
  《盾》
  导演:赵春梁
  类型:纪录片
  时长:3分22秒
  
  主持人:作者用看似闲散的镜头,给我们一个强烈的“后盾”。
  刘:《盾》采用了最简单的方法,但摄影、剪辑、声音都完成得特别好。
  吴:这是四两拨千斤。或者说是举重若轻。
  石:毫无疑问,摄影是他最大的优势。
  
  《阳光之城》
  导演:罗皓文
  类型:MV
  时长:4分
  
  主持人:一部主旋律题材的MV,做工精良。
  刘:作品还是比较精细,但缺少原创。
  吴:虽然音乐是原创,但他的画面用了很多素材。
  石:画面还可以,但希望再多一些变化。
  


  
  获奖作品名单
  一等奖
  《五彩心愿》 北京 孙雅杰许吉吉
  
  二等奖
  《买票》 北京 潘龙
  《那天》 上海 丁正、林航
  《中国龙》 北京 官林海、
   李耀东、项砚冬
  
  三等奖
  《家》 天津 郝阿
  《梦想》 广西 刘宪标
  《追》 广州 高铭 /江苏 沈利强
  《盾》 北京 赵春梁
  《阳光之城》 北京 罗皓文
  
  优秀奖
  《don&his Olympic》 北京 田光雨
  《Olympic park life》 北京 田懿
  《志愿者》 北京 赵良
  《看》 北京 张健
  《我在北京》 北京 武健
  《小情感、大奥运》 北京 方向明
  《我和你的奥运》 北京 周阳
  《寻找福娃》 北京 薛鹏程
  《无题》 北京 李玥玮
  《人人在奥运》 北京 王强 许言
其他文献
2000年的时候,婚庆市场上还罕有“摄像”这个概念,用张京的话说,“那时候,我们都是开影楼的朋友找去帮忙的。人家冲着是‘摄影’,是婚纱照,我们都属于‘附赠’。”  时间过了8年,北京的婚庆市场也逐渐完善起来,现在没人认为婚礼摄像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有的新人在给张京点烟的时候还会特别留意一句:“师傅,等会拍的时候,帮我们多拍一些特写。”    婚庆摄像的品质     大部分人拿到一张婚庆现场的光盘之
期刊
随时应变    上世纪90年代,婚庆公司少得可怜,只要你懂摄像,就可以去拍婚礼,而且婚礼一般都比较简单,要求并不高。  1987年到2004年的17年间,摄像的机器基本就是松下M7、M3000、M9000。早期根本没有“剪辑”这一概念,直接就是“无编辑”将录像带交还客户,就算完成了任务。而且播放也只是家用录像机,质量大打折扣。  渐渐地,有客户提出要求,所拍摄的影像需要有后期的制作,当时的编辑方式
期刊
从十多年前我开始涉足影视创作这个领域开始,就免不了帮亲戚朋友充任婚庆摄像师的角色。清早起来扛一台VHS制式的摄像机跟在新郎官的屁股后头,尾随一群西服革履的伴郎敲开新娘家的房门,跑前跑后地照应花枝招展的新娘及其盛装的闺蜜与娘家人,然后在婚礼现场永不停机地拍摄新人的笑脸和婚宴的盛况,瞄着满桌酒肉却几乎没有下筷子的机会。  随着年龄痴长,同辈婚配殆尽,我这个业余婚庆摄像师也逐渐歇业。当然更主要的原因恐怕
期刊
婚典    18年前,单位购买了一台松下M7,我因为工作原因,负责做企业的视频宣传,在记录单位素材的同时,偶尔也应朋友之托,负责记录他们或其亲友的婚礼过程。但那些,我只称为“记录”婚庆,虽然并非科班出身,但我心里深知他们不叫“作品”。尽管那时,大家看见自己的影像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就已经美滋滋得不行。    兴趣创造利润    我所在的单位因为有15000多职工,后来成立了矿电视台。而那些分散在各处
期刊
在90年代初,单位领导让我帮忙为他的亲戚拍摄婚礼录像,就这样开始了我初次婚礼摄像的跟拍。当时无需后期剪辑,直接把VHS带子交给新人即可,新人们只要在电视机上能看到自己,已经是非常开心的事了。那时的设备是松下M7。    “我要我们在一起”    随着社会的发展,婚礼跟拍的单子来源除了婚庆公司和亲戚朋友介绍以外,2004年,我开始通过网上的店铺找寻着新的客源,尝试着两条腿走路。  记得2006年,在
期刊
在伦敦五光十色的电影节中,Birds Eye View Film Festival特别出众,它别样的名字可以译作“鸟瞰”。作为英国第一个以女性为主题的电影节,自2005年创办以来, Birds Eye View会在每年国际妇女节期间于伦敦各大主要电影院举办展映周和一系列活动。Birds Eye View的场馆包括伦敦的BFI Southbank、Barbican和ICA,同时也会在分散于全英各地的
期刊
火热的八月,鸟巢、水立方、篮球馆,还有那么多的运动明星。  奥运会的热潮同样席卷着我,尽管我还没有狂热到像许多青年朋友一样去现场呐喊加油,但是在家里的电视机前一样被体育运动的魅力折服着,而最后一天的两块拳击金牌更是把奥运的激情燃到了极点。忽然就想到了最近看到的《一球成名》,也确实想在奥运会结束的这一天谈谈对体育电影的看法。  故事其实不复杂,《一球成名》系列三部曲是典型的体育商业片,以主人公迭戈的
期刊
北京奥运已经落下了帷幕,奥运期间专业的、民用的摄像器材随处可见,他们在奥运期间发挥了什么作用,奥运对整个器材市场有什么影响,未来趋势又会怎样?让我们一起听听业内人士的说法。    厂商代表说    大众DV:通过高清转播,世界各地的人们通过电视欣赏到了一场北京奥运的高清盛宴,宏大的开幕式给全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音视频领域的奥运顶级赞助商,能不能谈谈松下设备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代俊:这次奥运
期刊
应歌手范海荣的邀请,我拍摄了《无法呼吸》这个音乐电视,这是她的第二部音乐电视。不过,之前我们也曾有过合作,那时她对第一部MV《爱在草原》并不满意,由我帮她重新创意,再度创作的。基于这一点原因,对她的演唱风格我有了许多了解。  2005年,似乎是北京最炎热的夏天,我们开始了基础的工作——听歌。所有的MV导演都有这样的经验——除了歌手和创作者以外,恐怕MV导演是另一位将歌曲烂熟于心,一不小心就吟唱出来
期刊
刚刚结束的奥运会让我们有太多的可能性,为了这个命题,中国人准备了七年的时间,太多人有太多的感慨,而基于这个主题,也涌现了很多作品。2008年的秋季秀场,我们将收集上来的奥运题材短片做以梳理。对于一个有命题性质的作品来说,我总希望能看到作品有更多的可能性,不仅仅停留在“宣传”的意义上,而更多时候,作品本身作者的表达可能更重要。  当2001年中国刚刚申办下奥运会的时候,我们感觉2008年的奥运会就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