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法林与抗病毒颗粒同服致INR异常升高的药学监护体会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8559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并开展药学监护的意义。方法:通过对1例服用华法林的肺栓塞患者INR异常升高的情况开展药学监护及用药教育。结果:临床药师根据药物相互作用特点给出药学意见,对患者开展用药教育,后患者INR逐渐达标,好转出院。结论:临床药师通过参与对患者治疗过程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可协助医生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华法林;抗病毒颗粒;INR;药学监护
  一、病历资料:
  患者老年男性,70岁,既往左下肢静脉炎病史10余年,间断左下肢水肿;“活动后气短5天”就诊于我院门诊,查D二聚体1.2μg/ml↑,心脏彩超:主动脉瓣钙化伴少量反流,三尖瓣中量反流,肺动脉压增高,左室舒张功能减低。门诊以“胸闷原因待查:肺动脉栓塞?”收入院治疗。入院诊断:“胸闷待查:肺动脉栓塞?;左下肢静脉炎”。
  诊疗经过:入院第1日给予“依诺肝素钠注射液4000iu ih q12h”抗凝治疗。第3日查双下肢静脉彩超:双侧腘静脉血栓形成;第10日查肺通气灌注扫描脏器断层显像:双肺多发肺段、亚肺段栓塞,双肺上叶肺气肿,右肺上叶前段背侧近胸膜小结节。修正诊断“1.肺栓塞。2.左下肢静脉炎 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加用华法林3mg口服,联合依诺肝素钠抗凝治疗。第15日:华法林和低分子肝素已联用4天,复查凝血四项:INR3.7↑,立即停用低分子肝素,华法林减量至2.75mg。第19日复查凝血四项:INR值3.54↑,经仔细询问患者饮食、用药史,发现患者因感冒自行服用抗病毒颗粒治疗已5天,临床药师随即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讲明自行服用该药的危害,嘱患者立即停服抗病毒颗粒,建议医师华法林减量至2.25mg。第20日复查凝血四项:INR4.1↑,第22日予停服华法林1天。第23日华法林用量调整为1.5mg。第26日INR值达标(2.39),准予出院。
  二、分析与讨论
  1、INR异常升高原因
  患者入院给予依诺肝素钠注射液4000iu ih q12h抗凝治疗,用药第10天确诊肺栓塞加用华法林,依诺肝素未停用。华法林口服2-4天起效,5-7天达峰。依诺肝素钠注射液与华法林片联用第4天,复查INR值3.55,超出目标范围,立即停用依诺肝素钠,华法林由3mg减至2.75mg。参照《中国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治疗专家共识(2009)》推荐的方法推算华法林减药后的INR值:INR下降=0.4+(3.1×华法林剂量减少的%)=0.66,减量后INR值应可下降至3.0以下[1]。但3天后复查INR值不降反而略有升高(3.54),华法林继续减量至2.25mg,qd。经临床药师仔细询问患者的饮食、用药史,发现患者因感冒,近日开始未告知医师自行加服抗病毒颗粒。抗病毒颗粒主要由板蓝根、忍冬藤、白芷、山豆根、川射干、鱼腥草、重楼、贯众8种主要中药组成,其中除了板蓝根的化学成分中发现异香豆素外,观察到白芷的主要成分为香豆素类化合物【2】.板蓝根和白芷均可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所以该病人服用抗病毒颗粒5日后INR值增高明显,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因口服华法林7天左右达峰,合用抗病毒颗粒可导致抗凝作用持续增强,嘱患者立即停药,并减量华法林,后患者INR逐渐达标,好转出院。
  2、华法林抗凝治疗中出现高INR的对策
  《房颤的诊断与药物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推荐华法林抗凝治疗中出现高INR的对策:对于INR<5.0,临床上无明显出血者,适当降低华法林剂量(5%~20%)或停服1次,l-2 d后复查INR。当INR回复到目标值以内后调整华法林剂量,并重新开始治疗。或加强监测INR是否能恢复到治疗水平,同时寻找可能使INR升高的因素【3】。患者INR4.1,停服华法林1天,然后以1.5mg开始用,用药3天复查INR已达标(2.39),维持剂量继续监测。
  三、总结体会
  华法林治疗窗窄,主要的不良反应是出血。如剂量不足,达不到抗凝效果,有可能继发血栓栓塞;如剂量过大,则会增加出血的风险,同样危及生命,因此需严密监测凝血四项,使INR值控制在目标范围。
  本例中患者为高龄老人,“肺栓塞;左下肢静脉炎 双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华法林抗凝治疗应长期应用,使INR值稳定在目标范围(2.0-3.0)。事件提示临床药师应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教育,说明抗凝不足或异常出血的危害,利用在院期间的用药教育帮助患者及家属了解影响华法林疗效的药物、食物,帮助患者稳定膳食,慎用药物或保健品,未经医护人员允许不可自行加服任何中西药成分的药物或保健品,并告知患者及家屬掌握如何自我监护有无出血倾向。
  参考文献:
  【1】《中国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治疗专家共识(2009)》,中华内科杂志,2010,49(1):74-81.
  【2】黄欣,苏乐群,邵伟等.白芷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成分分析及CO2超临界萃取工艺的研究.中国药房.2005.16(11):824-826.
  【3】《华法林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基层版)》,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2,12(10):783-787.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注(HP)治疗尿毒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4年7月以来所收治的68例维持性透析尿毒症患者,依据随机分组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采取HD联合HP治疗,对照组34例患者采取单纯HD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甲状旁腺激素(PTH)、尿素氮(BUN)、β2-?微球蛋白(β2 -MG)、血清肌酐(Cr)等指标水平及临床症状改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哮喘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以促进患儿康复,减低患儿痛苦。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哮喘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对比,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7%,(P0.05P<0.05P<0.05  表2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消失时间对比(天,x±s)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脊骨骨折患者6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椎体功能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观察组32例患者在接受后凸成形技术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32例患者总有效率为78.
期刊
摘要:目的 比较顺铂腹腔灌注联合多西紫杉醇加顺铂静脉化疗双途径治疗与顺铂联合多西紫杉醇单纯静脉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方法 中晚期卵巢癌患者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顺铂腹腔灌注联合多西紫杉醇加顺铂静脉化疗双途径治疗)20例,对照组B组:顺铂联合多西紫杉醇单纯静脉化疗22例。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2.14%(23/28),对照组有效率70.37%(19/2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
期刊
摘要:目的 评价清脑止痛胶囊治疗普通型偏头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大样本、开放试验;试验药物清脑止痛胶囊,口服,一次5粒,一日3次,8周为一个疗程。结果 入组2148例患者基线可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0.28%),治疗后5~8周头痛发作次数为(1.41±1.20)次,与入组前相比差值为(-2.88±2.85)次,下降率为(62.4±32.8)%;治疗后发作天数,在疾病疗效、中医证候疗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急诊PCI和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采用急诊PCI治疗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设为急诊组,40例采用择期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设为择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急诊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择期组患者的8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不影响我院本次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1.2治疗方法 
期刊
摘要:直肠类癌是胃肠道类癌中较多见的一种,主要起源于直腸黏膜腺体腺管的Kultschitsky细胞,其组织学结构象癌,虽生长缓慢,但具有潜在恶性的特点,有转移复发的可能。以前直肠类癌主要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本院消化内镜中心于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对于直肠类癌直径1 cm以内、局限于黏膜下层者应用内镜下透明帽吸引法黏膜切除术(EMRC)切除8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及配合总结如下。  关键词:
期刊
糖尿病颅脑神经病变是糖尿病神经病变的一种,约占糖尿病神经系统并发症的0.7%-1.0%,是普通人群发病率的10倍。颅脑神经病变中以动眼神经麻痹最多见,其次是外展神经。糖尿病神经病变可在各个年龄段出现,60岁以上发病最多,其发病率达80%-90%。高血压和糖尿病同时存在可能会增加颅脑神经病变的危险性[1]。高甘油三脂血症可促进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进程[2]。以下就糖尿病颅脑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消化性溃疡引起消化道出血的临床作用。方法 本科消化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及常规整体护理,观察组给予CNP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心理情绪状态、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接受CNP后患者的SAS、SDS评分优于对照组,出院时观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41例晚期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治疗,比较用药前后患者血液指标变化情况,总结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做详细统计。结果 随访6~12个月,随访期间41例肺癌患者均未死亡;治疗后,患者网织红细胞百分数、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血清铁蛋
期刊